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越住越美的极简收纳术》是一本由米歇尔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家越住越美的极简收纳术》精选点评:
●居然有词条了!自己支持一下……
●差不多就是一些已经知道的东西
●其实生活理念部分比较多,收纳技巧的反而不多
●1小时不到读完,原本以为只是一些简单的极简tips堆砌,没想到越完后看心情越平静,前面的建议很实用,但最喜欢的是第五章,和内心,和禅定有关。5颗星感谢带给我久违的宁静
●这本书真的很治愈啊,读了心情很好的那种。除了作者对无印良品的极度推崇有种打广告的嫌疑外,书中的理念、技巧也比其他日本作者所著的同类型书籍要实用一些。老实说我最怕看到收纳是要买入很多收纳用品的,所以这本书不会引起我的购物欲,而是会让我动手整理的,冲这点四星吧,微信读书可以免费阅读,再加一星,推荐!
●生而有涯,要及时整理收纳。
●跟作者有深深的同感,因为不局限于收纳,更多是生活技巧和理念,书名还可以改为《为你的生活施加小魔法的55个方式》,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点滴,诠释了什么是“用不紧不慢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感谢遇到这本书,唤醒了我遗忘的小技巧。
●实用性的内容几个小tip就能写清楚了,有点浪费纸。。。对缺乏科学依据的食疗持保留态度。。。结尾关于一些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分享勉强值回书价
●挺实用的
●这根本不是什么极简收纳术,这是无印良品种草推荐
《小家越住越美的极简收纳术》读后感(一):简单的书,简单的生活。
一本简单的书,却看得非常舒服,作者分享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读者感同身受,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实用的收纳方法。其实收纳术只是外在的术,真正的道是从内心开始降低物欲、简化生活,感恩身边每一件陪伴自己的物品和每一位关心自己的人,因为爱自己、爱生活,所以会使用真正喜欢的物品、和真正喜欢的人相处,而不是敷衍生活和敷衍自己。作者在娓娓道来家庭小事的之间还加入了日本其他极简生活达人的生活心得,看得出来日本真的是一个处处精致的国度,令人向往。另外,图文搭配也比较简单清新,和作者的为人、生活方式都如出一辙。
《小家越住越美的极简收纳术》读后感(二):生活的智慧
这本书总体改变了我之前对收纳类书籍的偏见:我以为它会只教我技的东西,但其实它教我的是术,甚至是道,是喜爱生活会生活的艺术,是与人生相处的道法。谁能想到呢?一开始我还准备破口大骂,因为作者告诉我收纳的最好方法就是扔衣服,我当时心想,那我还要看你这本书干啥。现如今发现,的确,既然是很久都不穿的衣服,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整理它呢?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改变,应该是我会从把家务当作例行公事,变成认识到它是生活本身,是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去沉浸其中,去热爱它,去喜欢它,去感受它,去经历它。知道做它的每一件事都能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一点点。
我从作者的身上学到了一些聪明的办法。比如随手做就是最快的,还有让做事变得更快、让时间变得更多的小技巧,比如看完书我立刻收拾了十斤旧衣服,换了蚂蚁能量和五斤洗衣液。以及把当季的衣服都挂起来,省去叠衣服的时间,家里也不再因没叠的衣服而变得凌乱,且今后只需换季的时候叠一次,再收到收纳箱里面就好。衣服不需多,把今年常穿的留下就好,如果是近两年没穿且不喜欢的,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扔掉。过去的衣服已经配不上今天的你啦!
受作者的影响,我现在开始慢慢注意随手随时随地收拾收纳,也会注意从某处做起,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其他的房间其他的人。我还学会了,只留下自己关心和喜爱的东西,不去想“扔不扔”而是想“留不留”。学会了每天给生活一点点的小改变,在清晨的时候就用完成时态把今日任务或愿望写下来。因为“当你写下来了,事情就做完了。”
“打扫是一种类似冥想的禅修,它只让你活在当下”。书里有一个表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由自在,不紧不慢,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无忧无虑吧。
《小家越住越美的极简收纳术》读后感(三):生活很值得。
在飞机上佛系看完这本书。
应该是我看的第一本极简主义的生活整理术,这种书果然只有细心的日本人才能写出粗来吖。
最近这几年身边的朋友都在极力推崇极简+环保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断舍离。这次趁着飞行途中阅览了这类书籍,啊,真是非常治愈的一件事情。
作者是一个非常具有生活感的女孩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每天都会早起,将一天的计划和安排在自己的日程本上安置妥当,和家人一起做家务、而且这种家务非常的自然,每天花五分钟、不用太费力气。她会将自己的愿望写下来,因为她觉得一旦写下来愿望就很容易实现。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轻松洒脱简单的生活理念会让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最后大家都很齐心协力地共持极简概念。
但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想当初我也是一个居家小能手,比如心情好的时候总会去叠叠衣服啦,收拾书桌啦。但是可能过不了一周,一切都会打回原样…所以难在日复一日坚持。但另方面、这样的生活需要一种对时间高度利用的能力。转念一想,能够顺便发展和锻炼自己的这样一种能力,仿佛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呢。
其实从很小,我就特别不喜欢做饭、也不喜欢居家。我觉得这可能跟我的家庭有关。总会觉得做饭洗衣收拾房间是一件特别麻烦,并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从小我就觉得自己不要做一个家庭主妇。也不要做一个只会围着他人转的人。因为不认可做饭这件事情,每次去朋友家都会煞有介事地说“呀,不好意思啊,我不会做饭”,或者“呀,不好意思啊,我讨厌做饭”
其实最近接触的日剧《昨日的美食》会让我觉得,如果你的付出被珍视被看见的话,并且有人愿意理解你,倾听你,帮你一起承担的话,其实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呢。所以呀,能周遇见一个真的看见你的人,同时你也愿意看见ta的人,就好好珍惜吧。
:关于极简生活,应该多去想象,越具体越好,可以用插画的形式画出来。
《小家越住越美的极简收纳术》读后感(四):人生有限,要在自己喜欢的空间(房间)里舒服地度过
《小家越住越美的极简收纳术》读后感(五):从心开始的整理
书的开篇前言里作者就介绍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拥有国际背景的五口之家会在不同的国家或城市生活,曾饱受搬家之累。这就是我跟我先生的状态,虽然我们还只是两口之家,但是因为生活在异国和不同城市的变换中,最近几年都是平均两年搬一次家,而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正经历着数不清的第几次搬家了。通常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最急切的去寻找解决方法,就如同我,在做搬家整理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东西有多少,平常藏在犄角旮旯里的都像是小怪兽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我甚至想一股脑儿的把所有东西都给扔了的想法。看着一堆堆的物品,我的思绪如乱麻一般,希望书能引我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本书之前我还看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从里面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整理技巧,在读完书后,我对整理和人生都有了全新的感受,连我的先生都说相比我之前在做整理和选择留和丢的物品之时,现在的我更加的果断和高效。在读完这本书之时我已陆陆续续的把东西全部搬到了新租的公寓,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吸收了许多,从排斥极简主义到爱上,其实真的只要经历这一次次搬家就可以了,当然也可能跟我年纪越来越大,体力跟不上也有关,这几年体力,阅历和心态确实都变化了不少。比起年轻的时候单单追求美感,有时候甚是美且无用的物品,现在的我会更加倾向于实用第一兼具美感。试想一下如果我是在年轻的时候阅读了《东京风格》,看到这本书里年轻人们乱乱的房间,也许会产生共鸣,可能还会羡慕起这些人,能活的自由且被自己喜爱的物品所包围,就算是连吃饭睡觉的地方都快没有了,但现在的我阅读之后,只有一种这种房间怎么能住下去的感受。其实之前的每次搬家我都暗暗跟自己说不可以再乱买东西了,但这次的感受更深,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向自己抛出问题,比如,如果现在我们两口之家的物品都如此之多,家庭成员一旦增加岂不是更加没有空间。买了的这些衣服其实经常穿的就是那么几件,那些放着好几年的真的有必要留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一一的去寻找答案,最后得到的就是回归到生活的简化。而正是这本书一步步引导着我去做整理的减法,了解你到底需要多少件衣服,养成每日5分钟的整理习惯,把物品循环利用起来,每一年都应该有断舍离的时间等等。
作者在拥有三个孩子时,还能保持空间的干净整洁和宽敞,这是多么伟大。她的生活哲学里包含着less is more和禅学之美,这与作者所成长的环境也很有关系,在日本的寺庙里成长,佛学也感染了她。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我们的物欲太重,反倒被欲望所累,就像我在扔那些我几乎没穿过的衣服时,回想当时的心情,大部分是觉得便宜就买了,但是并没有觉得有多需要和喜欢,最后还是逃不过被丢弃的命运。其实我的衣柜里还有一些我平常不太穿的衣服,但是这已经是在捐给福利商店10几袋之后了,我跟自己做了一个小约定,如果我买一件衣服,就要丢一件,这样的话在每一次我买衣服的时候都会慎重些。一点一点的改变自己,也一点一点的跳出原有的生活状态,把更多的时间分享给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
就像作者说的整理的核心是减少那些不心动的,留下心动的物件,不要考虑“扔”,而是“留”,这本书和《怦然心动的整理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少了才能体现整理的价值和效果。最近在搬家的期间开始实行了一些书里的理念和方法,那些被我捐出去的物品,在我转身时就忘了,而它们却能帮助他人,让物品发挥原本的价值的同时,也让我的房间变得比原来更加整洁有序。本来觉得烦人的搬家也因新的生活理念而变得充满期待,看到变得宽敞明亮的新公寓,内心充斥着满足感。
整理是从心开始的改变。
2020.3.10 于堪培拉,刚搬到新公寓,开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