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3-19 02:22: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100字

  《DNA鉴定师手记1》是一本由小鉴定师大宝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一):一本让我惊讶震撼的书

  这本书让我惊讶伦理是真实的世界竟然会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我们抛开道德伦理的评判去看这些真实的案例,你发现那么多小时电视剧的情节真的很low。真实有时候残忍的同时让你惊叹他的戏剧性。这本书按照介绍本身是一是作者亲身经历,然后整理发到论坛上太受欢迎于是出版成了书,看完这本书真的让我惊讶震撼到了,难怪我之前看过的好多电影书籍有原版更容易打动我。纯粹编写的故事感染力会少一些。可能真是的世界才有那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真相。

  看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看的《暗黑者》,总以为又是一部类似于前一段时间看的那本高智商犯罪小说,看完才知道这本书更复杂更真实更让人觉得这世间我们真的知道的太少,有温暖的部分,更有太多黑暗的部分让人唏嘘。因为是关于dna鉴定,所以这本书的部分有关于认亲的,更多的是鉴定亲子关系的,所以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家庭闹剧,很多悲剧。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二):不同寻常的故事,洞见不同寻常的人生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于书中所要叙写内容的理解仅限于对书名“DNA鉴定师”的表面理解,想象着书中只是对“DNA鉴定师”工作内容的详细纪实,枯燥乏味之感顿时涌上心头。其实,真正阅读完本书后,我竟花费了一段时间来平复自己的内心。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是这个世界的“美好”,一直相信世间的“真”、“善”、“美”,并将其作为自己生而为人的标准。读完这本书,竟真觉自己见识短浅,只能安慰自己:这个世界上,你不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在阅读本书时,首先要了解“亲子鉴定”的内涵。亲子鉴定主要分两种,一是司法鉴定,一是个人隐私亲子鉴定。二者的鉴定过程和鉴定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流程和法律效力完全不一样。司法亲子鉴定要求的程序非常严格,既需要本人到现场,又需要专业采样人员亲自采样,而且采样过程要拍照留证,鉴定结果出来要有两名以上鉴定师的签字,这样做出来的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而个人隐私亲子鉴定,也是目前做得最多的,一般只需要委托人提供检材,鉴定师也只需声明只对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负责,无法对检材的出处负责。不需要委托人出示证件,甚至可以用化名进行,鉴定结果只供委托人参考,所以没有法律效力。

  其次,作者从事亲子鉴定工作十余年,经手的鉴定委托万余件,亲身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每年“排除”结果一直都维持在26%~29%之间。这意味着,每四个来做亲子鉴定的,就有一个是“非亲生”的鉴定结果,可以不夸张地说,这十年里,有两千多个家庭因为作者手中那小小的一纸鉴定书而濒临破裂。

  本书是一部描写亲子鉴定师工作的纪实小说,在这里,不对书中内容做过多的“剧透”。书中记载了22个不同寻常,具有感染力的故事,除了见证着人类伟大的亲情、刻骨铭心的爱情、无私奉献的友情等,也让我们确切地感受到人生的不同,世界的不寻常。真的可以说,“鉴定师所在的鉴定机构,就是一个人性的放大器,一个人性的实验室,所有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在这里都得到无限度的放大。”

  阅读书中的故事,品味不同的人生!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三):人性放大器

  DNA鉴定,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影视剧,新闻节目里面。通过DNA检测,警方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判断罪犯留下的血迹或者毛发与嫌疑人是否匹配。生活中走失或者被拐儿童也是通过基因比对来确认身份。这些基因对比对于判断嫌疑人和查找走失儿童都有着很大帮助。

  《DNA鉴定师手记》是由作者小鉴定师大宝所写的,描写鉴定机构里面的人和事的一本书。这位子承母业的作者,还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年,身边也经历着很多关于鉴定的事情,有的令人唏嘘,有的让人感动。

  基因比对鉴定对于我们来说还不算太陌生,它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保护隐私的私人委托鉴定,它不需要当事人出面,只需要提供检材。一种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需要当事人来到鉴定中心,现场取样检测。结果也需要多位鉴定师签名。才能发布出来。

  这本书有姐妹俩跨越几十年之后两人通过寻亲的方式寻找到了对方,而将近几十年的经历两姐妹经历了战乱,姐妹分离,在这几十年里从没有放弃找对方。岁月改变了容貌,却改变不了亲情。

  作为被拐卖人口与亲人相认的最有帮助的有效的方法,通过基因对比能更准确的使检测的人与亲人相认。这本书的故事有的很催人泪下,养老院里的救助贫困学生的大爷,一生救助无数贫困学生,甚至因为这个一直没有找老伴。也有老人院里的陈大姐,找到了自己被拐卖的女儿,以及失散的母亲。人生不如意的事情,一切的等待和寻找都是值得的。

  书中还收录了另外的故事,人生百态无不显现其中。人性在这个鉴定师眼里被显现了出来。小小的鉴定中心,也是社会的缩影。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四):文风质朴 内容真实

  人性是什么,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人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毕竟“人心隔肚皮”,所以,人性是世间最复杂的东西了,说白了,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在展示或探讨“人性”,只是故事千差万别而已,读多了,也就没什么新奇感了,此时,《DNA鉴定师手记》可算是其中的一股清新之风。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这本书不是一本哗众取宠之作,也不是文风清奇的悬疑路线,它就是一个个实在的故事,一个个人性的真实诠释。

  与描写刑事案件的小说不同,《DNA鉴定师手记》是建立在流行却又为人讳莫如深的亲子鉴定上的,每一次鉴

  定,不论目的或结局是何,背后都肯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而这也是作者想要展示给我们的。基于这个创作目的,所以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过分追求文学话语的典雅型,而是以一种质朴的形式,就像拉大呱一样,一一道来。其所列举的每一个鉴定的故事,内容各异,虽然作者也经常写到鉴定中心人员的八卦之心,但却没有丝毫的轻浮之感,因为正是有了这样的八卦之心,作者也才能有这样的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让来鉴定的人的情绪得以释放,因为,一个人若没有特殊情况,怎么会去做DNA鉴定呢?

  所以,《DNA鉴定师手记》中的故事有家庭教育问题、人贩子问题、姊妹之情、朋友之情等等,这些情感中的各种特征在DNA鉴定这里被无限的放大,读之,似乎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DNA鉴定师手记》最初在天涯论坛的娱乐八卦版连载,点击量超高,这一点就证明它绝对走的是大众路线,以满足大众的阅读兴趣为目的。前几年,不忙的时候,我也在天涯论坛追过很多故事,觉得每一个都是精品,所以今天看到同样是来自天涯论坛的《DNA鉴定师手记》,内心自然是“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似乎一瞬间回到了过去,这或许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能在天涯论坛连载且点击量超高的小说,其品质自然是没有二话的!

  《DNA鉴定师手记》的故事决定作者本不需要发出任何议论,只需要把故事平平淡淡地叙述出来,就可以让读者有无限的思索,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碎片化、快速阅读的时代,很多人读书时不喜欢自己得出结论,如此,只好劳烦作者了。

  (题外话,个人觉得,身为DNA鉴定师,是不是去高校给学生做做报告,也很具有意义呢?)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五):奇葩事件显温情

  《DNA鉴定师手记1》一书主要记载了作者在从事DNA鉴定工作时经历的许许多多关于人性善恶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或充满温情,或到处充斥着人性的丑陋。

  全篇手记运用平凡朴实的文字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表露出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

  在本书开头作者说明了自己从事这份工作是子承母业,并向我们介绍了后文中要出场的几个主要人物,也对于DNA鉴定的一些基本信息做了简单通俗的讲述,便于我们的理解。

  接下来就是作者从业过程中遇到的小故事了,可以说个个故事都超出想象,简直到了目瞪口呆的地步,如果不是因为从事这份职业根本难以想象,编剧都不敢这么编吧。

  拿其中几个小故事来说,一个是“防火防盗防男闺蜜”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小作和小忍互相爱慕,两情相悦,却因为这个所谓的男闺蜜和男闺蜜的妹妹从中作梗,他们二人原本该拥有最幸福的生活,到最后小作被男闺蜜雇佣的小混混用药迷晕发生了毁掉她一生幸福的事。看完这个故事,我绝对是震惊的,这种烂俗的事情居然真的会发生在现实生活里,不敢相信,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再有就是“收集癖”,我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在想到底是收藏什么会被说成收集癖呢。想过一些电视上经常播的那些变态收集的东西,却万万没想到故事的女主收集的居然是肤色各异的孩子,还是自己去和不同肤色的男人生下。简直颠覆三观。

  也有许多是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意的,可能相对奇葩事件而言让人记忆没有那么深刻,但在读的过程中,内心是满满的感动的。比如第一个故事“穿越时空的亲情”还有“妈妈再爱我一次”。

  作者将自己工作的鉴定机构比喻成一个人性的放大器,一个人性的实验室,的确,所有人性中的美善丑恶在这个鉴定机构都得到无限的放大,每一个小事件都是作者十年的工作里遇到的匪夷所思的事,对我们而言离奇并且不敢相信,而作者却如吃饭一般频频接触。

  这本书无疑是记实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来了解一些关于DNA鉴定的简单知识,也能探知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善良与恶意。

  同时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看看2,也期待还未出的第三部!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六):现实往往出人意料

  最初拿到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对于鉴定,推理以及法医方面的书籍,当下是非常受读者所追捧的。题目顾名思义,DNA鉴定师对于日常工作中所遇到较为特殊的案例进行了归纳以及总结。

  然而,对于DNA,我们大家当然耳熟能详,亲子鉴定,而作者所在的中心不仅仅只是做DNA鉴定,还要进行心理咨询,抑郁症心理辅导等。所以,自然而然每天在中心上演的闹剧更是数不尽数。这本书之所以令我读完内心触动太深,是因为作者所讲述的每个故事都让我觉得我的三观被刷新了一次。大家都知道,一般需要进行亲子鉴定的人,要不然就是父母怀疑自己的子女到底是否亲生的,或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是否是亲人。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亲子鉴定。但是,为什么作者要在封面的标题下写“人性实验室”这几个字,我终于能够理解了。我们透过一个个DNA鉴定的故事,看到了更多人性的善良与黑暗,道德的底线。而这些故事中,正因为我所看到的黑暗远远超过我平时所涉及的事例,才实在让我震惊。

  整本书都是作者所经历的真实案例,所以读起来很畅快,就像作者在给我们讲故事,娓娓道来。全书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篇标题为“爸爸去哪儿了”的案例。三对男女,三个女生是很好的闺蜜,都通过介绍而在一起交往,两对都已经结婚并生子,而另外一对却迟迟没有动静,连订婚都是勉强。之后的一次偶然的聚会里,已经结婚的两个男子却发现自己的孩子长得特别像,让这两名男子顿时陷入了一个深渊,彼此猜疑,最后来中心进行了一次DNA鉴定。却发现两个孩子都不是两位男子亲生。我们肯定就怀疑是第三个男子所生了,但是,现实往往比我们猜疑的更狗血,两位男子把身边所有怀疑的对象的检材都鉴定了一遍之后,都没有找出孩子的亲生父亲,顿时让所有人陷入了困境,但最后的结局,却让我们所有人都震惊,到底是谁,大家可以在书中去找答案。

  通过整本书,我不仅仅了解了DNA鉴定师工作日常及范围,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发生在DNA鉴定过程中,鉴定者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印证了那句,现实往往比故事更狗血。确实,事在人为,人性是复杂的,每天这样的故事都在上演着。而对于在书中展示的那些昧着自己的良心,做出违背道德的事的人,迟早都会受到谴责的。

  既然是《DNA鉴定师手记1》自然会有2,我现在就已经期待读作者下一部作品。希望作者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案例,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七):人性在这里呈现

  在DNA鉴定中心,来做DNA亲子鉴定背后都是有着和复杂的原因,很多鉴定结果背后,都有一个沉甸甸的故事。来这里的人在看到鉴定结果后,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悲痛欲绝;有人胸有成竹,有人胆战心惊;有人呆若木鸡,有人暴跳如雷;有人希望得到肯定的结果,有人却希望得到否定的结果。可以说在DNA鉴定中心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而它所折射出的人生百态,是社会、法律与观念等诸多问题发生碰撞的一个浓缩。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有的夫妻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了。每年都有很多男子是独自一人来到鉴定中心,希望能瞒着老婆偷偷做鉴定的。这些男人的理由几乎千篇一律:如果孩子是自己的,就没事,如果孩子不是自己的,那回头就跟老婆离婚了。如果缺乏信任,亲子鉴定这块亲情试金石会拆散一个本来幸福的家庭,对无辜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做个亲子鉴定,结束无缘无故地猜疑。却把亲子鉴定当做夫妻间忠贞的鉴定器,更让亲子鉴定变成伤子鉴定。

  这本《DNA鉴定师手记》是作者大宝子承母业成为一个亲子鉴定师,至今在这个岗位已已经干了十年多的时间。经手的亲子鉴定委托已经有一万余件了,“亲手拆散”的家庭也已经达到两千多个了。 作者所经历的都是真实的案例,所以这本书里的故事很吸引人,读这样的书确实和感兴趣。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

  这本书是一部描写亲子鉴定师工作的纪实小说,曾经火爆天涯的热帖的故事,这也是第一部关于DNA鉴定的书,作者给这本书起名为《人性实验室》,他讲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案例,在实际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其实比小说还要精彩一些。在DNA鉴定中心,对于人们的爱情观、婚恋观、价值观、道德观都时是在接受检验与挑战。

  DNA亲子鉴定是要用非常科学、严谨的专业技术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准确的鉴定结果,还可以帮助刑侦部门提供破案证据,一张DNA鉴定证书,这一幕幕难得的人间悲喜剧。

  我们在阅读书中的故事后,感慨书中描写的22个故事,书写着无数人间的悲欢离合,给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八):血液中的DNA告诉我,我曾徘徊寻找的正是你

  亲子鉴定,是一个有趣且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在一些大热的狗血电视剧里,为了制造冲突、吸引眼球,编剧往往会设置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亲子鉴定环节,也就是主角或配角得知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子女,抑或是发现孩子并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血,随之而来的各种伦理、道德摩擦,通常会引发大范围的激烈讨论以及收视率的节节攀升。

  其实,国人对于亲子鉴定的好奇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对家族和亲缘的追索,因为中国一直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从一个孩子初生起就开始熏陶,几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节日,都少不了维系亲属与血缘。这种对于血脉相连的执着,就像《朗读者》说的那样:“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是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身为一名亲子鉴定师,大宝在讲述那些她眼中所见的故事时,并没有像一些作者那样,用浮夸的情节和不实的描绘来博人眼球,而是将那些独具中国人情特色的故事,以一个旁观者地角度,一个个、认真地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这本《DNA鉴定师手记》。就像大宝自己说的那样:“我所在的这个鉴定机构,就是一个人性的放大器,一个人性的实验室,所有人性中的美善丑恶在这里都得到无限度的放大”,于是她目睹了一件件或是温暖动人或是匪夷所思又或是啼笑皆非的事件,在她将这些故事诉诸笔端的同时,我们也能获得与她异曲同工的感受。

  在《DNA鉴定师手记1:人性实验室》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带有温情色彩的故事,比如《小花猪和那个迷路的老婆婆》。初看到这个故事的标题时,我还脑补了一出“小花猪见义勇为,把迷路的老婆婆引导回家”的离奇情节,等到真正看完整个故事,我才惊叹于世事的机缘巧合、命中注定。《小花猪和那个迷路的老婆婆》其实讲了一场小花猪走失事件,正是这样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使得一个曾经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到了其中的一员,而这个一度“走散”却再次回归家庭的老婆婆,之所以能遇到小花猪,只是因为她要守在桥洞这个记忆中家在的地方,等待自己的家人。最终,DNA鉴定帮助他们相认,一个家庭又重新归于完整。

  有这样一句歌词,说的是“我血液中的DNA告诉我,我曾徘徊寻找的正是你”,初心不忘的大宝,正是用《DNA鉴定师》这本书讲述了一件件关于“寻找”的故事,她的这份真诚,才使得经由她手写就的故事格外打动人心,能够在天涯成为点击千万以上的热帖。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九):原来,真有如此狗血的故事

  说起DNA鉴定,或许许多人会一头雾水,不知所谓,但是如果换一个词比如说亲子鉴定的话,大多数的人都会恍然大悟,露出一个你我都懂的表情出来。是的,一旦什么事情,要搞到非得做亲子鉴定的程度的话,我们已经可以预料到又会有一个狗血的故事即将被发现了。但是对于DNA鉴定师中的世界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在他们工作过的地方每天又在发生着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翻开了手边的这本有小鉴定师大宝所编写的《DNA鉴定师手记之人性实验室》。 如果你的精神力量不够强大,如果你的三观不够正,那么这本书你最好选择敬而远之。因为在这本书里面的故事,足以成为颠覆你三观的存在,甚至会让你有一种被深深折磨,而又无法摆脱的痛楚感觉。故事的狗血与离奇的程度远远的超出了你的想象,你全然不会想象的到这个世界上竟然还会有如此疯狂或者恬不知耻之人,你也很难想到,在这个世上还发生着如此让人痛彻心扉,不忍卒读的故事。或者就像本书书名所提到的那样,小小的一间鉴定场所竟然会成为一个人性的实验室,不论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都在这里无所遁形,就那么赤裸裸的,站在我们的面前。。。 如果仅仅看前几个故事的话,我们会认为这是一部比较温情,还有一点催人泪下的小温馨存在。比如那个失散几十年,在耄耋之年重新遇见的亲姐妹,比如那个失散多年的祖孙三代人无意间重逢的故事,比如那个小花猪与迷路的老婆婆的故事等等,虽然平凡,但是却也可以赚上我们一两滴的眼泪。但是,就在此之后,我发现小鉴定师大宝的故事越来越离奇,越来越狗血,越来越让人坐不住了,更关键的是,你真的确定大宝讲的只是故事,而不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吗? 那些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父亲的年轻姑娘,一度让我以为回到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那个为了自己的女儿代孕生子的母亲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吐血三升;不作不死的富家女子则让人感叹脑子真是一个好东西,可惜有的人就是没有;那个为了钱财而将自己的女儿卖掉甚至强奸至怀孕的禽兽父亲真恨不得让人将他大卸八块,也无法稍稍缓解心头的那种恨意;那个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女子则让人深深的同情,她或许是唯一一个在这些狗血故事中没有犯过错却受到伤害最深的人吧!就是这样一个个看似荒诞不经,稀奇古怪的故事成为DNA鉴定师眼中人性实验室最好的诠释。我们发现,原来,人性真的会有如此阴暗的一面,原来,人性真的经不起任何的考验,原来,所谓人性,不过如此。。。 在本书的封底上,大宝说,他所告诉我们的只是冰山一角,那些更加不可思议与离奇的故事只能够埋在心底而无法言说。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呢?!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十):亲子鉴定,远不止八卦

  亲子鉴定,远不止八卦

  DNA亲子鉴定,基本原理是基于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通过DNA的扩增、比对,得出两个样本之间的亲属关系:直系、隔代、兄弟姐妹,或者有血缘关系。我一个阿姨就和女儿做了亲子鉴定,原因很简单,女儿自幼随父亲移民海外,三十多年后因为工作关系居于国内,为了法律上的便利(包括对母亲医疗关系的签字权),去做亲子鉴定。有时候,国内需要的各种“证明你爸是你爸”的奇葩证明,寻求亲子鉴定是最为简单直接的。

  但事实上,一提到亲子鉴定,人们的脸上常常会浮现出暧昧的笑容,仿佛看到这背后的八卦和隐私(就像早年一提B超,似乎就怀孕了一样)。轰动一时王宝强离婚案,传言王宝强曾经带两个孩子做亲子鉴定,而一审判决王宝强和马蓉一人一个孩子,这结果更是引人遐想。而本书前言中,作者就直言有妈妈带来两份DNA样本和孩子做亲子鉴定,结果是第三人的。

  书中的各种奇葩故事,我就不多做剧透了。

  其中最令我唏嘘的一个故事是HIV感染者报复仇人。故事的主角何佳和妹妹自幼跟着远亲“凶男恶女”夫妻做职业乞丐。“乞丐公司”里的大乞丐拿走绝大多数收入,而小乞丐可能被大乞丐打残。2008年的雪灾中,为了更多地博得人们的同情,大乞丐让小乞丐脱去破棉衣,只穿单衣乞讨。终于两个小乞丐重病致死,其中有何佳的妹妹,“乞丐公司”散伙。15岁的何佳到一家小超市打工,被老板娘看中,和老板娘的儿子谈恋爱。没想到却发现感染HIV,被赶出家门。何佳是被一个大乞丐传染的,她找不到那个害她的男人,但想到要报复害死妹妹的“凶男恶女”。于是她成为凶男的情人,让凶男恶女都染上HIV。这个故事中,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发生对调,原本是受害者的何佳因传播传染病罪入狱。何佳的生命里没有太多温情的时光。自幼跟着凶男恶女乞讨,颠沛流离。和超市小老板谈恋爱的那段日子,可能是她生命里最温暖的时光。可惜命运弄人,她被发现感染了HIV,男友虽然傻眼了,但还是对她很好。如果这个时候,老板夫妻能够有一些同情心,能够更理性地对待她,而不是直接把她打出家门,也许后面的悲剧根本不会发生。不过我们又能指望一个小县城的小超市老板能有怎样的心胸与见识呢?何佳给凶男生了一个儿子,本来她是不想生小孩的,但听说孩子可能健康(事实也的确是健康的),她寂寞的心灵太需要亲情慰藉了,所以她生下了这个孩子。据作者言,何佳已经出狱,我真心希望她能过上平静的生活。

  作者直言不讳自己的“见多识广”。书中各个cases,让我大开眼界,各种脑洞大开,其背后的奇葩故事远不止隐私和八卦,更多体现的是人性的方方面面,是非善恶。这也许就是作者把副标题叫做“人性实验室”的原因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DNA鉴定师手记1》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