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食人族》是一本由[法]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一):人类学入门手册
第一次看列维的书,感觉真的扩充了我的词汇量以及对事物看法的维度。理性地分析我们身边的小事件,这究竟是哲学?神话学?人类学?还是社会学?文学系的我还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
但初次涉猎他的书有一种原来还有比小说更好看的书。
抽个时间再读一遍每节都写点小感受。
感受:获取了一些欧美的历史与习俗。法国食人民族的食人文化历史。以及对每种事物的产生、外貌等进行原因探究。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二):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
怀着崇拜大学者的心情悲壮地翻开一页,没想到我竟然很快就读完了(难道这是法国学者著作的共性,还比如福柯、布吕尔?)
最喜欢倒数第五篇文章:女性与社会起源La sexualité féminine et l'origine de la société
以关于人类历史上是否存在母权社会的问题引入,分析了人类无固定发情期的成因,其中一个解释——生殖器决定论(贾里德.戴蒙德《兴趣探秘》也是这个观点)的偏颇——缺乏事实论据的臆测,应归结为“器官演化论”(跟把语言起源仅仅归结于发音器官一样荒谬)。
对于人类演化,真正重要的现象发生在大脑,而非生殖器、咽喉。
当人类女性可以用文字表达意愿,就不在需要传统的生物办法,因此人类女性的生殖器、生理反应、排卵期、发情期都逐渐变得隐蔽。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三):依然愚昧
今天了解的书是法国学者克劳德列维的《我们都是食人族》。本书从人类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剖析,试图进行解读。比较难以理解,仍然需要继续阅读,这里就科学思维和神性思维来说下自己的感受。
现在的我们认为,过去对自然的认识停留在神话阶段,比如下雨打雷就是雷公电母所为,还将一些社会无法解释的现象归功于神力,从现在的角度看来被称作无知。不过,面对目前人们无法理解的量子力学,无法用传统经典物理学解释的现象的时候,话语权就完全落到了那些科学权威手中,这与当时宗教首领话语权是一样的,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相信。
如果将当初的雷公电母认为是愚昧的话,那么同样作为不理解,我们也无没有足够的证据就能够证明现在所谓的无法理解的粒子现象就不是愚昧的。或者说,我们一直生活在精英话语体系中,思维被不断格式化而不自知,用一种妄知来看待另外一种妄知,同一个事情而已。
延伸下,可能很多方面都是如此,换句话说,依然愚昧。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四):We are cannibals
作为一个法国人类学家列维 斯特劳斯的观点论证逻辑比起英德学者简直是旋转跳跃闭着眼,语言措辞也绚丽优美富含哲思如人类学中的奥斯卡王尔德。也有可能因为本书集合全是在各种报纸专栏的人类学角度实事评论,斯特劳斯放飞自我亲近大众以及满足一下自己的文学梦。
比较颅内高潮的是“母舅复返”从人类学的角度验证了心理学中的观点,心理学中有理论认为:一个族群中的最年幼一代会挑选族群中青壮年一代作为偶像崇拜。而列维斯特劳斯提到的“四角联结”,即“母亲、父亲、母舅、孩子”形成的教育结构,将目标有针对性的锁定在母舅身上。从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引用中世纪爱尔兰,苏格兰贵族寄养继承人制度进行对母舅关系的解读。
而同名篇《我们都是食人族》便是以民族学中最为猎奇的部分——食人行为进行论述,只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有些法式形而上学的悲天悯人。
最后插播一则从豆瓣上看来的抖机灵
同样是不情不愿的去田野,身为英格兰人的奈吉尔 巴利就写出了《天真的人类学家》,列维 斯特劳斯就写出了惨兮兮的《忧郁的热带》。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五):一些感想
1. 东方西方许多行为和想法完全相反,但两套文化,都运转良好。这说明,一个社会,任何系统都可行,关键在于有一定的强度,能够克服现实中的挑战。(如果不能克服就该转型了) 2. 当今社会,习俗和信仰在快速演变。外来文化和习俗不是同化我们,而是催化我们,激发我们社会里类似的潜在习俗。 3. 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宏观宇宙的黑洞、暗物质、反物质等物质,还有微观世界的分子量子等物质,它们的运动越来越“不可想象”,和祖先描绘的神话世界越来越像。物理学家跟我们讲解的时候,仿佛是远古时代某个长老在讲神话故事。 4. 如果我们反感什么习俗和信仰,我们称之为“愚昧”,以此肯定自我优越感。在原始社会,想让别人认同自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吃了。从这个角度看,当我们寻求认同的时候,我们都是食人族。 5. 动物有专门的发情期,而人类没有,人类四季发情。为什么呢?如果有,一个女人在发情期会吸引很多男人,(包括乱伦、人妻)那么整个社会结构、伦理观念都会受到冲击。所以我们进化中发情期消失了。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六):圣诞节的由来
看第一篇被处决的圣诞老人断断续续用了半天的时间。 原来圣诞老人在1951年在法国教会被公开焚烧过,原因是教会认为日益流行的圣诞老人是一种异教,违背了耶稣诞生的庆祝本意。圣诞老人来源于印第安神话和罗马时期农神节的多个古老原型人物,代表孩子与成人两代之间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交易,或权贵与贫困阶层的融合,深层来说是死与生之间的关系,而这个习俗的持续存在在于某一个功能的持久性,比如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生者对于死亡及其所代表的诸多负面含义的恐惧使得这个仪式存在了下来,讽刺的是当时教会为了抑制异教的农神节而将圣诞节取而代之,没想到无信仰者的圣诞老人最终仍激怒了教会。 现代的圣诞节,圣诞老人现象源自西欧圣尼古拉节庆的白胡子老人形象及其对烟囱靴子的喜爱,节日本身原来是12月17日至24日持续的罗马时期的农神节和印第安习俗卡纳奇,而教会为了取代农神节,将圣诞节取而代之,这就是现代圣诞节的由来。 民间习俗有其自己的思想,对生活、死亡、贫穷、平等...的理解、思考、应对、愿望、行为。它们与宗教希望的可能不同。民间的农神节和卡纳奇是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向亡灵祈祷,交易,希望它不要带走孩子,生的希望。而教会的圣诞节意义在于为死者祈祷,不是交易。这两种诠释产生了冲突。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七):食人族
我在北京飞亚特兰大的20个小时航程里把这本书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不想放过。
朱天文在《巫言》里写:我常不能相信李维史陀是今世之人,只要搭飞机赴巴黎就能目睹本尊。在那之后的2009年,上个世纪和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头脑之一,活了整整一百岁的Claude Levi-Strauss终于不是今世之人了,许多年以后的这本文集,是新的惊喜。看他的书,才能发觉何谓“一切思想者的财富” 。这一本是再合适不过的飞机读物,不是《神话逻辑学》那样体系完整论述充分皇皇巨著,只是写给意大利《共和报》的一系列小文章,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诸如疯牛病,人工生殖,量子力学等种种现代性的命题,甚至还说到了戴安娜王妃的车祸。处处可以目睹作者的目光之深邃,思维之精妙,每一篇都带来新的思辨,正适合在缺水寒冷的三万英尺高空聚精会神阅读,每一段话都值得认真思考。 而印象最深的一篇是《人类学家的首饰》, 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发现飞溅液体的微距照片与开口式冠冕谜之相似,而封闭式冠冕,难道不像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么? 在人类从外部来认识世界以前,是由自己的内在凝视世界的某些真实,同时相信自己所从事的都是纯粹的创造工作。这本书更好的一点是专有名词和专业名词都标注了法文原文,更加方便检索和辨识。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八):我们都是食人族
我在北京飞亚特兰大的20个小时航程里把这本书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不想放过。
朱天文在《巫言》里写:我常不能相信李维史陀是今世之人,只要搭飞机赴巴黎就能目睹本尊。在那之后的2009年,上个世纪和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头脑之一,活了整整一百岁的Claude Levi-Strauss终于不是今世之人了,许多年以后的这本文集,是新的惊喜。看他的书,才能发觉何谓“一切思想者的财富” 。这一本是再合适不过的飞机读物,不是《神话逻辑学》那样体系完整论述充分皇皇巨著,只是写给意大利《共和报》的一系列小文章,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诸如疯牛病,人工生殖,量子力学等种种现代性的命题,甚至还说到了戴安娜王妃的车祸。处处可以目睹作者的目光之深邃,思维之精妙,每一篇都带来新的思辨,正适合在缺水寒冷的三万英尺高空聚精会神阅读,每一段话都值得认真思考。 而印象最深的一篇是《人类学家的首饰》, 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发现飞溅液体的微距照片与开口式冠冕谜之相似,而封闭式冠冕,难道不像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么? 在人类从外部来认识世界以前,是由自己的内在凝视世界的某些真实,同时相信自己所从事的都是纯粹的创造工作。这本书更好的一点是专有名词和专业名词都标注了法文原文,更加方便检索和辨识。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九):我们都是食人族哦哦哦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写下了“生而为人,对不起”的时候,已经让读者眩晕倒下了。当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拿出来一本《我们都是食人族》是要把读者吓死不偿命的玩法吗,哆哆嗦嗦地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要做好了拿命来看书的大无畏精神,SO,映入眼帘的第一篇是被处决的圣诞老人,好吧要吃人肯定从最受欢迎的人儿开始了,一直到你看到第十篇我们都是食人族的时候,你才发现你被这个人类学家狠狠的幽了一默。这本书有十七个短篇构成,从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地球人的演化史,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重新审视我们常规的一些习惯认知,我们用打火机点火的时候可能已经忘记了,远古人类要开发一块燧石,需要经过大约十五中不同的工序,这种工序一点不比今天做出打火机的工序少;就像新几内亚的土著人依然保持着吃掉敌人的习俗的时候,可以能是无法知道他们的所处的特殊的环境中,因食物获取中极度缺乏蛋白质导致的这个习俗延续至今。还有人类在相互学习中也出现了这类吊诡,在日本从中国引入了万用锯和推式刨刀,到了本地后因为日本缺乏铁矿石,所以改进成为拉动式锯子只因所需金属厚度较薄,这种改进不但节约了铁矿石也结合了日本人工作时的姿势大多数情况是蹲跪。等等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都将不符合自己习惯的事例称为野蛮。同样坂口安吾说过:“想要的东西坦诚去索取,厌恶的东西就直白地说厌恶。”如果把这个逻辑放到人类发展史里那我们都是食人族。当出现这种对立面的时候,我们在看待人类历史长河里一系列事情的时候,不是单纯的用我们自诩的文明对峙不同习惯就管之野蛮,也无需拿着爱疯用着度娘就以为天知地知你都知了,如果真的这么自以为是到殊不知还有断电这种烂事后,你的WIFI,你的爱疯,你的万能的度娘,都会在嗖的一声之后,进入静默之中。。。。。。。。。。。。。。。。。
《我们都是食人族》读后感(十):我们都是食人族而不是坏孩子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写下了“生而为人,对不起”的时候,已经让读者眩晕倒下了。当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拿出来一本《我们都是食人族》是要把读者吓死不偿命的玩法吗,哆哆嗦嗦地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要做好了拿命来看书的大无畏精神,SO,映入眼帘的第一篇是被处决的圣诞老人,好吧要吃人肯定从最受欢迎的人儿开始了,一直到你看到第十篇我们都是食人族的时候,你才发现你被这个人类学家狠狠的幽了一默。这本书有十七个短篇构成,从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地球人的演化史,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重新审视我们常规的一些习惯认知,我们用打火机点火的时候可能已经忘记了,远古人类要开发一块燧石,需要经过大约十五中不同的工序,这种工序一点不比今天做出打火机的工序少;就像新几内亚的土著人依然保持着吃掉敌人的习俗的时候,可以能是无法知道他们的所处的特殊的环境中,因食物获取中极度缺乏蛋白质导致的这个习俗延续至今。还有人类在相互学习中也出现了这类吊诡,在日本从中国引入了万用锯和推式刨刀,到了本地后因为日本缺乏铁矿石,所以改进成为拉动式锯子只因所需金属厚度较薄,这种改进不但节约了铁矿石也结合了日本人工作时的姿势大多数情况是蹲跪。等等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都将不符合自己习惯的事例称为野蛮。同样坂口安吾说过:“想要的东西坦诚去索取,厌恶的东西就直白地说厌恶。”如果把这个逻辑放到人类发展史里那我们都是食人族。当出现这种对立面的时候,我们在看待人类历史长河里一系列事情的时候,不是单纯的用我们自诩的文明对峙不同习惯就管之野蛮,也无需拿着爱疯用着度娘就以为天知地知你都知了,如果真的这么自以为是到殊不知还有断电这种烂事后,你的WIFI,你的爱疯,你的万能的度娘,都会在嗖的一声之后,进入静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