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2-26 00:32: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的读后感大全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是一本由张晓风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

  难得的是,晓风先生从事事物物中能觉到那一片风景,无论喜忧,总是赤诚以待……

  先生的文字和一众台湾作家蛮像,如静水徐流,既不张狂、亦不绚丽,估计很多人不会太接受。

  书分四轶,其中一分基本为游记杂感,一分基本为读书笔记,文字随性而为,分篇有些牵强,或者是编辑的意思吧,以为不太妥。且文字应该有些年头了,明显与当下不太吻合,虽是散文,但多为作者思之记、情之叙,读后还是欠有共鸣。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

  藏在缀以丰富想象和婉转多姿的文笔所描绘风景里的,冠以问名者的身份与万物契阔中溢满的深情。具体而言便是作者所谓之“关情”,一种独凌绝峰后回过头来对人世的关怀,对大地的尊敬,对民族的归省,对文化的认同……很难想象一个对万物细致的生命力的张扬而感动的人是如何的饱含深情和热爱。

  正如她所言,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人生栈道上所有值得你驻足的,便是你因缘而起际会的一刻。因情深的事事关心的有情人,在天覆着云,云覆着屋顶,屋顶覆着人。秋芒草覆着大地,大地覆着种子的有情世界共同呼吸。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高考之后第一次看散文

  张晓风这类散文作家,我看的最多的是高考之前那阵子,为的就是积累借鉴里面美丽的句子和段落,作文里来补充自己贫瘠的文字,以至于今天再次打开这本书,习惯性的还是想记忆里面的文字,并揣摩什么主题的作文可以用上,我仿佛已不会真正欣赏一片散文了。

  写散文的人,必是情感细腻的,往往能从寻常的生活中发现可以借与抒怀的点,有时候真的羡慕他们能够这么敏感,无论是情感还是感知,有时候又觉得一点矫情和造作。但是从这些散文里,还是可以一窥他们的情感世界。对于我这种大粗人来说,也算是一种补充了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

  坦诚来讲

  书我没读完

  我拿到书的第一天读的很认真

  后来就忙于各种琐事没时间细读

  整本书散文的笔触是很细腻的

  细腻中带着活泼与可爱

  倒不是哪个观点、描写最打动我

  而是在这苦难的人生里

  无奈的现实中

  能读到文人雅士的矫情

  是件幸福的事儿

  每个作家都是好比一扇门

  而打开这扇门的钥匙需要你亲自来找

  不过就算推开门

  也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和晓风共此暮春

  三月份最大的惊喜就是遇到了我的宝藏作家张晓风。收到书的那一刻,粉色的装帧显得这本散文集无比的可爱。

  看完前面几个故事的感觉就像是作者所写的:等着和一本书里的桥段一拍即合,拍手叫好!温暖细腻的文字,纯真可爱的态度造就了张晓风独特的写作风格。

  里面的花花树树,满天繁星都与我在暮春相遇,和晓风共此暮春,和《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共此黄昏。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我看风景 风景中有我

  什么是旅行,旅行就是从自己呆厌倦的地方换到别人呆厌倦的地方呆。当你走进别人的风景中,你就是风景的一部分。看完这本书,感受到作者在一片又一片的风景中穿过,串出自己的故事。

  特别喜欢第一篇“遇”,在菲律宾的机场,因为一句赞美,意外获得路人赠与的鲜花,小小的鲜花是旅途中的惊喜,就像小孩子突然的到一块糖一样的开心,简单纯真快乐才是我们最想拥有的一切。

  前段时间读了男性作家写的散文,感觉男性作家的写作和女性的不太一样,男性作家的描写像把一幅画放在面前,你可以看到画中的树木和人物。女性作家的描写像是走进了画里面,在寻找共鸣。

  读完书合上书页,突然理解了为啥这本书的名字叫《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人不能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不思考、不进取、不好奇。因为生活没有尽头,完成了一片风景还有一片等着我们。简单、真挚、积极的生活是作者传递给我满满的正能量。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

  19年正儿八经读完的第一本书,也是正儿八经的读过的第一本散文集。我是不喜读散文的,大抵是因为这既会让我沉溺于文字的优美,也会让我意识到自己于文学上的平凡。

  二帙像是一章游记,或许附上插图会更好。书里描述的地方大多是我没去过的,甚至有些根本没有听说过。恒河究竟是一条什么河?克什米尔的地理界限到底在哪?很多在网上查了半天都没查出个所以然,不禁又感慨自己的孤陋寡闻。

  最喜欢的一章还是一帙吧。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跟随作者的文字见识到生活平凡中的不平凡。圆月缺月本是同一种东西,世人何以分辨她的美丑呢?蝉壳树花这两个毫无关联的事物,却又因何能做到息息相关呢?说来有趣,我不单在这一章见识到了散文大家笔下生花的文字,更隐约能看到这些文字背后那个古灵精怪,对生活充满幻想的纯真女孩。

  有人评价其文 “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如今读来,亦不外如是。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我还有一篇风景要完成》

  初读张晓风,从她的书中我仿佛看到了汪曾祺,看到了她对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热爱,仿佛看到了三毛,看到了她对大千世界神秘河山的向往,她写山水,她问“究竟是人在江湖,还是江湖在人?”她讲爱,“不是指男女的怨慕、亲子的关情、朋友的道义或家国的激昂,而是指那普遍洋溢于一切存在之上的爱之自身。”

  张晓风的作品,时刻表现出对山水人文的关怀,“我们所看到的岂是别人的故事,我们所看到的是我们自己…”正是这种情感的代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主义者张晓风,看到了她对国家民族,文化社会的挚爱。所以她说“在这块温暖而富生机的土地上,让我们这些平凡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样,或者也可算是对那些身在劫数中不能亲其亲的人类手足的一种同情吧!”

  quot;我们是画中人,赤足行过风雪"

  “今天是今生到此为止的最后一天”

  “要把世界改造,我没有这个本事”

  “你怕那些东西消失了,你要画下的写下的其实是时间”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它们明明是十万年前闪的光却假装是现在才眨的眼

  这几天一直在看张晓风的精选散文集《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我倒感觉她的文风自然活泼,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读她的散文给我带了很多快乐,非常感谢遇到这么美好的书。

  一下子读了这么多篇好散文,我觉得自己从忙碌的生活暂时可以抽身真好,书中的风景很美。看一看张晓风对人生偶遇的感动,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机场因为同是亚洲人而彼此热络的交谈,因为都喜欢茉莉花而获得一番馈赠,让我从生活的琐碎中体会到一种暖意。

  看看张晓风对人生的百问,路旁的植物,你得的病的名字,都应该问一问。正如书中所说“而问名者只是一个与万物深深契情的人。”

  我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是她写满天星“它们明明是十万年前闪的光,却怕把我们弄糊涂了,所以假装是现在才眨的眼”。多么美好的说法,它们明明是十万年前闪的光却假装是现在才眨的眼,把天上星写活了。书中这种如珍珠一样的句子处处可见,我觉得《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是非常值得读的一本书。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读后感(十):她有发现美的灵魂

  张晓风在书的最后说:“把今日的自己招魂,浓缩为一本小小的书,便是这本《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这是截止目前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书,希望别人也是。”确实,这本书做得很漂亮,光看封面就能写篇散文出来。书中配有多幅彩色照片,与文章完美配合,更显出做书者的用心。

  如作者所说,文章是她用灵魂写出来的。眼睛看到的,再用美的灵魂沉淀成文字,传递给读者,很费心血,任何一个有心的读者都可以从张晓风的散文里感受出这一点。

  散文是需要作者用心书写读者用心阅读的,两者的灵魂必须始终保持敏感与温度。散文像夏天大雨过后如洗的街道,深秋散步在田野里,冬天寒夜里深吸的第一口气,春天扑面而来的风。所有这些美,散落在疲惫生活的角落里,张晓风用孩子般美丽的灵魂捕捉到她们,写成了本书所有的文字。

  她把这个世界,我们日常忽略的丢弃的微小的美都悄悄收集起来,再用一本书展开轻声告诉我们:“快看,我都帮你收着呢……”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就是这样一本书。我看到了,希望更多的人也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还有一片风景要完成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