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常识》(精装版)》是一本由[美] 约翰·博格(John C. Bogle)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9.90元,页数:46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共同基金常识》(精装版)》精选点评:
●有点儿啰嗦,极力在阐述各种投资方式的优劣,并指出指数基金的优势 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是值得长期持有并带来收益的 低成本、低换手率、投资原则等,值得留意 十年前的作品,十年后加上时间维度后的补充及对比,更有说服力,有意思
●对于散户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专业技能,那么有两种选择,一是投资于指数基金,但最好要以定投的方式,也就是就是每个月固定投资一定的资金,来摊低成本,熨平波动。这个选择适合大部分人,也是我最推荐的方式。 另一种选择是买入经过精选的主动管理的基金,因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无效性,的确为主动投资提供了舞台。但是前提是你要懂得如何选基金,而不是光凭过往业绩来选。需要强调一下,这个选择只适合少部分有这种能力的人。 而对于正在从事投资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一方面,中国市场在这个阶段为主动投资管理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指数基金的大力发展并不是主动投资管理的敌人,恰恰相反,在很多主动管理的策略中,指数基金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投资工具。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书中涉及的许多投资哲学,让我深受启发,特别是约翰·博格先生倡导的“常识和简单化”。在金融市场变化莫测的今天,这本书让我在投资上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份耐心。
●2020-026。提出了长期基金投资的四个维度:回报,风险,成本,时间。在此基础上,推荐指数基金作为最优投资选择。
●再读博格,幡然醒悟,改为五星!
●感觉有点啰嗦
●约翰.博格、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等名师所言都自成体系,无非是看读者能领会多少。此书很多“常识”颠覆了我近些年来的理财经验,如在股票市场风起云涌中我们认为手续费和税收对结果的影响甚微,而作者用长期数据证明它至关重要。而我们平时注重的各种基金投资风格(大盘、小盘、稳健、价值、成长等)最终都会回归均值,包括各种不同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好的书不一定符合读者当前的思想体系,恰恰相反,不同观点的冲击反而是读者最大的收获。
●感谢约翰博格留下指数基金这么优秀的遗产。这本书很长,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坚持长期持有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尴尬的是,看完会对国内的指数基金失去兴趣,因为成本还是太高了。
●得到听书。
●本书主要评判美国基金市场的真实情况为主,高成本的主动基金,基金经理以收取高额的手续费,频繁的买进卖出产生的费用,却无法使客户的投资得到更高的收益以及无法承担更低的风险。
《《共同基金常识》(精装版)》读后感(一):有些繁复的投资进阶书
利用国庆8天长假的后半段,阅读了久仰大名的《共同基金常识》,并作为自己投资进阶的书来仔细阅读,但是有些失望。 一者书中内容的主要观点是简单、低成本、均值回复,崇尚的是全指数基金。但是463页著作,仅仅谈这几个理念,实在有些繁复。 二者书中很多说法在自己投资历程中都有所掌握,新意不多,没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花大量时间来阅读未免有些失望。 三者约翰博格著作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但对我这样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并不适合。 也许今后会真正理解书中的含义,但愿如此。
《《共同基金常识》(精装版)》读后感(二):长期持有低成本的指数基金能得到较好的收益。
本书的核心思想:
投资基金时,需要考虑成本、风险、收益以及时间。且长期持有指数型基金要优于主动型基金。
不知道是我理解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这本书读起来有点晦涩。我想一部分原因可能与我非经济学科班出身有关。另一部分我感觉读起来的连贯性比较差,前后文的逻辑关系不容易理解。
这本书是从其他书籍推荐过来读的。读到后面泛读了一下,相关概念理解起来比较难,后续随着知识体系的加强,我还会回来再读一遍。
其实我个人感觉,对于普通大众投资而言,读一下银行螺丝钉老师的《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就完全够普通工薪阶层进行理财投资了。
《《共同基金常识》(精装版)》读后感(三):评《共同基金常识》
一个从未接触过金融,会计,经济基础的人选择把这本书作为理财投资的第一本阅读的书籍,想想就像小学生看高中课本一样艰难。总体上花费半个多月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虽然很多专业的图表,词组不懂,但收获也不小。让我对基金有系统性的认识,从共同基金的投资策略:长期投资、资产配置、回报的本质、回报率,风险,成本及时间的关系;投资选择,提出消极管理型指数基金的优势与一些挑选方法、股票投资,债券投资;
投资业绩、均值回复、过往业绩、换手率、成本、税收及深度探讨了回报,成本,风险,和时间的关系;
剩下的两大部分主要说了基金管理的与基金精神,表述了目前基金业(美国,存在的问题,和应该保持的行业信仰,要对持有者负责等;最后到后面两节附录。
《《共同基金常识》(精装版)》读后感(四):财务自由之共同基金常识读后感
作者约翰博格是低成本指数基金的缔造者我认为本书的亮点1:基金的托管费管理费如果高的话,就会在长期持有中通过反向复利侵蚀掉大部分的实际回报,回报率,风险,时间,成本这4个投资维度,只有成本可以控制,所以对于长期投资必须要将成本降到最低。2:股票基金在所有可投资的证券中的长期平均回报率是最高,所有的股票基金的回报率都会均值回复到一个固定的值,扣除通胀后净回报率可达7%每年。3:分散化的指数基金是长期投资的好伙伴,可以分散风险,他净回报不能战胜市场,但可以无限接近于市场回报率,因为有费率0.2%每年(中国现在是0.6%)。4:投资组合,65%的股票指数基金和百分之35的债券指数基金投资配置,在美国波动统计中,基本上每年都会获得正的投资收益。本书的不足之处就是有些重复,唠叨。
《《共同基金常识》(精装版)》读后感(五):“常识和简单化” 财务回报关键
1. 市场择时和高换手率无法永远战胜市场,试图通过短期波动获益无异于一场赌博。
无论何时,投资中最值得信任的常识永远是:投资回报应来源于企业的盈利和成长。
因此,从理性出发,投资者应当选择最好的企业,并坚持长期持有。
2. 回报、风险、成本、时间共同构成了投资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3. 时间价值:回报会随着时间日益增多,成本会随着时间变本加厉,而风险会随着时间相对缓和。
4. 一家低成本投资基金就等于给予持有人更高回报。
同时,风险的短期波动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被市场理解和消化,长期持有会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
5. 指数化投资就是紧紧描定于企业的盈利和成长,而不是投机性的短期波动。
6. 回归投资常识:寻找最有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并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