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学做妙人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2-10 04:57: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学做妙人读后感1000字

  《学做妙人》是一本由蔡澜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做妙人》读后感(一):学做妙人

  1. 等到你能确定什么是“最”好,你已经是“最”老。

  2. 所谓学问,学学问问,就学会了嘛。最怕你不愿去学,不肯去问。

  3. 学了问了,就变成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最大的毛病,莫过于以为自己了不起,学会一样东西,听到一个事件,马上就炫耀出来,大声疾呼:我会这,我会那。

  真正学会的人,却像农夫一样不出声,耸耸肩:没有什么了不起。

  4.

  《学做妙人》读后感(二):又是没什么记忆点的书

  首先本书并不是很差,有点像打短的或事 老夫子那种阅读体验。但是要说多好,也没有必要。

  话回本书,蔡澜先生和其朋友对事物的看法还是很有趣味的,学到了也可以跟别人讲讲。喝酒有量,生命有长。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这也是我家老爷子教导我的,趁着年轻能多吃就多些,老了不仅腿迈不动了,牙也合不严了。

  要说本书唯一记下的笔记是要学漫画 要看 艾尔·赫什菲尔德,其他的就当作阅读训练了。

  《学做妙人》读后感(三):热爱生活,快乐做人

  蔡澜老师的书,要说学到很多东西,可能不至于这么夸张,但是总忍不住拿起来翻阅一下。

  阅读的第1本书是《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学做妙人》是第2本,这两本书有几篇文章重叠,只有几篇而已。

  真希望人生能活的像蔡澜老师这般潇洒,他是如此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不卑不亢,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阅读蔡澜老师的书,我只有一个目的:学会如何更好的享受人生。同意的观点,效仿;反对的内容,忽略。

  反正,今天一定要比昨天更快乐。

  《学做妙人》读后感(四):看出了功力

  知道蔡澜出了新书,就买来看。

  到手翻看一下,才知道原来是蔡澜一些已经发表过的旧文,我的第一个念头是,网上免费的看看就行,白花了一笔冤枉钱。

  昨天晚上忽然有了阅读的兴趣,就打开这本书从头到尾细细读下去,打算一口气读完它。越看越觉得,不愧是蔡澜先生,文字的功底实在厉害。之前也买过两本在公众号发表过文章,最后变成合集的书籍—— 有财经类的,《金钱永不眠》;也有生活类的,《借山而居》。读完了总觉得清浅的很,整本书没有结构骨架,只是一篇篇拼图,拿出一份强行拼凑的逻辑线,整理到了一起。

  《学做妙人》则大不相同,从全文结构上来说,它不求骨架,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这只是流淌的时间线中截取的片段,犹如华尔兹的音乐已经响起,不必思考太多,入场即可。第二个厉害的点,在于每一个小故事都有非常严谨的结构,以至于每一篇阅读下来都觉得非常完整,没有碎片感。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写作的功力吧,就好像鸡汤已经慢炖七八小时,每一口都鲜美醇。如果再积累一些阅读量,我应该能看得更细一些,起承转合,一目了然。

  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各种各种,我还差得远呢。加油吧。

  《学做妙人》读后感(五):四月NO.4 | 有趣的人,和年龄无关

  《学做妙人》,四月读的第4本,书里的每一篇都很短,读起来却很有趣。

  作者蔡澜,广东潮州人,我印象中那一带的人都很会吃很会品,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这本书里都是他聊他自己的事儿,比如和金庸到处旅游,和倪匡去吃酒席等等。

  看看图3的目录就知道,包罗万象又琐碎无比,但就是如此,却让人读得乐个不停,可见他是多么有趣。

  很烦别人拍他,他就装同性恋,娘娘腔,对方一般都会退缩₍ᐢ⸝⸝› ̫ ‹⸝⸝ᐢ₎

  他调侃自己名字,蔡澜-菜篮,家里还有哥哥菜丹-菜单,弟弟蔡萱娶了个日本太太,儿子叫晔,完了,被人笑死了,菜叶。

  去逛花市,不买就看看那种烟火气,看看哪些花儿在国外没人买在香港起了个和发财相关的寓意就一抢而空。

  讲有个友人,他媳妇从传销那里买了很多药让他吃,蔡澜给他出主意,媳妇的话一定要听,但我没教你照做,友人笑意顿开。

  说自己成了公众人物,总被邀请合影,他要一直笑,三人合影自觉站中间,因为别人都介意“中间那个会早死”哈哈。

  倪匡和他说,人这一辈子,什么事都是有配额的,年轻时候要使劲造,不然老了,你的配额也就很难享受到了。但思想配额会越储蓄越精彩。

  他有个修脚技术很好的朋友,一直没有去海外享福,因为那里打麻将不方便,不像香港,散了之后走下街吃一碗云吞,在多伦多,三更半夜,啥也没有。

  他说做爸爸的,都是怪物,前二十年不让女儿在外过夜,等过了三十岁,不让女儿回家过夜哈哈。

  学人砍价,愣是把一个2万美元的波斯地毯谈成2千,谈钱是我们卖家生活的一部分,你减他升,这是对他的尊重。

  眼泪,在笑的时候会掉下来。

  说走就走,你没胆,我借给你。

  做人,做不喜欢做的,很容易。要做自己喜欢的,真难!

  微博@老蕉船长

  小红书@老蕉伴读岛

  公众号 | MAX米线课堂

  《学做妙人》读后感(六):学做妙人,总觉得名字比内容俗气

  先入为主的代入了对港独的憎恶,因此对于老先生说的香港种种好觉得并不能吸引,反而有些反感。后面又想到自己就算去了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好吃的,但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稀豆粉米线,我不能因此抱有偏见。

  看了三天才把书断断续续的看完,老先生的确是 吃喝玩乐无不在行,文学、电影、书法、金石样样精通 。看过的东西越多,越知晓世界,也越加豁达。

  1、怎样算会写作,就是每天都写,多一些锻炼和总结。

  2、努力赚钱,但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年轻的时候不要冒进,和长辈谈话时,不要反驳长辈,否则人家嫌你烦,就不教你。

  4、想做的事情要赶紧做,不要自己畏畏缩缩。

  5、生活充实,人就有信心。

  6、要宽容,对自己和别人都是,骂人结果自己辛苦,动气伤身伤神。看不顺眼的,还是不发表意见,反正凭一个人的能力不可以扭转乾坤。我知道做到很难,但你要努力。

  7、“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眼前的快乐最要紧。”

  8、“弘一法师说 自性真清净,诸法无去来。”

  9、读书还是最好的,多看点书,把自己的焦躁情绪改一改,学会独处和自得其乐两件事。

  10、人一生下来就决定了很多事,导师散养你,你就学学软件,看看相关知识,别想靠自己就能发现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放下执念。不求结果,多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摘抄“

  我最不喜欢有什么目的或者有什么使命。

  如果硬说需要什么指标,那么还是一句老话:希望活得一天比一天更好。今天比昨天快乐,明天又要比今天充实。”

  《学做妙人》读后感(七):个人感想,勿喷

  附上这几张图片,或许就像评论中说的,蔡澜或许该去了解一下女权思想了……(当然,我并不是女权主义者)蔡澜,这个名字其实很熟悉。只是没有看过他的相关文章等。这本书还不错,但是不会再看第二次了。不喜欢这种“汤”。

  看本书的目的就是,学一些前辈的经验,学一点为人处事的本领,但是,让我失望了。

  在这里上班快一年了,认识到了自己很多时候不会“说话”,不会“做事”,造成很尴尬。无论是和亲近的人还是陌生人,都是要讲说话的道理的。还是多多学习,说话做事之前动动脑子。

  《学做妙人》读后感(八):妙人何人

  

抽空读完了蔡澜的这本小书,茶余饭后不错的消遣读物。蔡澜懂得品美食,品美人,也知晓之道,有些篇章读来颇妙。但整体却还是有些东拼西凑的old school过时感。

不过翻阅的时候,有些语句却还是有些妙处。

尤喜欢金庸先生写的前言: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大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汽车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貌。他教我怎样喝最低劣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中吮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肯定比我潇洒的多。

他女友不少,但皆接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他说黄色笑话更是绝顶卓越,听来只觉其十分可笑而毫不猥亵,那也是很高明的艺术了。”

关于日常人生,他似乎有自己一套哲学。

比如关于“最”,我们经常会想,如何做到“最好”,什么是“最好吃的”,但殊不知,“最”字和“渐”字一样,是渐进式的,渐渐地,你就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这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成果。

一蹴而就达到“最”,已不大可能。毕竟,等到你确定什么是“最”好。你已经是“最”老。

写文章,很多人不是专业作者,写作似乎只是习惯。想到自己日常写文,不过是日记随感,文笔好坏全凭随意发挥,偶尔有超水平发挥,有人突然称赞,“啊,你会写文章。”

这时候可以用书中一句话应答:我只是写,每天写,不知道会不会。

关于上班,社畜看了颇有共鸣-不上班,怎么知道礼拜天可贵?不偶尔偷懒一下,活着干什么?

怀念亡故的老友,虽然惋惜,却觉得命运之所至,谁也拦不住。陈东和古龙死的时候,都是四十岁。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喝酒喝到死,是他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劝他们,都是多余。陈东不但烧的一手好菜,嗨会看风水,也懂得行医,怎么死的确是他自己决定的事。

关于男女之爱,有一小篇,让人颇通透。

年轻的时候,得不到爱,便是恨,黑白分明;

你不跟我睡觉吗?那你是爱我不够深。好,永远不见你。男的说。

你连爱我都不会说一声,你追求的只是我的身体。好,我绝不给你。女的说。

为什么不能等呢?再多等一阵子,人就是你的,但大家都心急。其实不是心急,是不懂得珍惜感情。

这是教不会的,无经验的洗礼,再怎么聪明的人,都不懂得爱,只会破坏。

到了了解什么是爱的时候,我们对人生开始起了怀疑,而且逐渐不满。一不小心,便学会讽刺,沉迷在绝望中,放弃宗教和哲学的教导,变得尖酸刻薄,即使爱再到面前,也让爱溜走。

令我们开心的事越来越少,让我们垂涎的食物已稀奇。但是短暂人世间,总有些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人生本来就是苦乐参半。

关于人生,活到一定年纪,看过太多风景。每次看到故人仙逝,又见他们的儿女长成,生命之连连续续,又无奈,又神奇。

有句话说的在理,世人说长寿是福,但如果活得不快乐的话,长寿未必是福。所以在有限的人生中,开心就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学做妙人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