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投资学》是一本由我是腾腾爸著作,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中的投资学》精选点评:
●又是一本新入门,非常容易让人接受,接受了很多的基本概念,得到的内容大概就是:投资要乘早,要有一直投资一直赚钱的心态,当作一种事业,一种习惯来做,而不是我想要钱了,就希望我马上有钱,也不是做了一些努力然后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都是在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开了户,然后准备选3-5个行业,慢慢的买一些股票,开始对自己的资产负责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如果论投资体系和技巧,雪球上大师可能比他多的多。这本书的益处在于指出了工作的价值,也有很多生活化的理解,让人们意识到投资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好的一点就是,作者挺话唠的,干货和废话一样多……如果是股市新手可以看看,如果是坚信价值投资的老手,翻过一遍即可。
●关于股票,另外一本更详细,这个就是教大家生活中也要多注意有投资思维
●写得挺不错的
● 2019年读完的第8本书。腾腾爸的第二本。有些部分和《投资大白话》是重复的。有些概念和理念,多读几遍,才更能领悟。
●70%之前那本都讲过
●三星半,笔记@Evernote。适合普通投资者的入门书籍,涉及心态、理论、策略及方法等。谭红梅推荐。
●腾腾爸是民间投资高手,写的书也通俗易懂,值得想进入股市的新人都看一遍,避免成为别人的韭菜。
●值得一读
●很多人做投资是受牛市的漫漫大潮吸引而来,这也意味着其中大部分是以赌徒身份入场,大起大落相信深有体会,此书非常适合初入股市的人树立正确的观念,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真的喜欢投资,那么坚持正道,总有一天可以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生活中的投资学》读后感(一):从本书中懂得的一些道理
1、认清股市,股市赚钱本质上是赚两部分的钱(估值和公司业绩),认清自己(能力圈,风险承受能力等)
2、科技、医药行业适合投资主动型基金,投资这些行业需要对这些专业有很强的了解,不然一个科技创新可能对行业的格局有很大的改变。而且这些行业弹性极强,相对投资难度较大。
3、对一些偏传统的行业可以使用本书提出的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股息,适当的ROE来投资,尽量分散到四五个行业和六七家公司,这样当其中一家上涨之后可以获利去投资其它更有投资价值公司
4、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尽量用闲钱投资,不要使用杠杆,不要妄想暴富。
5、多学习一些投资知识就能减少被骗,例如P2P公司是如何能保存超过市场的平均收益的?还有一些高收益的骗局,用基本的复利算一下就知道是不可能的。
《生活中的投资学》读后感(二):理性的思考与抉择
这本书即使不谈来学习专业的投资学知识,这本书在人生心态,工作态度上也是有一定益处的。①不要有投机的思想,投资≠投机,认真的学习,思考,实践才是真本事。②思维的长度决定思维的深度,做决策需要长线思维,短视只能获取当前的利益,但时间一长区别显而易见。③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要因为大多数人所谓的“我感觉 我觉得……”这种表面的印象而随大流,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指导。④不管任何时候,认真学习和工作总是对的。再谈谈专业知识方面,虽然市盈率其实更适合用来指导股票,而目前新人小白只在基金市场中摸索,所以学以致用倒还谈不上,但是能够了解到市盈率,市净率,投资的本质(主要看股息率、分红)这些知识,相信以后肯定能用上,能帮助我做出理性抉择。生活中真的面临大大小小的人生岔路口,所谓不同的人生就是一个个不同的选择累积而来的,生活 工作 投资三者并不是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学会理性的分析,进而能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人生受益决定非常重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继续学习 实践 思考 总结~
《生活中的投资学》读后感(三):中肯的入门级股票说明
作者是个公务员写手,能说会道,用生活中的许多例子说明了一些股票中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概念。
我因为也是入门级别的炒股新手。看了此书觉得受到的启发还是挺大的。
关键是可以给我们一个清楚的定位,关于股票市场,关于自身,关于一些基本的操作逻辑。
总体而言还是推荐。下面是个人整理的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概念。
主要观点
1.正确看待自身 #434
要认清自身属于普通人的范畴。人体总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极度聪明和极度笨的人都是比较少的。要认清自身处于正太分布的中间,也就是普通人的范畴,也就是要放弃在股市中暴富的思想(这属于正态分布中神人)。这将会是我们股票决策的基础和根基。
2.正确看待股市
股票回报投资者的根本途径,就是分红和成长#323。
股市未来预期看好#515,美国1/3,中国目前1/13,如果3-5年有一次大规模牛市,至少需要6轮,也就是30年的时间。
3.好企业的标准(低估值+高股息#2119)
稳定盈利
A行业长期发展B有一定壁垒C与人民息息相关D有一定垄断性E收入稳定F行业盘子大
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
高股息率和高分红率
轻资产#1751
4.ROE
实际ROE=名义ROE/PE=(每股利润/每股净资产)/(每股股价/每股净资产)=1/PE
5.组合策略(半仓蓝筹,半仓成长#2119)
6.市净率#2794
市净率=总市值÷净资产总额=每股股价÷每股净资产
7.股票估值 股息率+利率
8.买卖策略#3434
沪市整体市盈率10-15倍,低估
15-30,倍,均衡
30倍以上,高估
《生活中的投资学》读后感(四):怎样才能静水流深
作者的文章胜在平易近人,对于初入市场的人来说,看了还是有收获的。从文中来看,作者投资书籍看的不少,特别是对主流的几个价值投资的名家有自己的认识,同时从自身生活中的投资感悟中对投资的理解也有了升华。
书中对于投资主要从道的方面打基础,既定下了价值投资的基调,提出只有认清赚企业成长和分红的钱才是正道,快进快出,追涨杀跌的模式与赌博无异,时间长了,人轻则精神分裂,重则天台排队,在道上面就是不可取的。在术上也给大家谈了谈怎样择股,如何配置,主要就是低估值、高股息选股,家庭收入不超过三分之一的钱款才能投入股市,要把安全性放在首位。估值上除了经典的PE、PB估值,提到了通过股息率和社会无风险利率相比估值的观点,虽然能看出源自巴菲特的思想,但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性。
腾腾爸还贴心的给读者搞了一把心理按摩,做为一名警察,也算是为人民服务到家了啊。他把投资人的心态归结为五点。1.终胜心态。长期赚钱才是赚,今天暴赚也可能明天暴跌;拿到手里才是真,账面上的波动与你无关。2.永远不要被短期情绪控制。看过《乌合之众》和《金融炼金术》的兄弟应该都对群众的集体无脑性和市场趋势的反身性有深刻的印象,明白了这一点,你就知道为何时刻审视自己的情绪是如此的重要,其实我觉得何止是不要被短期情绪控制,根本就是要追求不被情绪控制好吧。3.低点兴奋,高点冷静。我已经在数个领域若干个大师身上看到对这一思想的推崇了,什么老巴啥的都不说了,比如金一南也说过“做难事必有所得”,啥是难事,不就是别人恐惧的事嘛,这个点上切进去,你必有所得。4.寻找最舒服的姿态面对市场。这没啥好说的,每个人风险承受能不同,不要强求自己的做不到的事情,否则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5.放弃暴富思想,静水流深,不疾而速。我们要填过多少坑,才能静水流深啊,这点要日月的刻蚀,时间的磨砺。
书过一遍,还有一点感触不得不提,腾腾爸在数次对老巴原教旨主义提出修正,这一点我是认同的。比如老巴就是持有企业不放手,老巴不用杠杆,这些以讹传讹的说法被人认同,或是因为涉世不深,照本宣科。或是别有用心,迎合大众。无论何种思想,体系如果不参照当时经营环境、历史文化、群体心理等出相应调整,必然陷入南辕北辙,南桔北枳的境地。不信的老兄可以看看中国近代史,王明和毛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其义自显。
《生活中的投资学》读后感(五):比较生活化的投资读物
本书针对的目标群体是普通投资者,即平时不以炒股为职业且具有投资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在时间精力上都不能完全投入股市,但是想在这个市场或者说在任何行业,想和专业的,吃这碗饭的人抢夺利润,不花功夫,不学习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作者就从自身经历和得出的感悟切入,给了普通投资者较为系统的建议,包括对投资的认识论上的,和具体方法论上的即一些切实可参考的投资策略。
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几点,有一定参考价值: 1.投资和做人一样,“投资三观”要正,第一,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股市?第二,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投资?第三,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按我结合作者思想的理解是,第一,股市就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融资渠道,也就是说资本市场是为实体企业服务的,是实体企业的“血液”。对于长期投资获利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分红以及企业的成长。第二,对于投资,要摒弃暴富思想,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终目的是争取做寿星,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明星。除了极强的专业知识,丰富经验,以及一定的悟性之外还需要有耐心的品质,平和的心态。第三,正确认识自己,光谈认识自己命题太过于空泛庞大了,是哲学思考的范畴,那么把命题定为在投资中认识自己,就好描述一些了,首先我觉得要清楚的是来到股市,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最合理的预期应该是把收益率做到跑过理财产品吧,其次是对此,自己拥有什么能力,金融知识储备也好,稳定盈利的操作系统也好,心理素质强大也好…即认清自己的能力圈很重要,其实大部分人的能力圈是不大的,做自己擅长的事,才会做的多对的多。最后是自己是否适合,因为这个市场很残酷,也会放大人性的弱点,从巅峰跌落到谷底的案例不胜枚举。
2.重要的三件事:总结的说如下:寻找一个好价值,寻找一个好价格,然后就是耐心等待,静待花开。说起来,在市场中操作就是四件事情,买入,持有,卖出其他时间都在等待机会。恰恰要做好耐心等待是看似简单实则做起来是很难的一件事,特别是对于天天都在盯着市场波动的投资者来说,很难做到与市场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那个距离好似若即若离,既保有对市场的感受,又不会被市场的波动牵着鼻子走。
3.可参考的具体投资方法,总结的说如下:第一,好企业的简单判断标准:护城河三要素,1.好的品牌价值,这是需要不断积累才有的重要的无形资产,2.有技术,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之本。3.有一定的垄断。这保证了企业有足够的市场。其次是轻资产运行,有稳定盈利的能力,高股息率与高分红率。
第二,一种简单均衡的投资办法:在读完后印象中很深的一个故事是作者在第五章写到遇到了一位投资基金的老手孔姐,在一定时间里孔姐做到可观的收益率,直接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其实孔姐的方法简单可复制,在孔姐的投资体系中有四把“尺子”,第一,她最看重的,市场整体市盈率,这大致能反应市场整体价格水平便宜与否。第二,大盘点位,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上证指数,5000点就是相对高位,2000点无疑就是相对低位。第三,盈利水平,只要基金的净值比她最底部成本高出一倍时,她就会考虑获利了结。第四,人气指数,也就是看周围的人对股市的热情程度,大概率是越冷清往往市场位置越低。所以不难看出孔姐简单的判断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执行,做到了令人瞩目的投资成果,可见有些时候就是大道至简。
第三,关于安全性和风险控制,总结的来说就是:风控的核心其实就是仓位管理,1.要进可攻退可守,是个动态的过程。2.组合投资,持仓避免同质化,要不然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是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分散持仓。从三个大的大的维度讲,第一,可以在不同的市场分散投资,例如除了a股以外还可以投资港股。第二,在不同的资产上分散投资,例如加上房产,债券,储蓄等。第三,持有不同行业的股票,以防止出现行业风险,还有市场动性风险,因为在大部分时候,市场的资金只能够保证一部分股票上涨,然后轮动。
我打了四星,因为我觉得本书总体来说观点很适用于普通投资者,文字通俗易懂,也有内容。能够对普通投资者产生正确的影响,在投资之路上给予一些可行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