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怪物》是一本由[日] 住野夜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2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晚的怪物》读后感(一):白天的怪物,夜晚的“怪物”
当下,校园暴力经常一次又一次的在公共言论空间被提起和聚焦,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表现。影视、小说、音乐,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文学与艺术的光射进这片曾经黑暗莫测的领域,让遭受过这段黑暗的人们抚平曾经的心伤,也给仍然身处黑暗的孩子们以无尽的支撑和帮助。在新浪微博,越来越多的暴力事件被曝光上网,相关人员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同时被愤怒的网友网暴,然而,这只是一些明面上的、被曝光的。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冷暴力是无法被外人所感知的,也无法引起网络上人们的同情心。孤立、冷落给被霸凌者带来的伤害不一定比受到的皮肉伤害要轻。在青春期的年纪,本来就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和关爱,如果在朋辈中也没有支持和理解,心理健康将受到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本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夜晚的怪物》就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但是作者住野夜,也就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作者,有着更大的脑洞和更深的勇气。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妙的隐喻,写就了这本“解开校园残酷真相的勇气之作”。这本书也因其文学性和揭露的社会问题被日本政府推崇,列入日本学校推荐必读优秀读物并获得了各种荣誉。
这本书的封面和腰封的设计非常巧妙。封面上部,是一个头偏向一边的清秀少年,也就是本书的第一人称视角安达君。在右侧,则是本书的女主人公矢野,也就是被整个班级排斥和欺凌的对象。安达将头扭向背对矢野的一侧,面色阴沉,而矢野穿着水手服,同样低着头仿佛在沉思。拆开本书的塑封,拿掉腰封后,要疯下面的部分是夜晚的学校。在晚上,巨大的月球在窗外升起,安达的倒影是一个八个眼睛,多手多足的怪物,而矢野却带着微笑看过去,张开心扉饶有兴趣的听着安达的讲话。这与小说的情节完全符合。而且小说的章节也采用了白天和夜晚分述的形式。在白天,尽管怜悯被孤立的矢野,但是在“团结”的班集体里,安达并不敢公开表达对矢野的关心。帮助过矢野的女孩也会被大家孤立,但是矢野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了那个女孩重回集体——扇了她一巴掌。但是在夜晚,一个偶然的机会安达偶遇了夜晚来到学校晚修的矢野,他们在交接后慢慢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原来平时傻乎乎的矢野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木讷呆滞无法理解,而是也有着自己的苦恼和真情。
安达十分苦恼,白天的自己是人类,可是却和同学们做着像怪物一般恶劣的行径,晚上的自己是怪物,却可以为了保护弱小的矢野做出不寻常的举动——所以“白天的我们,和夜晚的的我们,究竟哪个才是怪物?”
最后的结尾戛然而止,安达终于在白天表达了对矢野的关爱,他有没有受到孤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变成过怪物了。
《夜晚的怪物》读后感(二):当心,有鬼!
当心,有鬼!
评《夜晚的怪物》
小孩子们的心思都比较敏感又充满幻想,看到一些事情,他们可能不会当面表达,但是在吸收和消化过程中,都会在他们的大脑里形成各种各样的印象。白天的时候正常上课、生活,夜晚到来的时候,白天的很多事情就成了过去,也成了想象最好的加工对象了,所以说夜晚是小孩子们胡思乱想的最好时间了,他们可以在天空中自由来往,可以钻进学校的教室里捣乱,甚至还可以和白天根本不打招呼的孩子们成为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夜晚的怪物》就是这样的作品,书中把白天和夜晚当成两个场景,白天的时候,安达是个很安静的男孩,他友好地和同学们相处,也不轻易惹是生非,看到同学们欺负矢野,安达不会和同学们一起欺负矢野,但也没有尝试给矢野一些帮助;矢野则是一个备受侵凌的女生,虽然她还能笑嘻嘻地接受来自同学们的敌意。夜晚到来的时候,安达变成了一个自己也想象不到的庞然大物,或者是怪物;变成怪物的安达在教室里和矢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甚至还玩起游戏来。白天被欺负的矢野,到了晚上一样的亲和友善,同时显得更加坚强了,她不想去讨论白天被欺负的情况,不需要安达的道歉和问候,只想享受晚上的游戏时光。
除了感受到书中文字的稚嫩和温暖之外,我觉得作者真实写出了很多小孩子的敏感和充满幻想的心思,而这种心思是我们大人很难通过交流从孩子们的话语和行动中获得到的。三四年级甚至更高年级的孩子们虽然有自己的表达能力,但是他们会勇敢地说出来吗?他们会真正表达他们的困惑、寻求大人们的帮助吗?我觉得不会,他们选择的方式可能是观望和顺其自然,即便是自己有多少看起来不舒服的地方,或者自己受到了很多委屈和难过的时候,也会选择静静地接受和忍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让迷茫、困惑和伤痛、折磨消逝。很多校园霸凌的发生就是因为小孩子们的这种不反抗、不表达的原因,也有很多校园的欢乐是因为小孩子们不去多想、只是享受当下的特质,好与坏一时间都包含其中。
除了对于校园霸凌的探讨,我更希望抛出一点关于孩子个性成长的话题。矢野在校园被欺负,偶尔起来的抗争会引起教室的慌乱,一到晚上她恢复了正常,笑容背后还有很多享受夜晚无人看到她的软弱的好处,她因此显得更加自信和开心。安达呢,白天似乎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只是希望自己能不被冒犯,甚至远离所有的纷争;到了晚上,他却想主持正义,甚至狠狠地惩罚一下那些白天淘气的孩子,告诉他们:别老恶作剧了,当心,有鬼。 这种看似分裂的状态,其实在很多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是比较普遍的,我们大人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些情况,鼓励孩子们回家之后告诉大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校园霸凌,更要鼓励孩子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他们少一些迷茫和烦恼。
闽南人将小孩子称为“小鬼”,想说的应该是小孩子们内心的鬼主意、人小鬼大。想来先人们已经知道孩子们的“鬼”心思多了,作为呵护“小鬼”成长的父母们来说,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多了解孩子们的心思,应该是驱赶孩子们内心之“鬼”的最好办法了。
20200821
《夜晚的怪物》读后感(三):揭开校园残酷真相的勇气之作
体育课上不把球传给你,发作业本时故意漏过你,绝不与你和你的物品有任何身体乃至眼神接触……家长们可能觉得这些行为只是“孩子气”,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明白其中的危险有多么巨大。
校园暴力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但不只有《少年的你》里那种拳拳到肉的斗殴才算暴力行径,伤害与否不能只看流血的伤口;大多数时候,孩子们的恶意可能只是“冷言冷语”“团体主义”和“集体孤立”。冷暴力给成长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其实已经占据了校园的主流,而孤立、疏离与不理解这些情感与话题也逐渐在青春文学中成为一个母题。
百万畅销作《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作者、日本著名小说家住野夜在其新作《夜晚的怪物》中,就用“主角变身怪物,校园陷入危机”这样一个奇幻色彩浓厚的故事,戳中了校园霸凌的内核实质——这是集体施压个体的一种最基本形式,个体往往因为无从应对、无人求助而失去任何辩驳与反抗的空间。
但这样的“怪物危机”,恐怕是任何超级英雄都无法解决的。
高中男生安达白天和同学一起孤立、侮辱班里一个女生矢野,到了晚上他则莫名变身为多眼多脚、叫声怪异的怪物在校园里闲逛,甚至与同样会在晚上去教室的矢野成为了朋友。白天歧视弱者的“随大流者”,晚上却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异类”。与他人不一样、与环境相悖竟可以如此可怕,具象到要变成一个怪物。
而白天与夜晚的撕裂,也成了“人”与“非人”的区隔。小说巧妙地用日期加上“日”与“夜”来划分每一个章节。在白天的叙述中,住野夜用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细节,勾勒出了一个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内里却波涛汹涌的高中班级环境。在这场冷暴力战里,班主任知情但却不敢多言。集体的魔力、同侪的压力,乃是梦魇之源。而在晚上的叙述中,变身怪物的安达反而多了几分人性,在与矢野的相处过程中发现她只是个普通甚至略显可爱的女孩子,并且因为自己的怪物身份而以己度人地思考起大家歧视矢野的问题来。究竟哪边是人、哪边是怪物,不经过审慎思考,便很有可能悟错。
校园霸凌这个“怪物”不仅凶残,还很容易成为一个禁忌话题,不仅因为被施暴者不愿意提起,还因为施暴者其实普遍存在。我们囿于班集体、公司企业乃至社会的压力,很可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某人实施过“沉默的恶”。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从而成为众矢之,我们宁愿对暴力行为保持沉默,甚至参与进去。
所以,“白天的自己和晚上的自己,究竟哪个才是怪物呢?”
这个问题不仅是安达在问自己,也是住野夜在借角色的嘴巴问我们读者。非要自己成为彻头彻尾的异类,才能明白身为同类的他人在遭受非难时的痛苦吗?若只能如此,那这个怪物的阴影确实非人力所能涤荡。要解决它,只能解除我们的“心魔”:面对不理性的集体,能够有说不的勇气;面对受难者,能够跟随自己的良心行事。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宏大且经久不衰的主题,让《夜晚的怪物》并不止步于一本青春小说或是高中生读物。它所讲述的故事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警示,警惕我们不要再成为校园里的那头怪物。还好在《夜晚的怪物》里,主角安达觉醒得不算晚,他在结局做出了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选择。
作者住野夜是近几年来日本最受关注的新锐作家,从高中时代就开始执笔撰写小说,其出道作《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于2015年出版后,总销量突破200万册,成为日本街头巷尾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作。这本《夜晚的怪物》是继《胰脏》之后的又一力作,在日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册,不仅被列入日本学校推荐必读优良读物,还入选日本淳久堂书店小说类别Top5、“读书meter”年度小说Top10。
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是因为住野夜向来的优点——情节精彩、人物刻画优秀、心理揣摩极为真实——还因为这本小说真正让人陷入了思考,或许直接用一位日本读者的评价来进行最后的概括是最恰当的。
“所谓‘正确’究竟是什么?冒着自己失去立足之地甚至受到伤害的风险,也要帮助人的行为,需要付出相当程度的勇气和觉悟。”
的确,至少主角安达战胜了内心的怪兽。要知道,有太多人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夜晚的怪物》读后感(四):读者的工作难道是校对?好书被毁。
最近连着看了好多本书,其中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校园霸凌,例如《将死未死的青》、《双子星》等。而住野夜的《夜晚的怪物》也是关于校园霸凌的一本小说,这部作品和前面所看的小说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没有把笔墨聚焦到施暴者和被霸凌者上,反而深入描写了位于中立或旁观者角度的人们的内心世界。
书腰、外封、硬皮锁线精装故事其实很简单,背景更是简化到了极致,连女主矢野为什么会被霸凌也基本上没有解释。小说中还在很多与主线无关的地方留下了悬念,知道结尾都没有说的很明白,只是非常笼统地带过去了。例如晚上教师的后门究竟是谁打开的?体育馆的玻璃是谁弄破的?这些隐藏在了文字背后,需要读者自己去解读出来。当然,这些地方的弱化虚写其实也是因为作者想表达的更多的是主角安达这个一直以来的自诩为中立者的内心世界,其他的一切内容都以服务于这个主题为准。
住野夜安排了主角安达在夜晚能够变身成怪物的能力,怪物这部分的内容实际展现出来的是最普通的人面对霸凌的态度。他白天把自己内心对被霸凌的同学的担心隐藏起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对霸凌事件视而不见,晚上则是要把自己能变身为怪物这件事情向众人隐藏。这种白天黑夜都要隐藏自身的情感就是普通人在遭遇霸凌事件时会做的事情。
从另一方面来说,白天安达作为人类时和在班级里隐藏自己内心,为了不成为被其他同学共同霸凌的对象,从对霸凌视而不见慢慢过渡到了和同学们一起欺负矢野。反而实在夜晚变身成怪物的时候,在矢野面前展露出真身,并为白天的种种事情向她道歉,显露出了他真正善良的内心。
以上部分的处理,作者非常用心,不仅在章节上人为分成白天和黑夜,还让男女主角在白天黑夜的位置产生了对调。虽然直接这样写会让读者非常简单地意识到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但作为轻小说来说,这样就够了。(是的,这就是一本轻小说,千万不要被“超越村上春树”之类的推荐语给骗了。)
故事的最终,以安达在白天的时候也决定善待矢野结束,算是让主角的人格正式统一,而其他人在作者的表达中还是会把主角也列为共同霸凌对象,如何解决之后的事情,作者不打算在小说中提及,每位读者可以自行按照自己的意愿往下发展。
在故事中途,作者非常清楚地让矢野自己解释了她两次欺负同学的原因,以及她始终微笑背后的痛苦。但这样的坦白写法,我个人觉得还是笔力过弱了。其实只要写到矢野对她友善的人发起攻击后,其他同学不再霸凌那个人就行。同样的,关于微笑的原因,也可以通过事件让安达了解到。如果能这样来写,对我的观感会更好。
总的来说,《夜晚的怪物》一书能够站在中立者的角度来写校园霸凌,确实是值得一看的点。
但新星出版社这次的实体书存在着太多的校对问题,让我看的时候极度不满。我统计了一下,这样一本才250页的书,总共22处有错别字、乱分段或者多字漏字情况,这就是我只给3颗星的缘故。希望出版方能够好好检讨一下!
以下是所有的校对错误之处: P27倒数第五行,“我我总算体会到了……”这句话中多了一个“我”字。 P43第一二段中间不应该分段。 P43倒数第二行,“但又可得如果和她……”这里应该是“但又觉得如果和她……”。 P46第三行,“但怼她视而不见……”应为“但对她视而不见……”。 P53第三行,“我胡思乱想的着”中多了一个“的”字。 P54第十三行,“也怪她自己过意钝感”应为“也怪她自己过于钝感”。 P77倒数第二行,“还有以昨天责怪了井口的以中川为主的女生们”一句中第二个“以”字是多余的。 P79第四行,“只能说矢野实在是在笨拙了”应为“只能说矢野实在是太笨拙了”。 P79倒数第六行,“笠井对从未对矢野有过……”中第一个“对”字多余。 P80第五行,“缺见她红色的运动裤……”应为“却见她红色的运动裤……”。 P80倒数第七行,“在我旁边变的工藤就是这类”中的“变”字应删掉。 P90倒数第四行,“会不得不晚上准备的施工”应为“会有不得不晚上准备的施工”。 P104第七八段排版错误,应为一整段话。 P107第一行,“和我没有想到来客”应为“和我没有想到的来客”。 P122倒数第二行,“结果出了警卫以外谁也不在”应为“结果除了警卫以外谁也不在”。 P152倒数第一行,“要不代替去我吧”应为“要不代替我去吧”。 P203第六行,“但让能身体休息”应为“但能让身体休息”。 P218倒数第三行,“去、体院、馆”应为“去、体育、馆”。 P225第三行,“实现两个人本来目的话”应为“实现两个人本来目的的话”。 P230第一行,“一定在心里都某处”应为“一定在心里的某处”。 P234第四行,“前方有小动物和的动物”应为“前方有小动物和别的动物”。 P243第一行,“藤度过着对自己……”应为“工藤度过着对自己……”。
《夜晚的怪物》读后感(五):校园霸凌——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怪物?
“我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任凭那些尘封多年的记忆/在绝望的双眸前/开花结果/如此鲜艳,如此刺目/好似充满眼泪的万花筒/看不真切/却近乎残酷地真实/我颤抖着抚摸日记本肢离破碎的扉页/就如同触碰了封锁在内心深处的/那些说不出口的/令人羞愧的青涩回忆”——摘自Gini的诗《尘封的日记本》
我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在回忆往事时,写出了上面的诗句。这足以让人知晓,校园霸凌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是深远的,是一生也不会忘却的痛苦、羞耻、耻辱的回忆。
校园霸凌在日本作品中属于比较热门的题材,把这个题材写出新意是很困难的。作家住野夜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作品《夜晚的怪物》被选为日本学校推荐必读优秀读物、入选日本淳久堂书店小说类别TOP5、入选“读书METER”年度小说TOP10。等到我的女儿上学之后,我也会希望她能读一读这本揭开校园,或者说人性残酷真相的勇气之作,从而变得更包容,更善良,更勇敢,和别人相处时既能和别人打成一片,又能有意识地保护自我独特的个性。
一、群体VS个体
校园霸凌的真相是,当全班同学打定主意共同排斥班上某个人时,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恨这个人,而是因为这个人是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个。《乌合之众》中有这么一段话:
“这仅仅是因为我们的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是我们从原始祖先那里继承的,它就潜伏在我们的体内。在孤立个人的生活中,满足于这种本能是十分危险的,当他融入一个不负责任的群体时,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不用为犯了错误埋单,他就会放纵这种本能。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无法将这些具有毁灭性的本能运用在我们的同伴身上,便将它发泄在动物身上。这种激情很普遍,群体捕猎的热情和凶残有着相同的根源。群体慢慢地屠杀了一个毫无抵抗能力的牺牲者,表现出一种非常懦弱的凶残。但是对于哲学家来说,这种凶残,同数十个聚集在一起的猎人用他们的猎犬追捕和屠杀一只倒霉的小鹿来获得欢乐时表现出的凶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校园霸凌发生的舞台是校园,校园是个倡导教育、文明和进步的地方,而教育和文明的薄面纱在人类原始祖先的本能这块硬骨头上一碰即碎,这是一个多么矛盾和讽刺的现象呢。
当群体中影响力较大的人已经决定霸凌某人的时候,就算影响力较小的个体根据常识判断不该霸凌这个人,他们也只能照做。这是因为孤立的个人力量实在太小了,他们为了不被群体所排斥只能违心行事,个人的信念在群体面前简直脆弱的不堪一提。
在《夜晚的怪物》中,很明显女生中川就属于群体的领袖人物。她长相姣好,又个性骄傲,这类人似乎本能地会领导群体去霸凌某一个个体。我以前的学校里领导霸凌的孩子都属于这种类型的人。
二、相同VS不同
产生霸凌的另一个原因是,人都会本能地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或人产生恐惧的心理。在《夜晚的怪物》中,矢野就是一个异样的存在。她说话声音太大,断句的方式奇怪,又不喜欢按照常规的方式和别人交往,害怕时还会故意摆出一个奇怪的笑脸,这样的人在“正常人”眼中确实独特的有点过分了,会让人本能地产生“我不想当她的同类”的想法,这样的人当然会遭到排斥。
绿川是一个让我感到很矛盾的人物。我以前和绿川非常相似,天天去图书馆借书拿回教室读,和班上同学都不说话。正式因为如此,我在班上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霸凌,不能不说书中没有被班上同学招惹的绿川运气真是太好了。绿川自己也很聪明,懂得保护自己,拿矢野对她的暴力做了自己的挡箭牌,避免了自己受到更多人的侵扰。
三、当个人意识觉醒时
《夜晚的怪物》这本书中和其他描写校园霸凌作品不同的比较独特的故事线是,主人公安达在夜晚化身成怪物和矢野交谈甚欢,白天却依旧因为群体效应不能对矢野做出友好的举动,安达自我分裂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主人公自我的意识觉醒了,他决定白天也要和在晚上一样,不无视矢野的存在。在班上其他同学看来,主人公可能白天也变成了类似怪物的存在,但是主人公自己却彻底释怀了:“这天的夜晚,我久违地睡了个好觉”,他夜晚再也不会变成怪物了。我们希望所有的校园霸凌案件中都有一个像主人公一样的勇者出现,敢于在众人眼中当一个怪物,从群体这个更加强劲的怪物手中保护被霸凌的无辜的弱者。
结语
自从开始写书评之后,我对自己的阅读就有了一种仪式感。很高兴《夜晚的怪物》成了我八月第一本书,读完之后对介怀了那么多年的校园霸凌经历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能让自己在原谅自己和世界的路上前进一大步,真是非常的开心。
《夜晚的怪物》这本书质感很好,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页都摸上去很舒适,阅读体验上佳,封面设计简约扣题,翻译也流畅通顺,值得感兴趣的读者购买收藏。
最后附上我《夜晚的怪物》的读书手账,祝大家阅读愉快~
《夜晚的怪物》读后感(六):谁才是怪物
选择阅读《夜晚的怪物》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本书作者住野夜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的小说作者,还记得初看完《胰脏》的各种叹惋。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2018)6.92018 / 日本 / 爱情 动画 / 牛岛新一郎 / 高杉真宙 Lynn其二是因为作为一个颜值党完全被《夜晚的怪物》美貌的封面所吸引,最后一个原因就更个人化了,因为最近实习上班学习两手抓,分给阅读的时间自然减少了,所以给自己选择的阅读书目都是比较好读的轻松一些的日本文学,《夜晚的怪物》恰巧就属于此。最后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我确实是一口气不间断把这本书看完了。
在名为教室的空间里,在名为班级的空间里,在名为团结意识的空间里,老师或者大人们是如何置身事外的,身在其中的我们比谁都清楚。《夜晚的怪物》讲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男主安达每到晚上就会变成多脚多眼的怪物,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夜晚的校园刚好碰到了女主矢野,矢野是一个说话不利索总是被人欺负也只会喜滋滋笑的同班同学,因为这次意外的碰面安达和矢野晚起了“晚休”的优秀,白天他们是没有任何交流的同学关系,晚上却可以在同样的学校里聊天探险。随着安达的身份逐渐暴露,同学对矢野的欺凌俞甚,男主安达面临了一个选择,所以白天的人和夜晚的怪物哪个才是真正的安达呢?
好看的封面故事内容足够简单,结构也清晰明了,白天和夜晚穿插进行,时间确实是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白天这么循环往复地运转着,但是男女主心境却在逐渐变化着,有种动静结合的微妙。 主线讲的是男女主慢慢交心的过程,以男主的视觉看待同学们对女主矢野的霸凌行为,也是另一个程度上男主寻找自我的过程。
校园霸凌不得不承认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尽管这一方面批判的作品层出不穷,但是真实的情况没有改变什么。校园霸凌这场闹剧里往往存在三种角色,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夜晚的怪物》中女主毫无疑问是整个霸凌事件的受害者,对面暴力她没有以暴制暴,而是选择用微笑伪装自己的真实内心情感。施暴者应该可以分为直接施暴者和间接施暴者,直接施暴者就例如书中的元田和中川这些人,他们会正大光明欺负矢野,而一旦受害者没有做出反抗,他们会以此为乐变本加厉进行欺辱,间接施暴者是旁观者的另一种特殊形式,用我自己的理解方式就是在女主矢野自认为和男主聊天慢慢相处把男主看成自己唯一的朋友之后,男主依旧站在了霸凌事件的旁观者角色中,其实这种心理上的打击和自我否认远远比身体上受到的伤害要严重许多。本书比较有深意的一个角色是井口,她因为不想被排外而选择当一名旁观者,但是心理上对矢野并没有丝毫的冷淡和讨厌,就是一个下意识地帮矢野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这个动作,让她从旁观者的角色转变成了受害者。
男主觉醒前的挣扎校园霸凌几乎在每所学校都会上演,可能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现在细细回想自己的初高中历程,惊觉自己也扮演过旁观者的角色。小孩其实是最单词最邪恶的,他们会因为都喜欢看喜羊羊而成为朋友,也会觉得不喜欢好看发卡的人就是敌人,在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做什么事情会有怎样的后果,只单纯地把自己的好恶表现出来。以暴制暴或许有用,但我认为减少校园霸凌最重要的还是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甚至是社会上的教育,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夜晚的怪物》读后感(七):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夜晚的怪物》不是我第一次读到的住野夜作品,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同时也看了动漫电影。那时候,看到《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个名字,被吓到了,我以为是一部类似《东京食尸鬼》这类型的血腥动漫电影,没想到看了电影之后惊觉是一部感人的青春纯爱片,所以这次看到《夜晚的怪物》我也不在惊讶,而是很好奇,这次奇怪的书名会带来怎样的故事体验。
摄影师:须风故事挺短,但是内容对于我来说,却有点压抑,因为一度觉得,书里写的安达,就好像是在写我一样。安达白天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少年,晚上就会变成是一个多脚多眼的怪物;而我,白天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到了晚上时常会变成“抑郁”泪虫。但不管是“抑郁的泪虫”还是“多脚的怪物”,总是会有原因才会变成这样的。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我摘抄了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大人可能都不记得自己中学时的情形了”。为什么会喜欢这句话呢,因为我发现,每当我一点点的往着“大人”的方向走去,我就一会一点点的忘掉中学时期的事情,以至于到现在,努力想要去回想,却只剩下一点模糊的影像。
摄影师:须风我记得中学时期的自己,和安达很像,虽然我也想成为笠井那样被同学们围在中间,说的话都被奉承为“圣旨”的人,但我不是,我只是和安达一样,说话要小心翼翼,要避免造成“笑话”被人取笑,不能和同学产生冲突,即使是被同学欺负霸凌,也只能躲着暗处,把所有一切的想法都藏在心里。
也许是这种“无能为了”这种“无助”,才会在心里滋生一种专属于夜晚的怪物:白天,他融入班级,忽视被霸陵的同学;晚上,他会变成无所不能的怪物,难以自制的去保护那个同学。
摄影师:须风读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中学时期,被同学霸凌时,能够遇到一个如安达那样的人,也许我不会变成夜晚的“泪虫”,但是我没有遇到,而我也学不会安达那样,他没有等来他期望的那个人,于是他选择成为自己希望的那个人,去担任“期望中”那个人的“责任”。
但这只是故事而已,故事是人写的,住野夜之所以会构想一个《夜晚的怪物》,其实也是住野夜自我认知的现实化吧。我曾经了解过住野夜,他的童年生活,也不是特别美好,他同样遭受了欺凌,所以他才会把自己所期待的能力,想象成为在夜晚可以实现的能力。所以,安达就出现了,出现的也很正确,成为了所有被校园霸凌孩子们心里的期待,期待自己被欺负霸凌时,能够出现一个像安达这样,勇敢、强大的人,来帮助自己。
《少年的你》剧照我在看《少年的你》时,就很羡慕陈念,她可以遇到小北,有小北对她说“你去高考,我保护你”。但是这些都是故事而已。现实中校园霸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只要有人,就会有孩子;有孩子,就会有校园。而校园里的孩子们,千千万万,性格不同、教育不同,会出现霸凌真的是在正常不过了,可是一件事已经趋于“正常化”的时候,却也是这件事“严峻化”时期,没有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那么霸凌的同学就会毁了另一波被霸凌的同学。
如果你不想成为被霸凌的对象,你会被视为是异类,或许还会被迫变成霸凌“选手”,以至于不被排挤在外、不被视为异类。选择加害者一方,几乎什么都不用做,冷眼旁观就好;选择受害者一方,则要负担远超一个人所能独力承受的压力。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护者》中写道: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也许,这溃烂的解药,就藏在“少年”二字里。成长的痛苦,也许就是慢慢的遗忘过程,忘记曾经的自己,忘记那些受过的伤害,重新自我塑造一个人物,再去慢慢生活
《夜晚的怪物》读后感(八):《夜晚的怪物》:校园暴力中施暴者和旁观者都是“怪物”
用暴力对付暴力,是弱者才做的事“时不时的语言暴力,在很多人面前拽头发是基本,泼脏水,诬陷人家,因为你死了个人,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厚脸皮。”这是讲述以青少年为主的反抗校园暴力为题材的韩剧《学校2015》中高恩星手撕江素英的画面,也是令大多数观众拍手称赞,大快人心的片段之一。
随着校园暴力新闻的不断出现,在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中,却藏着欺辱霸凌。在大多数人的学生时代,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校园暴力,也许是故意带节奏的人生攻击,也许是看似无意的撞一下,也许是那支被踩在脚下的钢笔。
由日本畅销书作者住野夜所著小说《夜晚的怪物》说的同样也是一个校园暴力的故事。在白天的高三二班,女生矢野是所有同学霸凌的对象,放在课桌里的青蛙,被洒满粉笔灰的课桌,被扔掉的笔记本,即使每天保持微笑和同学打招呼搭话,换来的却是集体孤立,恶言嘲讽和打击报复,只能在每个放学后夜晚拥有1小时的休息时间,也可以说是喘息时间。
变身怪物的男生安达在某一天夜晚出现在校园,碰巧被矢野认出,两个人约定互相保守彼此的秘密,开始与矢野玩起“晚休”的游戏,享受看似正常的同学关系,白天和夜晚,安达对待矢野的态度截然不同。白天随着众人冷眼旁观,甚至是被动施暴,晚上却虔诚道歉,寻求原谅。
同学们对矢野的欺凌愈甚,安达重新做出了选择。
如果面对他人被校园暴力,你应该怎么做呢?
矢野并不是一位坏同学,她只是扔掉了同桌绿川的书,导致书被淋湿。她没有被全班同学责备,没有人询问缘由,也没有人了解真相,她就直接被当成了罪人,被全班厌恶和孤立。被欺凌一定真的有原因吗?连性格不够合群就能被当作厌恶的理由。曾经的矢野不过是教养差一些,缺乏一点常识就经常被玩笑和取乐。不懂察言观色,反应慢,声音大,说话方式奇怪……在加害者眼里,所有的问题都被当成受暴人的错,是他们不好。
施暴者既然选择了暴力,并不在乎受暴人有没有问题,因为无论受暴人有没有问题,在他们眼里都是有问题。校园暴力为什么能够横行,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会产生多大的后果,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情感宣泄,不觉得这是人身攻击,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所谓的坏蛋,还觉得他们做了件正确的事而沾沾自喜。
受到校园暴力的人没有错,他们受到伤害并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施暴者为了施加暴力,把没有的错误强行加在他们身上,矢野虽然笨拙迟钝,但没有伤害过那些人,即使,他们每天都在伤害她。
尼采说: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一点就在于,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不直接参与,所发生的一切后果都与自己无关。
矢野被全班人校园暴力,心存疑虑的同学不敢言语,甚至连老师也插不上手,所以安达也置身事外,如果没有变成怪物这一契机,我想,安达还是会继续保持冷漠,独善其身,不明白围观与哄笑,是对校园霸凌这种行为的鼓励与推动。
班里的同学分成三种,明目张胆加害矢野的那些人,元田,高尾。对矢野敌意明显但能控制自己,只在矢野接近的时候悄悄使坏,工藤这类人是大多数,藏在暗处,做着坏事还不被发现。第三种是觉得矢野不对,但不会主动欺负,井口,笠立,还有安达。
在校园暴力中当事人是少数,而旁观者是大多数,当矢野被欺凌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指出这样是不对,即使声音很小,即使力量微弱,但是一个人能带动一群人,那样,一定能改变一个结果。
在小说《夜晚的怪物》中,井口尝试着迈了一小步站了出来,又被班里的大多数人影响,缩回了界限之内,矢野不是软弱无力,而是孤立无援。现实好像已经无法改变,所以作者赋予了安达夜晚变成怪物的特殊能力,通过两个人每晚的交流接触,去唤醒安达内心的善良,勇敢,让安达从一个旁观者觉醒,不再默许欺凌的发生。
故事的最后,安达终于在那天矢野笑着和全班打招呼的时候,给了她一个回应。一句“早上好”。矢野无论是在怪物面前,还是在同班同学面前,她从来没有逃跑过。这一次,安达没有视而不见,也没有逃跑。
夜晚的怪物指的不仅仅是在夜晚会变成怪物的安达,也是我们内心的那只怪物,面对校园暴力时,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勇敢的站出来,看完这本被称为揭开校园残酷真相勇气之作的《夜晚的怪物》,我想,你会找到答案。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故事里的安达一样,夜晚不再变成怪物,而是睡一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