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布拉格狂想曲》经典影评1000字
日期:2021-04-28 03:51: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布拉格狂想曲》经典影评1000字

  《布拉格狂想曲》是一部由托马斯·沃瑞执导,波莱克·波利夫卡 / 伊娃·赫鲁波娃 / 托马斯·沃瑞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一):超现实的一家四口生活

  四口之家,《布拉格狂想曲》(《Skrítek》)的导演托马斯·沃瑞(TomasVorel)是九十年代捷克很有名的电影人。这是部有声的默片,捷克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四人特点非常鲜明,各人生活中也异常搞笑。这绝对是非同寻常的电影,笑点爆多,超现实主义、怪诞、奇幻、喜剧,十分难得的电影佳作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二):布拉格狂想曲

  全片没有一句对白,有出声的地方也只听到搞笑的哼哼唧唧之音,完全依靠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去表达,风格新颖,妈妈的脸部表情之丰富堪称一绝,bgm也是非常可爱。

  生活的琐碎与麻烦是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浪漫的布拉格也是由一个个平凡的,充满麻烦的家庭构成的。它的浪漫不来自于生活本身多么顺当,多么充满惊喜,而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都能保留一份纯真,一份对童话般浪漫生活的幻想。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三):天才般的行云流水

  这个新年看过最好的电影之一,看的时候以为应该8,90年代拍的,没想到是2005年。

  这种模仿默片的制作方式非常独特,故事夸张荒诞,虽然没有对话,加入的支支吾吾哇哇嘻嘻的快放人声极强的扩大了喜剧效果。行云流水般的故事推进没有任何停顿,给人一口气看完的舒畅,如坐上一个华丽丽的旋转木马,好的说书匠就是要讲的快,又丝丝入扣,一下一下的铺垫,一下一下的回应,一下一下的转折,抓的人舒舒服服。最后的大圆满结局也保持了剧情的一致性。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四):超现实还是太现实

  说此片是超现实,又觉得太现实。影片中呈现的家庭觉得无比真实,一个不和谐家庭:父外遇母寡趣,儿子叛逆,一家人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消耗无追求的生命,终究有一天矛盾白热化,儿子种大麻被抓、爸爸外遇要分居,母亲面临崩溃。小精灵这条线是非现实的,让观众偶尔带着逃离现实的一丝快感,又反衬出现实的无奈和悲凉:肉联厂和超市的机械工作、学校的填压教育、警察的贪污、腹黑的老妇女邻居。现实以无声夸张的喜剧形式呈现,笑过之后有淡淡的苦涩。

  电影还可以这么拍,独具匠心。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五):现实的浪漫

  影片名字“Skritek”原来是出自古老的捷克民间传说,意思就是住在森林中的小矮人。电影中小精灵是全片的关键和主角之一,可爱的精灵住在嘈杂城市边片刻安静的树林中,偶尔会骑着一头猪去超市里转悠,却没人看得见它,它不会说话却能用搞怪的表情惹孩子们发笑,他擅长魔法却只为那些能看到他的小孩表演,最重要的是他与小女儿成为朋友并帮助了这个倒霉的家庭。

  导演创造出这个可爱又充满魔幻色彩的角色似乎是在告诉我们现实中还是有美好的童话存在,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也永远不要遗忘内心的纯真。现实的生活再混乱也可以在心中保留浪漫。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六):所谓布拉格

  布拉格是一个充满着浪漫情调的城市,是一对对恋人们向往的爱情之都,他们步入了婚姻殿堂之后呢?人到中年的他们会遭遇情感危机,甚至淹没在婚姻瓶颈期及外遇的漩涡里。他们身边的孩子们也同样会遇到一系列青春时代的懵懂与叛逆过度期。影片讲述的就是一对捷克中产阶级夫妇及他们的一双小儿小女的生活趣事及面临的人生窘境。说是生活趣事,在常人来看,该是多么的烦扰不堪。但作为观众,又被那些经过艺术升华的、诙谐的表现画面打动了,觉得人生就应该时常充满着自娱自乐及自我调节的生活状态。于是,“浪漫之都”布拉格在导演托马斯·沃瑞的眼中,不再浪漫温馨,变成了柴米油盐与偷情放纵、破事儿成堆的俗套之地。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七):现实即荒诞

  2015.5.29 b站看 从快乐的结局开始了解捷克电影 发现捷克电影真的很搞啊哈哈~英美的类型片,捷克电影真会玩,西班牙的悬疑惊悚,欧洲的诗意情怀,印度伊朗阿拉伯探讨宗教与社会,非洲拉美关注社会跟犯罪,韩国的现实题材,日本的恶趣味,泰国台湾的小清新,香港的八九十年代警匪武侠~~~啊!电影的世界,世界的电影,是多么奇妙~

  影片利用一种荒诞喜剧的形式讲述一个家庭各种现实危机的问题,看似荒诞喜剧,其实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夫妻的出轨,儿子的吸毒叛逆,女儿的古怪,原本是很沉重严肃的话题,到了捷克人民手里,变成了荒诞喜剧,哈哈,感叹一下,捷克人民真会玩~很多细节的地方都能够不自觉地感到嘴角上扬,很喜欢这种细腻的会心一笑的感觉~还有,配音也很好玩~

  本人的第一篇长评,哈哈~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八):叹

  父亲,怎么说呢。出轨了,对于丈夫职责并没有做到,不耐心,对于父亲职责并没有做到,当他面对小女孩在学校种种作品:卷曲的笔,乱涂乱画的作业本,他也只是装作父亲样子,让小女孩回到正经死板的作业。说实话,他在我心目中简直是最差的父亲。

  母亲,感觉最阴郁的人,最悲哀的人。乱糟糟的头发,情绪也不稳定,驾车的慌乱,工作的小怯,遇到小三也只有扯扯头发乱打起来,一个人的独守闺房,一个人还叫上小女孩看着以前的家庭温馨照片,靠着药片来给着一点点安慰。

  也许,这感觉简直是不幸的家庭故事。但是有奇思妙想的小女孩,有着森林的小树人在,有着怪异的配乐在,一切都没有悲伤的曲调,现实与童话交织在一起就是狂想曲。故事里的节奏快快,一切人与物都充满着喜感,充满着一丝丝神经质的感觉。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九):充满温情和想象力的爆笑喜剧

  《布拉格狂想曲》(《Skrítek》)是一部由托马斯·沃瑞执导的电影,波莱克·波利夫卡、伊娃·赫鲁波娃参与演出。影片讲述了捷克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异常搞笑的故事。

  一部充满温情和想象力的爆笑喜剧。捷克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四人特点非常鲜明,各人在生活中也极具喜感。因为爸爸出现了婚外恋,家里变得一团糟。不归的老爸,被逮捕的儿子,找情人拼命的老妈,小女儿的世界里居然出现了一只精灵。

  虽然是小语种电影,不过看这部电影并不需要字幕,这是一部默片,即使有对白也用“balabala”代替。虽说没有对白,但整部电影却声色俱佳,将一家人的矛盾用笑点串联起来,彻底粉碎了布拉格的浪漫气息。超现实主义、怪诞、奇幻、行云流水般的故事,看完之后让人大呼过瘾,又禁不住久久回味。最后的结尾虽然圆满,却充满幻想,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个国家电影人的脑洞。

  《布拉格狂想曲》影评(十):没在海边的卡夫卡狂想曲

  看完之后我就马上想到卡夫卡了。可能是布拉格。可能是电影超现实又写实的拍摄手法。可能是一家四人性格各异而产生对生活的不同看法。

  出轨的父亲,神经质的母亲,处在青春期的哥哥,孤独的妹妹都处在看似平常的布拉格的一天,但是都必须面对自己在家庭里看似和谐又不大和谐的一面。

  电影节奏很快,充满着荒诞的场景来讽刺在现实世界里对社会的恐惧感,孤独感,焦躁感。就像卡夫卡笔下的小人物在矛盾,扭曲的世界里变形。

  电影的结尾还是以圆满来结束,导演还是希望社会狂想曲恢复到最初的精神状态上。如果卡夫卡在海边,他应该在冲浪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布拉格狂想曲》经典影评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