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是一本由(美)简·尼尔森 / 谢瑞尔·欧文 / 罗斯琳·安·杜菲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一):整理的摘要
1,分清孩子的欲望和需要。 2,前三个月按需喂养。3,归属和价值感(我自己需要的事不背四平,微笑。)。4,惩罚带来反叛和抵制以及不自信。5鼓励的是努力和改进,而不只是成功。6,头三年,与真实的人互动,而不是卡片和电子设备。7,安全依恋。对挥舞的小手给出回应,渴望刺激时给他微笑,识别宝宝什么时候需要安静。8,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二):如果你想知道鱼在想什么,就像鱼一样思考
正面管教大名鼎鼎,看了书果然名不虚传。每一章都非常受启发。只不过要实践的话,感觉需要反复读,值得把本书建立成一套自己的体系。书中很多观点在8101的许多讲课中和其他地方也有听过,比如无条件的爱,关注孩子的自尊自信,孩子的需求VS欲望,设定育儿的目标,长远规划等等。
许多观点,都能纳入到8101的成长冰山里,多看些育儿书籍,充实自己对成长冰山的理解。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三):正面管教(0-3)
9
错误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失败,而是宝贵的学习机会。试图保护你的孩子避免犯任何错误,对于孩子学会适应并发展能力是有害的。
12
重新定义“我们”和“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经过思考的行动。(需要通过不断的行为来加深)
25
关注解决全局性的问题,而不是期待找到短期的答案。当孩子们参与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时,他们就会合作,当父母倾听孩子并以能让孩子倾听的方式说话时,孩子就会倾听。
26
孩子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当孩子感到被鼓励,尊重和爱时,才更有动力合作,学习技能,尊重和爱他人。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四):《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本书是第二次听了,有的忘记,有的还有些印象,里面很多的观点都是对我很有启发的。
脑子里的育儿知识都是东一块西一块,不成体系,有的今天读了,感觉很好,过几天也就忘记了,不能够潜移默化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有必要买来正本书,仔细的阅读整理一下。
但是纸上谈兵终觉浅,看似简单的观点,最重要的是,把对自己触动很大的一些小技巧先用起来,落实到行动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孩子做榜样。突然想起一句话:养娃最大的福利其实是有机会再活一遍,然后放下很多曾经的执着,离人生的真像更近一点。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五):一本应该反复读上10遍的书(2020.11)
我很后悔,这本书看的太晚了。它在我书架上已经待了几年,落了厚厚的一层灰,而我直到最近才看完这本书。如果早点完成这本书的阅读,读通读透,我在育儿方面的观念会有很大改观。
育儿是个宏大的课题,没有公式化的技巧和方法,也没有适合所有孩子、对所有孩子都有效的通则。这本书能做到的,就是提出“正面管教”的核心原则——温和而坚定。对于孩子,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既要满足他的需求,又要厘清界限,有所限度。所谓的“正面”,就是指我们的态度要温和,同时也要坚决。0-3岁的孩子还无法理解“不”这个概念,也无法将惩罚与自己的行为挂钩。因此,家长要做的,就是温和的告诉他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以取代惩罚。对于不能做的事情,态度要坚决。
不说这么多,接着看下一本书。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六):一些关键词
读了这书,感觉更爱我娃了,更能从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更能了解他的体会。
孩子需要做贡献。不要再为孩子代劳了。爱,信任,无条件的接纳,即使在孩子的行为对你造成挑战时。鼓励安全的探索。宝宝需要有自己的时间,父母的沮丧、筋疲力尽是不可避免的。小孩子很少有不良行为,父母眼中的淘气其实是他在探索这个世界,或者在试探你的界限。孩子从做中学。啼哭对于婴儿来说不是不良行为,而是沟通。宝宝不是天生就掌握表达他情感的词汇的,他可能不会说出自己的感受,甚至不理解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积极倾听,注意孩子的感受,并用明确的话语说出这些感受。告诉孩子尽管他有一些不良行为,但你仍然很爱他。孩子发脾气之后,一起做出弥补,比如收拾扔掉的玩具。孩子的需要vs欲望。自主的感觉vs自主。性情契合度。鼓励,信任,自我价值感。鼓励关注事情本身,赞扬关注的是人。很多人分不清鼓励和赞扬。赞扬并不好。你以为你真的可以控制了另一个人么(包括小宝宝)?能控制好自己就不错了。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七):答案还是在孩子本身
“正面管教”作为现在很火的理论,不得不赶紧买书学习一下,读了觉得确实很好,有很多观点都对我很有启发。不过读起来也是断断续续抽空读的,脑子里的很多育儿观点已经都混杂在一起了……总的来说还是觉得家长要以孩子的兴趣为线索,尊重和接纳他的特点,为他提供一个得以发现自我和施展潜力的平台。
在“管教”方面,书中提到很多都是关于2岁孩子的,我家宝宝似乎还没有“那么大脾气”,但也慢慢开始了……所谓“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多行动而非说教等等,都是很好的指导。不过说说都是简单的,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做起来还是有点难度,比如被宝宝恶狠狠地连着抓了好几下脸的时候……或者在大庭广众哭得不行不行的时候……还是会有点抓狂和自我怀疑。
我感觉说到底,看这些书不过是学一些技巧、了解一些概念,但真的落实到每个家庭的育儿方式,还是取决于父母本身的三观,这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多好多好的人,自己就首先要打破局限,自己先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做他的榜样。所以很多道理其实都懂,重点还是在于和自己的惰性和胆怯作斗争。书本提供不了所有的答案,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还是父母,我相信真正的答案都在孩子本身,就看自己是否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和发现。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八):读在儿子9个半月
今日宝宝不用勺子和手指尝试吃东西,便翻出来这本书,看看1岁前的这三个月是否还能改变些什么
足够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设立明智的界限,在需要的时候说“不”,并帮他与人和世界尊重的相处
孩子真正的成长和发展是与大人们从容不迫的共度时光
放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无所谓,给宝宝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会让暴躁的宝宝安静下来
如果宝宝在跟你玩耍的时候把脸扭向一边,可能是需要一些安静的时间了
男孩更容易紧张,对日常惯例的变化以及父母的愤怒和沮丧更为敏感,会比女孩体验到更多的分离焦虑,更情绪化;比女孩子更有攻击性、好奇心、更加冲动
用聪明之类的特点奖励孩子、会造成固化思维
赞扬他们的智力和天赋会让他们信心倍增,有一种特殊的满足感,但只是在当时,一旦他们遇到一点小困难,信心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积极性和会跌落谷底
在10-12个月的时候,婴儿会对母乳或奶瓶失去兴趣,这就是一个断奶信号,如果继续让他们用奶瓶可能就会抑制他们自主感的萌发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九):和善而坚定地管教
一、大声喊叫或说教,打屁股或打手心,威胁警告说教,惩罚会造成的4个R
愤恨 反叛 报复 退缩(偷偷摸摸、自卑)
二、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
1对宝宝的线索作出回应;2触摸、说话和唱歌;3提供玩耍的机会——并和孩子一起玩;4鼓励好奇心和安全的探索;5让宝宝有自己的时间;6要教孩子——不远不要摇晃或打孩子;7照顾好你自己;8仔细选择幼儿园;9喜爱并欣賞你的孩子。
三、实施正面管教的10种基本方法
1.纠正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2.让孩子参与,a.提供可接受的选择,b.给孩子提供帮忙的机会;3.建立日常惯例;4.以尊重的方式教给孩子尊重;5.运用你的幽默感;6.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7.以和善而坚定的行动坚持到底:说了就要当真,如果当真,就要坚持到底;8.要有耐心;9.对孩子进行照管、分散其注意力和转移其行为;10.接受你的孩子的独特性。
四、如果你通过满足孩子而娇纵他,他就没有机会从自己能承受失望的体验中学到东西了,他学到的可能是你可以被操纵。
五、如果你担心你的孩子会把头撞到硬物上弄伤自己,那就把她抱起来,什么也不说,把地转移到一个有软东西的地方(地毯上、她的床上或枕头上)。你可以试试这样说:“我愿意和你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但在你这么生气时我们无法交谈。”(即便她理解不了这些话,但你平静的语调会引起她的共鸣。)然后,要让她知道,当她平静下来后可以随时来找你,要确保她待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并且你要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这需要一些时间,但如果你是和善而坚定的,她就会明白你不会受到发睥气、掉眼泪和威协的操纵。
六、孩子们是以以下方式了解愤怒的:
1观察大人们在愤怒时会怎么做;2体验别人在愤怒时如何对待他们;3学着识别自己内心的愤怒感受
七、当一个孩子愤怒时,你应该如何反应
1说出你的孩子的感受;2认可孩子的感受;3为孩子提供表达自己感受的恰当方式
八、怎样促进孩子语言能力
1跟孩子说话;2鼓励孩子回应;3大量朗读图书;4关掉科技产品
九、不要对孩子还手或责骂,让孩子看到能怎么做,而不是不能怎么做,会更有效。当孩子处于即将动手的状态时,要加强你的照管。要迅速地抓住那只做出打人姿势的手,并说"要轻轻地摸”,同时做给他看。
十、当你的孩子想触摸不应该触摸或没办法放到他够不到的地方的东西时,比如一盆兰花,要和善而坚定地抱起他离开那个物品,并把他放到玩具盒旁边。不要打手,或说"不!”,而要告诉他可以做什么。“你可以玩你的玩具。看这辆大卡车。我打赌你能让它动起来。”或者摆一些特别能够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在兰花盆前。
十一、要多鼓励而不是无谓的赞扬,很多父母都搞不清楚鼓励和赞扬的区别,鼓励关注的是这件事(很高兴你能够自己吃饭了),赞扬关注的是人(你真是太可爱、太聪明了)。另一种区别的方式就是看你说的话是否只能用在当下,如你可以和任何人说“干的真棒”,而“谢谢你给我做的发型”“你画的这个小鸭子很特别”这些话是不能互换的。
十二、尽量不要对孩子说不,而是说出你要他怎么做,用行动教孩子,认可感受,表示理解,转移行为,提供选择
十三、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文雅、和善、体贴,那么,作为父母,你必须拥抱孩子而不是打孩子;你必须显示出同情和安慰的行为,而不是不耐烦或惩罚;你必须倾听,而不是愤怒地抨击。你的技能会变成孩子的技能。
十四、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对他的信任、尊严和尊重,将自信、责任感和能力赠与他们。让他们看到怎样热爱和感激生活。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十):如何做到对孩子爱而不溺?区分好这两点就够了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适用很多领域,包括育儿。最好的时代是因为生活不错,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很多的爱,最坏的时代是因为父母的爱经常给出的太多,以至于过犹不及。
孩子因为得不到心爱的玩具而哭闹,父母是应该满足他的需求还是制止?满足他,往往会觉得这样惯孩子对孩子不负责任,不满足他,又觉得孩子会不会认为父母不够爱他?
直到我看到了《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找到了其中的平衡点。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不是管,而是应该教,不是简单教授知识,而是教给他能力。
作者之一的简.尼尔森,除了各种教育博士的头衔之外,最令人咂舌的是有7个孩子和22个孙辈以及2个曾孙,这样的育儿经验能不让我们为之信服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要做到对孩子爱而不溺,就要学会区分孩子的需求和欲望。
1.欲望
严格来说,需求也算是欲望,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但在育儿的路上,需求和欲望之间有一条分割线。
举个例子,宝宝饿了,妈妈给宝宝准备健康的饮食就在分割线以下,属于需求,如果宝宝饿了不是去吃饭,或者饭后还要吃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这就在分割线以上,属于欲望。
这条分割线就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的线。
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这条线,不管孩子要什么都给,导致分割线以上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膨胀。
刚刚说了,吃不健康的食物,孩子会慢慢变胖,胖了以后身体各种机能会出问题,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没有信心,变得慵懒,不爱思考,只懂索取。
他从索要食物开始,变成索要电子产品苹果手机,再到大型配置宝马汽车……直到榨干父母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是成长,而是攀比和贪欲。
2.需求
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把精力投注在孩子的需求上。
需求包括四个方面,情感联结、自主的能力、人生技能与和尊重。这四个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家长需要尽最大可能去给予的。
A.情感联结
我们是否常常这样做?妈妈要上班,宝宝哭闹不让妈妈走,姥姥用零食诱惑,宝宝暂时低头不哭,妈妈趁机偷偷溜之大吉。
这种方式会让宝宝对妈妈产生不信任感,继而对社会不信任,也是我们常说的缺乏安全感。
妈妈要很认真的告诉孩子,妈妈要上班,暂时不能陪他,下班回来后陪宝宝,千万不要偷偷离开。
.自主的能力
妈妈带着宝宝去公共场合吃饭,结果席间宝宝各种哭闹,不配合,搞得家长狼狈不堪,经常冲孩子发脾气吼叫,不许哭,有什么可哭的,都这么大了,还没学会在外面吃饭的规则吗?
结果宝宝哭的更厉害了,好好的一顿聚餐,就这样惨淡收场。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宝宝随便在公共场合跑来跑去,说话声音较大,或者哭闹,家长都不予理睬,觉得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哪个孩子不哭闹呢,任凭他们哭闹下去。
他们的做法是爱孩子吗?
回答当然不是,父母要给予孩子规则,告知规则,并执行规则,但不要侮辱他。
可以怎么做?事先告孩子,在外面吃饭要注意什么,因为还有其他人一起在一个环境里就餐,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如果孩子在就餐中有情绪,而且不能平复,妈妈温和地抱起宝宝离开餐桌,到一个舒服的环境里,比如自家汽车,直到宝宝情绪平复,再回来,可以告诉宝宝,要不要再试试?这样会带给宝宝一种力量,自我成长的力量。
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宝宝可以很好的在公共场合就餐。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吼叫,要微笑面对宝宝。
c.人生技能
当孩子看到家长拖地时,特别想参与,而家长通常让孩子远离,有的是因为心疼孩子,有的是因为孩子太小,才两岁而已,做些家务还不够给家长添乱的。
孩子想要自己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家长横加阻拦,都是因为爱?
可事实上,这种爱不是孩子要的,这是他的成长需求,他需要动手动脑,为他未来的人生打下基础。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适合他身高的工具,让他们一起做家务。
房间的地面脏了,宝宝很想努力尝试拖地,这时家长可以邀请宝宝一起做家务,久而久之,会内化为他们的品质,形成人生技能。
D.尊重孩子
学会尊重孩子,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存在,不要指责说教,学会用温柔而坚定的方式与宝宝沟通。
比如给他定下的规则,要温柔面对,并坚定的执行,因为孩子经常试探你的底线。不要他一哭,家长自己就破坏了规则。
吃母乳的宝宝经常有咬妈妈乳头的习惯,我家小小熊也不例外,我最初是这样跟他说的,妈妈很疼的,可不可以不要咬妈妈了,经过几次,发现并不奏效。
我换成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后,是这样做的,每次吃奶之前跟他说,宝贝,妈妈的乳头是要给你提供粮食的,如果被咬坏了,粮食就断了,妈妈知道你不是有意的,但是为了保护它我们需要订个规则,就是每次只要你咬一下,妈妈马上把乳头拿出来,好吗?
我家小小熊刚刚一周岁,还不太会说话,但实际上他从你的行为中读懂了,经过几次拔乳头后,他再也没有咬过我。
虽然过程中他有哭闹,但只要妈妈告诉他,妈妈爱他,他情绪会很快平复。
结语: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给我们很多教育孩子中实操的方法,可以让家长不需要吼叫,就能达到理想的育儿结果,也给家长和孩子双方带来成长和尊重的空间。
要想对孩子的爱和管教找到完美的平衡,请从这本书开始吧,真正做到爱而不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