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往事》是一部由丁亚民执导,刘若英 / 赵文瑄 / 寇振海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往事》观后感(一):倾城也是枉然
女子的一生在期盼些什么?一个深爱的男子,抑或一手绝世的文字?
张爱付出所有,爱着胡兰成,却换来对方的见异思迁。是谁错了?没有人错。爱时真切,也就足够。
相望着,待年华老去,虽温馨,却也折磨。不如就这样,各自活着,只有记忆鲜活。
倾城又如何,敌不过事过境迁,人去楼空。
《上海往事》观后感(二):太喜欢张爱玲太喜欢刘若英
给五星,因为太喜欢张爱玲也太喜欢刘若英。台词很美,文学的美。一集一集看下去,静静的思索,细细地品味,缓缓地汲取其中的养分...很享受!看这部电视剧,要尽量去除掉对胡兰成汉奸身份的厌恶以及对他“花心”的鄙视,回归到张爱玲与他情感脉络,感受和体会他们相处过程中非常人所能企及的感知力与表达力。
《上海往事》观后感(三):海上花
很早之前就听说刘若英演了张爱玲,却一直没有看到过公映,网络里流传的也很少。最近偶然想起这部剧,竟然在优酷搜到。初看总觉得奶茶没有张的韵味,看过几集之后,发现其实故事更多是来讲述她的个人生活。偶尔穿插的小说的片段让人欣喜。
喜欢她对瑞荷说的那句,我什么都没带来,除了几个故事。
中学的时候买过她的全集来看,最爱的还是半生缘。
《上海往事》观后感(四):烂尾了
看了完整的2集就决定放弃了。
开始看的初衷完全是为了张爱同志,可是因着奶茶的原因这几年都没有去看,只是放在那里。最近实在闲来无事就翻出来看了。可是只看了2集就看不下去了。
虽然从没见过张爱,但是光从她的照片,那张为人熟知,睥睨一切的照片,就实在是无法忍受奶茶。她实在是太台湾了,一点嗲,一点娇,一点媚,却完全没有在那种环境中挣扎出来的人所有的傲气和也许会有的一点点冷酷。
所以,结论是我终于也烂尾了。^_^
《上海往事》观后感(五):他和她
她从海上来
他从胡村来
没有讲好
刚刚好
遇见了
不早也不晚
才子和佳人
除了爱情
还能发生什么呢
无数个版本
都嚼成了香口胶残唾水
还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她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
未必喜欢成为人们口中的故事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王道
他不给她安稳
她只得转身离开
千百年来的月亮照着
古代是,今天也是
《上海往事》观后感(六):海上
她从海上来
他从胡村来
没有讲好
刚刚好
遇见了
不早也不晚
才子和佳人
除了爱情
还能发生什么呢
无数个版本
都嚼成了香口胶残唾水
还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她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
未必喜欢成为人们口中的故事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王道
他不给她安稳
她只得转身离开
千百年来的月亮照着
古代是,今天也是
《上海往事》观后感(七):一往情深有何用
如她这般一生未免太过一往情深,她跟胡如果只是挚交呢?她母亲和她都没能得到终生幸福,而她们代表了一代比一代强过来的女性,从追求自由到自力更生,仿佛历经的艰辛还不足为奇,只到终老客死异乡也是因为她还能忍受……这么值得可惜又可爱的女子,偏偏得不到被人呵护终生的疼爱!拼命挣扎的人或许就是如此更能承受才拼的吧!这么二十几集来浅谈一生,让我吸收到的唯有惋惜,女子喜好打扮,那都是因为想要让喜欢的人来喜欢回来,可遇人不淑,真同花期,不得永久娇艳欲滴,只到最终她始终是自由不来的
《上海往事》观后感(八):她挑了最难的一条路走
终于看完了电视剧《张爱玲传奇》,人生有很多选择,最后的决定都是单行道。在所有的路里她挑了最难的一条走。她写作写到眼睛流血,炎瑛离开后,她没有一个朋友。在一个人的城市里,和远在美国的瑞荷通信。那成为她唯一的安慰。瑞荷去世后,她一个人在美国生活。她死的时候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次日才被人发现。这部电视剧我买了有3年了,一直都没法完整地看下去。今天终于看完了。很多事真实的面目常没有一个华丽的收场。她找到深入事件内部的方法,她选择了一条独立、自尊的道路,生活的窘迫却如影随行,她的一生是一个让世人感叹的传奇。
《上海往事》观后感(九):爱玲与兰成
编剧很好,穿插张的散文,小说,电影剧本,话剧,和传记来展开故事和对白。选角也不错,有几个镜头刘若英和张爱玲神似,赵文瑄也美得让人不忍指责
喜欢配着揪心音乐的精致念白。两个水晶心肝玻璃人被描写得活灵活现,就是故事场景的转换有一点呆板,都是黑掉再亮起来的手法。情节有一点点拖沓,必须沉下心耐着性子来品才行。剧中有很多颇有兴味的象征物很有意思,像那骇人的电梯声,玫瑰花,大木箱子……
看完以后才体会到了男人与女人的不同,男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兼爱,而女人则喜欢独享的窃喜。我同情胡兰成身不由己的不能自拔,也能理解张爱玲的忧愤。
《上海往事》观后感(十):有点喜欢赵文瑄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有点喜欢赵文瑄,如果,胡兰成是这样的儒雅中年男子,如果,我是情窦初生的黄毛丫头,我会喜欢这样的男人的。
小时候,因为爱着张爱玲的缘故,一直很排斥胡兰成,但是大了,看事情的角度渐渐变得多元起来。
现在觉得张之爱胡,不见得是因为被人懂了,所以爱了,而是因为胡是情场高手,而张是情场幼稚园的孩子,被人一花就花进了。
而胡之不爱张,也有张的不近人情,不通世故吧。
张是伴着我青春岁月长大的人,却很奇怪一直没太多关注过她的身世,只是,爱看她的文章。直至看到此剧,才恍然为何她的文字多是阴暗。
不过,赵文瑄,真实的人,那天看对他的访谈,觉得有点傻有点呆,不是我的styl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