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语》有云: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不做父母,不懂父母,做了父母,才知父母。
他们的委屈,他们的难处,他们的负重,他们那颗为孩子忧虑的心。
这个人世间,如若说有一个人,毫无条件爱你,那只能是父母;
这个世界里,如若说有一个人,倾尽一切付出,那也只是父母。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使然,如琉璃般干净,如水一般清澈,如山一般踏实。
有父母在身边,我们永远都是有人爱的孩子。
可现在的孩子,有多少是懂得父母的呢?
当父母予取予求,他们就会觉得本应如此,和父母要这要那,不会考虑父母的难处。
当父母收拾家务,把所有的事都干了,多少孩子把脏衣服一脱,留给父母。
当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督促他们学习进步,多少孩子却讲一堆条件,仿佛在为父母学习。
有些人说,对孩子,不要太严格,让他们自由成长就好了。
可真就如此吗?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对孩子无比严厉,甚至拼着孩子不理解的风险,也要对他们严于要求。
正如哈佛图书馆的校训说的那样: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其实提倡孩子学习,甚至教导孩子自律,何尝不是为孩子的将来奠定基础?
当孩子可以迈过学习的大山,战胜学习的艰难,即便将来步入社会,有了坎坷,他也比一般孩子多些自信和坚持!
父母对孩子的爱,太远,天长,有的时候,非得等到孩子成了父母,才能深切的明白这一切。
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和父母肆无忌惮的发泄着自己,因为那个时候,父母太年轻了,他们从来没想过,父母会有老的时候。
孩子对父母的怨言,对他们的不满,何尝不是因为父母的爱太普通,太常见?
但常见,不代表廉价,普通,不意味轻飘!
他们对孩子没有任何所求,甚至有时候担心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
这样的爱,融入他们的骨髓,甚至有些父母都觉得,爱孩子是应该的事。
在《透明人》中有一句话:
子女越独立,父母越孤单,即便这样,父母仍然去学着懂事,总是跟你说:我很好,没事的,你忙吧。
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没事,我很好。
即便当他们真的有什么不好,也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孩子安好,一切都安好!
这,就是父母。
爱得朴实,他们自己都不自知,拥有撼动天地的力量,他们却从不曾标榜!
这个世界,你唯一敢得罪的只有父母。
得罪父母,其实不是本事,反而是不担当的一种体现!
不要总去“得罪”父母,伤害这个人世间最爱你的两个人。
他们离开了你,这个世界,还有谁会毫无条件包容和接纳你?
老舍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不要等到失去了父母,才明白,他们的重要,不要等到没有了父母,才清楚,他们有多么无可替代!
好好善待你的父母吧,甭管你是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还是已然有了家庭,都不要忘记这辈子,生你养你的这两个人!
善待父母,就是为自己积福,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