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3-01 02:33: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是一本由[美] 亚伦·T.贝克(Aaron T.Beck) / [美] 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2018-11图书,本书定价:108.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精选点评:

  ●令人惊艳的翻译,兼顾了语言习惯和逻辑性。能把英文问卷中翻译出“宁教我负天下人”的信念,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虽然对于认知和现实检验的损害不如症状性障碍那么严重,但人格障碍的失功能信念根植于原始图式,持久且稳固。改变需要长久的过程,虽不易,但仍可一点一点进步。

  ●正确认识自己,自救就完成了一半。

  ●不同的人格障碍类型太适用了!每个类型还有治疗师的治疗案例。 依恋型+回避型! 想起之前前任说我总是喜欢用弱小无助的表情包,现在想来完全就是依恋型人格障碍需要帮助和关爱的表现啊……

  ●里索书里的6层级以下的病态人格,我的垃圾家族一堆这种垃圾人群

  ●读过的心理学书籍太少,不敢就专业立场做评判。只能说,它对我帮助很大,指导性地理清了我的思路。感谢作者编者和翻译。另外,它主要面向的读者是治疗师,身为患者,阅读它一定要有清醒的逻辑,不要生搬硬套。

  ●教材型工具书,分类互相重叠,仅供参考而已。。。

  ●以前觉得认知行为僵硬死板,太过结构化,难以理解到来访者,读了这本书,完全扭转了我的看法。与精神动力学只是切入的路径不同,最终殊途同归。

  ●这本书真的超有意思,19年的推荐Top1; 身边遇见很讨厌的人或者很难理解的人竟然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虽然没有大量的论文作支撑,临床的案例还是很有意思很有代表性的

  ●因为有了shield,所以她以为自己获得的关心来自shield。shield让她自以为安心,也让她丧失。从别人那里得不到源源不断的,暖心的真实的力量,于是只从冷冰冰的shield那里得到固定的冷的虚假的硬的支撑。我编造了一个谎言试图让自己在失衡奇怪的世界生存,时间久了,谎言也成真了。感谢这本书,让我对那些对自己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宽宥。感谢千千万万正在疗心的治疗师们,让很多活在恐惧与无妄中的人踩到了实处,获得了自己。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读后感(一):网络上的浮夸风,人造繁荣如何植入自卑和贩卖焦虑

  

解释为什么你在逼乎上感觉人人都是211,985,月入百万的浮夸,原因在于百分之九十六的非本二生和月入五千的人不敢发声或者没渠道发声,最后少部分人的浮夸,自我意淫和吹嘘成了网络上最大的声音,因此大部分人内心充满焦虑,恐惧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读后感(二):北大科班课程的系统知识和技能体系

  16门必修课: 1、心理病理学 2、临床访谈与评估 3、人格评估与实践 4、临床心理学伦理 5、心理动力性治疗 6、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 7、认知行为治疗 8、家庭治疗 9、高级心理测量 10、团体心理治疗 11、学校心理咨询 12、正念干预的概况与体验 13、临床案例管理 1 14、临床案例管理 2 15、心理动力治疗督导 16、认知行为督导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读后感(三):treatment与therapy

  2019年7月,我有幸与本书译者闲聊,

  虽然他是主要做cbt的,他却首先谈到了cbt的短板和弱势,同时也提出,心理咨询疗法正在趋于整合。比如书中谈到的图式疗法,有着浓厚的精神分析风味;意象、空椅子等技术,也悉数出现在cbt框架中。

  朋友表示,theropy中,往往有自己成套的理论和方法;而treatment中,会融合各种流派的技术,用于自己的理论框架。

  这本书中,也许正体现出心理咨询技术融合的大趋势。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读后感(四):身边一堆6层级的人格障碍

  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我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过很多抑郁访客,绝大部分都得到康复甚至疗愈。 我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心理普及到现在还是很狭小,大家对抑郁、抑郁症的了解还是真的太少了。抑郁症本身不难治疗,难的是人格障碍。很多抑郁症底层是人格障碍在阻碍人求助,比如自恋性人格障碍特点的抑郁是:特别爱面子,重自尊,不能说出自己的不足。即使抑郁了,也很难面对和允许自己。很多时候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怎么帮他,会越来越严重形成死循环。 神经症的特点是“死循环”“魔咒”“轮回”——它们具有“强迫性重复”的特点。要完全跳出来,自己比较困难也会把问题想得很严重。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读后感(五):1集体卖惨的负面认知和一夜暴富的不切实际期待2行业剥削新人和垄断

  一年十一万在新一线城市已经很高了,已经高于平均收入了。

  很多人说心理咨询师多么惨,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难道非得一年赚几十上百万才叫不惨吗?任何一个合法正常的职业,能在新一线城市赚到一个月一万左右,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何况这十一万赚起来还不用996,不用天天打卡赚一点全勤奖,不用处理过于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不用担心企业倒闭自己找不到工作。怎么看都不算是多么惨的职业。觉得惨的人,是不是预期过于高了。——集体卖惨和不讲平均收入的不合理集体期待误导了我,只能说集体的魔音真的是要命的误导。

  首先,坦然接受青年危机的到来,就会让我们的内心平静许多。 其次,要从各行各业的收入平均值去衡量,而不是被何不食肉糜和满脑子年薪百万的的不合理期待的信息误导。

大家都是平凡人,大部分人挣得都是那摩多,真正能赚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