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2-13 01:39: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摘抄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是一本由华斯比 选编 / 海漄 / 何慕 / 言桄 / 方洋 / 中生礼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精选点评:

  ●相比于去年的年选,今年的年选更注重推理性。有三篇在其他单行本中读到过,就不加置评。《异灾》这一篇悬疑氛围描绘的不错,最后居然能自圆其说;《时钟不会说谎》这一篇,最喜欢,很有想法,跳脱了传统推理的束缚,《转世》《鬼火之翼》这两篇,中规中矩,不能说是惊艳,但也是水准之作;《公交,彩票与咖啡店》脑洞开得很大,但逻辑不是很严密;《十年》感觉叙述节奏有点拖沓,有些描写有点不必要,最后以为会有反转,略微有点失望。发现有很多作者都很熟悉,前几年的年选多次出现,如果编者可以多选一些比较陌生的作者的作品,可能会发掘出一些好的作品。最后,希望中国推理加油,感谢编者以及所选作者的作品。

  ●同上

  ●日常之谜、怪谈与我们无处安放的罪念、公交,彩票与咖啡店非常差

  ●拿到书后每一篇都重新读过一遍,最不安的还是觉得大家虽然都进行各种新的尝试,但依旧被扣在了经典悬疑或推理元素的壁垒之中,我自己也是如此。因此最喜欢的是《时钟不会撒谎》,因为这篇作品拥有创意,而且也很好地打磨了自己的创意,包括梗的处理和梗本身的意义,而且还因此写出了一种我喜欢的幻想风格;《十年》入围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是获奖了,因为现代都市题材,优秀的故事和情感,以及毫不违和的推理元素,达到了我对理想中的推理小说的所有标准,虽然我觉得有些地方不够精炼,但依然不失为一篇优秀作品;“画家在密室的四面墙上画出了外面的景色,却依旧改变不了密室的本质”,本来想以此为题写长评的,后来发觉这句话本身就足以作为对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作品的评价了。至于这究竟是好还是坏,还是无关紧要,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也就不写长评了。

  ●今年实在太难了!几经波折,年选终于搞定了!这次重点推荐豆包、凌小灵、中生礼、柳荐棉几位新人的作品,《时钟不会撒谎》《转世》《鬼火之翼》是第二届“连城杯”全国高校推理小说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十年》是第二届“华斯比推理小说奖”获奖作品。由于涉及敏感的社会话题(出版社语),另外两篇华斯比奖获奖作品被临时撤掉了!太可惜了!我还是争取找其他渠道刊发,尽早与读者见面把!

  ●时钟和鬼火很好

  ●2020.3 因为里面部分篇幅已经看过,所以很快就看完了。实话实说之前比较期待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有豆瓣经常看到的豆包和凌小灵二位大佬的文章。也是第一次读两位的作品,而事实上也没有让人失望,尤其是那篇《十年》里的某些细节正好击中了我并不低的敏感点/泪点。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精选集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不是核心推理爱好者聚会,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不大好谈到尸人庄或者水母,但也许合适把其中的一些故事拿来讲一讲。

  ●top1:十年 诡计和社情相得益彰,结局微微有些着急 top2:时钟不会说谎 意外而温情的结尾,缺点在于日轻感过于浓郁 top3:密室逃脱 逻辑流佳作

  ●《非关正义》《远岛方舟》《密室逃脱》几篇之前已经看过了,这次重看,依然喜欢。《异灾》对于雍正无头之谜及血滴子的解释颇有倪匡卫斯理的风范;跳脱传统推理的《时钟不会撒谎》、社会派杰作《十年》《红字连载事件》、逻辑流的《鬼火之翼》《转世》;脑洞大开的《公交,彩票与咖啡店》。

  ●一本汇集了可能是国推希望(?)的合集。最喜欢豆包老师的《十年》,社会敏感度很高的话题,细节铺垫都很好,文笔也很戳心;青稞这篇《公交,彩票与咖啡店》是真·脑洞大如天,也是真·迷惑行为大赏;《转世》就是种形容不出的诡异感;《鬼火之翼》,逻辑流作品,诡计分析还可以。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一):超过字数限制的评论,不是书评

  随看随记:

  《异灾》:这篇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看前面的故事还以为是推理小说,毕竟那个谜面挺吸引人的,看到中间才发觉不太对劲……

  《非关正义》:抱歉,我不喜欢“反派死于话多”这种设置,而且结局给我的感觉很奇怪……明明有剧情反转吧,却内心毫无波澜,可能是这种反转看过太多次,都已经免疫了。

  《远岛方舟》:这篇收录在《给孩子的推理故事》里,推理盲点很有意思,至少我是没有想到的。中间的剧情给我一种背后有阴谋的感觉,看完却发现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红字连载事件》:比《2016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那篇同系列的《套层空间》要好一些,“血字连载”非常吸引人,但中间刑侦的部分有漏洞,比如说警方可以早些找到证据去确定凶手的,却轻易放过了,这一点我不满意。

《时钟不会撒谎》:目前五篇看下来,这是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去年看《猫眼 第一卷》里同个作者的《尼格罗尼的萤火》时,总感觉文笔太过优美,反而故事被疏忽了,这一篇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作者在这篇没有使用过于优美的文笔,而是用最简单的笔调写完了这个脑洞大开的故事。没有刻意的文笔,更能直接展现出这个创意,不愧是第二届连城杯最佳创意奖作品。强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二):自在闲适的创作者们

  有剧透。

  首先贴一下当时对连城杯的三篇作品的评价。

  《转世》——转世之谜与孩童被杀之谜,两者的联系非常漂亮,每一重都有好几种解释法,真相也令人感到信服。唯一问题在于杀人方式,以描述的方式很难保证“用力插入”——以云霄飞车杀人事件为对比。文字舒服,故事内容稍微有些薄弱,但相对完整。

  《鬼火之翼》——本作的结构与猫的牺牲类似,通过鬼火传说联系到案件身上,并以异想天开的方式同时解决两个问题。本作容易让人想到《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同样是向上飞起与神秘物目击。不过无人机在当下仍然较为新颖,算是一个有趣的切入点。文字与叙述流畅准确,几个反转设置得也比较精彩。

  《时钟不会撒谎》——精彩绝伦,建议首奖

  然后是豆包老师的《十年》,我当时甚至等不及看完,就想给作者本人弹窗“你这篇拿奖真的是应该的”。它不是习作。没有一些因个人喜好而冒犯到读者的片段,也没有突兀的,与作品本身关联不大的点子,从选题到书写,我能感受到的只有成熟。

  必须承认我在那之前根本无法想象,《十年》和《糖……》会是同一个人创作出来的作品。但既然亲眼看到了,区区掌声根本就不在话下——那是它应得的赞美。

  这本精选集里有一些是我非常熟悉的作者,受限于时间精力,我和他们并没有太多交流,但他们的作品,能借来看的,要来试读的,也都认真看完了。这本书的介绍中提及的“新势力”作者们,普遍有着多变的文风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柳荐棉老师走逻辑流的难处是相当大的,每一篇都要推倒过去所有经验重头来过;中生礼老师的三篇作品几乎可以说是三个风格;凌小灵老师的创作欲望正值顶峰,几乎每一个月都会用新作带给读者新奇的感受;更不用说豆包老师前后转变之大,几乎都要吓到我了。

  如果想要继续下去,也许风格总会定型,从而培养出一部分读者群。但这恐怕并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读者我希望看到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作为朋友,我则希望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挥笔,去探索困住其他人脚步的边界之外的那个世界。

  2020年,一切都刚刚开始。衷心祝福他们依然会是自在闲适的创作者们。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三):为什么我爱看侦探小说

  这本书皮薄馅大,一翻开我就发现书版式很紧凑,开本大,边距窄,字号适中,字距行距小,内容很扎实。我脑子里冒出个跟书八竿子打不着的形容词——“性价比高”。

  我见过太多的书为了让读者感觉划算,编辑想尽办法把书做厚。加宽边距,加大行距,加大字号……书页一半是空白。这排列紧致的书反而成了稀世珍宝。当然也因为这是系列年选,稿费和装帧设计成本更低。

  非要找个缺点的话,书里内容满满当当看上去有点像夜市的盗版缩印书。(笑)

  书名虽叫“悬疑小说选”实际收录的主要是侦探小说,主编华斯比先生是侦探小说编辑,可能出于偶然原因这套系列年选才安上“悬疑小说”的名头。

  入围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第一篇是很有卫斯理味道的科幻历史悬疑小说,《红字连载事件》算半个精神病小说,另外还有一篇超出基于现实的推理范畴之外(名字不能说,说即是剧透),其他的都是侦探小说。

  至于孰高孰低,各有各的见解,我不多说。只想提两个纰漏,一个是关于刀的惯性问题,别的书评做了详细讨论。另外一个,146页有“它(小猫)的羽毛非常美丽”的描述,虽然对剧情没有影响,但实在影响体验,我被雷到了。

  从我开始认真维护豆瓣账号起到现在历时一年多,这一年多里我看了很多侦探小说。我就借这本书的地盘,自说自话,讲讲我自己对侦探小说的想法。

  我从小到大一直在读一直在读侦探故事,从少年冒险小说,到大红大紫的《名侦探柯南》,再到福尔摩斯、亚森·罗平,以及后来的阿加莎、奎因……我一直很喜欢侦探故事,不过那时候侦探故事并不是我看的最主要的部分。反而是工作之后,侦探小说的占比越来越高。

  那我为什么爱读侦探小说呢?因为容易读。侦探小说往往会把背景放置在现实世界里,开头就容易切入。不像科幻奇幻,开篇就需要我去理解一世界设定,这无疑多了一道屏障。而且侦探小说悬念很足,能吸引我一直读下去,同时侦探小说故事发展比较平稳,中间有大量的人物描写、对白,用推理作家的话来说就是“灌水”,灌水部分读者可以读得比较粗略,不需要从头到尾集中注意力。最后有力的结尾又能带来极大的惊喜。

  我工作忙了一天精疲力尽,回到家既想休闲放松又想尽点雅兴,我在堆成一摞的书里翻来翻去,最后还是会选侦探小说。

  除了容易读,还容易评论。我目前为止写的所有书评都是侦探小说的,不是我没看别的书,是别的书一直积压在那里,这真不是一个好习惯……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四):看似盛开,实则凋零。

  本篇书评有轻微剧透,介意者请撤离!!!

  《异灾》

  这篇算是纯悬疑作品吧(还有点科幻?),结局让我联想到周浩晖老师的《凶画》,在非常正统的谜面下,真相却是那么地超现实,但毕竟是短篇,这个故事对得起这个篇幅了,加之作者也完全可以自圆其说,就不挑刺了。但还是希望公平性强一些,能让读者也试着猜一下真相,不然只是看着作者一个人的独角戏,实在有点无趣。

  《非关正义》

  这篇作品看得挺难受,因为太真实了,动机也很真实,但文笔再严肃一些,或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吧(如“吐槽”这种词汇,个人觉得还是不用为好)。

  《远岛方舟》

  很受触动,很喜欢这篇作品想表达的东西。

  《红字连载事件》

  吸引力十足,警方对留言是“连载作品”的猜测是个亮点,但收尾略显匆促了,在公平性上也略有不足……以至于读着读着就放弃了思考,但总体来讲是一篇不错的作品。

  《公交,彩票与咖啡店》

  这一篇就像水一般平淡,谈不上喜欢,但也不至于讨厌,但当“抢银行”几个字跳出来时,我是真的懵了,对银行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抢银行是多么不现实的事情,一旦这种情节出来了,却又没有周密的计划,那架空的感觉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会让读者觉得:哦,差点忘了这是小说,随便吧。而且我想说……主人公那临危不惧的冷酷性格确实有一点酷,可有什么意义呢?他的每句话都在展示着“我运筹帷幄”,这样会导致读者过于期待他会在最后露两手,结果却???而且这种性格设定太容易破坏气氛了,看他和恶人轻松地谈条件时,我不仅没有感到紧张,甚至还有点想笑……抱歉,青稞老师可以锤爆我了。

  《时钟不会撒谎》

  或许是个人问题,一旦涉及到时刻,就会令我头疼得放弃思考,但好在最后的真相超级有创意,有趣到不需要思考也能乐在其中,是很轻松的阅读体验。

  主要想说说伪解答——伪解答虽然用“妄想”来把一切圆得非常漂亮,挑不出毛病,但或许因为伪解看过太多了,它并不能很深地触动我,甚至根据情节发展和页数我都能隐隐猜出这不是真解——这不怪作者,这是所有作品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读者坚信每个伪解都是真解,从而让伪解被击破时产生的巨大震撼直冲心头呢?或许这是个值得一直思考下去的问题吧。

  《转世》

  虽然这一类诡计不算特别新鲜(没记错的话鸡丁老师有一篇和这个诡计很像),但好在利用得很好,震撼度不低。

  《鬼火之翼》

  这篇作品和《猫的牺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短板,但也都没有闪耀之处,伪解、诡计、情感都离“哇,好厉害”差了一点点,但也说不上怎么改合适。中国推理需要的是怎样的作品呢?我不知道,但这样有些偏“公式化”的作品我个人并不是特别看好,它很规矩,很平稳,不会被骂,也不会被人过分夸耀——但这样就可以了吗?我不觉得,我始终坚信只有用瞬间的震撼抓住读者才是推理的最终目的,哪怕抛弃公平、人物、情节这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我投的那篇作品是一篇非常崩坏的密室,甚至有些地方的逻辑都无法自圆其说,自然有落选的心理准备,但我想写别人没写过的、新的东西,哪怕是错误的尝试,得不到认可也没关系,大不了改成八嘎推理(喂)。《鬼火之翼》这篇作品给我最深的就是那无法挑出毛病的、非常静谧的朴实感,但在推理小说里,爆炸的震撼感是否更为重要呢?当然华斯比老师一定也会为了妥协而排除掉不少“富有特色”但具有“风险”的作品,这是非常能理解的,毕竟作品面对的不是推理这个小圈子。其实也并没有说这两篇作品不够好,能写得“稳”也并不容易,想必假以时日,柳荐棉老师一定能写出更优秀的作品吧。

  《十年》

  这是一篇可以让人在短短几页就进入到故事之中的作品,且重点并不在推理,我想应该算社会派吧,主角的心理活动、网络中的一些冲突也很现实,如果要说缺点的话,个人觉得前期多少还是有点儿拖沓了。

  《密室逃脱》

  光是交代设定就用去了一定篇幅,读起来有些费力,想来想去,或许是因为所有人说的话都没有特色导致的吧,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反正我不是很喜欢这篇……

  再小小抱怨一下年选本身吧,纸张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哪怕小心翼翼地翻动,封面还是起了褶皱,品相直接降三成,冥冥之中感觉是不是年选系列也在走下坡路呢?祝越做越好之类的话似乎已经不现实了,那索性就不说了。

  近几年,中国推理看似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不少奖项、每年年选中又有各类精彩的作品,看似五彩斑斓,但其实如何大家都心里都有数,这话说出来太得罪人了,要说也轮不到我说,但它的凋零确实是无法避免的,这也不能怪谁,谁都没错。

  但我还是希望,它能凋零得慢一些。

  毕竟,还有那么多爱它的人在守护它、灌溉它。

  好了,这篇书评几乎把所有老师都得罪了一个遍……跑路了先。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五):卡壳的秒针

  我想那大概是所有人都有过的经历吧。突然地抬起头,看见墙上的挂钟,秒针在那个瞬间好像停滞了一秒以上。

  在前年的深秋某日,我蓦地抬起头,看见了卡壳的秒针。我已经不止一次看见秒针停止。这样的沉顿已经两年,糟糕的选择总是迎来糟糕的结局,混沌的未来见不得一寸光芒。说起来矫情,但是确实是只能在挣扎中百无聊赖地享受着脆弱的日常生活。

  那一天,友人B发我一份文档,告知我是他某课程作业的剧本,希望我读完后能够给予一些建议。作业的主题是“时间”,友人B的本子讲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故事,剧情毫无新意,简直是《回到未来》的翻版。我看下来,这个本子再俗套不过。于是我说,太差了。友人B好像早就知道我会这么说,就像是看见了落在陷阱里的猎物一样,说道:“那你给我写一个吧。”

  兴许是想不到拒绝的理由,也可能是在说出“太差了”的那一刻,已经决定想出一个有趣的点子了吧。

  这个点子源于由汤浅政明监督,改编自森见登美彦老师《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的同名动画电影。最初的构思是“三个时间流逝不同的人”。在这个构思的基础上反复斟酌,将点子重构、丰满、合理之后,一篇名为《钟表不会撒谎》的幻想剧本被完成。此篇基本上和《时钟不会撒谎》中,学长所作的同名谜题小说相同。本是胡闹的心态写,作为纯粹的幻想作品,但是在作品的结尾,我思索着如何向观众呈现我想表达的世界观。

  兴趣使然,索性加上了我个人的趣味。即用侦探的口吻,揭晓整个世界的真相。

  剧本发给了友人B。此后该剧本被另一位友人得到,他读到结尾的时候带着戏谑的口吻说:“怎么到最后变成了推理作品啊!”

  遗憾的是,几经周折,友人B一直没能将这个本子拍成小短剧。也许是因为他本就对拍摄电影这种事无甚兴趣,又也许,是他不喜欢我的本子。我一直在等待着他的回复,却迟迟未能等到。无奈之下,我主动地向他说道:“如果你不用这个本子的话,就还给我吧。”他同意了。我向他确认本子是否被其他人读到过,他说没有。我半恼地说:“我和你说哦,这篇改成推理小说的话,是能得奖的作品。”

  一语成谶。

  要说我向友人B讨回我的《钟表不会撒谎》没有私心,那是谎言。但是《钟表不会撒谎》确实不够格能够得到任何荣誉。

  我对《钟表不会撒谎》进行扩充、包装。大概历时一个月,完稿后的作品,和现在的《时钟不会撒谎》骨架基本相同。包装亦是加上了个人的糟糕趣味,我想用这部作品开启一个名为《妄想推理社》的系列。此时,我还未在任何平台上发表推理小说。

  《钟表不会撒谎》和我在此前一个月所作的《电梯停留在○○层》一同投到了《推理世界》的邮箱。(投稿的时候还没停纸刊)

  年后,有幸得到了编辑的意见。编辑对《钟表不会撒谎》的评价,和《电梯停留在○○层》的评价类似。都是“太扯了”。好在《电梯停留在○○层》含有较为抓眼的悬疑要素,幸运地作为我的短篇出道作被刊登于《推理周刊》的电子版。

  《钟表不会撒谎》却一度尘封在我电脑的硬盘里。

  决定从头到尾颠覆式地改稿,大概是连城杯截稿将近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最佳诡计奖”或者“最佳创意奖”。决定到实行,耽搁了许久,我并不是腐毫慢笔之人,把修改的骨架搭好,所需要的大概是一个周末的时间。但就是那一个周末,一直没能空出。

  一边消耗无意义的时间,脑子里不时地有其他的点子冒出来,但因为要改稿,我只能暂时地把这些想法压下去。我想,和所有拖延者类似,手头上的工作永远都没有吸引力,反而会像触发了某个开关一样,无意义的其他点子会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构思如何改稿的那些天里,我的脑子里想出的故事,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就算如此,在此期间里,我一直没有想过要重新写一篇。

  期间,我曾不止一次发问——为什么一定要对《钟表不会撒谎》这样执着呢?在不断投稿的过程中,每当稿件石沉大海或是被“遗憾退稿”后,作为一个创作者,不是应该立马爬起来开启新的篇章吗,执着于过去的劣作,期待着“过去”能够为我诞生新的“未来”,而不用“现在”去创造“未来”懒惰之徒,大概是不配得到任何的成就的吧。

  不过是,一直、一直,活在,停止的过去里。

  就像我那一直停止的两年,我一点都不想前进的那两年,我留恋过往的那两年。

  抬起头的瞬间看见时钟的秒针好像停止了。那是大脑的错觉。人在转移视线的瞬间所看见是模糊不清的影像,若大脑意识到“模糊”,那么人就会感到眩晕。所以大脑会选择欺骗,用视线转移后,所看见的第一个影像来弥补此前“模糊”的影像。所以,那段模糊不清的时间,就是秒针停止的时间。

  秒针,不过是在伪装卡壳。

  停止不过是伪装,时间其实是在流动的。

  我看见伪装卡壳的秒针往前走了一步的那刻,好像意味着我的停止随之终结。我是意识到了,自己究竟想说些什么,学长究竟想说些什么。于是“妄想”开始了,《时钟不会撒谎》完稿。我本以为的大工程,实际上并没想象中那么费工夫,水到渠成而已。

  非常有幸能够被连城杯的各位评审喜欢,对于能够得到“最佳创意奖”我倒不是很意外,因为作品确实有些胡来。但能够和《转世》同列摘得首奖,我除了感激与惊喜之外,再无他言。

  感谢华斯比老师,垂青拙作,让其能够登于正式出版物,有幸让更多的读者阅读。

  《妄想推理社》是一个系列。社员三人的故事大概是刚刚开了个头而已。《时钟不会撒谎》里蕴藏的姐姐的过往,也将会是一段轶事。希望有机会能够让大家看到更加完整的《时钟不会撒谎》,一个更加完整的《妄想推理社》。

  这些推理,都不会再停留在妄想。

  今天,我又突然地回头,模糊的视线落到了过去的自己身上。看见了停滞的自己。当然,时间没有停,停止不过是大脑的错觉。

  时间推着秒针往前走,也推着所有人一起前进。

  中生礼

  于二〇二〇年一月一日凌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2019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