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赢在注意力》是一本由黄扬名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018-9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赢在注意力》精选点评:
●其实有点小失望,收获没有读之前想像的多。
●有些内容很不错
●内容很少,只有100多页,一页只有中间写了字,讲的也比较简单
●轻松的一本书,两天的空闲时间就能读完。一开始翻的时候觉得应该是没什么用的陈词滥调,不过后面的注意力的三个方面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游戏的举例也很棒,还知道了《佩格与小猫》的数字逻辑动画片。值得一看,如果少提一下他们自己公众号和网站就更好了。
●非常好,终于对注意力有了系统的了解,其实大人看也挺好的。
●适合比较小的孩子
●这本书非常实用,都是针对于具体问题,具体方法。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注意力的训练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父母有心,孩子就可以专注起来,自然学习也会上来。
●这本书有很多训练集中注意力/转移注意力的game,later可以借鉴一下。
●注意力包括三个方面。 1. 警觉「较被动,觉察突发改变,与生存息息相关,属基本认知过程」 2. 注意力转移「较主动」 3. 冲突排解「最主动,在相互竞争信息中,选择注意部分,并搁置其他」 或者叫做警觉、定向、执行控制。
●听完扬名老师的新书发布会,立刻买了一本。花了几天看完,对注意力有新认知。我们以为注意力等于专注力,但那只是注意力的一个方面。注意力还包括警觉性和注意力对转移。警觉性好比一个哨兵,帮助我们发现周围环境是否有变化。比如能不能注意到出门前有没有带作业,放学后是不是背错别人的书包。注意力的转移涉及到注意力的分配,比如抄写汉字时,需要同时关注书本上的字和自己写的字,如果转移能力不佳,就容易抄错。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应该是从这三方面去锻炼,而非狭隘地培养专注力。本书不仅从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澄清注意力的定义,也提供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游戏,在家就能玩! 力荐!
《天才赢在注意力》读后感(一):孩子的问题原本就是自身的问题
注意力不仅包括专注力,还包括警觉能力和注意力的转移能力。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作者真的给了很多实际的例子,相较于市面上大部分育儿书籍都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来说,这本书里的游戏我觉得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这一条我觉得很实用。当然爱贝睿本身针对是6岁以下的孩子,所以我觉得这个年龄段以下的孩子可以尝试阅读并尝试其中的游戏项目。当然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说,推荐这些游戏,首先自己要准备一个小抄,反复来练习这个游戏,观察自己的孩子,调整游戏的难易度,这是最难的部分,在我看来,做好这些事,比上班工作还要更加用心,且自己专注力要更高,所以我们必须本着下班会比上班更累,休假会比工作更累的决心去推行这些事,慢慢地让这种行为习惯深入你的生活了,才会相对好一些。
第二是这本书仍然沿袭推荐了运动对于大脑的好处。我觉得这一点是现代家长相对比较缺乏的部分,因为我们自己就没有持续运动的习惯,忽然发现应该先从自身开始养成持续运动的习惯,运动确实能够带来专注力的提升。只有我们自身的专注力提升了才能言传身教。
第三就是给成年人推荐了冥想训练,这一点也可以尝试起来。
《天才赢在注意力》读后感(二):《天才赢在注意力》书摘
1、运动会让大脑分泌一些神经传导物质,比如多巴胺。多巴胺会让我们感到更快乐。其实,除了多巴胺,大脑还会分泌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会促进记忆的形成,去甲肾上腺素会帮助人更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对学习有帮助。
2、除了可以促进大脑分泌神经传导物质,运动还可以促进神经元的联结。很多研究发现,神经元的联结程度越好,大脑的运转就越快。注意力这种跟效率高度相关的能力,受到的影响也会特别明显。
3、运动对注意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通过影响大脑来改善注意力;第二,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注意力训练过程。
4、睡眠对注意力的影响,不仅是短期影响(比如你昨晚没睡好,今天就会精神萎靡),还有很多研究证明,长期睡眠不好,会对注意力造成长期影响,甚至影响学习成绩。
5、睡眠真的很重要,它和注意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睡得好,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大脑的发育也会更好,当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会更好。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又反过来对睡眠产生影响。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报告,患多动症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睡眠异常状况,例如,晚上睡不着,白天容易打瞌睡。
6、大脑还有一个特性——闲不下来。所以,在看上去无事可干的时候,大脑反而会想做些事情。当你打坐的时候,大脑还能做什么呢?不就是体验当下的感受吗?如果你问那些有打坐经验的人,他们都会说:“在打坐的时候,我的感官突然变敏感了,可以听到平常听不到的虫鸣、鸟叫,也能更深刻地感受自己的呼吸甚至心跳。”在大脑看似停下来的时候,是没有干扰的,所以神经元之间可以自由对话,我们就有机会解决平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想到新点子。脑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发现,打坐、冥想对几乎所有的心智能力都有正面影响,例如,会提升人的记忆力和幸福感,当然还会提升创造力和注意力。
7、冥想和注意力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成功冥想,需要一定的注意力。没错,要想进入冥想状态,我们就要排解冲突,把一些杂念排除在外。另外,不少引导人们冥想的方法,都强调可以先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感受,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心”上。反过来,冥想也会让人的注意力变得更好。
8、当人们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之后,会感到疲惫。这种疲惫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自我控制能力会下降,更想吃高热量的食物。关于这一点,你可能也有体会,比如,当你很疲惫的时候去逛淘宝,在心力不足的情况下,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可能就会乱买东西。当孩子疲惫的时候呢?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后,可能就很想玩一会儿,吃点儿东西。你可能会问:“之前你不是说,不能让零食来干扰孩子吗?”没错,但如果孩子集中精力10分钟,你就可以奖励他休息一会儿,或吃一块饼干、一个水果。这样就可以既达到休息的效果,又通过零食来奖励孩子。
《天才赢在注意力》读后感(三):孩子多动、写作业慢?给你一套搞定熊孩子的秘方
2017 年 5 月 16 日,一个不到 2 岁的宝宝在无人照看的婴儿游泳池游泳时不慎翻入水里,出现了令人窒息的 72 秒, 而妈妈一直在屋外埋头玩手机,还好最后一刻妈妈看到了孩子,冲进了游泳馆救了孩子。
2017 年 1 月 3 日,令人最为唏嘘等新闻……西安的肖女士带着 6 岁的女儿和不满 4 岁的儿子到温泉世界玩,4 岁的儿子游泳池内溺亡,儿子拼命这水里挣扎的时候,妈妈就在两米开外处玩手机,直至孩子浸没在水中……
据报道,某人在路上低头看手机时,没有注意到地面的井盖丢失,结果掉入地下水道中。还有人因为看手机过于投入,导致撞到路灯的立杆上。央视在6月份报道过一起因为低头看手机掉入护城河淹死的案例。
当看到这些报告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这些人恰恰也是注意力有问题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
很多人提到注意力的时候,首先想到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东扭西扭,扣扣索索,反正就是不好好写作业,或者是上课不认真,老是有一些小动作,其实这只是注意力的某一方面,真正的注意力可能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个样子。
现在给大家看一个选项,请你来判断一下这些那些是“注意力”不足的表现。
第一种情况:孩子在游乐场里跑来跑去,没有注意到前方有碎玻璃片,受伤了。 第二种情况,父母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已经讲到下一页孩子还是盯着前一页的图。 第三种情况,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听到有人按门铃,立刻冲出去开门。您觉得这些项目里那些是注意力不足呢?如果现在我告诉您这三项都属于注意力不足的表现,您是不是会觉得有些惊讶,感觉自己认识的注意力怎么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呢?
刚刚的这个练习就来自于《天才赢在注意力》这本书。很多家长都想着如何提高自己孩子的注意力,可是对注意力却没有全面的认识,往往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天才赢在注意力》这本书恰恰就可以弥补我们这个缺憾,让我们更加科学,系统的认识注意力!
《天才赢在注意力》的作者黄扬名那可是名副其实的脑科学专家,学术富二代。他是美国约克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艾伦.巴德利就是那个工作记忆模型之父,认知领域奠基者级别的大师是黄扬名的博士导师。丽莎.菲尔德曼.巴雷特情绪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是黄扬名的博士后导师,作为研究认知和情绪的两位大师的弟子,黄扬名博士在爱贝睿专门开设了儿童注意力,儿童大脑发育课程,深受广大家长的热爱。他同时是两个儿子的爸爸,大宝八岁,二宝四岁,在和孩子斗智斗勇中积累了丰富的育儿实战经验,自称为没有原则的爸爸,却时时体察孩子的小心思与无条件的情感支持,是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守护神。
《天才赢在注意力》即是他学术的阐述,也是他在爱贝瑞的工作总结,全书分为四个部分:1、认识真正的注意力、2提升注意力的方法,3日常注意力问题与解决4,给孩子的彩蛋。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认识真正的注意力。平时我们说到的注意力,其实是专注力,并非真正的注意力,它只是注意力的一部分。
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把注意力系统分为三个方面:警觉,注意力的转移,以及冲突的排解。
所以上面那三个项目恰恰都属于注意力缺乏,只不过是注意力不同方面的缺乏而已。我们想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单纯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往往不能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甚至有些时候专注力过强,还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你光顾着专心看手机,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上。
注意力的培养应该科学而且系统,这恰恰就是《天才赢在注意力》的第二部分的重点,在这里黄扬名博士通过众多的游戏,让我们在家里就可以跟孩子玩的不亦乐乎,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派遣自己的无聊和增加更孩子的亲密关系‘这个互动同时还可以提升父母的注意力。
第三部分,属于我们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一些日常问题,比如很多孩子不愿意抄写生字,或者写镜像字,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爱走神,玩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等问题,都给予了详细,科学的解答,还有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们来说其中最有趣的部分——第四部分,以往我们读书的时候,都是写给大人的,教会大人如何去搞定孩子,《天才赢在注意力》这本书最后一部分则是直面孩子,像一个朋友一样跟孩子探讨注意力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孩子愿意接受注意的锻炼和培养。
这本书我用了一天看完,然后就开始跟我闺女实验里面的游戏,我们玩的是不亦乐乎,虽然孩子年龄小,我只是用了最简单的方法,但是真的受益匪浅。
如果您也在被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困扰,可以和我一起看看这本书。如果您有更好的注意力游戏,欢迎留言分享给我!谢谢。
《天才赢在注意力》读后感(四):孩子为什么总是“三分钟热度”?做到这一点,让孩子成为人生赢家
之前微博上看到个段子,某家长为了逃避给孩子辅导作业,希望让未来的亲家现在就把孩子领走,家长们不差钱,但唯一的要求是:把作业辅导好。这件事立马戳中了很多家长的痛点,大家都心酸地笑了,然后纷纷吐槽:陪孩子写作业每天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虽然那些花的都是钱,但要的是我的命啊! 甚至有位孩子妈妈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被气到脑梗……陪孩子写作业到底有多闹心?从这里可见一瞥。孩子做作业难,多半是由于注意力不够。 生活中随处可见注意力的问题,孩子上课老走神,对新玩具总是三分钟热度,跟他说话总是心不在焉,甚至有的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患了多动症。关于“注意力”,孩子的大脑中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家长该怎么做,才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天才赢在注意力》这本书就系统地为家长解释了什么是注意力,教育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以及如何甄别培养孩子注意力过程中常见的“坑”。 本书的作者黄扬名称得上是“学术富二代”,博士师从认知领域奠基者级别的大师,工作记忆模型之父,艾伦.巴德利,博士后师从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全球情绪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丽莎.费尔德曼.巴雷特。他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在和孩子“斗智斗勇”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我们真的了解注意力吗?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注意力就是专注地做某件事情的能力,也就是“专注力”。实际上“注意力”和“专注力”是两个概念。注意力不仅包括专注力,还包括警觉能力和注意力转移能力。 警觉力不足,我们会注意不到道路上突然驶来的汽车,容易发生危险。注意力的转移就是可以在两个需要注意的事物间自如转移注意力,例如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已经念到下一页了,孩子却还盯着前一页的图片。让绝大多数家长焦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注意力”里的专注力不足的问题。这跟我们平时理解的注意力有很大不同。 怎样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想提高专注力,我们可以做哪些努力呢? 首先,我们可以先改变外在环境,把容易让孩子分心的东西拿走。孩子的大脑额叶发育还不完全,特别容易被环境干扰,所以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较少出现感官干扰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拆解任务。孩子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如果一次交付的任务太复杂,他们往往很难招架,自然会影响孩子做事情的兴致,从而影响注意力。如果把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专注力,还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多“顺畅、专注、完整地完成一件事”的体验,建立自信。 幼儿园的水龙头旁边通常会贴着一张图片,描述整个洗手的过程,把复杂的洗手任务拆解成具体的步骤和动作,帮助孩子完成洗手这个任务。 此外,家长通过想象游戏或者讲故事也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如果让孩子站着不动,他很难坚持一分钟。如果我们让孩子想象自己是一个很厉害的武士,要站好守卫城堡,他就能多坚持几分钟。有趣的故事会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会让孩子印象深刻,需要的时候都可以用故事中的角色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全面提升专注力的方法。作者黄扬名作为一个研究大脑的科学家,告诉我们运动不仅可以反映大脑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运动可以通过影响大脑来改善注意力,同时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注意力训练过程。此外,睡眠和注意力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好的睡眠会帮助提高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又反过来对睡眠产生影响。 除了运动和睡眠,想要提升专注力,冥想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些“发呆”的时间,说不定一个好点子就诞生了。 本书还教给家长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例如“照镜子”游戏、找不同游戏、“心脏病”游戏可以帮助提升孩子的警觉能力,打地鼠游戏、连连看游戏、猜骰子游戏可以帮助提升注意力转移能力,糖果游戏、逢七过、说相反游戏可以提升冲突的排解能力。 真的是越专注越好吗? 虽然很多家长希望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但是,我们发现有的时候并不是越专注越好。过度集中注意力时,则无法保持警觉。物理学家牛顿在实验室工作到非常忘我,结果该吃饭时才发现锅里煮的不是鸡蛋,而是自己的怀表。大书法家王羲之专心写字,吃东西时要蘸蒜泥的时候,蘸了墨汁。 生活中孩子如果过于专注玩玩具或看视频,就会忘了时间,进而忘了该做的事情。过度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社交也有很大的影响。患自闭症的孩子就是过度专注于一些事物,而忽略了环境中其他更重要的事物。 我们要引导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让他们既可以专心做事,又可以留意周围环境的突发状况。虽然很不容易,但是一样可以通过练习做到。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注意力哪方面比较强,哪方面比较弱。其次,要多加练习。如果警觉力不好就多做警觉力有关的练习,多练习看看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果注意力的转移能力不好,就要练习该注意看哪儿的时候就看哪儿。如果冲突的排解能力不足,就要做忍耐训练。然后就是要持续练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培养注意力是他们自己的责任,父母的作用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作为家长,我们的注意力合格吗? 我们家长在训练孩子提升注意力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生活。现代社会,大量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们的感官。有的时候想去做一件事情,突然看到一条信息,就被吸引住了,等看完了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原本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完成。所以,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注意力水平有个清楚的认知,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高改善。我们也要学会“放下”,学习“少及多”的人生哲学。努力减少自己的注意力负担,成为人生的赢家。
《天才赢在注意力》读后感(五):比起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父母做到这一点,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
一位妈妈和久未谋面的朋友聚会回来后,焦虑大哭,因为儿子。
这位妈妈姓程,儿子5岁,幼儿园中班。朋友的儿子4岁,小班。
程女士说,朋友的孩子认识快1000个汉字,上了四个英语培训班,能阅读英文绘本,除此之外,还在学拼图,钢琴,又考上了学而思的尖子班。他幼儿园每天只上半天,剩下半天就是上辅导班。
程女士平时对儿子的教育也很上心,给他报了围棋班,跆拳道,还叫他识字。可是跟别人的孩子一比,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聚会当天,她刚好陪儿子做围棋作业,五盘棋,孩子输了四盘。看到孩子如此懒散,不上进,她就觉得自己很失败,于是就忍不住爆发了。
为了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小朋友从很小就辗转各种培训班。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亲戚聚会,炫娃已经司空见惯,家长们也是私下暗自较量。
难道,孩子很小就能认识很多字,学会了很多才艺,将来就会发展地很好吗?
事实是不一定。
卡尔·纽波特说:在新经济形式下,有两种能力至关重要,一种是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一种是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而想要具备这种两能力,都离不开注意力。也就是说,真正决定孩子以后发展得如何是由注意力决定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做过一个关于注意力的棉花糖实验。在实验中,他请一些小朋友到实验室,每人前方放一个棉花糖。如果这些孩子可以忍耐15分钟,不吃掉眼前的棉花糖,就会得到两朵棉花糖。
这项研究后来的追踪调查发现,那些等待15分钟再去吃糖的孩子,长大后,不管是学业、事业、还是婚姻状态,都比那些迫不及待吃掉棉花糖的孩子要好很多。
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一个注意力好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很高效。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在《天才赢在注意力》这本书里,有详细的介绍。
这本书的作者黄扬名,英国约克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他开设的儿童注意力课程,得到上万家长的认可。同时,他还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有着丰富的育儿实践经验。
《天才赢在注意力》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什么是注意力,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以及常见的注意力问题如何解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迈克尔·波斯纳一直致力于注意力的研究,他将注意力分成三方面:分别是警觉、注意力的转移,以及冲突的排解。
警觉也就是察觉。小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陈毅吃墨水,陈毅边吃糍粑边看书,居然把墨水当成了糖,还浑然不知,弄得满嘴是墨。其实这就是警觉力不够导致的。
那么什么是注意力转移呢?假设你正在给孩子读绘本,当你已经在读下一页内容的时候,孩子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前一页,这就是注意力转移不够的表现。
最后就是冲突的排解。前面介绍的棉花糖实验的例子,其实就是排解冲突的过程,因为孩子必须时刻控制自己想吃的冲动,自己与自己在做斗争。
这跟我们平时理解的注意力有很大不同,当你觉得自己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应该先弄清楚是注意力的哪一方面出了问题。
注意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还影响了人的一生。
想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对症下药,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1)如何提高孩子的警觉力?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考试看错题目,做作业写错字,这就是警觉力不够的表现。黄扬名在书中给大家介绍了三个常见的游戏,比如玩“照镜子”游戏、找茬儿游戏、玩“心脏病”游戏。
这些游戏的玩法都很简单,孩子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在游戏中训练孩子,是最好的育儿方式之一。
(2)如何提升注意力的转移能力?
注意力太集中也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太专注看书,吃了墨水的陈毅;边走边看书,撞到树上的陈景润;认真做实验,把怀表当成鸡蛋煮的牛顿。
太专注一件事,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是生命危险,试想一下,一个高速公路上的司机,突然被广告牌画面所吸引,而忘记看路,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想要训练孩子注意力的转移能力,可以陪他们玩打地鼠、连连看、以及猜色子游戏。这些游戏都需要参与者反应敏捷,灵活迅速。
生活中,我们经常称呼那些只知道读书,啥也不行的人为书呆子。想要避免孩子“呆笨”,一定要重视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能力。
(3)如何提升冲突的排解能力?
网上经常有人发帖子问,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
下面的网友一般都会说,想要培养孩子爱看书,首先你自己有没有看书的习惯。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同时,从注意力的角度来说,它在帮助孩子减少解决冲突排解的状况。
生活中,经常看到,父母们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在书房里学习三心二意。如果父母也爱学习,家庭氛围好,孩子就会更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里,因为外界没有什么别的诱惑。
提升孩子冲突的排解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心无旁骛地学习,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像逢七过的游戏、说相反的游戏以及前面提到的糖果游戏,对于提升孩子的冲突排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1.冥想
脑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发现,冥想对几乎所有的心智能力都有帮助。它可以帮人缓解压力,提高记忆力、以及增强专注力。
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冥想能让大脑胡思乱想的回路信号减弱。在美国和加拿大,已经有学校把冥想纳入课程规划。
从小引导孩子养成冥想的习惯,多多益善。
2.运动
2003年,美国纳帕威尔中央高中的体育老师保罗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一部分学生提前半小时到校,进行体育锻炼,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按照平时的作息规律。
研究结果出人意料,提前运动半小时的孩子,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更用心,成绩自然更好。
运动可以促进神经元的联合,神经元联合的越好,大脑运转地就越好。
因此,想要提升注意力,一定要保持运动。况且很多运动本身,就需要很高的注意力,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
3.睡眠
人在疲劳的时候,注意力会下降,睡眠会帮助身体恢复各种机能。不要让孩子熬夜,睡懒觉,养成健康良好的睡眠习惯。
从小到大,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个时代的瞬息万变。曾经我们信奉为真理的东西,如今却被证明是错的;曾经我们追求的铁饭碗,如今却消失了;曾经我们厌恶一成不变,如今却害怕变幻莫测。
但有一样东西,变化得却很慢,那就是人的教育理念。小时候父母让我们拼命地学习画画、跳舞、书法;如今轮到我们自己当父母,还是这样要求孩子。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你们可以给他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的身体,却不可以荫庇他的灵魂。
优秀的父母不是让孩子学习很多技能,而是培养孩子掌握技能的方法,不管这个时代如何发展,衍生出很多新的技能。这对于一个专注力很棒的人来说,都不是挑战。
最好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而不是立足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