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每日一读?关注我,设为★星标★
有人曾说,审丑流行,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可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功利:
内容好不好不重要,有关注就行;说什么不重要,引起人讨论就行;辣不辣眼睛不重要,有流量就可以;
似乎什么都不重要,只要能变现、能有钱,就是王道。
于是,不论什么事件的背后,总有一些跳梁小丑在底下狂欢,有时候为了夺人眼球,有时候仅仅只是为了互相撕扯,模样难看至极,却座无虚席。
古有审美,时代在进步,我们流行审丑。
0 1
2011年, 山东电视台《我是大明星》的节目里,有个男人唱了一首歌,引得评委们连连鼓掌。
也正是因为这首歌,他走出了山东,来到央视的《星光大道》并获得了总冠军,还走上了春晚。
一首歌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他正是大衣哥——朱之文。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记不清,但那时候,大衣哥确实是我周围很多亲戚们都喜欢支持的偶像。
同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生来就是农民,为人朴实爱唱歌,但他又有些不一样,他从地里“飞”了出去。
但没多久大衣哥还没有飘,他村子里的人,就开始飘了。
隔三差五就有人找他借钱,有的是为了买车买房,有的是为了娶媳妇,还有的是要“养老”。
然而说是借,还回来的却没有几个。
在周围人眼中,“朱之文=冤大头+摇钱树”,他成了被吸血的对象。
那些他出于好心为村里修的路,翻修的学校,似乎都变成了他私人应该做的事情。
可他做得越多,越不被人感恩,甚至后来就连私生活都受到了打扰。
不能再从大衣哥身上剥削的时候,村民们又想起了直播大衣哥生活的主意,甚至还有人趁机捉弄,让人看看大衣哥被人欺负时的样子。
他们蛮横的踹开大衣哥家的大门,似乎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赢得了胜利,简直让人恶心至极。
0 2
如今,大衣哥的历史,依旧在重演。
这几天,山东又有一位“拉面哥”在社交媒体上火了。
因为他一碗拉面只卖3元,而且坚持了15年不改价,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拉面哥”。
“拉面哥”真名叫程运付,从2006年开始,他就在山东临沂费县各大集贸市场出摊拉面。
虽然一碗面只赚4、5毛钱,但来吃面的都是老顾客,拉面哥也就没有再涨价。
“我的顾客都是老百姓,我知道老百姓的苦日子,我就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想让老百姓吃上最便宜的拉面。”
靠着这份勤劳和善良,他的生活有了起色,然而当“拉面哥”的事迹在网络上走红以后,他的生活却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梁邱,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最近几周却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他们架起了相机、手机,将“拉面哥”家里里外外的围住。
这些聚光灯,不仅打扰了来吃面的人,也严重影响了“拉面哥”的生活,打破了小镇应有的宁静。
于是前几天,15年来风雨无阻出摊的“拉面哥”罕见的没有开张,原来是元宵节那晚,十几个网友聚到他家直播,一直闹到了凌晨。
关注像雪花般袭来,却让拉面哥的生活备受困扰。
对于自己的突然走红,拉面哥很无措也很清醒,“我就是个农民,卖拉面的,最重要的是群众对我的认可”。
然而却无法叫醒,那些已经钻进流量怪圈的人们。
还记得去年突然走红的流浪大师,他被无数自媒体迅速裹挟走红,短时间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然而没有多久,江湖上就再也不见他的传说。
走之前,他仿佛看明白一切:
“我现在感到很难受,你们就是把我当猴子看嘛。”
这句话说得很大师,那些所谓的赞誉,说到底是在看戏,热度过去之后,只有一声叹息和满地狼藉留给被消费过度的普通人。
0 3
不要让审丑和名利,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主旋律。
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李娜,在自己的公号曾写过这么一段话:
“不能为自己带来实际好处的关系,被视为不够聪明的选择,甚至连为一个人难过都会令观众感到不悦,如果不能在受伤害之后马上报复回去,或者立即变得更强大,观众就会觉得不爽。”
现在的文艺作品,以及呈现出来的价值观,都太过势利和世故了。
希望自己过得好没有错,但请始终相信我们活着的意义不止于此。
我不希望比我们小的人,说起以前的故事只有嗤笑与不解,我不希望那些旧人终有一天被人定义为傻瓜。
我们每日的追求,除了注视之外,还应该再多点什么。
就像朱之文大哥成名曲里唱的那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过去,到那时我们能留下些什么,希望不是一场小丑的狂欢。
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