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小百科:热闹的家》是一本由[法] 提埃里·拉瓦尔 / [法] 扬·库文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长的小百科:热闹的家》读后感(一):《热闹的家》:最温暖、最热闹的视觉发现游戏书
儿童敏感期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在人的所有感觉发育中,视觉最先发育。所以积极进行视觉训练,让孩子顺利度过视觉敏感期,这也是在为他未来能够有能力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曾介绍过视觉发现游戏书“长长的小百科”系列绘本,上次是《原始世界》,这一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另一本生活气息浓郁的《热闹的家》,是以家庭场景为主,分为道路边、从车库到客厅、从厨房到书房、从卧室到阁楼、花园里5个大的主题。在这本视觉发现游戏的绘本里,孩子们可以全面认识家庭生活场景中的200多种事物,包括家具、玩具、工具、日用品等,可谓面面俱到,生活场景一一再现。
《长长的小百科》的两位作者分别是是法国著名童书作者兼插画师提埃里•拉瓦尔和插画师扬•库文,都是极有才情的艺术家,绘本整体风格还是一贯的活泼生动,极有张力。
《热闹的家》更贴近日常生活,人物形象夸张,都长着小猪佩奇那样巨大的鼻子,全书充满了细节的用心设计,连地下的老鼠和管道都清晰展示。而且内容充满童趣和幽默,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在书中找到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场景:从阳台上偷偷往下喷水的小朋友,打开冰箱偷吃葫萝卜的兔子,从烤炉下面叼走一大串香肠的狗狗,洗衣机没关严,涌出满地的泡泡…真是热闹的家啊!长开本和大画幅提供足够多的精致细节让我们观察、寻找和探索,翻开绘本,犹如打开一个奇妙的世界…
一岁之后,宝宝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图片,可以刺激视觉发展。一岁半到三岁的宝宝视觉发展能力逐渐上升,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提供高品质的绘本,让宝宝在色彩鲜艳、细节生动的画面中寓教于乐,轻松愉快地提高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视觉开发和智力的发育都有明显的影响。高品质的绘本,精致安全而且针对性强,是爸爸妈妈育儿的好帮手,《热闹的家》里,出场人物很多,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叔叔及邻居等都纷纷登场了,这使得孩子对社会人物关系的认知,以及家庭模式的了解,都会有意外的辅助功能。
绘本的意义不仅是图片和文字的简单浏览,更可贵的是趣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结合。别再让孩子沉浸于电视手机的世界里,让《长长的小百科•热闹的家》为孩子构建美好的精神世界吧,让温暖和爱,充满我们热闹的家…
《长长的小百科:热闹的家》读后感(二):读一本《热闹的家》,给孩子多点关注
热闹的家里熙熙攘攘,忙碌的你是不是经常没时间和小朋友“科普”:这个是什么,是做什么用途?那个呢?那一个呢? 一边是忙碌到疲惫不堪,一边是担心孩子基础认知的匮乏,希望孩子能够继续保持好奇心;两颗心在拉扯。
与其纠结,不如换一个方法:通过一本书,在集中阅读时间内告诉孩子:特定物品的用途,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去思考、总结归纳、去描述所见所想;而不是见到新奇的事物,一直问是什么、为什么。 针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从最常见的日常用品开始,是最好不过的了。对于书籍的选择,不妨试试这本《热闹的家》。
这本书的作者提埃里·拉瓦尔,是著名的童书作者兼插画师。他擅长为低幼儿童创作各种妙趣横生,又忠于现实生活的形象。长长的小百科系列是他执笔作品中人气最高的一个系列。另一位作者扬·库文,是一位专业插画师,对插画抱有极大的热情。
5岁之前,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最难的就是专注力的匮乏,俗称“坐不住”。与之相对应的,5岁之前,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黄金时间。在这一时期成功养成专注的好习惯的孩子,在未来的升学、上课、做作业……中,父母会省下很多功夫。
培养孩子阅读专注力的前期,可以挑选孩子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图画较多的书籍。
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幅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针对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弱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指读法引导孩子的视线,帮助孩子建立认知;
年龄更大一些后,便可以针对图画内容,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宝宝你看,这个小男孩在做什么呀?”“图里这个长长的是什么动物呀?”等等,提高孩子的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个时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关注点,如果孩子已经很明显对这本书不感兴趣了;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强迫他继续阅读。
培养孩子的中期,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行阅读绘本里的内容。
比如《热闹的家》这本书,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二开页记住上面的物体或者动物后,打开四开页的大画幅去寻找对应的物体或动物,并说出这个物体的特征、作用,在锻炼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常见物品/动物的认知。
孩子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后,绘本就可以更换成图片+字的阅读本啦。 每一位为培养子女而尽力的父母都是最好的父母,向天下的父母致敬。
《长长的小百科:热闹的家》读后感(三):有一个家,温暖而热闹,你觉得会是在哪里呢?
这里有个热闹的家,有欢快的阳台和草坪,天使形状的喷泉矗立在花园里。屋檐角边,挂着一盏盏红色的福字灯笼。
在这里,有来往的阿大,阿家,阿么,阿爷,阿姐,还有阿弟在绿色的草坪上像阿爷跑去。远处有一只俏皮的小宠物狗,它静静地盯着一对跨步行走的夫妻。
女士抱着一个飘着蝴蝶结的大盒子生日礼物,潇洒的男士悠然地抱着一篮子,柔情地看着身旁的她。女人则洋溢着甜蜜笑容,和他跨步在回家的道路上,似乎正兴奋地准备去过度过结婚纪念日。
年轻男女身后走来的是一位有着白胡子的老爷爷,正热情洋溢地挥舞着手臂,或许遥遥望见家人,旁边是一位年轻活泼的少年,正挎着包跟着老爷爷身旁,再之后是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叔叔,正匆匆忙忙地往前走着。
身着白色裙衫的美丽少女,正看着微风拂过的绿叶,七彩的气球在房屋处摇曳。这座热闹的屋子,显得格外生机盎然。房屋附近的绿色挺拔直立,翠绿的叶子,像是春天里的精灵。
还有一个顽皮的小孩子在打水枪,鲜艳的色彩让这座房子显得格外的迷人,惊叹:“这是童话故事里的房子吗?”
这恰恰是法国提埃里.拉瓦尔 扬.库文的一本绘本《热闹的家》,一本长约80厘米的长开本绘本读物,将热闹的家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家庭生活场景中的事物,在五个被填充得满满当当人物与事物的场景中,娓娓道来无数个色彩斑斓的故事,这故事随着翻开折页的画卷,那细节丰富的场景,让孩子的思绪与想象顺着画面,走向一个生动的童话世界里。
如果说孩童的世界里,最让孩子们喜爱的或许就是这绘本里所传递的这样几点:
图书的画面色彩丰富且生动,配色很是吸引人眼球,让人心中生出万般童趣来,这得益于作者专业插画师的身份,在插画绘制中他秉持着极大的热情,期望将每一幅场景化作闪耀想象的空间,带给孩子们美好的想象。
透过简练的线条,可爱的配色,将童趣这本书镶嵌在绘本的每个角落。
于孩童在视觉发展期,这样一本色彩配色纯正的书籍,配上圆角安全卡纸,小朋友们在翻页的同时,依旧能够保持不伤害柔嫩的小手,又能持续地保持书籍的阅读体验。
加上精致书本样式,非常具有视觉吸引和品质呈现。
一幅具有丰富层次和色彩的画卷,让孩童在被吸引的同时,又能够在其中不断的探索出新的故事层次,每一次去凝视,去顺着人物与图画的点去搜索,总能走出不同的故事发展,就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这个绘本中,宝宝也可以看出一千个不同样的小故事,和生活发生联系,和妈妈讲的故事发生联系,还可以顺着走迷宫,可以玩出N种花样。
最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造型,既各有特色,却又成体系系列,一看就知道,这是《热闹的家》里的人物啊。
如果画面的色彩鲜艳是一大亮点,人物的特点又是一大亮点,包括超长的版面,以及折页的形式,既保留了绘本篇幅的巨大,又相对应的精简的面积,让阅读的体验更为舒适愉悦。
而在沉浸式的游戏认知体验,从从道路边、花园里,从车库到客厅、从厨房到书房,以及从卧室到阁楼,这5个部分,共202种事物,还可以让孩子认识家庭中你的各种家具、玩具、工具以及日用品等特色物品,在这样一种体验游戏式的方式中学习与畅想。既培养了认知又发挥了右脑的形象思维。
书中版面精致,人物花样众多,作为一本练习编故事的素材也是极好的,对于美好的书籍,不管是从视觉上,还是从触觉上,都带给人以愉悦。这质感不仅仅是对于食物的感知,更是一种对于喜爱物品的一种称呼,而绘本恰恰是最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质感的书籍。
当绘本成为与孩子共舞的思维体操场,《热闹的家》不仅仅是一幅视觉图画里看见的家,更是孩子精神家园的家;当书籍中的展现与孩子生活的家发生联系,那将是一场认识世界的初体验,如果配合妈妈温柔的讲述,温暖,喜悦,快乐陪伴着孩子童年的记忆与时光。
我们每个人所渴望的《热闹的家》,在自己的建设中,温暖,热闹,喜悦,快乐!
《长长的小百科:热闹的家》读后感(四):热闹的家,热闹的书
一本很独特的书,超长大开本。小宝看到时也惊呆了,高兴的说:“好大一本书。”
可不是,翻开书页里面还有折叠的画卷,就如书名一样,满眼的热闹。
绘本呈现家庭生活的5大场景、202种事物,在内容上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了,对于2-6岁的小宝宝来说,不但丰富了知识,而且还能刺激儿童的视觉。孩子在寻找各种好完的细节时,可以尽情的体会与书籍互动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
激动的小宝已经迫不及待,笨笨的小指头已经翻开第一页啦。
“妈妈,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呀,我不认识?讲给我听好不好?”
“你看这个,这是红色的灯笼,上面还有个福字?”
“嗯,我不知道什么是灯笼?”
为了给小宝解释什么是灯笼,我打开了翻页,哇,我自己也惊艳到了,内有乾坤呀,小小的书里藏着大学问。
我指着那一排灯笼告诉小宝,“你看,这几个都是灯笼,等到过节的时候点上,红红的。”
“那这些又是什么?”
迫不及待的小宝翻开了第二页。
“你看,这个是锅炉,可以烧水。这个是风铃,有风吹过时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这个时吹风机,每次洗完头妈妈都会,用它帮你吹头发。还有这个······”,尽管大部分小宝都听不懂,但小宝听的很认真。
打开翻页。
“看这个妹妹,像你一样,吸着奶嘴呢。”
“妈妈,快看,这里有小狗狗,还有车车,还有好吃的。”
“真聪明。”
小宝又翻开了第三页。
“这一页里有厨房和书房哦。”
“这个是床,没有我的好看,我的上面有小动物。”,“当然了,小宝的床最好看啦。”
“那你只大这个是什么吗?”指着生日蛋糕问小宝。
“生日蛋糕,甜甜的。”小孩子看到吃的兴奋了起来。
“你看这里,它们在洗澡,画画,玩游戏,妹妹在吃蛋糕。”
“妈妈,我也想吃蛋糕。”“我们看完了就去吃。”“好”
不等小宝自己翻,我翻开了下一页。也许是为了吃蛋糕,小宝安静的没有打断我,听我讲完剩下的几页。
这一页是从卧室到阁楼。阁楼里有很多的小玩具,有小木马,小凳子,还有一张婴儿床哦。
这一页是花园。你看这个小男孩在吊床上睡觉觉呢。这里有秋千,球,还有蹦床,姐姐家里也有一个这样的蹦床。花园里还有好多花花。
“妈妈,我们可以吃蛋糕了吗?”看我合上书,小宝高兴的问。果然是个小馋猫。
“走吧,洗洗小手手,我们去吃蛋糕啦。”
带小宝看完绘本,又一次的认识了绘本,以往我对绘本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小孩子看的动画书,除了色彩斑澜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父母给小孩买绘本。
陪小宝看了一段时间的绘本,我才认识到自己的肤浅。绘本不止是给小孩看的,大人也可以看。小孩需要认识世界,而大人需要保持童心和想象力。
《长长的小百科:热闹的家》读后感(五):自己开心连连看,同时让孩子欢乐躲猫猫?亲子绘本共读可以很有趣
原创:书海共勉
亲子绘本共读,是目前家有幼童的日常。
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在人的所有感觉发育中,视觉最先发育。
而绘本,正是发育视觉的利器,所以大家都很重视。
从一岁后,宝宝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图片,我们就开始给娃选绘本。
可是,合适的绘本并不好找。
有些我觉得好的,他不感兴趣,比如《大卫上学去》;
有些他喜欢的,我觉得幼稚又信息量太少,比如讲吐了的《好饿的毛毛虫》。
几年下来,绘本的弯路没少走。身边很多亲戚朋友也是如此,对绘本又爱又恨。
为什么我带孩子读了那么多绘本,孩子上小学后却连读明白作业题都困难? 为什么我坚持做了那么多年“亲子共读”,却发现离开父母的“伴读”,孩子的阅读意愿、阅读能力,几乎为零?也许,是时候换个思路了,比如,看看这本《长长的小百科:热闹的家》。
日常生活中,零碎的小物品被收起来,藏身各个角落,而《热闹的家》就是书籍版的躲猫猫。
还记得小时候怎么玩躲猫猫的吗?
首先,点人数,看看都有谁来一起玩游戏,
然后,边数123,其他小伙伴们各自躲好,
最后,数数的小朋友把其他小伙伴找出来。
游戏中,来不及躲好的小伙伴,第一轮就被找到了,比较隐蔽的小伙伴,不容易发现,就得慢慢找了。
这本书里面也是如此。
知道孩子天性喜欢捉迷藏,作者善解人意的体现了这一点。
在首页,作者让小物品们一个一个亮相。
然后,惊喜来了,打开大大的展开页,小物品们就都已经藏好了,各就各位。
有的就在眼前,比如垃圾桶,羽毛球拍,无人机,是我们一眼可以揪出来的小伙伴。
有的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难发现。
比如,比如第一页道路边,有一个“食虫动物”,我们找遍了都没看见,娃不服输,硬是在顺着紫色背心老奶奶的身影,在她身后的阳光房中挖了出来。
就这样,我们边玩连连看,娃边玩躲猫猫游戏,边认识了家里的各种小东西。
这本书包括了5个生活场景,以家庭场景为主,除了上面的道路边,还有,从车库到客厅、从厨房到书房、从卧室到阁楼、花园里,有202种日常生活中的小零碎。
《热闹的家》里出场人物也很多,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叔叔及邻居管道工等都粉墨登场了,确实是热闹非常。
自从看了这本书,4岁多的娃经常拿着书本对照家里的冰箱、床、扫帚,问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家没有无人机,食虫动物,打印机,他们是干啥用的,在哪里用?为什么我们家没有那么多人,那些人都去哪里了?
以前,反复讲绘本会讲吐,这次不会了。
因为,可以变出无数个新的问题,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这种互动式的绘本,生动,丰富,有趣,既让小朋友主动参与到了身边的生活,也锻炼了孩子的视觉与专注力。
最近重温《但是还有书籍》,第三集里面@粲然 的绘本共读,深深打动了我。或许,我做不到她那样全身心长时间陪孩子共读,但零碎时间里,借用《热闹的家》,和娃做做书中躲猫猫的游戏,还是可以实现的。
感谢这本小书,孩子爱不释手,我们也心满意足。特地发文分享,为它在我们家的满分亮相点赞。
书海漫漫,与君共勉。这是@书海共勉 分享的第70篇书评,您怎么看?欢迎关注,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