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自述》是一本由史玉柱口述 / 优米网编著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玉柱自述》精选点评:
●史玉柱自述:这是一本垃圾书,请不要购买阅读,钱多时间多的请便。大多都是讲演稿,虽然讲了一些故事,但是核心的东西都没讲,不痛不痒,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
●讲了脑白金的营销,策划,起死回生的过程。最终才做测试,深入一个市场启动。从文字编辑,到保健品,到网游的成功,证明史玉柱越来越成熟,做营销做产品,对人的理解都非常厉害。干货很多!
●没想到在游戏设计上有内容。
●看到这个封面,以为是本成功学的书,真是封面设计害死人。是朋友推荐后我才买来看的。看了内容才发现真是一本非常有干货的书,都是实战出来的真知。
●1.永不赊账。 2.“面对面”一线交流消费者,听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然后权衡。 3.投放,试销,与复盘。
●心
●虽然我不喜欢他,也不喜欢他那么LOW的营销方式,不过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读完全书对史玉柱黑转粉,以前看不上脑白金,征途,只是因为自己并不是它的用户群体罢了,不得不说跳出消费者视角,从商业上看它们是非常成功的。史玉柱做游戏这段真的很精彩。书的后半部分的重复内容太多了,很多观点不断重复,可以略过。
●绝世武功心法
●重复有点多,其他尚可。创业者都是有闯劲的。
《史玉柱自述》读后感(一):真诚的自述
相当真诚的自述, 书中关于管理和策划的细节非常接地气,绝不是说大话赚吆喝,关于网游的设计方法可以拓展到所有的社群和关系中去,看似史玉柱做软件,保健品,网游之间行业跨度大,实则是抓住最根本的人性,在年龄相似的同级别大佬中,史玉柱的道行不一定比二马深,不过比逢场作秀的大马哥和闷声发大财的小马哥都要真诚许多,这就是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的真性情吧。
最后看到优米网和王利芬,算是打烂了一手好牌,在‘智商税’元年就开始的项目手握这么好的资源,却落到如今地步,在我看来主要归咎于做为一个成功媒体人骄傲和自负,缺少对市场的敬畏,与史大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史玉柱自述》读后感(二):史玉柱神一样的存在!
脑白金—播放十余年的广告神话,洗脑了全国人民的心智,提到脑白金马上就联想到两个卡通老人每年蹦跳吆喝的画面,而送礼就送脑白金也牢牢的占领对老人送礼的场景定位。
①专注,聚焦核心竞争力,只说一个好处用户才能记住。
②重复,让用户记住你,重复是简单粗暴的方法,某羊羊羊广告。
③坚持,持续做、坚持做,方向、定位不能变,展示形式按需变一变。
④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画像投放,越精准,转化越高,成本越低,效果越好。
⑤迭代,小步快跑、快速试错,区域验证,精细运营。
⑥All in,样本市场成功后,投入全部可用资源,全力冲刺,全面覆盖。
一、细节确定成败,一把手要抓细节,最核心的细节,最让用户感触的细节。
二、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抉择后不应再有顾虑,即刻行动,不并行处理事物。
成功是有规律可寻的,历经几起几落依然屹立不倒,其根本就是找到并掌握了成功的规律,相信相信的力量!
《史玉柱自述》读后感(三):收获挺大的
一、好的广告,就是推销产品。不能做一些叫好不叫座的广告。
二、要了解你的客户,知道他们的需求。
三、一定要复盘。
四、打广告就像煮开水,你要准备好烧100度的柴,不要烧到50度了,就不烧了。下次都得从20度开始烧。
五、打广告要先做小规模测试。
六、要把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要给下属搭舞台。
七、创新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
八、史玉柱最多的时候,欠债2.5个亿。
九、要让客户有及时反馈,比如减肥药吃了就马上拉肚子,脑白金喝完就想睡觉。
十、责权利要配套。让有权力的人,有责任。有责任的人,有利益。
十一、低谷的时候,人能冷静思考,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如果不灰心的话,就一定能做的更好。
十二、找人、培养人、用好人。
《史玉柱自述》读后感(四):从一个电商细分品类top1营销人角度读出营销
如果说每本书只要总结出3个知识点就不算白读。
哪么,
1.永不赊账。(有些人欠钱后,看到你危机,可能会想等你倒闭了,就不用还钱了。墙倒众人推)。
2.“面对面”一线交流消费者,听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然后权衡。
3.投放,试销,与复盘。
具体的分析,请看导图笔记,从营销方面看了很多,而网络游戏の几章布太懂,所以没有细读。
摘要其它读书人经典总结如下:
1、脑白金广告费一年支付3亿,最后中介机构按照播出的评估是38亿。之所以有这么大差距,就是靠团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同国际品牌在中国做广告的成本相比,脑白金广告成本不到国际品牌的1/10。一年需要投38亿的广告,因为团队执行力变成了3亿,利润空间一下子就出来了。
2、决胜终端包装。然后在门口调查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的是哪个产品。开始的时候看到的没有我们的产品,于是我们就改,经过几番修改之后,再调查发现一大半的消费者进了商店一眼瞄过去之后,大多数的消费者说是我们的盒子,这个包装盒才定下来。
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最先跳入眼帘的产品就是他要购买的产品。
脑白金当初定的如何在终端摆放,就定了一个原则,脑白金在商店里摆放不得少于3盒,3盒放在一起最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高度不得低于1.5米,不得高于1.8米,1.5米大家都在那个高度,最保险的高度是1.5米-1.7米。
3、定位,聚焦。复盘。
做企业的人和搞营销理论研究的人就是不一样。
4、读这本书时,常常不免拿史玉柱和曾国藩比较——
史玉柱第一句话就是:“建立团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办企业第一重要的要素。”
5、只要有效,不怕重复!
《史玉柱自述》读后感(五):实实在在的大实话
实实在在的书,实实在在的书写风格,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的道理,实实在在的广告,脑白金送礼的直白广告甚至实在的有点膈应人。
读完收获一下9点:
1. 企业分为:研发驱动型还是营销驱动型企业之分,中国大部分企业是面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绝大部分是营销驱动型。营销驱动离不开2大核心:产品、营销。营销离不开广告,广告又有2大核心,一是内容,另一个是投放。
2. 内容:跟产品一样,需要贴近消费者,分清楚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区别。内容是给谁看,既然是营销型驱动,广告需要一把手亲自抓。调查统计,内容需要测试,像李白一样,写完做消费者测试。试错、推广、走访、修正,反复修改,优化。
3. 投放:搞清楚消费观看习惯,分清楚中央和地方台的作用区别。要自己调查,如果是全国性的产品,消费主力在3线城市为主,这部分人群的观看习惯中央视占据绝对渠道优势。反而1、2线城市不太看央视。再就是投放技巧,播放频率搞“脉冲”,淡季不投,旺季重点波段,全天投+隔天透配合。第三就是跟媒体的压价谈判技巧。投放时候各种媒体海陆空+刷墙,重视终端货架包装。
4. 重视客户感受,公司对员工、高层有阶段指标:了解走访消费者(这点跟小米一致)
5. 一切营销的起点都是先有好产品,同样先测试,甚者先让自己员工、高官测试,只有自己认同了,才能说服别人。(产品是发动机,这也跟小米一致)
6. 不迷信教科书理论,理论是基础,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
7. 多元化是禁忌,不熟悉的不做,不专注的不做,能不做的不做。
8. 对中国社会政策、环境的了解,对行业投资方向选择朝阳产品,那些可做那些不能做。
9. 企业发展对企业人才文化的管理,注重内部培养。十分清楚打工心理和诉求,充分授权,利益捆绑,设定股份利益机制刺激积极性。
没有高深的“造词”,读起来更像是他跟你聊天,我怀疑是不是他秘书给他录的音,直接整理成了文字。朴实无华,大道无形,对营销、产品、广告、对团队人的管理,都很接地气。有点80年代大学生的人文特征,对毛泽东著作的熟读运用,并总结成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