文章吧手机版
三伏天的味道
日期:2021-07-22 10:12:57 作者:王志英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三伏天的味道

  王志英

  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处于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初伏和末伏各10天,中伏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今年是“母伏”,中伏为20天。

  三伏天有三伏天的味道。

  三伏天是西瓜的味道。三伏天酷热难熬,却因为瓜果飘香令我心旷神怡。我喜欢吃水果,喜欢用水果减肥,从杏到桃,从桃到甜瓜,从甜瓜到西瓜。再到葡萄,我买个不停,一日三餐就靠“它”了。特别是“夏宝”西瓜,甜甜的,凉凉的,爽爽的,一入口,就像倒进了“蜂蜜”。如果再能从冰箱里取出半个“冰震”西瓜,用小勺一挖倒进嘴里,一刹那间,沙瓤的汁液就甜到了心底,凉透了全身,那个节骨眼上,就是“你让我做官我也不会去的”。所以说,三伏天就是西瓜的世界,特别是在那个环境里:甜丝丝的清爽感觉,伴随着空调的滋滋声、电视机的播放声、窗外的知了声和楼底下孩子们的打笑声,那时你一定会说:“这就是三伏天的味道”。

  三伏天是烧烤的味道。三伏天的气温是最高的。低则33、35度,高则40、41度。早晨,应该是最“凉爽”的,但一起床,就离不开擦汗的手娟。一出门,热气就“哄——”的一下扑面而来,即使坐在广场上的“摇摇椅”上休息,也是大汗淋漓,脊背上就像小河一样刷刷地往下流淌。

  “三伏天热,我有思想准备。但不知今年就这么热,热的像钻进了蒸笼,烤得人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是‘受不了’啊!”

  “谁说不是呢?!”和我一同晨练的朋友们众口一词。

  三伏天是“拼搏”的味道。近日,运城下了几场中雨,许多街道积水严重,特别是百大门口等多处、多段,积水已经达到了膝盖上下,致使小车跑锚、行人弯路,交通受阻。《运城晚报》也发出“雨情三问”:一问:排水,是否及时?二问:堵点,怎么疏通?三问:内涝,如何根除?

  河南更甚。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郑州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强度达到“千年一遇”。社交媒体的现场直播,齐胸涌来的洪水,缺氧的车厢,绝望时的遗言,令人惊心动魄与心有余悸。据中央气象台20日消息,郑州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降雨量多达617.1mm,几乎等于郑州全年的降雨量。受暴雨影响,多地出现积水、内涝,洪水,行驶中的小车和公交车也被卷走,地铁也因雨水倒灌发生险情……河南省防汛指挥部也紧急决定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提升为Ⅰ级。国家防总也组织人员赴河南抗洪救灾。国家发展改革委还紧急发文要全力保障河南受灾地区煤电油气运平稳有序。山西省262人也驰援河南。联合国也发电,对河南暴雨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

  “大雨不停,救援不止。”据中部战区20日晚23时发布,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境内伊何滩拦水坝出现决口,河堤受损严重,第83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紧急出动,星夜驰援执行爆破分洪任务……

  抗洪声,加油声,慰问声,郑州挺住声汇成一股巨浪冲向太空!这就是三伏天的暴雨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拼搏”味道。

  三伏天也有一种“心静自然凉”的味道。现在人们喜欢用“文化”辟暑,有的用读书解暑,有的用作诗解暑,有的用音乐解暑,有的用戏曲解暑,有的用晚会解暑。我则用“编书”解暑。一入伏,我就着手编辑《血染红旗旗更红(二)——“小延安”牛庄新闻报道荟萃》,把《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运城之窗网》《老区网站》等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所报道的我与各个新闻媒体写的有关牛庄和雷震龙以及市、区和各个单位在牛庄接受党史教育和红色教育的文章汇集起来编辑成册,交出版社出版。

  ………

  在我的记忆中,三伏天的味道是西瓜的清香味,是路边烧烤摊的烟火味,是暴雨中的“拼搏”味,是“心静自然凉”的“文化味”……每每回味,“三伏天”便扑鼻而来,横冲直撞地闯入脑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三伏天的味道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