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菠萝的红色夏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湛江遂溪县苏二村站
日期:2021-07-13 22:56:39 作者:菠萝的红色夏日 来源:菠萝的红色夏日推荐 阅读:

  用心下乡,我们在路上

  菠萝的红色夏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湛江遂溪县苏二村站

菠萝的红色夏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湛江遂溪县苏二村站

  当代大学生应当是能为美丽的乡村,建设的社区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或许个人的力量对乡村是有限的,但只要身边的人都能为乡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个人的家乡也必将变得更加美好。为响应岭南师范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7月12日,菠萝的红色夏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到达了湛江遂溪县苏二村站。

  image.png

  经过了一天的走访后,我们鉴赏了苏二村的风土人情,村民热情好客,村书记也热情带领我们参观和讲解村里的历史,苏二村是粤西地区保存古民居建筑较好的村庄之一,现存古民居113座,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以明朝和清朝建筑风格为主。村落以一条纵向的主道和多条横向的巷街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青石铺地,巷道、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错落有致。古建筑以石砖结构为主,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色调高雅大方。这些建筑十分注重装饰,门额题字、花雕图案及屏门花草雕刻等赏心悦目,浮雕刻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巧夺天工。社会实践成员也深刻理解了即使是看起来简单的任务亲自体验之后也未必简单。不仅要面临的挑战是高温。当天最高气温能够达到33度,是没有空调和风扇,面对高温的来袭只能选择正面迎击挑战,而且还要面临语音沟通问题,在这一天结束后,队友们有些收到打击,但还是决定要迎难而上。

  同在一片蓝天下

  菠萝的红色夏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湛江遂溪县苏二村站

  苏二村历史悠久丰富,社会实践队也对其深感兴趣,据村中后人介绍,在明末清初,苏二村的富裕程度达到巅峰。兴建拦河大屋的黄氏先祖在当时是村中首富,起初打算捐官改变“泥腿子”的出身。但他的妻听闻祖先的想法后,把其劝说住了。她认为捐官不如建房,留一间大祖屋可以福荫子孙。因此在妻子劝说下,才有拦河大屋的出现。不料,当时气势磅礴的拦河大屋建起后,带动了村里的建房潮流。村里很多商贾不惜钱财建起房屋,就连建筑门楣上的雕刻也工艺精湛,有些花了两三年时间,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才有如今的古建筑存在。

  image.png

  苏二村得天时地利,有田有岭有林,一条通往苦竹渡流向雷州湾出海口的半咸半淡的苏二河从村前流过,一座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石拱桥跨河而过,通往遂溪建新墟,连接霞山至雷州线。因此明清时代苏二村民利用苏二河通河达海之便利,用船开展商贸活动,获得了巨富。苏二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土豪村”,每家每户都有不少存粮。据村民介绍,故居除设有福房堆放银两之外,先祖还喜欢藏银。原来这里不时受到土匪和海盗侵扰。因此村民都把私房钱埋到地下,或者藏在房屋难以觉察的地方。如今不少村民重修故居时还能挖出不少银子和钱币呢。不知道我们社会实践队员有没有幸成为下一个幸运儿。当然了,我们肯定是以工作为重。

  宣传乡村文化,鉴赏乡村历史

  菠萝的红色夏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湛江遂溪县苏二村站

  今天是菠萝的红色夏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湛江遂溪县苏二村调研的第二站,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乡村苏二村。苏二村原名荔枝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意即“苏东坡二进荔枝村”。遂溪县建新镇苏二村位于遂城东南方向33公里处,靠近湖光岩风景区,毗邻官田水库流牛滩,粤海铁路在村旁穿梭而过。苏二村是遂溪县特色文化村,现申报湛江市特色文化村。据村民讲述全村500多户,3100多人。现有博士生2名,硕士生3名,本科生20多名,更有数人旅居香港、台湾、日本和美国。image.png

  村风文明、邻里和睦,村民养成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全村家长对子女教育意识很高,勤俭节约大力支持子女读书,村里人才辈出。村里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既有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树,更有铭刻历史脚印的千年古井。村里的古民居建筑群是粤西地区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之一,全村共有40多座的古民居,风格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是村里的主要特色。

  通过网上了解到清朝粤西状元林绍棠也曾到苏二村,村里还流传着“状元拜猪槽”的历史故事。原解放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叶选宁中将,亲自为苏二村文化宫题字,现是村的文化娱乐中心。原湛江地署专员黄明德同志,也亲自为苏二村文化大楼写下了“万古功名垂史册、千秋义勇壮山河”的题词。

  因此,村里文化宫、文化楼、古民居和数百年老树充满了历史气息,村里也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菠萝的红色夏日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湛江遂溪县苏二村站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