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跷跷板妖怪》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2-04 02:33: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跷跷板妖怪》的读后感大全

  《跷跷板妖怪》是一本由[日] 伊坂幸太郎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一):很伊坂,但在伊坂的作品里又很一般的小说

  在伊坂幸太郎的作品里,算是比较逊色的一部作品了,不过这本小说的诞生来源于:杂志的《小说BOC》创刊发起的“螺旋计划”,请了八位小说家按历史进程顺序以“斗争”为题写的,可能是因为这样所以比较水? 第一部分跷跷板妖怪的故事情节一般,但是根据描写想象那个画面就很有意思,尤其是宫子在家和杀手打斗那一段,我看过很多日剧,看这段脑海里马上就有实景了,宫子说话的语气我都能想象出来:“打就打,不要给我弄脏墙壁啊,之后我还得打扫” 第二部分螺旋妖怪,讲真伊坂真的非常喜欢写政府啊,监视啊,黑幕啊这种题材,《摩登时代》《金色梦乡》都是,所以这部分的情节一点惊喜都没有 最后:伊坂的小说真的非常适合影视化,小说里的吐槽,对话,情节描写真的很有画面感,尤其是吐槽,就非常日剧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二):为了对立而对立,一旦开始了解对方,对立也都不存在。

  

一个山人和海人的传说贯穿于两个故事,一篇是婆媳之间的对立,一篇是两个车祸遗留下的孩子对立。前者因为相互之间的“坦白”而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相处,就像跷跷板一样一个平衡点保持着两边的对等。后者两人之间的宿命总是将对方联系在一起而又互相排斥。逃避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当一方开始想要了解时,山人和海人的对立关系似乎并不那么尖锐了。世上多的是为了对立而对立。

其实现实中不用分山人和海人,人与人之间也都存在着对立。想起少年时期,一看到某个人会有种特别的感觉,既不喜欢对方却又爱留意着对方,或许有时还会暗暗较劲。最后的结局要么两者再也没交集,要么都因为熟络而成为朋友,对立似乎并没有保持很长的时间。世上本没有永久的事情,有些执念似乎也没有意义了呢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三):即使被设定也要坚持熟悉的配方

  伊坂打字机这次出的是个命题作文,表面上贯穿两个故事的是山人与海人的争斗,却伊坂还是那个暖暖的伊坂,他为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争斗赋予了未知因素:“创造未来的不是只有信息和事实,当然还包括人的感情……人的感情本身就不合逻辑”“即使是对立的双方,也会产生想了解对方的想法”。而所谓争斗的存在,就是为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进化,为了引发变化,就必须要搅动”。

  命题作文,势必隐含了作者的世界观,而伊坂的世界观也喜欢藏在一些有趣的设定里。第一个故事讲婆媳矛盾(真是乏味啊X)然而翻过一页之后,妻子居然是个间谍,还在第一次见家长的餐叙期间,顺带抓了一个携带危害性病毒的X国女特工(要不要这么刺激!)每次妻子大打出手,都要用纸袋子套住丈夫的脑袋,打完以后说“哦!太可怕了,他们居然自己摔倒了(丈夫居然信了?!)”然而终于有一次敌人太厉害打不过了,出手相救的居然是……(我不告诉你!)

  第二个故事科幻了点儿,没有那么可爱的设定,不过居然还包裹了前一个的结局,在结尾处让人心动。

  总之,始终有爱有脑洞的设定、即使被命题也要努力生长出熟悉的世界观,就还是那只我喜欢的伊坂打字机。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四):《跷跷板妖怪》 荒诞剧情下的温情人生

  书的名字很奇怪,以为是儿童绘本呢,开头却看到了中国式的家庭伦理剧情,“日美贸易摩擦在报纸上传得沸沸扬扬,然而,我家的婆媳摩擦却没有在巷间传开。”哈哈,原来日本也逃不过这些呀。当我准备看一些家长里短时,却又看到了悬疑破案的情节,我好似看到了东叔的书。

  书中的情真的很大胆,也很脑回路。看似普通的一家人,却经历着不平凡的事情。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制药公司的小职员,却因为自己的耿直,莫名其妙地被拉入一场医药骗保的事件中,而差点成为替罪羊。妻子看似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平时受到婆婆的刁难而无力,可是她的真实身份却是非常飒的,特殊部队的间谍。

  因为对公公死的起疑,媳妇开始暗中调查,这一查不要紧,围绕着婆婆的几桩命案都指名凶手是……

  这样的情节是否会让你大跌眼镜呢?

  看惯了迂回曲折的破案情节,这样的设定看起来单薄反而会让人眼前一亮呢,结局看似入了俗套,可我们依然喜欢这样一个欢喜的结局。

  也许正因为现实的残酷,我们才会喜欢那些温暖平淡的故事,当时看到男主深陷其婆媳两边的左右为难的情境,这样细腻的描写竟出自一位男作家之手。

  “我说'老妈真是太让人头痛了。'宫子依旧拉长了脸,于是我慌忙补充:'应该说!她太过分了。'我看出来她还在等我往下说,于是换了个说法:'与其说过分不如说太坏了。'说到这里带着她好像总算满意了,表情有所缓和,还责怪我说,你怎么能说亲妈坏呢。”

  这位半道出家的作家,因为想要依靠想象力活着,便成了推理界独树一帜的天才写手。并与东野圭吾`村上春树包揽了杂志

  “最受欢迎的作家'前三名'”。

  而他的想象力真的是天马行空,单看框架会觉得荒诞不羁,看似不合理,脑洞大开,却因为填充了生活里非常微小的真实感受,反而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

  作者以丈夫和妻子两个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以此来推动了故事的走向,故事结局因为和婆婆分开关系反而变得很和谐了。这样的结局合情合理,主人公在最后的时候,能够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五):《跷跷板妖怪》:对立的平衡与毁灭

  

当伊坂幸太郎遇到了命题作文,他会怎么办?

我想这本《跷跷板妖怪》则是伊坂幸太郎能交出来的最好答案。在网上查资料得知,原来这本书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季刊文艺志《小说BOC》的创刊,因此杂志社特意邀请了八位作者参与“螺旋”企划,而伊坂幸太郎则是其中的一位。

要理解《跷跷板妖怪》必定要从“螺旋”企划的两个基本方针说起:第一个方针故事必须分历史时代进行,故事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的冰河时期,最后结束于2095年的未来社会,讲述了9个风格不同的故事,由纯文学到推理再到历史时代小说。第二个方针我们可以从《跷跷板妖怪》的楔子得知:“山人和海人的对立自古有之,不能见面否则会起冲突”,用两个族群对立的故事,且每个故事都会有共通的人物角色来确定所有作品的主题。虽然说每个故事都相对独立,但是将所有故事连续读下来会感叹道:这绝对是一部划时代的宏伟著作。

伊坂幸太郎的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昭和后期,也就是说故事背景是日本即将房产经济泡沫的时期,一个普通家庭的婆媳矛盾,看似家常便饭让人犯困的题材,让伊坂幸太郎写得极其有趣,利用双视角表明了媳妇的身份,而且还发现婆婆身上有诸多可疑的地方,甚至还牵扯出公公死亡的疑点,各种疑团夹杂在一起随着伊坂幸太郎的妙笔生花逐步揭开,原来婆婆也是特工,她的家人都因为特工的工作遭受所害,最后媳妇了解到事件种种,最后选择与婆婆达成和解。当时我看完这个故事的第一感觉,内心只有佩服两个字,伊坂幸太郎不仅利用故事中的婆媳矛盾来隐喻当时美苏争霸的对峙,而且特工元素也非常贴合故事发生的背景。更重要的是他运用整个故事讲述了对立争斗并非一定要分出高下,也许对大部分人而言平衡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第二个故事则发生在近未来时期,人工智能的自我发展逐渐失控,为了阻止人工智能毁灭世界,所有的秘密都必须通过纸笔书信传达,而身为人品正直的保密邮差水户收到一名陌生男子的请求,让水户送信给他的好友中尊寺敦,没想到因为这封信导致水户阴差阳错成为了逃犯。为了逃命和解决这场漩涡,水户和中尊寺敦必须解决信上的秘密,看上去遭受无妄之灾的水户其实早在年幼时期种下了这场漩涡的种子,水户直面藏在自己身上的过去秘密,最终认清了自我,也因此丧命于其中。在这个故事中,伊坂幸太郎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如果山人和海人注定是对立的,那么一旦相见必定两败俱伤,隐喻了人类社会中,对立是不会消失的。虽然对立是一种冲突,但我们从好的方面去看,没有对立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人类能走到今天走向未来,难道不是因为事物之间对立带来的进步吗?

《跷跷板妖怪》整本书给人的基调是轻松愉悦。故事不仅有趣,而且背后带来的启发也值得读者去寻味,可谓贯彻了网络上广泛流传那句“除了伊坂幸太郎自己以外,每个人都认为伊坂幸太郎写的是推理小说”。 我想这本书想要说的是万物对立的根源在于体制的缺陷与不公,但倘若为了虚假的和平而让一切保持不变,不如直接毁灭世界。而我也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意识到冲突带来的东西不仅仅是悲剧,它同时也会来带更多紧密的联系,我们会在冲突中寻找和解,又在和解中发生分歧,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人类也终将会往更多元的平等,更美好的世界去发展。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六):伊坂幸太郎的命题小说

  

上周末的晚上,想找本小说读,最好是中篇,于是读了这本书。

故事大概内容,从一个男人对家庭琐碎的抱怨开始。父亲意外去世后,为了照顾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的母亲,把她接到家中。妻子和母亲一样,不外出工作,整日料理家务事。就这样,婆媳两人在家,关系不合,日子不好过。

读起来由于过分接地气,以至于平平淡淡,但在这时,小说视角切换到妻子,一下吊起读者的兴趣。通过回忆与丈夫最初的相遇,揭示了她隐藏的身份:情报特工。虽然婚后选择退隐,但是她有着超强的观察力,高超的沟通技巧,以及打斗武艺。

不过,她也苦闷,面对婆婆,好像无计可施,不管她怎么做,婆婆永远在挑刺。随着对这个家庭的深入了解,她开始怀疑公公的意外死亡,很可能是婆婆为了骗取保险。当丈夫受到同事陷害,被迫自杀,她去营救,在最危急的关头,才发现居然婆婆也曾是特工,而之前公公的死亡原因,也渐渐浮出水面。

家庭主妇和特工,两个刻板印象里南辕北辙的身份,融合在一起,产生奇妙的效果。加上故事的前期铺垫充足,不少婆媳矛盾的细节,当我们将自己代入妻子的身份时,就有种不自觉噗嗤一笑的幽默。

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有个杀手来了,妻子和他交手,打斗难免弄乱屋子,等下整理起来倒是小事,但把柱子还是墙上弄出刀痕,那就不能忍,因为每当一点点的刮擦,婆婆就露出不满意的嘴脸,说出尖酸的话语,那这还得了。这个情节太有意思了,面对生命的威胁,这是还在因为婆婆而烦恼。当然后来还是打赢了,毕竟是专业特工。

作为周末夜晚的消遣阅读,读着很愉快,很享受。

在这个中篇小说里,有普通人的婚姻琐碎,有离奇的命案,有悬疑,有犯罪,有打斗,偶尔还有妻子和丈夫之间甜蜜的爱情。一会儿紧张,一会儿开心,一会儿生气,一会儿浪漫,在接近两个小时的阅读体验中,这些情绪都经历了,得到满足。

这本小说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故事,第二个故事也是中篇,开头还算可以,也是从普通的生活入手讲述,但看到后面是关于未来的题材,暂时先放下了,等以后再读。并非是书的问题,而是我对这类题材没有很大的兴趣。

还是说回第一个故事,虽然整体感觉很好,但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婆婆这个人物形象没有“立”起来,更多是感到婆婆只是为了推进故事的情节而存在。关于这个重要角色刻薄的原因,曾经从事特工的身份,都没有更完善的交代。

不过,得知这本书的两个中篇,其实是杂志社的主题系列,给作者命题,然后再去创作,倒也能理解了。以学生时代写命题作文的方式,作家接受杂志社给到的“山人与海人注定无法相处和睦”,再重新审视这部小说,水准是出色的了。

最后,分享个从这个中篇小说得到的启发。

关于小说的命题,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和另一些人无法好好相处,是宿敌也好,是孽缘也罢,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距离,永不往来。作者选择了妻子和婆婆作为故事的核心,仔细想,就很巧妙了。在婆婆眼里,碗洗得不好,家务不好,孩子不生,哪怕是作为特工的工作能力也挑剔。简直是绝对的宿敌。

小说中,作者化身为卖保险的神秘男子,石黑市夫,他向妻子说的话,是故事的核心: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地方,都存在着海与山的争斗。虽然碰撞也不是坏事,带来了进步,但有时,更好的方式是尽量避免碰面发生争端。

当妻子追问,石黑市夫究竟是谁,他回答,他只是旁观者,永远观望着山与海争斗,但他厌恶争斗,却又不得不当裁判,所以他是个“讨厌看比赛的裁判”。妙啊,小说家大概是这样的感受吧。

给四颗星,谢谢周末夜晚的陪伴。

准备搜伊坂幸太郎的其他书读一读。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七):在日常中挖掘非日常的提神小说

  

最早是在《萌芽》上读到伊坂幸太郎的小说《钢铁的wool》和《戏剧的oar》,都是以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为背景,但是故事的内容实际上平淡又温馨,有点跳脱又蕴含着人生思考。

之后过去数年,伊坂幸太郎俨然已经凭借不俗的才华在中国读者中获得了肯定。

作为一名日本小说家,日语的特点即使是译文也十分明显。并非是如英语译文一般以不自然的反问而让人得以分辨,而是试图从日常中挖掘非日常,同时在非日常中努力维持日常感的小心翼翼,总能让人不禁感叹:“果然是日本的小说啊。”

有所关联的两篇小说,《跷跷板妖怪》和《螺旋妖怪》,虽然设定上互通有无,给读者的感觉却大相径庭。

《跷跷板妖怪》将司空见惯的婆媳斗法放置在一个不可思议的背景下:儿媳与婆婆居然都是隐瞒身份的特工!?

以第一人称的儿媳的视角展开,顺理成章让读者进入了特工的世界,二人之间的过招顿时充满了又严肃又有趣的火花。

作为成年男子,化身为年轻儿媳去叙述已非易事,何况是身兼第二层秘密身份的非日常儿媳呢!这一点对于伊坂幸太郎是否是挑战不得而知,从结果看,没有任何违和感。不管是作为儿媳天然对婆婆一举一动的警惕,还是产生怀疑后叠加了特工视角的分析,都让人沉浸在不可思议又理所当然的氛围中。

故事的结尾可以说非常符合当代对个人主义的诠释:儿媳与婆婆并未有一方屈服,而是采取了有限又无损尊严的退让,并且在出版绘本上达成了合作。

《螺旋妖怪》则是略带有科幻色彩的悬疑故事,单从故事内核来讲并不复杂,无非是人工智能系统具备了自我意识,试图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来影响人类,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么残酷的事实当然不是大喇喇揭示出来,而是让主人公抽丝剥茧,慢慢拼凑起的。

混乱的记忆,语焉不详的对话,充满疑点的过往,全都纠缠在一起,形成了理不清的谜团。

悬疑小说的根本特点,在本作中毫无疑问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管是强烈的紧迫感,还是主人公的使命感,抑或是巨大的阴谋逐渐显露的恐怖感,都从字里行间弥漫出来,毫无疑问可以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

与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品不同,《螺旋妖怪》并未将着眼点放在主人公等人最终拯救了世界的基调上,反而草蛇灰线,最终点明人类所具有的感情是多么宝贵而重要。

《螺旋妖怪》中的配角之一,就是《跷跷板妖怪》中的主角儿媳。这一联系并未有特殊之处,不过倒是解释了为何名称接近。

按照书名所示,所谓的“妖怪”,并非是日语中的妖怪,而是音译自英语的monster。不过,故事中并未出现任何妖怪或是monster。那么这里到底是指什么呢?或许也可以指某种难以理解的状况吧,比如大背景的设定。

两篇故事都以一个山人与海人的传说作为大背景,传说中山人与海人水火不容,没有缘由地就争斗起来,他们各自的后代也遵循着这一规律——小说中屡次用这一点开玩笑似的解释人和人之间莫名的不和。

事实上,这其实是来自于作品企画“螺旋计划”,由八位作家依照“某个”原则,将古代到未来的日本作为背景,创作九个讲述两个族群对立的历史故事。伊坂幸太郎写了其中2篇,时代背景分别是昭和泡沫经济时期和近未来——难怪《跷跷板妖怪》总有种老派家庭中的拘谨之意,而《螺旋妖怪》则要大胆跳脱得多。

不过,无需关注企画本身的要求,伊坂幸太郎在命题作文下依然保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虽然两篇小说不乏沉重的段落,但是整体节奏明快,脉络清晰,对于读者而言十分容易消化吸收。如果想在忙碌之余提神醒脑,不妨进入伊坂幸太郎构筑的山人与海人的世界,在真真假假之中自由穿梭,放松片刻。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八):奥斯倍尔与大象

  

这本书的第二个故事里,投递员水户受人工智能开发者寺岛的委托送信给开发者的朋友中尊。信上只有两行字:

你说得没错,奥斯倍尔与大象。

第二个故事的核心谜团就是对这两行字的解读。

《奥斯倍尔与大象》是宫泽贤治的童话故事,第二个故事中写了这个故事的概要:

一个叫奥斯倍尔的人哄骗大象为他工作,大象累垮了,便给同伴写信,最后被同伴救了出来。

投递员水户读了这个故事,“因为一封信而引起转机的故事让我这个投递员倍感亲切。”

我上网找这个故事,《奥斯倍尔与大象》虽然有中文纸书,但是没有电子版。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版本:

http://reader.epubee.com/books/mobile/8f/8f1d64b76c276d71d2d1ad68f65962ca/text00022.html

这个版本被翻译为《奥侈倍尔与大象》,虽然译名有点出入但是完整的故事足够理解小说的内容了。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开头有个副标题,表明这个故事是一个放牛人的叙述。

故事的内容就如小说里写得一样,一头白色的大象来到奥斯倍尔的屋子,奥斯倍尔哄骗它戴上锁链干活。那本来是一头快乐的大象,但是活越来越重,大象的笑容完全消失了。

后来大象得到了一个孩子的帮助,孩子给了大象砚台和纸,大象立刻写了一封信给同伴:

我在这儿吃尽了苦头,弟兄们来救救我吧。

孩子把信带给了其他的大象,后来,象群袭击了奥斯倍尔,解救了白象。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

“啊,太好了,你瘦了许多。” 大象们来到它身边,为它解开身上的锁链和称砣。“太谢谢了,你们救了我的命。” 白象凄楚地苦笑着说。嗨,我不是跟你说了嘛,不能下河。

这个故事在小说中有两重意义:

一是代表求救信息。大象写信给同伴求救,因此,中尊认为寺岛在向他求救:

他想说的是:我愿意认输,所以帮帮我。

二是寺岛给他提供的线索,对应故事的最后一句话:“都说了不能到河里去”。

小说里说,这句话的含义是模糊的,有可能是别的大象对白象说不能到河里去(暗示白象会遇到奥斯倍尔可能是因为到河里去或者过了河),但更流行的解读是开头的放牛人正在讲故事,最后听故事的孩子突然想跑到河里去,所以讲故事的人提醒了一句,不能到河里去。

中尊通过这句话回忆起八王子深山里的老奶奶(也就是这本书第一个故事中儿媳妇),并从老奶奶那里拿到了重要的代码。

这样看起来,似乎人类是大象,而人工智能是邪恶的奥斯倍尔。

但是,当存有重要代码的电脑被打碎时,中尊用“奥斯倍尔被大象压在身下”来形容他们的失败,这里似乎又角色倒转,人类变成了奥斯倍尔,人工智能变成了大象。

正如主人公对人工智能的恐怖并没有实感一样,读者或许对人工智能的邪恶也没有实感。也许这要到这个系列后续的作品中才会揭晓。

也许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原本就力量未定,同时也正邪难料。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九):除了独特文风,还需要被人铭记的作品

  

选书读也是有区别的,我喜欢读写作手法简单,通过讲述一个人的成长就能把你感动到无法自控的那种。而有些人喜欢读烧脑的书,同样是讲述一个人的成长,可是这个人偏偏要几度轮回,还要穿越古今。我曾经与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探讨过,为何我觉得不错的书,你却觉得很一般,他说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因为我们所成长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对人生的感悟也不同。

今天与大家分享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作品《跷跷板妖怪》,我是被书的名字吸引过来的,我以为这部小说应该是与《哈利波特》系列相似的带有魔幻色彩的作品,实际上并不魔幻,不过故事中增加了未来科技和人工智能等多重精彩元素,并将悬疑与家庭伦理相融合,也足够烧脑的。小说的上半部围绕日本间谍、特工、婆媳关系、经济泡沫展开;下半部围绕送信人、AI、记忆对调进行讲述。现在写作中所流行的元素,在这部小说中都能找到影子,给你意想不到的故事体验。

伊坂幸太郎被称为日本文坛独树一帜的天才作家,以特有的幽默感和多重的构想力著称。曾获得书店大奖、山本周五郎奖、新潮推理俱乐部奖等诸多奖项,并五次入围直木奖。代表作有《金色梦乡》《余生皆假期》《死神的精度》等。不过我现在读书读得多了,已经不被这些编辑的推荐语所迷惑,不管你是什么天才,不管你获得什么奖项,最终还得以作品征服我才行。

我年轻时,经常被一些所谓的噱头影响,买了很多的烂书,这些书至今都躺在书柜最下方,甚至落了很多的灰尘。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记得以前喜欢一个歌手,一定是听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喜欢一位演员,一定是看了一部他主演的影片。喜欢一位作者一定是读了一部他撰写的小说。可是,自从有了图书经销商之后,很多不知名的作家都会被冠上各种头衔,什么榜单第一了,获得什么大奖了,有的甚至吹嘘已经在多个国家畅销千万册,像我这样没有定力的人就会去买,买回来一看并不是我喜欢的作品,硬着头皮读完,完全无感,不仅浪费了我的宝贵时间,而且我越来越对这样的宣传排斥、反感。

我们都知道好的书不用宣传,也会有读者诚挚去推荐的,举个最简单的事例,我国的四大名著,还用写什么推荐语吗?还用宣传他们获过什么大奖吗?只要是中国人,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收藏一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更有甚者,原版的、白话文版的,不同出版社的,不同编校者的都存留一套,为什么?名著就是名著,不管经历了多久,人们依然会喜欢,甚至热爱。

伊坂幸太郎与我是同时代人,热爱电影和音乐,深受柯恩兄弟、披头士等艺术家影响。1996年创作处女作《碍眼的坏蛋们》。他曾以推理作家闻名,但现今并不拘泥于推理。日本作协对伊坂幸太郎的评价是:既能把暴力凶杀写得仿如日常生活般轻松,又能从不经意的对话中迸发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他想象力丰富,故事看似一团乱麻,结尾却常常令人高呼过瘾 ,并用其独特的“爱与勇气”打动了一大批忠实读者。

读这部小说,我确实有些吃力。感觉故事总是在冲突中游走,上下部分似乎有两个主角,讲述两个故事,其实故事又都是有关联的,如果你不是一页一页地读完,一定会理不清头绪。比如看似普通的妻子,真实身份却是特殊部队的间谍。再比如,身为保密信差的水户坐在列车里,一名男子忽然在他身旁坐下,委托他送信给老友。不料,那竟是一封遗书,男子随即跳车自尽。很多的想不到,很多的困惑,会伴随你读完整部小说,最后,你还要反思,作者讲了这么多离奇故事,到底想讲述一个什么主题呢?

宫部美雪称:“伊坂幸太郎是天才,有独特的文风。像他这样的作家将背负起日本文学今后的命运。”我真希望伊坂幸太郎能写出一部经典的作品,就如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三岛由纪夫的《春雪》一样,一部能够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精品,能够被其它国家的读者喜欢的作品,足矣。

  《跷跷板妖怪》读后感(十):应该如何解决婆媳问题

  

山人于海人的对立自古有之。每一场冲突背后都有着故事。 据说自由来往于山于海的人目睹了争端的人曾经这样说过。 海里的贝壳为何会跑到山上来? 这是海人曾经到过这里的证据吗? 好好相处不就好了。

世界上有许多不好过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

地震、疾病、暴风雨,每天都有无数的人面对巨大的损伤和痛苦,我们常常认为自己不幸,但我们的苦恼和他们相比不过是垃圾碎屑。

故事发生在美苏冷战期间,我们的女主人公宫子,是一个优秀的间谍,活跃在各个战场和城市之间。在一次任务发生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我们的男主人公北山直人,至此,他就陷入了爱情的螺纹当中。

他选择了退出,组织过一个平凡人的生活。

可是平凡人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他无法预料到的事情。

平凡人的生活中也每天都有故事发生。

我和我的婆婆

和婆婆的关系就像是山人和海人一样,两者,本就不应该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当中。

曾经我们天真的认为:“那是我喜爱之人的父母,我们肯定可以相处的很好。”

事实上,无论什么生物,只要在狭窄的空间里共存,就会发生争斗,因为人际关系中不存在绝对没问题。相亲相爱的夫妻,可能互相咒骂甚至离婚;一直尊重的师傅也可能让弟子再也忍受不下去;通力合作的团队还会突然将伙伴视作蛇蝎,这些都不稀奇。

宫子和婆婆的第一次见面也并不愉快,在他们见面的酒店中,正好赶上了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袭击,因此宫子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如何不暴露身份、保证自身安全上。

忽视了对于婆婆的关注,这也导致在以后的生活中,她认为婆婆对她拥有了偏见。

其实,她的婆婆也曾经是一名优秀的间谍,隐藏的比宫子还要好~

两个女人,同样的优秀,同样的为了爱情退出了自己的事业,选择回归家庭。

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人拥有着对于陌生人绝对的敏感,但是往往在面对最亲近的人时候,常常会不知所措。

婆媳之间最大的一个共性是

是单纯不喜欢对方,还是对儿子(老公)身边的女性采取了一概敌视的态度。

所以,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最好的结果。

家人之间要有秘密吗?

秘密

是这个家庭中的核心问题。

在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之前,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之前的二十多年中,都曾拥有一些难以启齿的伤痛。

在面对这些伤痛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了逃避,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直人父亲离去的蹊跷,让宫子对自己的婆婆产生了怀疑

身边看似亲近的人,还是会有属于自己的秘密。

在探求秘密的时候,你仿佛走入了一个深渊。

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是 什么样的。

你会感到孤独和彷徨。

这是宫子和直人在探索秘密的过程中的感受~

一本书,为何能够成功的被出版,并且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是书中表达的问题是大多数人都会面对的。

人们能够从书中找到共鸣

为什么悲剧永垂不朽?

是因为你会发现,自己过得生活是多么的平凡又幸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跷跷板妖怪》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