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沉睡者》是一部由索波特·智德瓜索泼瑟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泰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铁道沉睡者》影评(一):《铁道》和《铁道沉睡者》
在史杰鹏的《铁道》(2014)面前,索波特·智德瓜索泼瑟的《铁道沉睡者》沦为了无聊的流水账。
《铁道》让人感觉多么神奇,《铁道沉睡者》便有多无趣。
在时空感觉的创造上,索波特·智德瓜索泼瑟并没有像同胞阿彼察邦那样具备与生俱来的天赋。
《铁道沉睡者》中看似具有的丁点空间感无非是现实空间本身便有的,而不是由摄影机生发出来。
《铁道沉睡者》显得鸡肋的原因在于导演没能对摄影机的目光有预先的判断,没有将自己作为观察者的意识投注给镜头。
史杰鹏的《铁道》之所以杰出,原因是导演给予摄影机一种感官人类学的视角,从而能引发深刻复杂的空间体验。
完全不是因为中国的铁道生活比泰国的更生活化、更有趣,而是《铁道》中的摄影机自己有意识地建构起感官体验,这是《铁道沉睡者》所缺失的。
如果影像仅仅变为对日常生活的记录,然后剪辑完成,那么这恐怕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即便花上八年的时间、无数个日夜的心血(有什么用呢?),最后获得的仍然是庸常的作品。
一位具有美学自觉的创作者懂得如何模拟摄影机的目光赋予影像神奇的体验。
阿彼察邦如此,哈佛感官人类学实验室的创作者同样如此。
这是我为何将其归入“空间-影像”的原因,他们创造出了观察世界的不同方式,从而能让观众生成-非人。
一种无比奇妙的体验,这是未来电影的价值所在。
空间-影像:电影的未来
《铁道沉睡者》影评(二):失序的热带
《铁道沉睡者》映前有一小段导演Sompot Chidgasornpongse为上海观众传来热情洋溢的问候导语,期盼观者能够将自己置身于晃荡车厢之中,跟随电影穿越泰国铁路之旅。从火车驶出站台的第一个镜头伊始,瞬时进入情境,我甚至能够潜移默化假装体验一把屁股下面座位在震动的4D影院效果,包括片中引用历史旧照素材也被处理成与火车行驶同频率晃动的拍摄手法。
หมอนรถไฟ直译过来是火车枕头的意思,大约被片名和有规律的轰隆声感染,周围人也睡倒一片,反而显得我格外精神奕奕津津有味起来,不得不赞一句本片太符合我这种人类观察者的审美趣味。手持摄影机在昼夜交替的车厢中,穿梭于旅人间,如一双眼睛沉默地凝视着、观察着......窗外徐徐驶过的热带乡村风景,被框在小小车窗上,既熟悉又陌生。
从人声鼎沸无处落脚的硬座车厢到本地中产阶级与白人汇集的餐车卧铺,厨房里热火朝天炒菜做饭的光景,学生、僧侣、小贩、军人、游客、残疾乞丐......或写作、吃东西、交谈、放空、沉睡、嬉闹,你不知这些人从哪里来又去向何方,只能从无始无终吉光片羽的言谈中一窥他们的故事。
即使硬座拥挤不堪,也毫不影响陌生男女喝酒玩音乐的热情。站台上、车厢里来来回回的叫卖声:酸猪肉沙拉、咖喱角、毛蛋、猪肉配糯米饭,听得人馋涎欲滴,你甚至可以闻到闷热空气中混杂了食物以及人们皮肤上汗津津的气味,这是独属于底层劳动人民的烟火气。除了吃喝小玩意,旅途闲来无聊还可以买一本生肖解梦手册打发时间。
这趟跨越数年的火车拍摄,其中时间的流淌似乎变得极为缓慢,很难从人们的服装妆容外表上察觉出多少变化。当纪录片忠实行进至尾声,忽然一个梦幻转折,插入阿彼察邦式的“鬼魂”时空对话。大量卧铺空镜头配合隐匿在摄影机背后的“人”,以及操着一口流利泰语的外国男子,由他扮演见证暹罗第一条铁路落成的英国工程师。两位漫不经心地闲谈起泰国百年铁道历史,背后也是整个时代、国家、人民、信仰的变迁和回溯,让人恍然不知今夕是何夕,仿佛刚从漫长旅程的昏睡中大梦初醒。
《铁道沉睡者》影评(三):观察式电影 导演自己也知道 是很挑战的观影经历
经典的观察式电影classic observational cinema 在潮湿闷热的云大会场看完 见到了导演 提了很多问题 虽然存在不足:比如杂音超大且持续,很催眠!电影太长导致没有分章节提示,导致观众注意力转移等等。
然而,加上导演的事后讲述,电影变得很完整和精妙:导演用了长达8年时间,有趣的是,在这八年之间泰国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在泰国的多段铁道拍摄。最后那个说泰语的外国人是找到演员扮演的:两百年前死去的英国探险家(曾经对泰国铁路十分了解),这一切好像是火车对他说的话,而他也对Mr. train介绍了自己。残疾乞丐的三个分镜头分别是导演三次不同时间遇见的穿同一件衣服的他。泰国的火车从南到北,火车上的众生相,窗外路过的人和风景,车厢内的阶级,欲言又止的白人夫妇,僧侣,学生。硬座车厢的睡前歌舞狂欢和卧铺餐车富人的Party觥筹交错。人生海海,我们坐在火车上,能看到的也仅限如此。如果我们就是乘客,一列火车不能让我们了解每个人,但却是泰国社会阶层的缩影。
电影使用了大量的空镜头,个人认为有一部分可以适当剪掉。导演花了八年的时间,把海量的素材剪接成了让人第一眼看认为只是一趟的完整旅程。体现出了拍摄者极大的耐心,虽然许多事并不完美,但是我还是保持着耐心与appreciate看完了全片。(只在最开始几分钟睡着了几次,惭愧...)
关于影片名字,我认为不应该翻译作枕木,也不应该译作铁道沉睡者...因为主题其实和沉睡者(sleepers)无关。云大的澜湄影展 翻译作:铁道线我觉得更妥一些,要我翻可能会翻译成:纵泰铁路众生相,枕木之上这种感觉(台版翻译看多了,轻拍)。很遗憾,在现场我提问,主持人没有点我,就没有得到导演的直接回应。(或许是我穿的太过休闲,下次尽量穿着正式点去参加影展)
莫名其妙照了张剧照慈济大学潘chaocheng点评让人难忘的一个下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