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拉长农业生产链条 构筑莲藕产业闭环
日期:2021-05-12 17:35:43 作者:独星僧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拉长农业生产链条 构筑莲藕产业闭环

  拉长农业生产链条 构筑莲藕产业闭环

  2014年5月,刘智勇带着厚重的家乡情结,在政府的诚挚邀请下,回家乡,成立巴中市恩阳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莲藕产业,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从此之后,刘智勇走上了一条探索乡村农业产业振兴的长久之路。

  农作物变商品,刘志勇转危为机

  刘智勇说,创业以来最大的危机是去年遭遇莲藕滞销,他在恩阳区柳林镇罐子沟村承包有8500 亩 莲 藕 ,平 均 亩 产4000斤,但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滞销了4000多亩约1600万斤。”刘智勇十分焦急。在刘智勇看来,亩产浮动、滞销突发、销路受阻等都是农业项目中常遇到的问题,只有找准思路,拉长产业链,搞莲藕深加工,农作物变成商品,贯通整个产业链,才能化危为安,保持莲藕产业长期稳定收益。

  刘智勇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迅速在恩阳区投资创办了四川“万莲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专门加工莲藕,占地54.14亩,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依托四川大学食品研究学院,年产“万莲宝”莲藕饮料80万吨,填补饮料行业清肺、润肺功能的空白,创建全国绿色健康莲藕饮料品牌。

  “把藕变成罐装藕汁就不存在滞销问题了。”刘智勇介绍说,在投资饮料厂前,他已先期找了代工,将代工的罐装藕汁试水市场,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巴中地处中国三大富硒带之一大巴山富硒带核心区,森林覆盖率56%,全境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得以几近原始地存留,其农产品独具生态安全、绿色有机、富硒优质特色。巴中市人民政府委托成都理工大学开展巴中农产品及产地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调查,采集土壤及农产品样本近500份,检测研究表明,巴中市表层土壤含高硒和富硒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高于1ug/g以上的面积达到30%,产区的农副作物均有少见的高富硒含量。

  独特的自然环境,种出来独特的莲藕,生产独特的饮料。刘智勇邀请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研究院研发“万莲宝”莲藕汁清爽型饮料,产品具有清热润肺,补充维生素、钙铁质,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等功效,可谓人体器官的清洁剂。目前此类产品属空白、发展空间大。

  “万莲宝”莲藕汁饮料一上市就非常抢手。看着产品销售旺盛,刘智勇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万莲宝”莲藕汁饮料、“藕遇乡菇”瓶装下饭菜、“一莲天成”袋装荷叶茶等莲藕加工品,个个包装精美。“比如这个莲藕汁饮料,我们专门设计一款‘火锅伴’打算‘直攻’火锅店,很多客人都很喜欢”刘智勇说。目前他们引进的藕汁生产线,每分钟能生产藕汁600罐,销售鲜藕汁,能使鲜藕的销售由每斤亏损2毛钱变为能赚5毛钱,潜力巨大。

  民以食为天,农村大有可为

  刘智勇出生在农村,曾当过兵,从事过建筑业,担任过县政府驻京联络处主任。当他回农村看年轻人外出打工,田地荒芜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和后怕。刘智勇不想看到劳动力外流、土地荒芜,年轻人不种田,都去城里打工,以后大家吃什么。强烈的家国情怀告诉他,必须回家乡带头种田,给年轻人创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刘智勇说,自己平时喜欢看书,特别是历史书籍,30多年打拼,最感谢的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一个实现梦想,展现自我的平台,最感谢父母给我生在这个年代,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说干就干,李智勇决定回到农村,可老婆孩子想不通,李智勇费尽口舌说服家人回到了农村,但一系列的问题却摆在面前,传统

  农业投入大,收入少,形成不了担保资产融资难,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农村劳动力成本太高,群众都认为农业产业没法干。

  刘智勇认为,不能让农田荒芜了,这种现状必须扭转,改变过去的传统模式,要提高农业附加值、帮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链,让农业农村成为新的致富战场。

  刘智勇带领他的团队开始规划莲藕产业的长远发展。他选择以柳林镇为中心,辐射带动茶坝镇、群乐乡等5个乡镇25个村,规划莲藕种植基地8万亩,企业自主经营5万亩,带动农户3万亩,做到年产鲜藕30万吨;以柳林镇罐子沟村为主,建设康养、旅游、体验式农业基地1000亩;发展藕鸭共生50000只,藕渣养猪6000头,水库养鱼80-100万斤,实现种养循环;着力推动莲藕深加工,邀请国家、省专家教授研制莲藕汁饮料等产品。公司被原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15年我们种植了3500亩荷花,出产了2000万斤莲藕,产值5000万以上。”在刘智勇的规划中,这显然远远不够。“未来种植基地面积将达到50000亩,其中,企业自种莲藕20000亩,发展农户种植莲藕30000亩。恩阳区茶坝、群乐、柳林、观音井等乡镇,罐子沟村、新河村等15个精准识别的贫困村,自从种植莲藕后,这里的农民正逐步走上致富小康路。2015年底他投资1亿元到新河村的脱贫攻坚战场。以恩阳区25个贫困村为主体的百里莲乡、万亩藕园,构建了种植、养殖、生产、深加工、销售一体循环经济及康养、旅游、观光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为何要选择莲藕?刘智勇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莲藕附加值很高,并且在深加工过程中,基本无浪费。事实上,在传统中医看来,藕一身都是宝,根、叶、花都可入药。且荷叶、藕节、莲子、莲心、莲房、荷梗、荷蒂、莲须皆有不同功效。这亦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在现代农业中,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而莲藕基本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刘智勇说道。“万莲宝”正是刘智勇为巨量莲藕与终端市场间搭建的媒介。据刘智勇介绍,这是一款由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研究院研发的莲藕汁清爽型饮料。“随着高收入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型健康饮料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万莲宝具有清热润肺,补充维生素、钙铁质,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等功效,可谓人体器官的清洁剂。并且产品选用天然莲藕,无添加剂、无防腐剂,对人体无害”刘智勇说道,目前此类产品尚属空白、发展空间大。我们紧紧依靠科学技术,把产品做成全国名牌,办成百年老店。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百里莲乡、万亩耦园的蓝图开始呈现,贫穷的乡村开始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莲藕脱贫致富。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正在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将绿色、生态、有机等“现代”农产品特有的品质打造成一种品牌价值,并主动将这种价值广泛地推向市场,从而将现代农业做大做强。

  生态农业园 新希望的摇篮

  在成巴高速快到恩阳城区的柳林镇罐子沟,过往的人们都能从青山绿水中,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荷花,百里莲乡,万亩耦园,荷花竞放,清香四溢。轻风吹过,绿荷飘曳,夏日荷塘,天然如画。这里便是巴中市恩阳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致力打造的“川东北第一农庄”,融种植、养殖、养老、观光、摄影、采摘、农耕、体验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昔日的罐子沟村是有名的烂罐罐。4个社连机耕道都没有,3口山坪塘失修,无一项主导产业,2014年还有22户贫困户、47名贫困人口愁吃愁穿愁住。刘智勇在这里投资3000多万元,流转耕地1100亩发展莲藕产业,修建蓄水115万立方的旅游观光湖,修建村社道路。罐子沟村一年之内旧貌换新颜,进入了全市幸福美丽新村行列。

  认准现代农业,刘智勇将农业产业化视为新的事业,开始布局现代农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解决当地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农民穿西装、打领带、开小车、住洋房”正在他的带领下变为现实。

  他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耕耘这片荒芜的土地,做新农民,建新农业,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农村不是留守的地方,而是新希望的摇篮。

  刘智勇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先做给农民看,再带着农民干,再帮着农民一起来赚,立志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现代农业产业的经营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拉长农业生产链条 构筑莲藕产业闭环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