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金发奇女》影评100字
日期:2021-04-16 03:43: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金发奇女》影评100字

  《金发奇女》是一部由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执导,里卡多·特雷普卡 / 卡塔丽娜·瓦朗丝坦 / Diogo Dória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发奇女》影评(一):《金发奇女》

  曼努埃尔·德·奥里维拉 Manoel de Oliveira的不老传说,影片从头至尾弥漫着静若处子般的情绪、戏剧的张力以及对各种艺术膜拜般的表现。

  年轻女演员Catarina Wallenstein在现实生活中照片没觉得特别显眼,但在影片中却散发着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和爱娃·格林 Eva Green混合体的气质。

  《金发奇女》影评(二):《金发奇女》:因为美可以乱来

  这部电影是部葡萄牙博物馆

  一旦你走了进去

  便会被里面的文化意味深深吸引

  也许镜头不够炫

  也许叙事有些罗里罗嗦

  可是别有风情

  就象是个经验丰富阅历无数的老者

  向你传授生活乐趣的狩猎技巧

  告诫你人生的真相

  那些老式建筑的特写

  那些若隐若现的纱帘

  含蓄的令人心旷神怡

  没什么可以形容那个金发的“潘金莲”

  实在是让人觉得无所适从

  直到最后她如Tori Amos般的坐姿

  我才知道主题是如此隽永

  个人评价:9.2分

  原来我还是喜欢这样舒缓的倾听

  《金发奇女》影评(三):《金发奇女》的观后感

  一部风格明显的电影。由一对男女在火车上的对话展开。像是十八世纪的法国小说,刻意营造一种真实感。那对男女的对话过于冗长,故意卖关子。但故事的内容却乏味至极。故事若有趣,卖卖关子,观众倒是能理解,若无聊,就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更令人讨厌的是,故事每个段落之间必然会插入火车上那对男女的对话。这些对话依旧冗长、无聊,对故事毫无用处。故事的结尾倒是有一点心意。穷光蛋历尽千辛,在能够抱得美人归的时候,发现女子有小偷小摸的习性。转而与女子分手。可惜,这个不落俗套的段落营造得过于充满,毫无紧张感——观众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估计不多。“一会儿”的功夫,女主角就因被抛弃而自杀身亡了。影片就此结束。这是个爱情悲剧吗,我不那么认为,我以为这是个电影悲剧。

  《金发奇女》影评(四):转角遇见小偷

  奥利维拉用如此极简的故事和风格展现了一幅荒唐的黑色画卷。油画般的画面和构图,静默的表演风格,与《安吉里卡奇遇》颇为相似。

  影片以回忆的方式进行,男主在长途客车上向邻座的中年女人(奥利维拉御用缪斯)讲述自己一段倒霉窝囊的经历……男主在自己叔叔的公司里上班。他无意中看见了街道对面窗户里的金发女孩并对她一见钟情,女人手中的中国风扇子让他神魂颠倒。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叔叔的店里,金发女人在挑选丝巾,而男主的叔叔则严厉的让男主回去工作。他托朋友介绍来到了金发女人经常出没的上流阶层聚会,随后认识了女人,大家听音乐,读诗,闲谈高雅话题(这是奥利维拉最常用的聚会场景......)他们瞬间坠入爱河,男主打算和金发女人结婚,但遭到了叔叔严厉拒绝。由于他坚持结婚,叔叔开除了他以做惩罚。没钱的他只能住在昏暗破败的廉价旅馆.......为了赚钱与女人结婚,他接受了一个需要出差的项目。项目干的不错,赚了不少钱,他出于对介绍工作的人的感激,毫不犹豫的答应成为其开店创业的贷款担保人,结果被骗,背了一身债......当他走投无路准备再次出差搞项目赚钱时,心软的叔叔接受了他的结婚打算,继续让他为自己工作,并资助他相关事宜。(叔叔与他的对话总是充满了冷幽默感......他在叔叔面前就像个智障一样……一会儿被关心疼爱,一会儿被人身攻击……)有了叔叔的资助,他带着金发女人去买戒指,结果金发女人贪婪的偷了一枚戒指藏在右手中。被店员发现后,男主将女人偷的戒指的钱付给了店员,随后在街上质问金发女人后,两人分道扬镳......金发女人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无力的摊下手结束了这个故事。

  男主辛苦操劳了一整部电影结果最后却换来了一个贪婪虚荣的女小偷和自己的颜面扫地。你了解你爱的人吗?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自己可以完全了解另一个人,当一个你一心所念之人露出了自己不堪的另一面,你该如何是好?爱到底建立在何等基础之上?不论爱情或是友情或是亲情。奥利维拉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没有吵闹,没有训斥,没有你死我活,甚至连伤心都没有,他只是讲了一个具有启迪性的故事,至于你所思所想,他管不了,也懒得管。

  《金发奇女》影评(五):电影对原著的改编

  电影讲述了一个为叔叔丝绸店打工的男子对对窗一位拿着中国折扇的金发女子一见钟情。几相眉来眼去后他准备鼓起勇气和女子结婚,身无分文的他转而向叔叔寻求,被强硬拒绝,不允许他结婚。为了能有足够的结婚资金,他愤而离开叔叔,自谋生路。一番波折后,他机缘巧合在佛得角赚够了钱回葡萄牙准备结婚,却被朋友欺骗被迫替他还债。无奈之下他再次找到叔叔,得到了叔叔的原谅,并允许他与金发女子结婚。他和金发女子一起去看钻戒,却无意发现金发女子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在狂怒中与她分道扬镳。

  作为电影大师,奥利维拉在对于镜头和细节的把控做得相当的好。比如里斯本城昼夜的变化、金发女子望对窗的新人会计时镜头明显的遮掩。而在细节上,男主人公昏暗的小房间、最后男店员往柜台望一眼等等细节都体现了他的功力。

  然而,这部电影我并不很喜欢。首先,电影的中文译名《金发奇女》虽然很巧,但原文的直译是“金发女郎的特点”,看完影片我觉得翻译成《金发女郎的怪癖》更为恰当。

  其次,奥利维拉拍戏时已经步入百岁殿堂,整个电影在我看来有些僵硬,缺乏更多的想象力。比如,有些一扫而过的镜头停留的时间过长:开头的检票、诗朗诵等等。尤其诗朗诵一段,他将镜头对准牌桌,并一定要在缝隙中露出念诗的神父,使得画面变得很尴尬,完全可以将诗朗诵变成旁白继续进行。

  同时,我知道奥利维拉是一个十分尊重原著的作者,甚至拍过7小时的长片。虽然他在这部电影中相对原著有所改动,但这部片子显然在从文字转换为动态图片的道路上还能做的更多。比如,原著中讲述故事的人在别墅中,电影中故事发生在一节列车上,寄予了更多寓意。而我认为作为一个电影,列车上展开故事两人的两人完全是尴尬的存在,为了推动剧情而一阵尬聊,让人很不自在。电影完全可以跳出讲故事的架构,从这个故事直接展开。毕竟电影终究是电影,文学作品作为文字,其中有很多东西不适合作为电影表现出来。若一定要,隐藏在镜头中或许更好。

  总之,这就是一个20到30分钟的小故事,却被拖成了60分钟。作者克罗兹是葡萄牙著名的现代主义写实作家,作品简洁明了、韵味无穷。不能不说奥利维拉的镜头十分唯美,功力尽显,但文字到电影依然还是需要很多很多想象力的。

  《金发奇女》影评(六):命运的玩笑和嘲弄

  电影真好,像茨威格。女人真漂亮。如果你想知道艺术家活了一百岁在怎样看待世界,就看看这个电影。画面完美,随便截图都可以。古代的梦中,童年对远方国度的遐想。大概老人一生饱经这种人生的玩笑,否则何苦拿大家开涮,其实电影就像这女子,亦如人生,你以为的结局真的就一定是现实的结局吗。

  我们普通的电影都在讲述故事的开始发展结局,哪怕是个带有余韵或者开启续集悬念的结尾,总是有个结局的。但是这部电影仿佛故意在最后让我们纠结一下,结局呢,结局呢,一个百岁老人告诉你,人生的结局就是这样。你辛苦一生,成了做那个行业的魔王,可是你想达到的人生目的最后会怎样。记得余秋雨讲过一个富翁,做慈善的,和余秋雨说,我享受了财富,到老了才发现做慈善之前,自己在爬梯子,爬到顶端,才发现自己把梯子靠错了墙。其实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在说这个意思。结局重要吗,大概没有那么重要。一是许多不可测因素,二是人的命运最终是指向死亡。如果你爱,就去爱,想做事业就去做,但是千万别太汲汲于结局。结局没那么重要。

  这个女子就是命运控制你命运的神灵。你爱上了她,追求于她,可是她是怎么回报你的呢。命运不是不爱你,可是她的弱点你都不了解的。最后到底是你抛弃了命运还是命运抛弃了你呢?

  还有里面叔叔的角色,演得非常好,甚至感觉他不是演员,就是那么个经理,那么个长辈。叔叔第一次看到女孩儿是在楼梯的拐角,明白事理的长辈一眼便知是什么情况。他之后对年轻人的态度也完全是正确的。但是即使明白如他,他最后让年轻人结婚,给他钱,他也没有能看透这个女人。

  中间有一段在沙龙,那个男人突然为难那个女子,女子受到惊吓。那个瞬间年轻人应该明白其中的蹊跷。但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年轻人在事后还替女子解围。女子很受用。命运啊,你就是那个仿佛一直美丽无辜一直爱我们的女孩子,可是你最终为什么要那样嘲讽我们,难道你不知道你是附着在我们身上的吗?你毁了自己,也毁了我们。

  偷窃,命运喜欢偷窃,她偷了上等的丝绸制品,在游戏中作弊,偷了戒指。谁会知道美丽的命运的背后都藏着什么秘密啊。

  火车就想生命和时间带你向前。路人妇女就是身边的过客。乘客就是众生,每个人有自己的故事。

  对于电影本身,对艺术的表现真是太美了。演员都很出色。尤其是女子,惊为天人。

  《金发奇女》影评(七):金发奇女

  活到一百岁以上的导演我只记得两位,一位是已故的德国人里芬•斯塔尔,另一个则是仍然健在的葡萄牙人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老人的精神矍铄早已成了传奇,90岁之后除了每年拍一部电影,还要步履蹒跚的行走在各大影展的红毯。在百岁生日的第二天,按耐不住的奥利维拉再执导筒拍摄了《金发奇女》,这仍然是个典型的城市道德故事,简洁的影像背后,是百岁老人满载悲观的情感印记。 实际上这些影像早已贯穿在奥利维拉的作品中间,古旧的阁楼街道、神秘的美貌女子、老而有钱的男人、除了帅什么都不能给的男人……即使故事背景从波尔图搬到了里斯本,那些属于人生悲喜的格局仍然保留了下来。窗口对望的镜头拍的格外美好,年轻的男人和对面的神秘女子频繁的相望,互相交换着彼此暧昧的眼神,犹如鹊桥两端之人难以相会。奥利维拉一开始就给爱情投了不信任票,这不只是男方的无能,还有女方的虚伪,在两人费劲心力面临结合的当口,用大棒给打了个分飞。 《金发奇女》让人不自主的想起埃里克•侯麦六个道德故事之一的《面包店女孩》,同样是发生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大街上,《面包店》的小伙邂逅了街边行过的女孩,《金发》里的青年则暗恋上大街对面窗口中的姑娘,和前者不同的是奥利维拉镜头下的青年没有那种强烈的“占有欲”,而是秉持着一种古典化的观念。他向有钱的叔叔申请结婚却引来一顿狂喝,并接着被辞退走人,一种属于无能者的颓废、卑微尽收眼底;对面的神秘女受制于家庭礼教的束缚待字闺中,却不能控制自己贪慕的一面,偷戒指是个突然来袭的高潮,金发女无奈的伸出握了赃物的右手,等于把男子的一番幻想击成玉碎。 奥利维拉把一个现代故事拍的如同中世纪的格局,一行人观摩竖琴表演和倾听赞美诗的段落融入了太多的怀旧气氛。人物的动作亦是亦步亦趋,稍稍的运动就把情感的微妙变化给呈现出来,浪漫不减并化作一种冷静深沉。镜头不止一次的对准入夜的山脉,用一种偏冷的色调凝射出孤独和寂寥的意味,只有窗口的际遇带着一点暖色,金发女子绣了中国龙图案的扇子轻掩粉面,男青年踱出户外用文件遮面偷窥,合着每日的晨钟鼓点,仿佛成了一个日常的习惯。片中所有的人物行为时间都被压缩到极点,每逢人物不说话的时刻,你都可以从中深切体会到类似半个世纪前的那种默片魅力。 片中用男主人公的际遇起伏充当了电影的转折,在他成功脱困而回归的时候,每个人都戴回了虚伪的面具。男人想得到的东西已经近在咫尺,却发现那只能让自己嗤之以鼻,这又算是多大的讽刺呢?或许生命就是一辆驶向远处的列车,里面装满了悲观和失望,等你落座之后,也只能向挨坐的旅客倾吐长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金发奇女》影评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