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者们》是一本由禇盟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继承者们》读后感(一):禇盟(主编)马伯庸、张佳玮、王声、辣笔小球、囧叔等(联合起来捞钱)
RT.................................................................
禇盟(主编)马伯庸、张佳玮、王声、辣笔小球、囧叔等(联合起来捞钱)
《继承者们》读后感(二):所以心弈是嫁给褚盟了吗?
书的路子是喜欢的,不过没敢抱太大希望,褚盟心弈是岁月推理的旧将,那杂志就办的不怎么样,而禇编辑当年我乃砖家目无余子的气派,某也还记忆犹新。希望能多出两期,别太早夭折,毕竟和传统文化有那么点关系。最后继承者们这标题太过恶俗,传统国学要去沾斯密达韩剧的光来吸引眼球?!
《继承者们》读后感(三):最棒的mook!!!!
这十年,mook类型的书越来越多,可能是网络化的现在,信息量爆炸,大家都很难沉下来读一些大部头。有主题有内容的mook所以大受欢迎。
但是大部分Mook貌似都是在卖小清新和情怀。我们这些浮躁的阅读者,也还是想要得到一些文化沉淀和信息量的。
这真的是我看过最好的mook没有之一。他不是一本文化启蒙书,不是普及史料的无聊东西。每一个写手都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独特的视角。
读起来轻松,却又真的能得到一些什么!
希望下一本快点出来!!!!
《继承者们》读后感(四):开门,放继承者们!
早在今年8月份时,我就知道了这本书,当时很兴奋,因为是马伯庸马王爷参与的嘛,但直到现在才拿到,因为中间我掉进了另外一个极好的丛书《罗马人的故事》,话说远了,来,咱们接着唠这本书。
看看有马伯庸参与,那就一定是一本比较有趣的历史普及类读物,然而名字叫《继承者们》是什么鬼?我大概可以猜到,一定是借助大热韩剧《继承者们》来增加曝光率,不过目前从效果来看,还行,不管是作者本身效应还是书名,看看网上卖的还算不错。
事实是当这本书到了我手中时,真的是一种很不错的阅读体验啊,虽然书中不止一位作者参与,但风格都是轻松愉快的,真可谓寓教于乐,两三个小时时间我就把它翻完了。
相比诸位已经大致知道了,不要期待从中获得怎样的逼格加成,因为它就是一本很不错的地铁读物,读完之后可以和朋友唠唠嗑,吹吹牛逼,这都挺不错的。
《继承者们》读后感(五):不错!
时很久,终于读完了《竹间》。以往是不怎么读历史的,因为累。竹间因其写法毕竟不像历史教科书一般用词生硬只求准确,很多口语新词也让人稍有一些休闲感。然而我的人名记忆困难还是限制了对其中史实的记忆,以司马家,耶律家尤甚。看得最明白的是明朝那一篇儿,可能是电视剧影响吧!
王声老师那篇看了个乐呵,没看过书场的我也能从文中窥见先生说书时的风采一二。想象中先生该是边写着,偶尔还拿着扇子默诵几句八扇屏摇头晃脑唱几句霸王别姬的吧。
扣掉的一星给有点丑的排版。
另外评论里吐槽唐二代和隋二代那部分的排版错乱的,定是没好好看书,人家明明说了这部分就要两人对比着看啊!
《继承者们》读后感(六):历史中不可或缺的“皇二代”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一方霸主的功业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是必然,但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维系住这个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好江山,才是一个朝代得以延续的条件,而“皇二代”这个历史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却往往被掩盖在了“皇一代”的光芒之下。《继承者们》就从这些“皇二代”出发,讲述着历朝历代那些各不相同却都不易的继承者们,在历史的推动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竹间”系列是一套系统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通俗出版物,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向大众推广介绍充满了中国传统精神和文化的专题。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本书,选择“继承者”这一主题,在韩剧《继承者》大热之际,无疑是十分吸引读者眼球的,而从本书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有趣有料,有事实有依据,也将“竹间”系列的特点和定位完整的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朝代就有多少个皇二代,本书选取了特色鲜明的趣事,讲述了关于传承的历史。这里有人们很熟悉的皇二代,也有鲜为人知的继承者们。本书的一开始,讲述是最初的继承者的由来,关于尧舜禹之间的传承,隐藏在记载、传说之下的真相到底如何,作者将这些前尘过往一一梳理,“禅让”的说法确实显得不那么靠谱。有能力的继承者都是不容易的,他们要守护好、发展好老爸打下来的江山,还要平衡好各方势力,牢牢保住自己的地位,这些励精图治的典范都是继承者正面的教材。而在这些正面对比下,那些不靠谱的反面教材,往往更是有趣的多。中国历史上两端大分裂时代——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的继承者们,竟然是一群变态,这一事实不知要震惊多少读者了。
本书的特点除了介绍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外,有趣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这里选取的作者都是网络红人,写出的文字可读性强,形式多样,让人一气呵成,沉浸其中。叶斌在讲述胡亥的趣事时,就用了朋友圈的形式,将胡亥的性格及行事写的十分有趣、生动。
作为年轻读者,这本《继承者们》作为一本有趣、通俗的历史文化读物是十分合胃口的,在读历史、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幽默,让人对“竹间”系列的后续更加期待了。
《继承者们》读后感(七):继承者们
继承者们
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本继承者们,就是说“皇二代”们的故事。开国皇帝打下江山,留下山河万里,同时也可能留下一堆烂摊子,乱世战争之后成立的新国,可能面临战争焦土,饿殍饥民,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还有那被战争消耗一光的国库与还未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代们打下江山后,拍拍屁股走人,“皇二代”们就能担负起千秋万代江山不败的重任了。
‘
’虽然同为“皇二代”,质量上可能却良莠不齐,毕竟封建制王朝之下,血脉身世大过才能,大部分王朝更是嫡长子继承没得多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第二代们是否能肩负起守住江山,甚至开疆扩土的重任,感觉多半得靠这王朝的运气了。这样的皇二代中虽有汉文帝、唐太宗这样的流传千古的明君,亦有让王朝二世而亡的胡亥与隋炀帝。
本书便是众多历史达人,笔下的“皇二代”们的事迹。因为作者众多,所以本书的风格也是不带重样。他们以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解析了不一样的历史事件。
开篇关于“禅让”的说法,作者的观点十分有趣,他觉得“禅让”并不靠谱。完全违背了那时代的人性,他没有讲历史书上儒家所讲的温情脉脉的君明臣贤好听的故事,反而从古史和人性得出比较靠谱的结论。商朝之前的历史比较混乱,因为没有具体出土文物证明,并且那段时期,神话与历史杂糅,让人虚虚实实辨不清楚。作者写这篇文之时相比也是颇有压力,然而却没有出现混乱感,确实颇有功力。
本书文题虽然与某部韩剧撞上了,但是同为继承者们,然而书中的继承者却不是某韩剧中的继承者们所能比拟的。文中涉及了很多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却也道出了很多我们不熟悉的皇家秘史。其中一篇以微信样式写出胡亥事迹,着实有趣。这书里的历史不难懂,不生硬,更加没有作者在众多历史人物与关系中绕不清楚,确实是一本立题方面比较独特有趣的历史科普文。
《继承者们》读后感(八):皇二代的八卦事
喜欢看历史故事历史剧的朋友们,可以读读《竹间·继承者们》, 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以称得上历史书类的补充,关于继承者们——“皇二代”故事的小八卦。“竹间”是一本杂志书,中信出版。杂志书与通俗意义上的图书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阅读便捷性,内容根据读者的需求或是特定的主题集合而成,一本杂志中的各篇文章出自不同的作者之笔。这本书的撰稿者们都是历史达人,历史达人无疑一定是对历史格外通晓的人,但是常规的历史知识很多人是知道的,如果再写些什么时候建朝、皇上什么时候讨伐别国,就显得无味无趣了,因为历史书上写出来的,多半就不新鲜了,自然也就不能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于是,他们就一起来写了写“皇二代”们。
大部分的王朝,开国的那位皇帝通常都是声名显赫,还有这个朝代里的某些有巨大贡献的历任皇帝,多被世界称道。但是那些“皇二代”们,如果没有什么杰出作为,尤其是在位时间又不长的那些继承者们,估计多半是不会被人记住的。此番能专门地来读读他们的故事,倒也是一件趣事。
此书编辑得甚是有心,按照历史年代依次讲述,每篇文章不算长,不会让人觉得婆婆妈妈,纸张选得颇具古色古香味,再加上文字之间穿插一些古籍书画图片,使得整本书档次提升。而文字并非枯燥古文,写得活灵活现,戏谑、调侃,在历史基础上多了些现代的趣味,质疑历史的同时,也留给我们更多的畅想,历史故事在世代口口相传和文字记载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出入,有些更待后人考究。
关于西汉的继承者汉惠帝刘盈的八卦故事里,通篇读后,觉得他异常不幸,因为老爸刘邦名声显赫,老妈吕后强权专制,父母太能,反倒显得刘盈这个儿子太无能。或许他也是有才能有理想有责任心的,只是在母亲吕后的专权之下无法发挥他应有的才能。历史功过,看过读过知晓后,多多少少对于我们现在的人生抉择也是有所参考借鉴的。
皇二代也并非都是只会继承而无作为之辈,唐朝的皇二代就是被世人津津乐道,影视剧一再传播的功大于过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被称为史上最牛的皇二代,虽然他夺位的过程并不光彩,但是能者立业,势不可挡。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如果每一个继承者都能用心经营,除了自己在位时间能更长些,也一定能为当时的社会创造奇迹。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继承者们》读后感(九):《竹间·继承者们》目录及作者简介
不晓得为什么豆瓣页面更新不了,就先放在这里。
目录
典范背后
始于弱智的大分裂
叔叔的责难
没有本纪的“二代”
谨慎的改革
乐不思蜀
隋唐“皇二代”演义
玩儿主
生子当如李亚子
生命不堪承受之重
再世何难嗣守文
太平记
特别企划
号外1 浑人
号外2 “人”的天皇:大正的侧影
号外3 欧洲“二代”的方法论
胡亥的“朋友圈”
群体性变态事件
功未成身先死
“继承者们”Top
作者简介
马伯庸
中国通俗历史领域第一人,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拥有超过250万粉丝。主要作者包括《古董局中局》、《三国配角演义》、《风起陇西》等,销量均超过10万册。公认的“文字鬼才”,功底扎实,文风多变,曾获2005年银河奖、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和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
王声
青曲社副班主,凭借极具文化含量的神作《满腹经纶》而家喻户晓,2015年登陆央视春晚及15家地方春晚和元宵晚会,以“三十年尺度最大相声”成为焦点人物。王声毕业于中文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在《竹间》,他很乐意用一种特有的幽默和读者聊一聊那些有趣的事。
张佳玮
人称信陵公子、张公子。他是知乎、虎扑等平台上无人不知的文字天才,拥有超高人气,作品涉及体育、历史、文化、艺术、美食多个领域,是一位360度无死角撰稿人,并在知乎拥有近80万粉丝,是常年专栏人气第一名。代表作有《迈克尔•乔丹和他的时代》、《莫奈和他的眼睛》、《无非求碗热汤喝》等。
囧叔
地道北京爷,大学时开始写作,以随笔和短篇小说为主。热爱观察生活,坚信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感,致力于有生活又有时代感的最真实的写作。酷爱历史,从不纠结于正史和戏说,只要好玩就愿意分享。截止目前,两部作品《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均超过10万册。现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影视剧本创作中,已完成电影及电视剧本若干,目前均在拍摄中。
张忆安
作家,时评人,海疆在线网内容部主编,《契丹人:百战立国》一书作者,曾在《环球财经》等多本杂志发表历史、财经、军事类评论文章。
樱雪丸
本名李镝,80后的狮子座,热爱熊猫。曾赴日留学多年,通晓日本史,著有“史上最强日本史”系列、“中日恩怨两千年”系列等多部作品。
党人碑
央视纪录片撰稿、策划,宋史专业名门正派,央视新科动漫频道主编,新科论坛总管理员。
《继承者们》读后感(十):【柒书坊】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传统文化类MOOK《竹间》的第一期,名为《继承者们》,光听书名有借热门韩剧之光以媚俗之势,但细读之下,却是一本有趣、有料、内容扎实的历史普及读物。主编禇盟讲编辑此书“唯一的目的是以有趣的形式提供给阅读者过硬的知识,绝对不买鸡汤、不梳理所谓理念、不制造概念、不无病呻吟”,可谓说到做到。
书中讲的“继承者”,是指历代王朝的第二代继任人,简言之,“皇二代”。在这个凡是都喜欢扯上“二代”的国度,这是个好玩的话题,也能看出编者的眼光。请来的作者也都世有闻名,如马伯庸、张佳玮、党人碑等几位,在通俗历史领域都有一定的独到见解。
古代王朝从“打天下”到“守天下”的转型中,出了的各种性格、品行、能力大相径庭的继任者,其中的成败得失,王朝的兴旺衰败,都值得后人了解,并从中吸取教益。古人云,“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当真不错。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宽广,涉及了整个中国千年帝王史,讲述了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皇二代的历史遭际,如胡亥、刘禅等,还有一些分裂时期短命朝代的皇二代的奇葩故事,如司马衷、北齐高氏诸王等。
其中有几篇从世界历史角度,进行横向比较,让我们看到了中外“皇二代”的相同与差异,着实有意思。比如樱雪丸《“人”的天皇:大正的侧影》一文中,我们发现大正天皇和汉文帝刘恒极为相像,前者不如明治天皇般励精图治,后者不如太祖刘邦般英明神武,但他俩都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作为君主,他们是老子推崇的那种“无为而治者”,能节制自己的无上皇权,都不喜欢折腾老百姓。前者主导下的日本社会,言论自由,被誉为“大正民主”,而在这种气氛宽松的社会下产生了“大正浪漫”的文化和民众的生活方式。后者虽然没有十全武功,但能够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用最简单、朴素的方式“为万民谋福利”,终开创“文景之治”的一代盛世。
此外,有些文章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点,不是循规蹈矩地拘泥于主流观点,而是引经据典、有情有理地提出一些令人信服的个性化解读。比如马伯庸的《玩主儿》一文对前蜀后蜀的两位“皇二代”作了颠覆性的观察。他认为前蜀后主王衍是个诗人,而且是优秀的诗人,开“花间派”的先河。王衍这点文才一般史书不大肯定,而对他的卖官刮财,荒淫无道倒是多加批驳。甚至后蜀后主孟昶都说,“王衍浮薄,而好轻艳之辞”。
西谚有云,“The one trying to wear the crown must bear the weight.”(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总的来说,我国历史上的二代皇帝除了少数几个成为明君之外,大多数难以承受皇权的重压,掌控自己的心性,要么在治国理政上犯下致命错误,宠信奸佞,任意妄为,要么本人有严重的性格缺陷,不思进取、穷奢极欲,最终导致悲惨凄凉的结局。他们演绎了一出出让人啼笑皆非的宫廷悲喜剧,他们遭遇的命运和成败经验将为当今世人,特别是富二代、官二代们,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