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是一本由关真兴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一):世界不是平的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我们过去看待世界大局,多半是从政治的角度去分析,很少考虑其中的经济因素,总以为经济分析适用于一国固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于国际形势,经济总是作为政治的小兵,用来打头阵,与军事的作用无出其右,但是读了这本《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真的感叹自己对政治关注得太肤浅,只会缘木求鱼,不会活学活用,真正的经济学应当不是一种玄学,而是一种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利器。 一带一路,最近是个热词,从十八大之后就提及了,是我们改革开放到了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但是为什么党中央当机立断,以一带一路作为我们发展的新战略,在这本书中得到了阐述,不由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总以为欧美在过去几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是不可战胜的,但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欧美与华夏相比,倒显得有点不堪一击,他们真的只是纸老虎吗,还是我们作为东亚雄狮觉醒呢,此书会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力量的对比从来不是看一时一势,河流的走向也不在于一沙一石,只有目标正确、措施有力,才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如愿以偿。 中美、中欧对比绝对是一个热门话题,解读者众多,但是多半是插科打浑的,而没有真正的入木三分、一针见血,这本书讲的就是你如何从海量的数扭中找一条两条论据,去支持你的观点,使你成为众人心目中的专家学者。 世界格局,从本质上说,不是界定的,不是通过几个强者在谈判桌上就可以谈笑风生的,而是看谁更有发展实力的信心与决心,你不可能靠着列强的施舍就解决环境、资源等问题,自己的事只有自己去做,才懂得珍惜,才知道艰辛,也才能在相聚的时候扬眉吐气,而不是提心吊胆! 千秋大业,在于一举,我们生活的时代在媒体的宣传中是最好的,但是反过来想,即使不是最好的时代,你也没有选择的机会,倒不是要求你安于现状,而是要求你在看见血淋淋的现实之后,仍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出路,中国从大到强的责任就在于我们这一代,我们年富力强,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二):如何读懂冲突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各国的领土已经日趋完整。但反观现代,各国还是为了那点领土事件纷争不断,这样的结果导致很多无辜的人丧生。最近,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半岛从乌克兰手中并入自己的领土,让人颇感吃惊。最近在看《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它的作者是日本的作家关真兴,他是一位比较知名的日本学者,早期投身于各种历史相关书籍的撰写与监修工作,看了他的书后,我想会让你对这个事情立马有茅塞顿开之感。
本书一共分为二十个章节,书中一共配有了三十七张地图布局,几乎包括了全世界。通过这些地图,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晰直观地了解矛发生盾双方当时的地理环境的优劣,对立国领土争端与国际局势的变迁。作者以详实的记录和隽永的文笔详细讲述了世界的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让你在很短时间了解国与国之间的前世今生。它犹如一本打开的世界史,向我们展现了许多发达国家看似平静的湖面下的风起云涌。
从书中可以看出,许多国家之间的发生矛盾和争端并非表象那么简单,作者善于将矛盾层层剖析,用比较直白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矛盾发展经过,甚至带领我们追溯到这些矛盾国家历史上的很多遗留问题。原来,狭隘的民族种族主义,偏激的宗教主义,以及对资源的追逐,还有世界范围内的阴谋家和各个富可敌国的派系,为了各自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都会成为各类冲突流血事件的导火索。每一个国度发生的争端都是一种伤痛,无论对当地的百姓还是对立方,都是种深深的伤害。作者以极其客观的视角叫我们讲述历史,并不想参杂其它,然而带给我们读者的确是深深的思考。
历史就像一本书,它用血和泪告诉我们一切。想要和平,就必须强大自身,化解芥蒂。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孤立。你不融入世界,你就会被世界淘汰。在未来的世界中,中国将如何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在保持自己高速发展的前途下,和其他国家建立好关系就显得颇为重要。所以,努力多了解一些国家与国家之前恩怨纠葛,开阔一些国际化视野,对以后的国际事务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避开,我觉得对每个人都是有利而无一害的。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三):看懂世界冲突的第一本书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另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早已不是“与我无关”的小事。各地冲突日益频繁,有“新仇”也有“旧恨”,每一件事可能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如今有机会读到《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是我在这一方面读到的第一本书。本书共二十章,每个章节大标题是冲突的国家或地区的名称,小标题则揭示了冲突的原因或实质。
初读本书,能感受到作者历史知识之深厚。然而对外国历史知之甚少的我来说,本书缺乏历史事件时间线梳理,初读时理解略显困难(后面读着读着适应了作者行文风格,但关键事件还是需要另外查阅)。相反,本书中关于国与国之间或大洲各国疆域的历史变化作出的地理图示值得推崇,能让读者了解到某地区的历史变化进程,并从中了解该地区冲突的背景和原因。(“掌握20组敌对国关系、看懂37张地图布局,复杂的全球局势瞬间理解。” )
本书介绍的虽然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冲突,然而我们能从冲撞中体会出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存有边境地区问题的国家)文化、历史的交融,如德国、法国之间阿尔萨斯地区(现属法国),法国、西班牙之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现属西班牙),印度与巴基斯坦、俄罗斯与乌克兰等等。结合自身的旅行经历,我能更深刻地理解阿尔萨斯地区所具有的文化特殊性,也是这样的夹缝中生存的历史塑造了这个地区(人民)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加泰罗尼亚地区发展的历史,能对时下新闻热点有了不一样的解读。印度和巴基斯坦文化、宗教冲突更是无数文艺、影视作品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除此之外,作者还引申介绍了一些人们常常会感到疑惑却未曾得到解答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瑞士人会成为梵蒂冈的佣兵?读此章节时正好在罗马旅行,这一篇就非常能引起我的兴趣。与此同时,我还在现实中看到了梵蒂冈的瑞士佣兵,可以说此书给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带来了不少启示和反馈。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四):这是一本简要世界史
挺涨姿势的,建议对世界和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
对我来说,从小对历史和地理很感兴趣,然而一个理科生的储备确实不太够,知识碎片化不成体系,特别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对很多地区冲突的历史不了解,全靠各种新闻背景补习~缺的,刚刚好就是把这些碎片粘连在一起的丝线。
作者简要的勾勒了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的演绎,以时空为经纬,在每一个重要节点做解释。读的过程中需要画思维图,繁杂的地名和时间需要整理来更好的理解。
地图是读本书必备的,还好作者提供了详图。参照这些直观的地图,才能看懂每个地缘矛盾产生的先决条件,也能脑补战火燃烧的历史。人类的一切纷争都是在抢夺资源。在农业时代,地大基本上代表了物博,也意味着国力的强盛。狭隘的民族主义,偏激的宗教主义,还有世界范围内的阴谋家和庞然的家族,为了各自的利益,将世界搅成浑水。
从我能理解和平的意义开始,我就明白了这有多么来之不易。伊拉克,叙利亚,南斯拉夫,每一个国度都是一种伤痛。作者平铺直叙历史,并不想参杂其它,然而对于读者来说,以史为鉴,知兴替。
冲突的原因无数,读历史,国与国之间冲突只是简单的结局描述,辅之以变化不断的国境,并没有提现一个小人物的生活,对于这样严肃的历史舞台来说,一个人,过于渺小。然而另一方面,历史正是由亿万小人物的决定产生的,亿万个决定和意志,汇聚成不可逆转的,无法预测的洪流。就像蝴蝶效应,也许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人的驻足,就足以切断一个无坚不摧的巨大团体,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此历史才瑰丽无比。
在我们可敬可爱的祖国读这本书,满满的幸福感。讲真,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和平如此的幸福。千百年历史的演变,就算到了物质,经济极大发展,全球实时互联的时代,依然会有实质性的冲突——战争的存在。我们为沉睡在海边的小孩落泪,为废墟上无辜的孩子感到痛心,同时还有一丝不该有的庆幸,庆幸我们国家强大,人民安康。
历史什么都不会说,却告诉我们一切。想要和平,就必须强大自身,化解冲突。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完全中立的瑞士的建立。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强大的战士却又保持一颗永远和平的心。用武力去维护而不是扩张。如今的瑞士,社会福利优越,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良好。这也许就是冲突过后,最被期待的安宁。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五):一本了解世界局势的好书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国家之间为什么会打起来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书中深刻地揭示了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为什么友邦之间会反目成仇?为什么有些国家彼此积怨很深?看了这本书后,就可以详细了解20组敌对国关系,而且能够看懂37张地图布局让你,瞬间理解复杂的全球局势。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书中结合了大量的手绘地图,可以让读者非常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对立国领土争端与国际局势的变迁详细讲述了世界的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让你在很短时间了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及其渊源,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地缘政治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德国正是因为地处中欧,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才吃尽了苦头,永远摆脱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这也是它两次大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之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与它在西半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关系极大,在战略上首先就处于不败之地,因为没有人能越过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之后还能击败美国。在地缘政治中流派很多,但很多论断如今已经不适应国际局势的发展了。没有什么地区再是新月地带、心脏地带,也不再是所谓的“路权”“海权”或“空权”时代。 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虽然都是以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但依据重点有所不同,过去多从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考虑,而后来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视。
我们不由得想到中国处于东亚大陆的中心位置,东北面和北面是俄罗斯,西面是一直要与中国争个高下的印度,南面有对中国的崛起深感忧惧的东盟,特别是素有排华传统的印度尼西亚,运输资源命脉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掌握在新加坡手中。再往东的日本也在妨碍中国的崛起,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正殚精竭虑地阻遏中国的崛起。
作者关真兴是一位日本学者,投身于各种历史相关书籍的撰写与监修工作。主要著作有《一读就懂的世界史》《详细图解:世界史再入门》《由三十场战役详读世界史》等。
这是一本内容详实、精简严谨,语言流畅的关于世界史的入门读物,让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能够深度理解当今世界的局势。知晓世界的纷扰的原因,有更加清晰的国际观。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六):复杂的国际形式冲突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是一本讲述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冲突矛盾的世界历史读物。本书的作者是关真兴,作者本来是文学系的学生,可是毕业后开始从事世界史的讲授,成为一名优秀的世界史讲师。作者对于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大量的学习,掌握了比较真实的史料,现在负责各种历史相关书籍的撰写与监修工作。
本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历史上的一部最新著作,主要讲述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冲突矛盾,对于一些比较突出矛盾的敌对国,作者更是详细的分析了这种历史成因,讲述了在历史演化过程中,这种矛盾出现的必然性。在书中作者通过详细的资料来对比说明,让读者能够轻松的理解这些矛盾冲突点,并且在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手绘地图进行标注,更加形象客观的勾画出世界的冲突格局。作者通过清晰的脉络讲述世界各国的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渊源;了解了这些国家的历史渊源对于了解当代国家冲突矛盾有着重大的帮助。通过了解历史,才会明白现在的战争冲突矛盾的成因,书中讲述的世界冲突格局有的是通过一个国家的不断分裂,导致出现了不同的政权,继而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因为曾经的领土争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战争不断。也有的国家是在不断的征服中,扩张领土,合并成一个大国,因此矛盾不断升级。
作者在书中用不同的国家的历史作比较,让我们更加便于认识世界的冲突局势。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法兰克帝国就是一个矛盾冲突不断的国家,当时的法兰克帝国是非常强大的帝国,可是强大的帝国也有崩塌的时候,不断的矛盾冲突,不仅来自外部,内部的矛盾更是后院起火,终于法兰克帝国分裂了,分成了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还有中法兰克。西边的法兰克就演化成现在的法国,而东法兰克就成了现在的德国。两个欧洲大国在法兰克分裂后,各自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法国变成集权化而德国继续分裂,最终发展成不同的集权形式国家,这样的矛盾冲突就会一直不断,这是典型的分裂矛盾。还有的国家是不断的矛盾冲突,不断的扩张,最后实现统一。意大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收复米兰,都灵和威尼斯的意大利也是通过不断的冲突矛盾,不断的战争最终实现统一。
世界冲突是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冲突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导致这些冲突的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民族对立、宗教战争、资源争夺还有领土纷争。这些冲突中严重的战争,会导致世界失衡,威胁到国土安全、政局变化,决定国家在国际间是否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还会有大量无辜的流血牺牲,人们流离失所。小的冲突也会牵动着股汇市动荡、原物料涨跌,影响民生经济。总之这些冲突对于希望和平的人们都会带来伤害。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是一本世界历史书,通过作者的讲述,可以让读者对于世界冲突的起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者详细的分析形成敌对状态的历史演进,讲述了敌对关系形成的脉络,通过阅读本书更能深度理解现今世界的局势,培养清晰的世界观。这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历史读物。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七):雾里看花之《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
lue编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的就是,当人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难免会有争执冲突发生,有的时候能够顺利解决,但还是有部分无法解决成为解不开的死敌,这个时候的恩怨还很有可能一直绵延下去成为世仇。人与人,家族与家族尚且如此,那么放大到国家层面上又是怎样的情境呢?
在当今全球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当一个国家做出某一个重要决定的时候,其他国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最近一段时间的中美贸易摩擦,俄罗斯与英美等国的冲突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局势。
不管是经济上的冲突也好,政治上的也罢,这些究竟是如何产生并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这是值得每一个对世界政治局势感兴趣的读者去思考研究的。由中国致公出版社,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文学系的关真兴编著,台湾同胞李建铨翻译的《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就通过将世界上经常起冲突的国家进行分类介绍的形式对世界冲突的根源进行了探讨。
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会发现作者在介绍这些大部分时间处于对立的国家的时候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从现在的时间段入手,而是从将这些处于对立状态的国家放进了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进行研讨。读者在这个历史洗涤的过程里会发现仅仅依靠国家利益一词来解释国家之间的冲突是非常肤浅的。
例如在作者书中列举的20组敌对国家中的第一对德国和法国的时候,作者就从16世纪开始谈起。这个历史节点的选择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德国和法国的恩怨我们了解最多的还是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中能够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两国之间签订投降书的奇特场景,都带有羞辱对方的性质。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已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德国到目前为止也放弃了军事上的发展,单并不意味着法德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融洽了。因为从作者分析法兰西王国从16世纪的发展开始,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法国和德国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的理念就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朝着中央集权发展,一个则向着分裂前进。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集权化的法国形成过程,也能够感受到与神圣罗马帝国联系紧密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分裂化,联邦制的道路上的艰难前行。这两个国家的领土纠葛,治理理念等对德法两国冲突对立关系的建立可谓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德国和法国最后一只冲突不断,在这本书中读者能够感受到更深一步的诠释。编者在排版过程中是非常用心的,但是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书中的翻译有一点瑕疵,例如在正文第7页中介绍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王国之间的法兰科尼亚时,正文显示的是法兰科尼亚,而给出的“17世纪中期的欧洲”地图上翻译的却是法兰克尼亚,一字之差其实也能够引起误解的。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点小瑕疵,对于这本书的本质内容没有太大影响。建议对世界政治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看看本书。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八):国与国之间的恩怨纠葛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前叶发生了两次席卷全球的战争。之后,虽然没有发生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但是局部的战争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朝鲜战争、古巴革命战争、巴以冲突、越南战争、中印战争、珍宝岛之战、阿富汗战争、中越战争、英阿马岛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乌克兰争端……小时候看过一组统计数据,说自有记载以来,全世界真正没有战争的时间,只有不到200年。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局部战争都很难局限在一国或者邻国之内,任何一个地区冲突、局部战争的背后,都隐藏着他国的影子。
俄罗斯和乌克兰曾经是都是前苏联的联邦共和国,为什么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仗?苏格兰为什么要搞独立公投?中国不一向是朝鲜的友好邻邦(宗主国)吗,为什么甲午战争的时候朝鲜会向日本投诚?德国和法国有什么结不开的节?波兰一会被分裂、一会又复国,波兰人如何认定自己的归属感?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什么彼此仇视?巴基斯坦为什么坚定忠诚地视中国为朋友?为什么以色列被所有的阿拉伯邻国不待见?国与国之间的纠葛太复杂,不了解国与国之间的历史,打开国际新闻,完全不知所云。
之所以用“组”为单位,而不是“对”,因为很多时候这种敌对关系微妙地涉及到多国,而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对立。就像中国人常常以日本为假想敌,但从来没有觉得朝鲜(韩国)和中国处于对立的地位。从中国的角度,我们总觉得历史自己是朝鲜的“上国”,对朝鲜一直仁至义尽,而且从来没想过吞并朝鲜,朝鲜怎么会视中国为敌呢?那么从朝鲜的角度上看,历史又是如何的呢?在日本把中国的藩国琉球吞并为省的时候,对同是藩国的朝鲜是怎样的震撼?中国人的甲午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其实朝鲜也参与其中,并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多了解一些中日朝之间的关系,也许我们对“萨德”问题的看法会发生微妙的改变。
有些时候,这些敌对关系也像“国内关系”。俄罗斯和乌克兰曾经同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苏格兰和英格兰直到现在还同是英国的一部分。通常,除了世界杯的时候,我们都不会意识到那个英国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国家(kingdom)。2014年苏格兰的独立公投,让中国人大开眼界。而事实是,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都有自己独立的议会,有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威尔士不说,北爱和苏格兰与英格兰都是好几百年的世仇。这样的世仇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管理者也是够头疼的。2016年英国全国公投脱欧之后,苏格兰又不愿意了,打算再次独立公投。
也许有人觉得,这些世界关系离我们很远,我为什么要关心?在现代这么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孤立。例如,英国脱欧了,以前中国卖到欧盟的产品,现在就卖不到英国了,直接就会影响中国的商品出口,进而影响就业等等一系列事情。中国现在的海外分支机构很多,任何一个局部的区域战争,对当地华人都会有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所以,了解一些国家与国家之前恩怨纠葛,开阔一些国际化视野,对每个人都是有益处的。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读后感(九):地缘政治的前世今生
喜欢足球的朋友,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就是全世界球迷的狂欢,欧洲足球俱乐部里的超级球星,你在世界杯上基本都能看到。常规理解中,每一只球队都是代表一个国家。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每个球队代表的就是一个足球协会。就比方说,再世界杯赛程中,经常能看到的是英格兰队,球衣上的标志也不是英国的字旗,而是三只张牙舞爪的蓝色狮子。
这是为什么呢?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其中大不列颠岛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和北爱尔兰,都有自己的足球协会。其中英格兰的足球实力更强,所以代表英国出战世界杯的,基本上都是英格兰和他的三狮旗。
英国英国虽然是有四大部分和一些岛屿组成,但是这四大部分,并不像是中国的省一样,反而像是中国的港澳台特别行政区,有着很大的自治区,有时还会跟中央老大,闹点儿小矛盾。有心的朋友,会发现,英国的国旗,是融合了英格兰的(白地红色正十字旗),苏格兰(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爱尔(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但是呢,少了威尔士,原因在于威尔士与英格兰一直被视为“同一个国家”,不知道威尔士人民,对老大这样一碗水不端平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样的,可能会像中国封建社会收到不公正待遇的王爷吧,哈哈,我这算不算挑破离间啊。
板门店当然《看不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种,还讲解了西班牙和他的日不落帝国,法国和的德国的前世今生,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还有激进的恐怖组织ISIS。
最后以一首元朝张养浩的词收尾吧: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