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契普斯先生(英语详注读物)》是一本由[英]詹姆斯·希尔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会,契普斯先生(英语详注读物)》精选点评:
●小说很好,但注释并没有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Let us resume our work. If it is fate that we are soon to be interrupted, let us be found employing ourselves in something really appropriate. Goodbye, Mr. Chips.
●2333
●认认真真读了一个多月(包括回老家搁置的两周)
●阅读时常常会心一笑。可爱的老头。
●【2018年读书记录】第10本
●原文平实,带点幽默和感伤,不是很艰深。注释非常详尽,每每让人感叹。很好的小书,适合英语学习者精读。
●英语学习读物。挺详细了,习语、省略、强调,词句背景知识,一无遗漏。粗粗翻了一遍。
●相见恨晚
●故事是平凡的,注解的用心感受到了,荐。
《再会,契普斯先生(英语详注读物)》读后感(一):三处印刷错误,暨其它
以下三处错误见 2017 年 8 月第 1 版,分别在:
第 153 页
《再会,契普斯先生(英语详注读物)》读后感(二):平凡世界里一点英雄梦想
短短的一本读了半年[微笑]
这个故事是平淡的,岁月沧桑,还是咂摸出一点味道。 有一类故事会让人思考生命,在你还年轻的时候,就忍不住去想年老之后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总是让人着迷的,既温暖,又沉重。小知识分子契普斯先生一生中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事迹,但漫长岁月和善良的性格让给了他不错的事业和小城里的声望。他没有漂亮的履历,在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里也称不上优秀,感情生活也很平凡,一生只最年近半百时有过一次短暂的爱情,没有孩子,独自一人生活在学校里。可是他并不孤单。他身边总围绕着年轻的孩子,他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这些孩子,也得到孩子们各种奇特又热情的反馈。在这个平淡的故事里,我似乎看到对抗孤独的路径。当然,熟悉英国历史的人,能以小见大看到更多东西,例如英国人的绅士精神等。印象最深的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被炮轰得掉土的契普斯继续风趣幽默讲授拉丁文,很像《无问西东》里西南联大的桥段。契普斯先生的一生是平凡的,一如你我。在意识到无法成为改变世界的少数人的时候,要靠怎样的心力去对抗碎屑的人生。我认为这本书其实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就是,认真做好自己不太讨厌的工作/事业或者别的什么,持之以恒用一辈子的能量去浇灌它,它终有一天会发芽、开花,带给你更丰厚的反馈。
《再会,契普斯先生(英语详注读物)》读后感(三):吹毛求疵方可轻杯过海
给这本《再会,契普斯先生》的注释者葛传椝跪了。简直是泪如雨下的注释。真的做到了凡有疑处,必有解释。读这本书的过程是十分温暖的,有种老船长为你保驾护航的安全感:不慌。人也变得有耐心起来,不再贪图进度,肯一词一句地慢慢琢磨,因为我知道,老爷子就陪在我身边。
首先撇开对英文水平的提高,这本书对正三观很有用。我觉得刚开始读英文原著的人特别适合用这本书来正三观。它告诉你阅读英文原著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什么样的。今后读英文原著时,你可以跳读,你可以不查单词,你可以蒙混过关某个长难句,甚至跳过一整段难读的段落。但是,你读完《再会,契普斯先生》后你再也不能欺骗自己。因为你会看到一个浅显的事实:字字句句皆学问。你读原著时跳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你应该注意的知识。不是说你以后读原著就不能跳,而是说你要有这样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之前看英文原著,我是不会每一个词都不放过地去看的,不认识的单词和用法我也是挑着查,不会都查。如今读葛老爷子注释的这本Goodbye,Mr.Chips读得我汗毛倒竖,十分汗颜。我从未见过如此吹毛求疵之人,但是在学习上有能力,有自信去吹毛求疵之人又何其少。(半吊子的人从不吹毛求疵,所以,你找一个本身就半吊子的人教你英文,弹琴,健身,想必他是不会对你吹毛求疵的。)
本着注者多认真,我就多认真的思想,我逐字逐句地向前推进,直到我看了大半时,实在是十分好奇,我想市面上的英文注释读物是不是都是这样的,那岂不是太利于提高英文阅读水平,词汇量,语法水平了。我越想越按捺不住,先就近去了北京路的新华书店,还算是比较大的一家店。我跑去外文区,找注释的英文读物,一家出版社一家出版社地翻看了两个小时。结果大失所望。
他们的注释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词,专有名词的汉化翻译,简单粗暴到几乎就给你找一个中文词汇就完事了。(英文单词和中文哪有可能是那么完美的一一对应啊)举个栗子,lap,汉化翻译,大腿。这就很不好啊。因为你查过英英词典后就会注意到,lap这个东西只有在你坐下时才存在,你站着的时候是不存在lap这个概念的。(这就是吹毛求疵,我也喜欢这样的人,如果你身边有,无论男女,请务必介绍给我认识)所以,强行简单粗暴找汉字去对应才是危害无穷。
二,是我阅读中没有疑问的地方,注释部分都有解释,还他妈贼鸡儿详细,而每回我有疑问或者我觉得有难度值得注释的地方书中的注释必定没有,优雅略过。我看了半天,看到怀疑智商:是不是因为我水平太低,我觉得有难度该注释的地方注释者觉得太简单,根本不值一提。但是,这样的地方出现得多了我开始冒出一种邪恶且卑鄙的想法:有没有可能是注释者自己也不大明白,所以想混过去。不然他为何不敢像葛传槼老爷子那样,不说是满篇尽注吧,起码也会覆盖到一些关键的句型吧。比如说,比较句法在英文中是比较复杂多变的句型,即使是英语母语者,写复杂的比较句时也是很容易出错的。原著中复杂精妙的比较句难道不值得分析一下?失望,满满的都是失望,我那天晚上在新华书店待了两个多小时,除了失望就是失望。
我回去后想,也许是新华书店太小了,书少。如果去广州图书馆肯定能找到让我满意的书。我第二天就去了广州图书馆,很气派啊,就在广州塔旁边。我那天下午在广州图书馆也待了两个多小时。找了许多注释的英文读物,得到的结论和前一天一样。
我一方面觉得市面上的英文注释读物很垃圾,注释者水平很差,一方面更加佩服葛老爷子在字句琢磨上的功夫了。此书初版1984年,多年没有再印,孔网也难买到,今年八月居然再版了,虽然我不喜欢精装硬壳书,也觉得封面的屎黄色值得商榷,但考虑到内容,实在顾不上这许多了。
有这样的详注读物真乃我辈学习英文之福。真要说一句,葛老爷子千古。
2018,几月几号忘了
《再会,契普斯先生(英语详注读物)》读后感(四):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平凡无虞才是最大幸福
如果不是因着葛传槼和俞亢咏两位先生对这本书的详注,我想我是不会去读这样一本有年代感的书。
Goodbye, Mr. Chips,中文译名《再会,契普斯先生》,是英国作家詹姆士·希尔顿(James Hilton)于1933年圣诞节前,仅花了四天时间写就,后刊登在《不列颠周刊》的圣诞增刊上。小说没有任何神秘色彩,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不过娓娓道来一个普通乡村教师的极其平凡的一生。
这样的小说情节很难吸引到我们这一代活在大数据和焦虑中的读者,但正如译者聂振雄先生所言,对于经典,我们一定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去阅读,才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是的,这本小说里的主人公 Mr. Chips 出生于1848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的中期(1837-1901),1870年(22岁)起在 Brookfield 公学任教,一直到1933年(85岁)过世,到最后俨然活成了 Brookfield 学校的 “化身” 。
网图,侵删Mr. Chips 的这一生再平凡不过,只除了在 1896年(48岁)时的一次度假中,意外遇见了小他13岁的 Katherine Bridges(25岁),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反而彼此相吸相爱,很快就在伦敦结婚了,只可惜好景不长,两人的婚姻生活不过两年,Katherine 难产而死,初生婴儿也未能活下来……那一天是 1890年的4月1日,Mr. Chips 多希望这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愚人节玩笑呀,奈何奈何!
其实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这段爱情经历,完全可以拓展开来写一本中长篇小说,成长于九十年代新女性思潮下的 Katherine,对固守着传统的七八十年代下的保守思想的 Mr Chips,完全就是一种新旧思想之间的冲撞…...这中间可发挥的空间非常大,但本书作者显然很清楚自己的创作意图,以及彼时的英国时代背景里需要什么样的主题,所以他只让 Katherine 陪伴了 Mr. Chips 漫长的85年生命中的短短2年,仿佛波澜不惊的湖面里,偶尔投入的一颗小石子,涟漪过后复归平静…...
网图,侵删往后的35年岁月里,Mr. Chips 就这样在回忆 Katherine 的美好点滴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师生涯中度过。
这样的人生,当真平凡普通又让人有着莫名的感伤,但这种伤感是相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读者而言,放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背景里,Mr. Chips 的生活妥妥经历了两个世纪(1848-1933),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危机,以及之后的欧洲法西斯势力的逐渐猖獗,酝酿中的新一轮动乱……或许在彼时那个动乱不安的年代里,能够如 Mr. Chips 这般平凡无虞的度过一生才是彼时大众的心愿吧。
网图,侵删而且,据作者自己说,他笔下塑造出来的 Mr. Chips,其实是综合了自己父亲和拉丁文教师的某些特点,所以对于英国读者来说,这是个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角色,因为熟悉,所以亲切,更何况 Mr. Chips 忠厚耿直,知足常乐,有些小迂腐,又不失人情味,而他特有的契普斯式幽默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讲真,倘若我们足够细心,也必然能够从作者的笔锋婉转处,回忆起那些年也兢兢业业教过我们的老师们……
网图,侵删这样的故事,或者更适合在回忆中,以一种回忆的心情来阅读吧,正如书里满是各种回忆的句子,有些让你伤怀,有些让你会意一笑,有些又莫名让你感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