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4-13 03:03: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1000字

  《数字化颠覆》是一本由[英]延斯·P.弗兰丁 / [英]塞拉·Q.考克斯 / [英]吉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一):从接受者到使用者:个人策略与战术

  

智能手机出现之前有段时间,我个人是很厌恶使用手机的,曾一度停用手机,嫌哔哔哔的烦,对手机品牌也不讲究;但是智能机出现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嫌弃过手机,也没有停用过手机,而且对品牌和体验越来越讲究,用的手机也越来越贵,我也反思过这种现象,主要是智能手机集合了太多让人依赖的技术和功能,离开了智能手机,买个菜都不方便。所以,当我看到《数字化颠覆》中“只要你使用智能手机,就是技术接受者”这个论点时,同感就被激发出来了,而作者专业化的思考,更是吸引我一页页把这本书读完。

“技术接受者”是这本书的逻辑起点,而落脚点则是让组织(公司)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从被动的“接受者”,跳跃到“制技术而用之”的使用者、获利者。这本书的主要对象是公司或组织,作者为组织提供了五条战术策略,但实际上,这五条策略战术对于个人实现从“接受者”到“获利者”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战术“融入并利用数字时代的革新”,这个既是理念战略又是具体策略,十几年前淘宝到来,这个是不得不接受的技术,作为一个实体店的店铺小老板,这个接受意味着你的线下收益肯定会受影响,这是被动的,但是,如果你主动尝试线上开店,或许就是机会,这里面有一个能不能、愿不愿的“融入问题”;4G来了,作为一个销售员,你在一个固定流量的摊位磨破嘴皮子,不如尝试一下直播,尝试的话,李佳琪和薇娅就诞生了,这也是个“融入”的问题;李子柒在4G之前只能在酒吧站台,但是视频化之后,她可以活出品牌,这还是个“融入”问题,“融入”就是一个观念改变,被动变主动,得先变观念。再如“培训”这一策略,作者鼓励公司对员工进行新技术培训,其实对于个体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自我培训”,有部电影叫《夜行者》,主角是个小偷,这个小偷获得拍摄技能,就是利用互联网课程,这在互联网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这当然是一个反面教材,但一个小偷都能利用互联网实现技能突破,何况兄弟你干正常职业呢?

总之,这本书是写给企业的,但是个体也能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尤其是本书译笔流畅,阅读体验也很赞,值得一读,必有收获。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二):数字时代的错位生存

  

数字时代的错位生存

评《数字化颠覆》

“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不仅仅是广告,也确实说明了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改变”的作用,这些年来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说明信息处理、数字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引领着我们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而这背后的科技支撑同样重要。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你可以不出门就知天下事,甚至不出门就可以购物、生活,完全“宅”在家里工作和生活成为了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要不要跟进调整和适应?为了更好地利用科技、信息化和数字化,更好地适应变革时代,甚至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寻找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我们有必要及时学习、调整思维和行为模式,在数字时代的错位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些需要在时代中寻找商机和发展,引领时代潮流的人则更需要了,看懂社会、读懂数字化,才能更好地调整思维,这就是我打开这本《数字化颠覆》的原因。

译者风君是资深翻译人,我也要在他面前班门弄斧一下。探讨一下书名翻译,原文直译为“技术引领数字时代的变化”,“数字化颠覆”则是用“颠覆”形容这个技术引发“数字化时代”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可谓是一语惊醒。为什么会是警醒呢?因为在如今数字化不断更新迭代的潮流中,很多人还是身体迈入新时代、思维还是老习惯(书中称之为“错位生存”),如果能用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来警醒他们,为什么不呢!

关于数字时代的称呼已经让大家很习惯了,这些年有很多新鲜的词语出现,大数据、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等等。科技技术就是从数字新时代中产生的一种通讯和交流沟通方式的更新,以新设备研发和应用为载体,由此引发的工作流程、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但是很少人已经习惯于听听这些新鲜词语,而还是按部就班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夜以继日地延续自己的生活,没有想到怎么去拥抱新技术、融入新时代,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接受工作上的调整、生活中方式的变更,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去面对新时代、新科技。

书中用“价格接受者”来形容“技术接受者”的状态,其实就是上述的被动接受的消极态度。因为没有创新和尝试的果敢,没有开拓和进取的眼光,因此只能被动地接受改变,或者到了实在不行的时候采取调整自己,最后慢吞吞地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对于很多普通人和普通组织来说都是上述的“被动接受”,对于一些新公司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来说,被动接受意味着消亡和沉寂,他们选择的是主动适应新时代,通过改变自己和组织的行为方式,优化组织流程和行为方式,同时引领时代的变化,从而为自己赢得先机和商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闯出自己的品牌和名声,让自己和企业赢得更长久的发展和生存。

作为一本好的商业管理书籍,作者也介绍了如何去适应新技术和改变自己的方法。战术一是给出新主张,建立变革管理职能,帮助组织融入并利用数字时代的革新;战术二引入了公司治理,作为引导和塑造技术接受的基础,这个环节经常被忽视;战术三则是投身其中,摆脱对原有技术的依赖,同时支持倡导者增加对新技术的支持;战术四是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纳新的技术;战术五则是对组织的接受能力加以衡量,确保管理者有能力胜任职位,并愿意接受新时代。作者在书中还有趣地提出“技术接受也是充满乐趣的”,让新技术变得不是那么敌对,而是充满了乐趣,让人与技术的融合变得更加融洽,在技术、流程和人的三角中,给技术留足了优先的空间。

20200817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三):世界正在改变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四):拥抱变化也许是唯一的出路

  

看到篇文章“2.5亿不会用二维码的人正在消失……”里面谈到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二维码,这直接导致疫情之下无法提供健康码,很多场所不能进。想不消失,就得学会新的技术,对个人来说是用微信、用支付宝、学会用二维码,对企业而言就是变身为“技术接受者”,如此才能面对已经到来的数字时代。这本《数字化颠覆》为我们提供了指南针和参考,非常值得一读。

01.面对强加的变化,我们有两种回应策略

要么通过技术所规定的流速来开展自身工作,要么通过改变 自身行为模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前者类似手工作坊里的帮工成为工厂里的工人,要适应大机器生产的方式,不适应只能失业,砸机器也没有用,也许个别工人能破坏几个工厂,但无法阻止潮流。后者像写作方式的改进。最早刻石头上,之后是写竹简上,继而是纸上,计算机之后的时代 就是用键盘输入。身为写作者,我们应该让技术成为助力,而非障碍。我最近十年写作最多是先在纸上列出大纲,其余全在电脑上完成。

拒绝或者不接受变化是没有出路了,数字化时代技术不会偏袒谁。

02.技术时代变革的三个要素和五种战术

三个要素分别是:技术、流程和人员。值得特别注意提是如果把要素组成金字塔,那么技术位是塔尖。不同于人员或者流程为主的朝代,如今围绕技术展开的变革才有前途。流程可以变、人员可以换,技术始终不断前进。

企业要将接受技术视为第一选择,将技术凌驾于人员和流程之上,同时通过数据进行管理。不夸张地说拒绝技术等于自我了断。

此时,组织调整的五种战术分别是:构建蓝图、治理技术与变革、倡导变革、培训员工、衡量管理者对变革的接受程度。本书就是围绕这五种战术展开论述的。

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和风险,企业执行好以上五种战术未必100%保证数字化之下的变革成功,可是不做必然失败。当下的时代,个人与企业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竭尽全力才能留在原地,松口气马上会下滑。

变革完全可以视为企业生存必备技能。

03.数据分析+行为改变=创造价值

关于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超市给未婚女孩推销婴儿产品的例子,事后证明超市是正确的。此处抛开隐私权不谈,至少此安排折射出技术的力量,及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精准性。通过技术利用好数据,它们就能为我们提供服务,否则我们只能变成别人的肉猪。

对企业而言,创造价值绝不等于数据分析,还需要变革管理,尤其是需要人们对自身要求改变动机的不断强化。

技术和数据都是引擎,方向还需要企业管理者明确,在变革的过程中技术还可以提供有效建议。

管理者有责任通过设立目标建立一种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从而让员工愿意不断适应新的技术。组织的改变首先基于个体,当员工成为技术接受者时,组织也自然而然变成了转变。

04.数字时代,个人必备素养

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书中提出此时需要培养的五种必备素养,也许可以让我们有效应对过多的迎面而来的信息,提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它们分别是:

a.图像直观读写素养:对数字的视觉呈现加以重新使用的能力。

b.复现素养:以创造性方式对现在材料加以重新使用的能力。

c.发散性素养:超媒体非线性思维方式。

d.信息素养:以怀疑的态度评估信息。

e.社会情绪素养:愿意与其他人分享信息和知识,能够进行信息评估和抽象思考,并能协同进行知识构建。

对“数字时代,不能衡量的就是不能掌握的”这句话加深理解,我们就有机会拿出适应性策略。书中还提到企业如何在赋能时代和数字时代中平盘,以及怎样在数字时代的错位中生存等问题的答案。整体而言精彩不断,值得一读。

数字时代,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作为指南针,以应对变化和无助。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五):数字化时代需要了解数字化时代的规律和常识

三位英国人合著的这部《数字化颠覆》或许会对一些迷茫的读者产生指引的作用。当今社会急剧发展稍不留神便会遭遇时代无情的淘汰,个体的命运在时代的剧变下变得似乎无足轻重,微不足。而悲剧的避免在于个体主动去掌握时代发展的核心知识,顺应时代变化成功适应,成为必需。

这本《数字化颠覆》全书共分十章,节奏明快,语言如流水,将生存的残酷在字里行间消融,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本书确实可以帮助读者看清未来的发展,并积极把握现在。一切的知识只在于是否运用得当,用正确的适合自己的知识,掌握自我的人生,每个人会成为独特的存在。

书里的故事不多,却发人深省,读者可以从他人的失败里反省自己的选择,毕竟生命只有一次,积极应对从来都优于被动退缩。善于挖掘自身潜力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如三位作者所言:立于不败之地。

数字化时代需要了解数字化时代的规律和常识。

开卷有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数字化颠覆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