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一切市场的人》是一本由爱德华·O·索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4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一):个人成长与社会化成功经验的分享,全面而翔实。
作者将幼年的性格特点与智商优势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机遇,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描述的简单明了,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天才少年无疑是自带优势的。从人生伴侣来看,与其选一个成功人士,不如选一个智商超群的“书呆子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二):传奇都是有勤奋打底的
书翻完了,为数不多的在pc版kindle上看完了一本书,满满的感觉都是“勤奋”。
传记性的文章,收获最大的几个关键字:
1、即使再谦虚,天分也很重要。
2、投资就是寻找大概率事件。
3、风险控制比赚钱还重要。
4、验证策略,执行策略,调整策略.
5、复利模式是最好的财富增长之路。
6、钱很重要,有了钱后,家庭最重要。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三):一个天才的传记,量化投资的鼻祖。
所需背景知识点较多,断断续续到现在才看完。从拉斯维加斯赌场到华尔街,从“ 21点计牌策略、凯利公式、可转债对冲”到“布莱克-舒尔兹公式(其实是索普第一个发现,可以拿诺贝尔奖)、统计套利”等,横跨资产管理、日常生活、学习。写得坦诚,让人受益匪浅,索普把他的高智商利用得无与伦比。如果说索普所有成就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天赋、努力得来的(索普出身的家庭和时代背景决定了跟好运沾不上边),但在找媳妇就不是了,这里面有巨大的随机性(当然索普依然会教你用数学37法则找媳妇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四):对冲挺好玩的
Hedging, 对冲 以前,我以为买股票就只有低买高卖这种方式赚钱。这次才知道,原来还有对冲,实在是极其聪明。 对于一家公司,有两种证券交易品可以买卖。但由于某些原因,常常会出现一种价格被低估,另一种价格被高估的情况。于是,就可以做多被低估的产品,做空被高估的产品。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定价是趋于理性的。这样就可以套利。 当然,实际的难点在于判断什么样的价格是高估、低估的。作者也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研究,才有了稳定的套利方法。 巴菲特投资理念 而巴菲特“坚信从长期角度看,市场一定会增长,而且他的资产也能够在波动中击败市场,最终在整体收益上大幅领先市场。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五):一个天才故事的启发
主要是在去青岛旅行的往返高铁上读完的,这是这个天才的自传,读着很有意思。
1 前面关于青少年时期的章节,读来尤其有趣。真正的天才不是后天培养的,他们天生就是。
也部分缓解了作为老父母的焦虑——不要以天才的标准要求普通孩子。同时也启发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探索的自由和空间。
对着电话薄从1数到3万多,数到睡着,醒了又接着数;在冰箱存储易燃易爆化学品,在家做化学实验……很难得他父母没干预,或者说他父母忙着无暇顾及。
2 索普的特点:对一切既定观点和思想持怀疑态度,并设计实验亲自验证。既有批判性思维,又很擅长动手实践。
这要求极度理性。这在战胜赌场和华尔街的章节体现得很多。很多人很聪明,但无法战胜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3 看不太懂赌场和基金投资的章节,感受最深的是:要永远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财富、健康、家庭,需要自己去做取舍。
4 他和妻子的相处模式,正是我理解且追求的伴侣生活:彼此互相欣赏,互相支持,互相成就。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六):读书随笔:两条思考
一点思考如下,随笔:
如果市场价格有效,资本主义必将终结?
没有套利空间的市场能否交易与生存?区别在于过热高估抑或是过冷杀跌。
“零”等于完美,市场存在本身就是对于完美最大的嘲讽与追求,套利与差价才是交易的前提,矛盾中蕴含和谐,和谐与矛盾并存,类似于阴阳般转换而这就是自然法则。
有效市场假说也好,无效市场前提也罢,发展中的事物,在进化中蕴含变化,这还不是最简单的道理吗?
一点思考续:和老爷子思想接近。
市场价格是否已然代表未来预期?
市场和事件之间存在明显因果关系,故此市场是滞后的。
那么当前价格能否影响未来事件?
假设当前价格可以影响未来事件,那么发生未来事件必定又会反向影响“市场”。
又是,“市场”的存在与其成立之前提条件,故此“市场”与事件之间存在明显因果关系,“市场”价格滞后也就是明确的。
故此,“市场”价格有效不能代表未来预期,一旦预期成立,说明“预期”本身之因果已然具足,故此二元互动必有因果,先后而已矣。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七):无效市场理论的实践先锋
一直喜欢读这类自传,作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外人分享,这是多么的难得的机会啊!这本书应该很不错,刚读到第一章我就好几次笑出声来了!
读完了,世界是不完美的,金融市场是不完美的,也就是一定存在无效的情况,本书作者就讲述了自己如何利用市场的无效性,使用自己的数学才能,构建无风险套利模型,赚取利润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不需要使用很多的经济、金融、商业的理论和实践,不需要研究行业、公司、大盘、个股,而只是从数学理论出发,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市场无效性导致的定价错误,构建一个投资组合,做多相对低估的品种,同时做空相对高估的品种,在等待或者促使价格回归正常的过程中,赚取利润。
这是在市场不完美的情况下,促使市场变得完美的动作,开创了量化投资策略。而且市场中很多这样的无效性,在有效市场理论的指导下,被大量的视而不见,作者很奇怪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这种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接受,并用来赚大钱!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从挑战赌场和庄家这个传统上不可能的任务出发,取得成功后,继而向最大的赌场华尔街进发,同样取得成功,这也是作者事业的辉煌顶点。
本书后半部分,则是讲述了金融市场和投资的通用话题和道理,我翻看短评,发现读者对本书的前后两个半部分的看法大相径庭,有人认为后半部分更具价值,我不这么认为,后半部分的诸多道理:复利、资产配置、金融危机、旁氏骗局等等,都不是如同书中前半部分讲述的量化故事一样是作者的创造,而是总结的公理,对我而言,则是进一步强化了自己脑海中的概念,留待将来去实践!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八):几个要点
1有些结论要自己验证而非轻易相信。
2关于21点记牌:
这是最简单的计数方法,赋值只有–1、0和+1,但至今仍然被很多顶级职业玩家所使用。具体做法如下:从0开始计算,所有牌面为2、3、4、5、6的小牌,每使用一张就加+1。而7、8、9这些中间大小的牌面被计为0分,因为它们的出现并不影响整体分数。而像牌面为A和10的大牌被记为–1,这些牌会减少总点数。
下注规模从1个单位~10个单位不等,赢面大的时候下重注,赢面小的时候下轻注。
更复杂一点可以参考凯利公式。
3轮盘赌,你可能赢不了规则,但是可以赢的了机器。
4金融市场跟赌场不同之处在于赔率胜率不固定,别人下注会显著影响结果,应对方法是基于市场中性的统计套利。
5选择合伙人或者交易对手的人品很重要。
6着眼于长期复利,年化20就很优秀了。
7警惕庞氏骗局等一系列骗局。
8赚钱不是目的,更美好快乐的生活才是。
9要回馈社会。
10下场前要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必优势太大,只要有一点点优势,然后持续自律的执行就行了。(可能过程会很无趣)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九):一部有趣的自传
去年就听某大佬说起这书, 当时还没引进国内,花了些钱从亚马逊买到了英文原版,但看了序言后 就把书放架子上吃灰了。
上个月出差在机场书店瞎逛,猛然看到 这书居然出中文版了, 随便了翻了几页,觉得写得不错。但还没打算买,毕竟不便宜,顺手查了下kindle版,居然也要好几十。谁知,机场大量航班因为天气延误,此时,不再犹豫,直接一键下单,拿出最爱的Kindle Oasis, 连上机场Wifi,下载成功, 开始阅读此书。 大概花了几天时间读完了。 这书值得 二刷。
干货最密集的其实就是前言了,摘录如下:
第一,对于像“你无法战胜庄家”这类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观点,我都会亲自检验。
第二,我通过发明新的实验来检验理论,因此养成了采纳纯粹的思考结果的习惯,我也因此获益匪浅——比如在对于认股权证的估价公式问题上。
第三,当设定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时,我会制订一个很现实的计划,坚定不移地加以执行直到成功。
第四,努力保持一贯的理性,我不仅在特定的某个科学领域中践行这一原则,也在做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时践行它。
除此以外,我还意识到了没有证据不轻易下结论的价值所在。
总共5条, 最后一条目前基本做到了,但也只是这两年才明白这一点。
第四条自己做得好像还行, 前面三条还需要 努力践行。
作者的生平 挺有趣也挺简单,尤其是他小时候。 比起之前看的《乔布斯传》,似乎比起乔布斯,作者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转折。
虽说身份是一个数学家,但 大部分 人生精力 还是用在了投资领域,并且 作者的投资手段,无论是期权 还是统计套利,都离不开做空机制。
《战胜一切市场的人》读后感(十):《战胜一切市场的人》 8.5
① 真奇怪,我自己是价值信徒,坚持从商业模式和基本面去理解公司,但是我至今看完的两本投资大师的传记,却偏偏是利弗莫尔和索普的。投机分子身上总有点吸引人的东西。相较而言,巴菲特和芒格被他们自己修饰地太好看了。 ② 当然,巴菲特虽然也聪明绝顶,但之于我等庸众,已经是最好模仿学习的对象了。 看了第一章就知道,爱德华·索普的天纵奇才,你真的学不来。对他来说,从化学系学生到物理系教授,然后被所有赌场记恨,再成为量化基金祖师爷,在职业生涯里始终战胜市场,成为亿万富翁,都是一种命运蹉跎、误入歧途。这聪明脑瓜没去拿个诺贝尔奖,顺便推动人类发展进程,真是浪费。 ③ 被问及此生最得意的投资成果,他可能会矜持地提及87年股灾通过对冲拿到正收益的赫赫战绩,不过要我说,他这辈子收益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娶了他老婆。 ④ 投资和赌博,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有优势的下注是「投资」,没有优势的下注就是「赌博」。 索普即使在赌场上,也能建立属于他的优势系统,所以他频繁进出赌场,那不是在赌博,是在投资。 有些人呢,即使在中国A股这样一个赚钱机会特别大的市场,也能够乱来一通、持续亏损,可谓赌博。 ⑤ 所有人过来问我如何投资如何理财,第一步我都会推荐他们尝试花点小钱买点沪深300,因为在中国,沪深300就是最准确的市场本身。七亏二平一盈,很多人穷尽心思甚至跑不过市场,而且随着市场的成熟,个人包括专业的基金经理,将会越来越难以战胜市场。 但是爱德华·索普做到了,所以说《战胜一切市场的人》,实至名归。 可惜他的投资公司无辜被牵连进政治斗争和华尔街内幕交易,被迫解散,从此只有「天下量化出新港」的传说。
他自己倒也知足常乐,反正已经是亿万富翁,早就财务自由,干脆退隐江湖,颐养天年。 ⑥ 当然天才如索普,给到读者的建议也无非是投资指数基金。也许在他看来,这才是期望收益最高的选项。 真传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