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4-13 03:35: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1000字

  《沙丘3:沙丘之子》是一本由[美] 弗兰克·赫伯特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5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一):最终选择,是勇敢,还是鲁莽……

  最终选择,是勇敢,还是鲁莽…… 沙丘系列第三本,第二本中的保罗看似已经不复存在却又在沙丘星上拥有一个传教士的传说,看起来当初自我放逐的保罗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拥有无限可能的还是保罗的妹妹和保罗留下的一对双生子,他们三人看起来面对一样的选择,却又各自拥有不同的认知…… 面对生存的问题,面对想要什么样的未来的问题,双生子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看起来父辈费尽心思想要逃避的未来,最后由子女做出了抉择,那就是牺牲了自己,走上了看起来最明显的道路…… 宿命论的味道在这一本中很浓厚,看起来承载了所有过往灵魂的存在是无所不知的却又注定是容易迷失的,在这里心疼一下这个家族中的某一个拥护者,就算是已经死掉了还不停的被唤醒,至少是某种形式的重生。 总的来说,整个系列阅读到第三本,已经可以熟悉作者的写作语言风格了,你不可能轻松而又惬意的看完文字就领会其中的意思,作者把对于人类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用另一种方式提了出来,真的存在一个人或者一伙人可以替其他人做出选择么,看起来这个高高在上的人拥有无限权威,实际选择的空间却又那么少的可怜,父辈千辛万苦想要避免成为神祗,子女却又无可奈何为了生存选择自我塑造成为无所不能的存在,个人评分8.0分,推荐指数四颗星。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二):沙丘3 新神驾到

  

不是书评,只是自己的一点感受!!!!

这一本书读的过程中满是折磨,有好几次想放下不读,但还是硬着头皮读完了。之所以感到折磨,是因为感觉自己读不太懂了,书中过多的对话实在难搞。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也都慢慢清晰起来,除了这最关键的“金色通道”,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不过应该在续集里会继续讲述吧。

这一部的主角无疑是雷托,他和甘尼玛作为保罗的后代,和他们的父亲和姑姑同样受到这种预知能力的困扰,不过就结局来看,她俩显然应对的更好,而可怜的厄莉娅就是受不了这种折磨而丧失了自己,结局也可想而知。而主人公竟然和沙鲑融合了,成了沙丘新的上帝,向天再借四千年,再次带领沙丘和全宇宙迈向新的繁荣??好吧,有点夸张。不过他确实也发现了沙丘正在死去,美琅脂越来越少,宇航员不再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弗雷曼人也不知走向何去,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新的大变局,而他就是这个新局面的主导者,一切只能由他的“金色通道”拯救。

同时,保罗也深知现在这样厄拉科斯是没办法继续下去的,这才有了化身为传教士的他到处传道。害,不过书里的对话啊,传教啊实在太多了,看的都晕了,很多时候看不清人物的立场和观点。应该是第一遍的原因吧,看完后边的三部再看看要不要再多刷一遍,第一遍先看个大概吧,现在实在不想再来一遍了。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三):《沙丘03:沙丘之子》若干线索的总结

  厄莉娅、传教者、旧皇族、弗雷曼人(穴居的旧民、室居的新民)、姊妹会、双胞胎,多方的角逐。

  摆脱成为邪物命运的方法是选择良性祖先作为意识的守门人,雷托选择的是父亲保罗,甘妮玛选择的是母亲契尼。厄莉娅终究没有寻到这位“意识守门人”,她被哈克南男爵异化诚然可悲可叹。

  《沙丘2:沙丘救世主》中保罗消除神化的目标仍未达成,延续为第三部的线索之一。保罗化身的传教士破坏他亲手建立并为厄莉亚延续的政教合一政体。

  雷托的“黄金通道”到文末都没有明示。猜测是与沙虫的繁衍相关。

  雷托破坏城居弗雷曼人的引水渠,一是对厄莉娅势力的冲击,使她疲于防守“沙漠恶魔”;另外,也是使水量充沛的绿洲回归沙漠,逆向恶化行星生态,为濒临绝种的沙虫提供生存空间。他预言沙虫保护区内不到五十只病态沙虫,既而沙虫的灭绝,既而沙虫的再次兴盛。沙虫的再起,可能是保罗沙虫星外培养计划的伏笔的揭开;或是沙鲑的发育,即一段时间内沙鲑尚未能成长为沙虫。

  香料稀缺,使宇航公会瘫痪,星球间再度重回相互隔绝的状态。绿洲沙漠化-沙虫再繁衍-香料可持续供应-星球的交流-文明的进步。弗雷曼人生存条件的恶化,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延续。这是长足的进步,又是巨大的牺牲。若是这样假设,保罗虽然预料到该方案,不愿牺牲弗雷曼人的福祉,而拒绝走这条道路也是说的通。

  结局处,雷托为什么要选择与甘妮玛结合,而又以法拉肯为王储的秘密父亲?他声称接手姊妹会的育种计划,可与妹妹的结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尚不得而知。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四):倒退回极端独裁封闭传统的沙丘?

  这一册的阅读体验比起《沙丘》系列前两本都更加困难,看得很认真很慢却还是觉得好像没看懂,阅读体验不如前两册。尤其是,雷托二世所选择的道路(如果我的理解没有完全错误的话)看起来太保守后退了。他放弃了沙丘星的生态改善计划,回复了沙虫、沙漠、老沙丘土著的生活状态,以保证香料的产出,维护宇宙帝国既有的秩序。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是这样保守主义的思路。

  雷托的计划,他姑的心态,很多描写看起来不是那么合乎逻辑,也不像灵修得道的状态(我能理解范围内的),好像嗑药磕高了,读着实在觉得很费劲,难以理解难以想象。似乎是把那种带着很多先人记忆出生的感觉写成了精神分裂,多人格,比起前两册所描述的那种神妙的状态,感觉低端了啊。而雷托父子对两种宇宙的不同选择、较量,这里我实在没怎么看懂,好郁闷。

  这样收尾,这是作者对人类发展的绝望吗?感觉希特勒也可以这样解释啊,我独裁是为你们好,谁让我比你们强大……

  要么是作者构思的太牛了我理解不到位,毕竟想法要靠语言实现,写得如何然后还要翻译得过来,打了两重折扣,使得我对作者的思路理解不清?要么就是作者确实左,而且比较极端的左?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五):逻辑不通的沙丘之子

  第一部是经典,到了第三部简直就是灾难! 作者第一部火了之后,写到第三部写嗨了,开始放飞自己,神神叨叨喋喋不休,大写他心中的宗教观,告诉你什么是权力,什么是政治,形而上的意识流,大玩文字游戏又废话连篇。故事剧情上却不打磨,逻辑不通! 举例来说,假如英国有天发动战争打下某石油国家,掌握全球唯一的石油输出。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女王为获取情报,她没有其他方法或手段,只有亲自下海勾引间谍换取情报,至于获得什么情报或是资讯,完全没有!她纯粹就是给他老公戴顶绿帽,因为剧情需要! 亡国的王子在统治下苟延残喘,不知为何,掌握全世界军事,权力,经济的天堂之母,想把自己的姪女嫁给他,借以拉拢势力,却忘记当初这个王子是在她的统治之下,饶他一命才能生存下来。没有武装,没有经济,根本不需要拉拢,甚至灭了他们都可以!那究竟是为什么还要联姻,因为剧情需要!

  有一个传教士,三番两次在王宫前大肆批评,指名道姓数落女王,没有人敢抓他,而女王只敢躲在屋内偷听,每次偷听每次紧握拳头。是的,我对你传教士身份感到好奇,但是我不敢抓你来看看你是谁,为什么?因为剧情需要!

  这些智障又不符合逻辑的剧情,在书中俯拾即是。杰西卡安排了一个名不经传的三流角色来绑架雷丘,教导雷丘。这里是全书中让人最不舒服的地方!在这个场景之中,你要我杀了你吗?你的终点在此吗?什么手离不开精牙刃,眼睛闪过一丝杀意,一两次就算了,前前后后十多次这样的威胁描述,毫无紧张感,又不断重复。每次看到这我都想大吼,拜托,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三流角色杀不了雷丘好吗,就你作者一个人不知道!

  第一部中弗雷曼人的梦想,凯恩斯的目标,几代人万众一心的在地下存了多少水,就是要改变沙丘的面貌,结果到第三部开始推翻,只字不提,只剩下不满抱怨情绪,为了制造冲突开启新的人物或故事,当然还是剧情需要!

  看第一部经典就好了,二三让人出戏!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六):主角分析和其他一点小感想

  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统治模式的探讨。

  保罗。作为外来者和开创者,以先知的身份成为领导者,也是迫不得已的方法。但是,这时就要考虑宗教的可发展性了。维持宗教的是教众的蒙昧无知、教廷的高压政策以及神迹,这非常考验领袖的水平。当领袖开始犯错并不愿承认时,宗教的权威将受到严重的打击,地位下降也是非常迅速的。(其实这就像是我国的封建专制时代吧)保罗能够遇见未来,但是对规划中的未来产生厌恶(金色通道),从而逃避预言,选择在幕后推翻自己的宗教,试图消除自己对沙丘星球的影响。

  厄莉亚。不知道怎么在第三部就黑化了、、、本来还挺喜欢她的。文中解释她的魔化原因是对祖先意识的恐惧。不知道怎么评论她。

  雷托二世。兄妹乱伦or继承父业or金色通路。最终选择化身为沙虫,延长了几千年的生命,在这几千年中保证世界的快速发展。这对于他个人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牺牲,失去人的思想和认同。他是这几位中最勇敢的。但是这种方法对应到现实中显然不可能。这种模式的前提是:领袖始终具有领先于世界的发展观。这其实是宗教的变体。(不禁想起了基地系列的机器人)

  幻象与未来。关于预见未来这种东西,在看永恒的终结的时候考虑了很多,其他一些小说也是。如果有预见未来,我更倾向于是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多条路径,从而进行选择。至于穿越时空,在我这完全说不通,诸如祖孙悖论这种。

  保罗与契尼。第二部里,两人的爱情故事还是挺浪漫的。保罗之所以放任公主下毒,不让契尼生育,是因为预见到了契尼生育后的死亡。还有眼睛瞎后赶快让人给契尼报信,甜死了。

  弗里曼人。沙丘成就了弗里曼人。本来以为是在第一部打个酱油的酋长结果混了三部。他就是那种老派弗里曼人的代表。水的储备和香料的储备成反比。他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他们的信仰也在渐渐消失。这个其实还蛮贴近现实的,随着物质化、全球化、经济化,现代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一种静下来、慢下来的能力,总是不假思索的、盲目的、急切的行事,很少反思行动背后代表了什么。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悲哀。

  所以看完了沙丘和帝国基地系列,还是对成熟的政治体制没有头绪,这也是正常的吧,毕竟现在的世界仍然是畸形发展的。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七):【推迷会鉴书团】最后一个人类的消亡

  这一本故事的主角换成了保罗的儿子雷托二世,但我十分不喜欢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

  孩子就该有孩子的样子,但是由于身世原因,他继承了所有祖先的记忆,导致才9岁就活得像个老人。他没去过沙漠,却知道如何安全地在沙漠里行走;他没大量服用过香料,却知道预知能毁灭一个人。他缺少了人类该有的好奇心,也没有神的怜悯,他不该走上神坛。

  过于冷漠与强大,注定是一个毁灭者,而不是一个新神。

  和他相比,他的父亲保罗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保罗虽然被众人推上神坛,为政治牺牲了爱人的名分,为权力让亲友感到恐惧,但他心中还有爱、怜悯与懦弱,这是一个神性与人性的混合体。

  他的妹妹厄莉亚反而是全书中最像人的存在。

  虽然她忽然成了反派(说到这里我就想给作者寄刀片,我还记得《沙丘2》结尾厄莉亚对着离开的保罗大声咒骂,那一段简直就是她人性的制高点),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但是她拥有人性的贪婪和多疑。即便她在还是一个胚胎的时候就接纳了祖先的记忆,但是几千年的阅历并没有带走人类基因里最基本的渴求。

  神不会做出错误决定,人会;神不会出轨,人会;神不会听从奸臣谗言,人会;神不会迷茫,人会;神不会堕落,人会。

  甚至可以说是保罗的懦弱造成了厄莉亚的悲剧。

  保罗是被预言毁灭的吗?不是,是他没有勇气面对他无法想象的未来,所以他走了。他把烂摊子丢给了他的妹妹。可是统治一个帝国并非那么容易的事,厄莉亚还要跟意识中的先祖们争夺意识控制权。她没有经历过保罗的训练,所以在迷茫之时才会让哈克南男爵有机可趁。

  如果那个时候保罗或者杰西卡能给出一点指引,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而那时保罗和杰西卡在哪里呢?

  一个跑了,一个试图修复和姐妹会的关系。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杰西卡,她把自己的女儿称为邪物(第一本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明知她误入歧途却不想办法纠正错误,反而去帮助别人推翻她的统治。这是个母亲吗?为什么她只训练保罗而不训练厄莉亚?明明厄莉亚比保罗更需要专注力的训练。

  如果不是母亲的失职,或许厄莉亚不会被哈克南欺骗,邓肯也不会被挚爱背叛。

  说到底厄莉亚不过是一个帝国托管人,等到用不到她的时候随时可以被扔掉。

  唯一爱过她的恐怕只有邓肯吧,然而她伤透了邓肯的心。

  最后随着她的自尽,帝国里最后一个最接近人类的生物消亡了,剩下的只有权力顶端的怪物。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沙丘之子

  上一部说到经历千辛万苦完成复仇的保罗因为自身预知能力的进化,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加上弗雷曼宗教信仰与法律制度相互背斥,让他越发陷入未来的阴影中无法自拔。在圣母等残党与反叛分子的阴谋下,保罗遭遇危机且因此丧失了自己的双眼。尽管敌人预先准备好的秘密武器邓肯并没有将保罗杀掉甚至找回了前世的记忆,但弗雷曼人的信仰已经容不下双目失明的保罗,最终为了维护弗雷曼人的信仰,让双胞胎能有良好的环境成长,保罗只身走向沙漠深处,生死未卜.....

  起初保罗用牺牲自己来纷碎敌人的阴谋之后我就幻想过下一部的敌人会是谁,会使出什么招数。但是我千算万算没有想到作者直接将厄莉娅与依勒琅人设进行了180度逆转,这一极端的改变一时间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不知道这是作者前期早已构建好的框架,还是仅仅只是因为他的突发奇想。

  《沙丘3》又名《沙丘之子》,显然这是保罗孩子的故事。香料使厄莉娅陷入了跟保罗一样的境遇,孤独无助迷茫且必须只身面对各方面带来的威胁,然而保罗都没能承受住这般压力,终究厄莉娅还是陷入了哈克南的控制中。在这一部中,阴谋与反阴谋之间的交锋更为激烈了,几乎所有的势力都想控制厄崔迪可怜的双胞胎,姐妹会尽管害怕厄莉娅这个邪物,但仍然希望得到厄崔迪家族携带的特殊基因;教会看到了控制穆阿迪布的继承人所带来的权力;宇联商会需要一扇通往沙丘财富的大门;法拉肯和他的萨多卡想回到沙丘,再现科瑞诺家族的辉煌;宇航公会担心的则是失去香料,他们将无法导航;杰西卡希望能修复由于她的抗命而造成的与姐妹会之间的裂痕。尽管双胞胎都还只是小孩,却已经不得不面临这十面埋伏的局面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严峻的形势,才能逼迫雷托去尝试自己父亲曾经逃离过的那个未来,进而成为沙丘之子。

  各派的权谋斗争,尔虞我诈的明暗交易算得上是本书的一大看点,让故事随时保持着紧张感,一直为雷托绷着一根弦。由于势力众多所以突如其来的碰撞与小反转也不断给人惊喜,当传教士身份揭晓的那刻更是让人激动不已。虽然看着雷托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最终也成功地击败了厄莉娅,但这结局却让人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毕竟厄莉娅曾经也是众多人心目中的女神啊。

  实在忍不住想要吐槽的一点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把邓肯写死呢?就这么为数不多的深入人心的一个角色,第一部写死了就算了,第二部好不容易让人家活过来皆大欢喜,结果反而给人戴个绿帽再果断送死?本来保罗也走得何其洒脱,把人整活没两下也马上送了。再照这样下去,估计读者都要产生心理阴影,不敢再喜欢哪个角色了。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九):关于世界观的一点猜测

  对结局非常不满意。以下是对世界观的分析,装作第三部只看到70%,发了算了。

  《沙丘》难以理解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世界观。看书过程中试图用现代人的思维解读一下沙丘世界,捋一捋《沙丘》世界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自觉似乎摸到了一条清晰脉络。微量剧透——不过我觉得这种云里雾里的故事剧透不剧透没有区别[允悲]从语言风格、叙事方式再到世界观的展开,作者都在努力营造一种陌生感,力图让人看不懂。这里是个人对本书世界观的理解,虽然自认为理通了,但也可能完全理解歪了。而书中作者只是在神神秘秘讲故事,从来没理会过世界观是什么东西[笑cry]

  言归正传。

  书中不经意提过一件事——计算机的废除,并没有多费笔墨。但我认为这是沙丘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分叉路口,也是它不容易被读者理解的重要原因。

  以下纯属个人推测:

  在古地球时代,计算机被赋予了自我意识,由于发生了某些事件,人类社会中认为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是邪恶的,这种思潮渐渐占据了主流,从而导致了计算机被彻底摧毁。但是社会进步对计算的要求是硬性的,这就导致了文中“门泰特”也就是人形计算机的产生。而且从某个方面上来讲,不管是门泰特还是贝尼·杰瑟里特、圣母、宇航员,包括沙丘中所有拥有计算能力的人包括可以预知未来的保罗,他们的计算能力都可以理解为人形计算机(原著中也有提到),区别只在于能力高低。

  但人类大脑的能力毕竟有限,能做人形计算机的人仍然非常稀少。这直接促使了两种事物的产生——试图实行优生育种计划的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和大幅增强计算能力的新型毒品【文中所谓香料】。

  个人非常厌恶姐妹会。她们枉有杰出能力与严密的训练计划,终极目标居然是控制皇室交配筛选基因,实行她们全无人性的超级人形计算机培育计划。然而最终的成品保罗非常厌恶她们,为了躲避她们的控制宁愿走入沙漠。

  至于香料,它无疑具有兴奋剂的某种功能,服食之后人类的计算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甚至某些本来没有计算能力的人也在半梦半醒中得到一个模糊的计算结果,但他们一般把它当做迷梦,完全不会重视。能力低微的人形计算机比如宇航员,服食香料之后可以进行复杂的天文学演算,为星际航行指明道路。而能力高超者服食香料之后甚至可以预测未来,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保罗厄崔迪。我理解为他独自进行了类似《银河帝国》中心理史学的运算,从而计算出了未来。

  而人形计算机十分稀缺,高超的计算能力又难以被普通人理解。他们满心敬畏甚至恐惧,就像福尔摩斯省略推理过程直接说出结论,许多人会认为他是个巫师。神秘能力催生崇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书中宗教势力如此强大。

  总的来说,我认为计算机的毁灭与对人形计算机的追捧,造就了这个世界中的蒙昧大众与杰出个体。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使《沙丘》中出现了在现代人看来不可理解的现象——科技已经先进到可以进行星际旅行,政治、宗教、民间习俗似乎还停留在中世纪。而这恰恰是《沙丘》难以被许多人接受的原因。

  本文擅自用个人脑洞解读原著,完全不客观,欢迎有不同理解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谢绝谩骂攻击。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十):徒设在昔心

  如果说《沙丘》第一部是奇幻的想象,第二部是深邃的思考,那到了第三部,我觉得就是想多了。在这里除了晦涩的语句,我几乎读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是我的思想境界还达不到那么深刻的思考。

  保罗成了神,接着自己走下神坛,然后保罗的儿子又斗到了自己的姑姑,成为了另一个神,我恍惚间像回到唐朝,目睹李隆基打败太平公主的血雨腥风。然而,比之人民群众喜爱的唐明皇和他的贵妃,沙丘里故事显得太乏味。雷托通过幻想或者预言的指引,就变成了一个力大无穷、一步千里的怪物,然后稍稍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怪力,一个星际帝国就屈服于他的统治,据说将长达3000年。这样一个简短的故事,夹杂着西式宫廷的隐喻、故作高深的对话以及虚张声势的对抗,让整部小说可读性大大降低。

  当然,如果和作者对于生态、统治、宗教的思考不能共鸣的我来说,倒是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或许有趣。有趣的东西在于,我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作者对于超级英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态度。

  在这个年代,一提起“超级英雄”,我们自然就会想起超人、蝙蝠侠或者钢铁侠什么的,这是受美国文化影响太深;传统一些的,就会想起盘古、共工,或者齐天大圣;在作者这里,就是厄催迪家族了,雷托、保罗、厄莉亚、小雷托、甘尼玛(这名字是有点尴尬),这些人逐渐进化,从出众的普通人,逐渐变为预测未来乃至力大无穷寿命绵长的超人,变成了统治全宇宙的超级英雄。

  美国的超级英雄,是来自平民维护底层秩序,是一种稳定现状的力量;传统中国的超级英雄,是打破世间一切不平和罪恶的化身,是一种重建美好人间的希望;厄崔迪家族的超级英雄,是高贵精英阶层的不断进化,是一种保守统治的顽固。

  现在想想也很可笑,我们喜欢这些美国的超级英雄,正是因为我们活的还可以,有奔头,所以就不要哀叹传统文化在中国没有受众。要是有一天我们需要颂扬李逵这种具有中国古典“美”的冷血杀人狂,因为他虽然让老百姓血流成河但却可以打破世界秩序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估计就很难了。

  那我们现在就可以说,不要厄崔迪,我们不承认精神麻木,也不要齐天大圣,我们不想“乱世人不如太平犬”,也可以不要超人,那是美国人的东西,我们可以要煎饼侠雷锋侠什么的中国自己的平民超级英雄。甚至,其实只要老百姓过的好,有自己的美好向往和英雄气概,那他自己,就是决定未来的超级英雄: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沙丘3:沙丘之子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