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是一本由(法)圣埃克苏佩里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王子》读后感(一):写在六一
张小娴版词藻细腻温婉 小王子仿佛成了一个关于初恋故事 小王子对“我”说:我太年轻了,还不懂得怎样去爱她。小王子对蛇说:我跟一朵花在赌气。“一段关系”之所以重要和美好,是因为彼此愿意为此去消耗时间建立联系。
在这个属于童心日子,再读小王子,提醒身为大人,不要忘记那个曾经是孩子的自己,虽然成人世界,悲观有时,背叛有时,无知有时,愚钝有时,哭泣亦有时,但是如愿意记得关于生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亦可保有赤子心。
六一快乐!
《小王子》读后感(二):你好呀小玫瑰
在敲代码的时候,对面的男生问了一句你看过小王子吗?我说嗯,blabla讲了一下故事情节。
小玫瑰在小王子的家乡是唯一的玫瑰。他安置好小玫瑰以后就在星际旅游。在地球上,他第一次看到大片大片的玫瑰以后他惊呆了,原来自己钟爱的小玫瑰竟然不是唯一的,它们有同样鲜艳的红色花瓣,笔直而带刺的躯干。甚至自己的小玫瑰,竟然没有这些玫瑰看起来美。震惊失落悲伤或者些许的愤怒交织中,小王子继续自己的旅途,越过莽莽山丘,跨过汤汤大河,穿行沙漠坐看夕阳,终于明白,即使世间有这么多的玫瑰,他的小玫瑰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只有那朵花,被他每天精心浇灌,细心呵护着。
我突然在想,爱情所谓的唯一也是如此,就是那个人,你仔仔细细注视过他的脸,记得他爱吃橘子不能喝酒,在脑海中想象两个人的未来。那个人对你特别是其实也是你特别的对待他。爱吃橘子的人很多,不能喝酒的人很多,但只有一个人是他。
王路在他文章里说只要记住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自己好,就会少去很多烦恼。别人做了对你好的事不必因此断定他是好人,别人做了对你不好的事也不必觉得他很坏,这样可以减少许多怨恨和不切实际的期待。
可能我去爱你只是为了自己好,那又怎么样呢,我看你的眼神是真的,欢喜是真的,心疼爱护你是真的。我可以平静的饮下毒蛇的毒液,只为灵魂回到你在的地方。
《小王子》读后感(三):忧郁的小王子
几乎所有人都在《小王子》里看到了忧伤,感受到了小王子的忧郁。小王子确实是忧伤的,因为他离开了家园,离开了爱人,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并且当他到其他星球去寻找朋友与寄托时,他遇到的种种奇特的事物也只为他增添孤寂感。即使他在幸运地遇见了狐狸和“我”,他也要面临分手的忧伤。小王子太多情了,太敏感了,所以他注定要与忧郁常伴,不管是甜蜜爱情的哀怨,还是美好友情的忧伤。
喜欢小王子与那朵玫瑰花的相处方式,像是一对情人,花儿喜欢折磨小王子,她在小王子面前的自恋、虚荣、撒娇,不正是一个美丽少女在情人面前的表现吗?而小王子尽管真心真意爱着它,可他也还是一个爱耍小性子的男孩子,因为花儿的“折磨”,上演了一出“离家出走”记。在走的时候,小王子很伤心,他其实是舍不得离开花儿的,他担心在自己不在的日子,花儿该如何保护自己;花儿也是,她用咳嗽掩饰自己的悲伤,用不耐烦掩饰自己的泪水。
狐狸告诉小王子爱与被爱是一种驯服关系。纯净如水的小王子,一度以为自己心爱的玫瑰只是千百万朵玫瑰中极其普通的一朵,并为此哭泣。然而,虽然你的爱人对别人而言是千百万人中的一个,但对你而言,因为你为他伤过神,流过泪,欢笑过,幸福过,他就变成了独特的他,变成了你的唯一,所有别的相同的人加在一起都无法取代他。这就是驯服,这就是爱情。小王子领悟了,他领悟到世上纵有千百万朵玫瑰,但都不是他的那一朵。他曾为这株美丽的玫瑰花浇过水,除过草,最重要的是他为它忧伤,为它苦恼。所以小王子决定回去了,且一去不返。
《小王子》读后感(四):遇见小王子
知道《小王子》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去读,我印象中的小王子是个本大孩子读的童话故事,和诸多童话故事差不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详细了解,直到最近看到张小娴翻译的《小王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王子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所以当周围的朋友问小学的孩子该看哪个版本的《小王子》的时候,我坚定的回答,还是看看别的童话故事吧,小王子至少得初中以上读才恰当,其实我心中更想说,《小王子》是适合成人看的童话故事。
故事中,小王子无疑是单纯善良的,他走访好多星球,遇见不同的人,奇怪的事儿,在他眼里那些人或者贪婪或者懒惰,总之染上了不同的习气和毛病,于是他走过了,离开了,继续寻找,始终保持初心,姑且不论他和玫瑰之间的关系,单纯的寻觅就是他“价值观”的反映。我们也曾经如小王子一样一路走来,遇到了不同的人,有的人选择了留下,有的人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沉迷于权力、金钱、虚荣或者自己的框架中,这其实就是现实中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有的形象可能夸大了,但是却实际存在着,而小王子以他纯洁善良的心看到了这些,又继续寻找来到了地球的沙漠上,遇到了毒蛇和狐狸,在狐狸的建议下驯服了狐狸,交上了朋友,而他自始至终没有忘记的是他那独一无二的玫瑰,虽然曾经也迷失在玫瑰园的美丽中。当小王子遇到了飞行员的“我”,“我”那时已经被社会所改正,一如开篇我的画作被嘲笑,被纠正一样,而小王子的闯入让“我”明白了自己,开始反思和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是与狐狸的友谊,还是与玫瑰的爱情,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小王子所追求的,一律走来,他依然没忘初心。
《小王子》是一篇成人童话,但看到此书的承认已然成了书中各式的星球上的人了,忧伤的笔调也一直在提醒我们,我们的生活为了什么,我们离童心、纯真的东西离得有多远,希望我们也保有一颗孩童般的心,或许有时候“蛇”的毒液能达到治愈的目的,让我们的心灵重获新生。
《小王子》读后感(五):谁是你的独一无二?
刚拿到《小王子》的时候,被精致的封面所吸引,封面上金黄色的小王子字样,加上蓝色的底色,很是漂亮。
《小王子》是由圣埃克苏佩里所写,自面市以来,受到各方好评,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读物。
由香港知名作家张小娴翻译,书的封面介绍说这是语言最优美的《小王子》,没有看过其他版本,我无从考证。但是书中的文字读来很受用,即使是作作者回忆中小王子的叙述,也吸引了我作为一个大人的共鸣。
全书从作者的回忆开始讲起,讲述了他小时候的画作,没有人能够看见蟒蛇肚子里的大象。大人们劝他努力学好地理、历史和算术等,经过多次的把蟒蛇肚子的大象看成帽子之后,他放下画笔,不再画画,放弃了作为画家的梦想,直到他的飞机失事,在沙漠遇上小王子,在小王子的要求之下,他画了各种状态的羊,小王子也看懂了蟒蛇肚子里的大象。他在沙漠和小王子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听小王子讲述他的星球、旅程以及他的花儿。
他的星球上的花儿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在地球,他却发现了成千上万外形一样的花儿,这花儿就是玫瑰,他的花儿驯服了他,所以,他的花儿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他的玫瑰。
同样的,他驯服了狐狸,对他而言,狐狸是独一无二的,对于狐狸而言,它也是独一无二的,狐狸看到金色的麦田就会想起他的金发,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是彼此需要的。
有一类倔强的人,有美丽的外貌,骄人的身材,不凡的身家以及体面地职业,也有无数的追求者,可是他们宁愿孤单一人,不是因为自视高傲,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驯服”自己的人,没有找到自己心甘情愿臣服的他。
我们都是傻痴痴的小狐狸,徒具一副精美的外表。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大抵是这个样子吧,甘愿臣服于对方,只不过是对方把你驯服了而已。就像小王子和狐狸,小王子是狐狸的独一无二,因为小王子驯服了他。
那么,谁是你的独一无二呢?
:我大概没有理解太多关于小王子的内在含义,欢迎指正!
《小王子》读后感(六):放下工作,慢慢品味
高一的时候我同桌买了一本《小王子》,我记得是像梵高星空般的蓝色封面,在故事里,有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小王子,在微小又奇特的星球长大,这个星球上有像炉灶一样的火山、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玫瑰、讨厌的猴面包树,以及寂寞的落日。他离开属于他的玫瑰和地球,去探寻其他的世界,有独裁的国王、有渴望被崇拜的崇拜虚荣自负的人、有忙碌的实业家、还有从未离开属于自己境地的地理学家以及荒诞却唯一关心除了自己以外的事物的点灯人……他来到地球,遇见了狐狸、蛇还有画像帽子一样的蛇吞象的飞行员。从小王子的角度表达出长大的大人们飘渺、空虚、狂妄的状态,用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寂寞孤独,从另一个角度想,作者是在歌颂真善美,对金钱关系的批判。
当你告诉她们你认识一个新朋友,她们不会问你真正重要的问他,她们永远不会问:“他的声音怎样?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标本吗?”她们只会问:“他几岁?他有几个兄弟姐妹?体重多少?他爸爸赚多少钱?”她们只会凭着对数字去了解一个人。
现在社会不就是这样,每一种标签就代表一类人,有时候我们看好一个人都只会因为这个人某方面的作为来评价。
2013-2014年的记忆,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变化很多。一,身边的同事领导都说我很内向,因为我的性格,可以在岗位上拿到对应的工资,却无法提升,想来真是一大悲哀。然而我自己很明白,这并不是性格上的问题,是因为我太不想去麻烦别人,不想自己的热情带动别人去浪费时间做无意义的笑脸回报。工作对于生活的分工很明显,不希望自己的感情生活带入工作这个区间。二,太多自我欲望造成心理情绪不稳定,容易迁怒很多其他生活障碍。相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太多的不安全感因素,害怕失去别人的关怀,稍微不在自己的想法内,就会觉得离我很遥远,有可能别人很不在乎自己活着讨厌自己,以至于把最糟糕的状态在脑海里翻江倒海。
也不知道说什么,心情糟糕并不是他人的错,我始终无法走出设定的圈子,看手机上给自己列举的改变,还没有动手,难过于,现在才发现。《小王子》,适合我们每个人放下工作,慢心情去品味的书。
《小王子》读后感(七):王子的故事,灵动的爱意----评《小王子》
对于世界名著的《小王子》,我想很多的人们可能早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和书籍版本知晓了其中的内容,感受了其间的精彩。而作为这部名著众多读者群体之一的我,同样也有着太多太多的感触和想法。孩提时代,我在翻阅故事的同时更让自己的思绪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遨游在王子的世界里-----
时至今日,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是曾经阅读《小王子》这个故事带给我的快乐至今仍然念念不忘。感受着作品文字创作中的精彩纷呈和“齿颊留香“的深意。耐人寻味的《小王子》故事,经典传诵的童话名著,此刻的我在时隔二十余年又再次用心于这部名著中游弋和探索。不同的年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心境,自然品味出了不同的感动。尤其是手头的这部由张小娴推出的《小王子》译文更让我体会到了作品蕴藏深处的深情感染和鼓动。
当名著邂逅了知性的,被称之为爱情知己的作者张小娴时,我发现自己彻底地被吸引了------唯美的文字措辞,深情的故事勾勒,精美的图画搭配,无限的想象空间,所有的一切是那样动情地营造着一个全新视觉角度下的经典《小王子》。尽管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是于张小娴的笔触勾勒下,我更品味到了那份细腻的,生动的,鲜活的,纯美的关于王子的旅途。用心的聆听,灵动的感悟,至情至性的表达是这本书册最为完美的阅读亮点和提升。不可否认,这个版本的《小王子》译作又精心地赋予了小说全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假若说儿时曾经读过的《小王子》带给我很多的是关于幻想的意境美。那么此刻由张小娴带来的《小王子》则演绎着身为女性作者的情感流露和表达。一如编者推荐的:“这里用新颖的视角,解读最纯美的的故事,深情终究是一趟孤独的旅程。”在这部作品的前言中,我们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细腻的关于情感的把握。狐狸和小王子关于驯服那段的节选引领着书外的读者透过故事的表层,联想到了关于爱情的哲理:爱情是彼此之间至为甜蜜的臣服。什么是爱?什么是情?什么是由此及彼的爱的关联?无尽的关于爱的深意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诠释和表达。
一部经典的名著,一次精彩的爱之哲理介入,张小娴的《小王子》用“无声胜有声”的文字形式细细告知着书外的你我。借助着王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关于灵动的爱意的精髓所在吧!
《小王子》读后感(八):请不要给我那忧伤的美!
小王子这本书的名气可谓如雷贯耳,但一直没机会看。这次终于下定决心好好读一下很多人都推崇的这本书了。童话其实不仅仅是写给儿童看的,也是给成年人的提醒和启发;再说,那些隐喻在故事背后的道理,也并非儿童能轻易理解的,需要历经社会的磨练后才能懂得,好的故事永远都在暗示、鼓舞、指引、令人难忘,也永不过时。我想,这便是经典童话的魅力。
没有看过其它的版本,张小娴翻译的这个本书读起来很容易,语言也很优美,相信作家是最能理解作家的了,所以传文达意方面肯定不会差。总的来说,这是个忧伤的故事,或者是个忧伤的比喻,不是我们通常所读的故事那个模式,不是最后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小王子碰到的一切,都是人类社会的象征、代表和特性,你无法去改变。因为善良、天真和对美的追求,你会对社会感到很失望、无助,每一个这样的灵魂都像一颗孤独的行星,独自转动在各自的轨道……
人性中有很多无法说清的东西,顽固而愚蠢,好笑又幼稚,人类明明知道也很难舍弃,比如小王子路过的每一个星球,那些统治欲、自负感、贪婪梦、坏习惯、固执感等,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即便你深深明白其缺点,也无法去纠正。这个世界上,其实有什么是有意义的呢?你自己觉得是美好的就是有意义的,真的!小王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容易忽视的问题,在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无足轻重的?难道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吗?我们习以为常的就一定正确吗?书里每一个场景都有深意,每一段对话都发人深省。
也许很多人都会谈论小王子对玫瑰的懵懂的爱和那只狐狸的驯服,诚然,这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那就是爱。这个世界也是因为有了爱才更美好,否则一定很沉闷了。但爱也会带来忧伤和伤害,爱甚至也会转化成仇恨和对立,可就是这个样子的,好的与坏的我们都必需承受,也必需学会如何去爱。这个世界上总有对自己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事和意义在等待,所以,我们需要看到现象后面的本质,不过这并不容易,需要智慧,需要心灵,也许并不需要眼睛!就像书一开头,那条蟒蛇吃掉了一头大象,在画中,人们多以为那是顶帽子……
书的结尾说,小王子要回自己的星球了,那条金黄色的毒蛇帮他实现瞬间的愿望!我不忍心去戳穿这样的掩饰,不如就让那份清纯的美慢慢飘远吧!
《小王子》读后感(九):再读经典
再读经典
〈小王子〉这么好的童话故事,我是直到近年才读到。记得第一次读到时,简直要被惊到了,不知道天底下怎么会有人把一个故事写得这么动人心魄,自己都人过中年了尚且会如此喜欢,假如说年幼时有幸读到,不知会带着怎么样的惊喜度过这一生呢。
到如今收到张小娴版的,我记得自己应该是有四个版本的书了,虽然讲的都是同一样故事,但是你要知道每位译者的水平与理解总是不同的,每本书带来的感受都不会带有百分百的相同。
第一次读,单纯是读故事,无论翻译成什么样子,你都只能就故事本身发表意见。当然,我觉得不论译者水平如何,读者如果没有对比,都无法做出更多的判断,因为故事本身实在是太精彩,况且近年被宣传的如此之广,影响力如此之大,其实在这里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去赘述了。如果你想知道这是个什么样让人读了就不会再忘记的故事,最好是亲自读一读,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读者的书评能比书本身更精彩吧。
此次收到的张小娴版《小王子》是精装版。内容只有童话本身。而之前读到的郭的版本里还有埃克苏佩里的生平,可以帮助我们这些第一次接触本书与作者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者及故事本身。
张小娴本身是位非常优秀的爱情女作家,她的大名红了许多年。不过近年我早已不读爱情书籍,也一下子没想起读过她的一些什么作品,百度了一下,有点儿汗颜,发现她出版了那么多本书,而我似乎是一本也没有看过。这有点儿奇怪,在她出书的那些年,我明明年纪还小,可是居然没读过她的书。想想自己那些年读过琼瑶岑凯伦,似乎也没读过谁的爱情小说了,可能是那时能够读的书实在是有限,等终于能够大张旗鼓读闲书时,又过了追慕爱情的年纪。所以我无法评判张的小说写得如何,只是对她的大名非常熟悉,并且从数量上来看,她也是高产作家,应该是有自己的风格与能力的。
不过不知是不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我更喜欢之前读到的那个版本,张的版本有些地方稍显粗糙。对于翻译这事我不太明白,不知译者是需要完全按照原著来译,还是可以适当地修改成适合我们国内阅读习惯来做,而且如果修改不知会不会对原著有所改变,这都是个问题。但张的翻译有些句子有点儿罗嗦,这样就显得不够优美。而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忧伤的故事,我觉得还是让句子更细腻一些的好。
还有我不太理解,她翻译里“那把声音说”的“把”是什么意思?我们不应该说“那个声音说”吗?这是香港的书面表达习惯吗?
《小王子》读后感(十):心中的小王子
记得第一次遇到《小王子》,还是我15岁的时候,站在书店的书架前,被《小王子》迷人的插图和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利用一次次等待补课的间隙时间,将小王子纯真的音容笑貌印如我的脑海。那时的我,还未经历爱情,还未遭遇挫折,世界美好而充满希望,等待我去谱写。
再次遇到《小王子》的今天,我已是迈入而立之年的男人。社会的现实、世故的人情、家庭和工作的际遇,让我的眼里早已不会发出惊异的光芒。爱情对我不再是新鲜的,亲情对我不再是无条件的,而纯真无邪的情怀,只有在面对我一岁多的儿子时才会从心底深处流淌出来。
在15岁之前,之所以会对《小王子》如此着迷,是因为构成我的世界观的,便是那些由长辈和书籍编织出来的童话梦境,他们与我的幻想如此重合,又如此令人陶醉。而在30岁之后,之所以对《小王子》只是一种怀念,是因为我的世界观,早已被社会环境不断磨练和捶打,童话世界犹如一幅挂在心中的画,只是被束之高阁。在这两次的相遇之间,穿插的便是如小王子先后拜访的六个星球的芸芸众生,那些权威主义者、爱慕虚荣者、迷茫空虚者、不断满足占有欲的人、盲目而看似勤劳的人、学识渊博的低情商儿,这些各色各样的他人,构成了我们成长的后天环境。当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真相与曾经以为的天真想法不符时,就如同小王子看到玫瑰花园般的忧伤和悲哀。
我们常提“莫忘初心”,可是也许初心的世界就是种种谎言营造的虚拟梦境,它并不存在于现实,而只存在于如同《小王子》这样由历经沧桑的大人们写成的梦境中。就好比《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这位硬汉既经历了平淡无聊的推销员生活,又在飞行员生涯中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同时他与妻子的婚姻也充斥着外遇的危机,于是他选取了童真的视角,希望提醒那些成人们“莫忘初心”。可即便寄情于童话,最终仍驾驶飞机冲向蓝天一去不返了。
堪称“爱情知己”的张小娴,将本就充满温情的《小王子》更加入了琼瑶式的温柔与郭敬明式的情怀,然而鸡汤之所以只具有一时的疗愈效果,正是因为缺了勺子,而童话则将孩子对世界认识的起点,伪饰得过于无邪。记得看过的一部美国电影,影片中母亲给孩子念童话故事,是这样开头的:“世界是险恶的……“,我想这才是真实的。唯一值得期待的,应该是我们如何在这真实的世界披荆斩棘,寻求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不是来源于对不切实际的空想和渴望,而应该建立在对掌握现实真相后而形成自我知足的价值观的笃信。只有那样,你才会是真正的独一无二。
文/卢育涛 201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