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是一本由黄健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一):周而复始,时光也会流动
时光可以是流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留住美好的时光,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看了这套书,才第一次真真正正搞清楚了。
气候一词,气指二十四节气,候指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为一个季节,一年就这样周而复始。
每个节气还为孩子甄选出适合读诵记忆的节气诗词、谚语、传说等。
和普通的绘本不同,这套书里还有音频,孩子自己就可以边听边读边背。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二):花木管时令 鸟鸣报农时
今天刚刚收到这本书,不得不说到手时有些惊喜,外壳就十分精美。翻开书,图画的色调、画风颇有特色,可以说是美轮美奂。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与自然的相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不管是书名还是绘本的插图绘制,一种清新的自然之风随之而来。
书中不仅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等名词的释义,还有很多节气的相关习俗和小故事。对于家长们来说,这正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了解自然、接触自然最好的作品。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节气,物候,食物,国画,诗词,这些美好的事物集为一身,真是美不胜收。里面的节气介绍通俗,又不失文雅,语言简洁,却能把节气的特点和故事说得透彻。
背景的图片颜色很有感觉,不张扬,有一种古朴的感觉,越看越有味道。是黄健老师的亲笔所做吧,提高了我们的审美,也是给孩子的礼物。
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古诗词,让孩子在学习二十四节气的时候还能背一背故事,对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市面上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这本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虽然亦讲二十四节气,却具体到了七十二候,这是其他有关节气的书所没有涉及的。更特别的是,它通身散发出来的美感,让人感受到浮躁时代的匠心与诚意。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四):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诗情画意
二十四节气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诗词相信能娓娓道来的人很少,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食材、风俗、传说应该也是一知半解吧。为了让娃能多多了解大中华深奥的文化知识,特意找来《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恶补一下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诗情画意。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作者黄健,书中彩绘也是出自黄健手笔,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戏墨娃新概念儿童国画教育创始人,其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绘画风格深受孩子的喜爱。本套《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分为春、夏、秋、冬四册,对应四季二十四节气的诗词、科普、食材、习俗与节日传说,让孩子全方位的了解二十四节气,爱上诗词。
春季中以清明最为熟悉,在中国传统六大节日中,只有清明节是以节气命名的,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也是耳熟能详的节气诗词之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读起这首清明时都会让人怀念逝者而伤心落泪。
夏季中芒种对应的诗词《约客》不是很熟悉,但是芒种的节日传说:端午节,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屈原俨然成为了端午节的代名词。
秋季中节气对应的诗词相对来说比较多,例如处暑对应的唐朝王维的《山居秋暝》,寒露对应唐朝白居易的《暮江吟》,霜降对应唐朝杜牧的《山行》。
冬季中大雪对应唐朝柳宗元的《江雪》,还有节气传说:寒号鸟的故事。在食材方面则比较注重温补之物如涮锅、鸡汤、药膳等。
整套书二十四节气富含地理、历史、天文、诗词、生活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古代人文历史的一种体现,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对于孩子而言,这套书图文并茂,活泼生动,知识丰富多彩,从各个方面拓展了知识面,在自然中感受节气变化与更替,让孩子爱上诗词,爱上二十四节气。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五):在阅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收到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国学彩绘版《二十四节气》套书,认真读完后,心中非常欣喜。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浓厚,比如民间神话故事,比如经典的国学作品,它们在经历了人们口口相传之后,随着历史的车轮走到了现在的小朋友面前。作者黄健创作的这套《你好!二十四节气》运用水墨画的绘画方式,把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如画卷般在读者面前徐徐铺展开来。
所谓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我们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这些节气中分为四类,有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反映温度变化的、还有反映物候现象的和季节变化的。春夏秋冬,日长日短,岁月一年年重复着自己的轨迹,节气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打开这套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按照“春夏秋冬”分为四册,每册6个节气。每个节气占幅三个跨页,从各方面详细介绍此节气的特点。古诗词、气候、农事生产、节气三候、节气所开的花朵、吃食、习俗及节气传说,内容非常全面,小朋友在快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了解节气的相关知识和常识。比如立夏时江浙一带的人们有挂蛋斗蛋的习俗,熟鸡蛋装在五彩丝带编的蛋网中,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孩子们斗蛋时,蛋头碰蛋头,蛋尾击蛋尾,破了就输了,在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们立夏这个节日便有了更深刻的美好记忆了。
这套书关于节气的内容详尽无遗,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插画风格,水墨画让书的内容更添中国味道,书中的插画人物看上去亲切自然,大幅的风景也栩栩如生地站在于纸面之上,图和文相结合,我们在阅读时,除了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美,同样画面的美也让人愉悦不已,每次翻读,都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底给这套书所带来独特的阅读魅力。
读完这套书,我们不禁为老祖宗的无穷智慧所叹服!我想,二十四节气做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被每一位小朋友所熟知,而《你好!二十四节气》这本书无疑是献给亲爱的小朋友们的最好的一份礼物!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六):学习“二十四节气”弘扬传统历史文化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我们的祖先对时序轮转、时空对应的认识和总结,具有了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是中国传统文明的载体,对当时乃至现代的的生产生活具有预测指导的作用。我们利用传统节气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传统的文化,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审美情味、时序感触、乃至文明品德等基本价值观形成都具有主要的意义。这本由黄健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通过彩绘形式对幼儿二十四节气给予文化教育,能有效传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基本价值观的形成。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是知名国画教育者黄健老师历时一年精心打磨而成,分为春夏秋冬四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在水墨丹青中轻松读懂二十四节气。在清新的水墨插画中融入富有韵律和童趣的文字,多角度描绘二十四节气,既细致描述了每一个节气,又通俗介绍了节气小知识,更有育儿达人一一妈妈同步解读音频,扫一扫就能听,能让孩子全面理解二十四节气。全书一套四册,每册都包含八个部分:一是节气诗词,从富有节气特色的诗词诵读开始,打开幼儿认识节气的大门。每首节气诗都配有朗朗上口的译文和详细易懂的注释,让孩子更好理解。二是气候特点,从中国南北差异来展现各个地区的节气气候,带着孩子感受不同节气的气候变化。三是农事生产,从中国南北差异来展现各个地区的节气农事,带着孩子了解不同节气的乡村生活。四是节气三候,用生动的水墨画解释节气的物候,体会不同节气的自然物候变化。五是节气花信风,一番风来,一种花开,带着孩子欣赏不同节气盛开的花卉优美姿态。六是节气吃什么,列举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节气食物,在家也能“吃遍”中国。七是节气习俗,见识全国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在家也能“玩遍”中国。八十是节气传说,与节气相关的小故事,配上精美的水墨插画,提高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本书作者黄健,戏墨娃新概念国画教育创始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戏墨娃新概念国画教育基地校长,出版有绘画书《给孩子读唐诗》。 本书对城市的儿童尤为重要,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时序性特征具体现则为自然的规律、农业的节律和社会生活的节奏。其中农业生产春种秋收,正是城市儿童所欠缺的。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能培养培养幼儿的节奏性、秩序感、稳定性和意志,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书印刷精美,采用无毒油墨,环保纸张,绿色印刷,能让孩子健康阅读。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七):走进四季,相遇二十四节气
多年前,我感觉二十四节气就像天书,虽然字数不多,但把我总是看着头晕,分不清哪个季节哪个节气。因《你好,二十四节气》的到来,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一年十二月,每半个月一个节气,每月两个节气,每季度六个节气。
《你好,二十四节气》封面《你好,二十四节气》这套书,按季度分为四册,带我们走过春夏秋冬,领略四季的风景。每个节气都有节气小知识,二十四节气歌,与节气有关的诗词、气候的特点、农事生产、三候、二十四番花、顺应节气吃什么、习俗、传说等。满当当的知识,带领你感受每个节气的变化和四季度变迁。每个节气精确的天,诗词恰到好处地给我们描绘出节气的景象,把气候的特点和农事生产方面都有细致的讲解。
这本书涉及一个广泛奥秘的知识领域,科普知识和富有诗情画意水墨画相结合,让我们边看边聆听自然的语言,感受自然的气息,感受中华水墨书香。二十四节气涵盖了关于中华文明中节气气候的自然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农作物生长知识和民间传说。
如:立夏,预示着即将告别春天,迎来夏天。自然界的植物生长旺盛,农业生产要忙起来了。诗曰: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日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百花齐放,院子充满了芬芳。同一个节气,南北也是有差异的。有多少人在田间兢兢业业勤劳工作为了秋天的累累硕果。
和宝宝一起感受生机盎然的春天、绿树成荫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漫天飞雪的冬天,我被古人创造出的传统文化中的众多精华和财富深深震撼,他们锲而不舍地去观察,去记录,去总结,去发现,最后将规律提炼,形成文字,形成一种文化传承,让我们少走弯路。五彩的绘本用以开智启蒙,既能学习新鲜事物,也能使眼界更开阔,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开拓探索力和创造力,掌握自然的规律,增加知识储备和知识素养。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八):你好呀!二十四节气,与孩子一起读懂
看了《你好!二十四节气》后,我觉得黄健是一个将文字与彩绘完全融合为一体的人,一眼就让读者读懂他的才气。
黄健,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戏墨娃新概念儿童国画教育艺术创始人,他的日常就是与孩子一起画画,所以他的作品更多体现出了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绘画风格,洋溢出满满的童真。 读,《你好!二十四节气》,我觉得堪称一种享受 其一为:画。 国学彩绘,慢慢翻开书本,就会让人眼前一亮。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江南水乡的乡村画,让人一眼就想闯进画里,融入其中,忘记喧嚣繁华。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而每一个季节有6个节气,分为: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同时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二,文与丰富的内容。 立春,冬去春来,万物始发。书中不仅仅有关于立春的介绍,还配有关于气节的诗词。如在立春之中,就有宋代张栻的《李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此诗,再配以黄健所画的山野初春的画面,绿苗冒出头,生机勃勃的一副景象,是在是应景。 书中除了各季节各节气的气候特点提示外,还有相应的“农事生产”。让阅读的孩子对于以前农民的耕作有多了解。
吃方面,气节时令不同,可以相对食用的蔬果也不同。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因为南北差异,对于饮食,同个季节,要食用的食物也不同。如在北方,立春要吃春饼,寓意着喜迎新春,盼望丰收;而在南方,则是吃上一口喷香金黄的春卷。以及教会了“顺应节气这样吃”,吃对相应节气的食物,有助于养生及强健身体。 习俗方面,古今习俗的对比,在相应的节气,有何相应的习俗及节日传说等,都说得很详尽。如果阅读的孩子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自行阅读起来难度不大,而且还会被里面的内容、彩绘吸引。
《你好!二十四节气》,这是一本包含着地理、气候、天文知识的书籍,又利于激发孩子的共鸣与畅想,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值得一读。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九):重拾经典之美,感受智慧魅力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虽是大多数人小时候必背书目之一,在我们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将之念得滚瓜烂熟的时候,可能还并不懂其含义。真正明白它的含义时,可能还是我们长大成人之后,这二十四节气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的,不管是春种秋收,还是热减衣冷添被,二十四节气成了切切实实与我们息息相关的。
说起二十四节气,本是集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是代代人口口相传的经验分享,若是在无数次的分享中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真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损失。因而不断推陈出新,向无数正处在求知时期的小朋友们介绍我国历史文化结晶的产物仍是必不可少的,《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便应运而生了。 既然是彩绘版本,各种彩插就肯定是少不了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一节三候,花娇故事美,将大自然的造物神奇和劳动人民的美好想象结合的天衣无缝,为我们展现出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传承它们的势在必行。
现在随着各种各样的洋节日的盛行,春节、元宵、七夕等的节日氛围都渐渐淡了,更不要说夹杂在二十四节气里的各种诸如打春、迎春,吃春等习俗,但只要有一个人还记得,埋在我们骨子里的传统精神就仍然会有复苏的一天。当我们看到有人用心整理出来的书本的时候,久远的模糊的记忆会逐渐清晰,形成新的非凡的印记。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历久弥新吧,不过二十四节气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传统文化就是有这样神奇的魔力。 如果你以为《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就只有这些我们可能已经听说过的内容,那就大错特错了。
西方黄道十二宫是大家都听过的一个名词,甚至还能说出其具体指代的星座,但是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黄道十二宫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能就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的事情了,毕竟有时候“崇洋媚外”并不只是一句戏言。纵使我国有如此高深如此历史悠久的天文学,有时候也不如外面传进来的花里胡哨的星座之说来的浪漫和广为流传,实在是文化的一大不幸。但是好在我们还有无数的人在默默推进传统文化的流行,在孩童时期潜移默化的传递知识,比后期大规模填鸭可能会来的精细的多。毕竟民族自豪感一旦根深蒂固,是任何“狂蜂浪蝶”都不能动摇的。
在《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一幅幅精细的节气指向图盘,让我们清晰明了的认识到了古人对天文地理的精准把握一点都不逊色于外国。更不要说那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韵味悠长的的节气名称了,简直是天文和文学的完美结合产物。无数的诗人名家争相以此为题做出一首首传世经典诗词,似乎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必然,毕竟好东西所有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夸赞传唱,让更多人看到它们的美。 你好!二十四节气。让我们重拾经典之美,重新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浪漫。
《你好!二十四节气:国学彩绘版》读后感(十):寒露,古人过得比我们有趣多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自此,天气由凉转寒,你还有哪些关于深秋的记忆呢?
大雁南飞?在城市里呆久了,可还有抬头看天的习惯?即使抬头去看,除了此起彼伏的高楼,大雁总是不容易见的。
赏菊?这个假期,高速堵成停车场,景区满眼都是人,人比花多。完全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
吃螃蟹?好像这个还是比较靠谱的,这个时节的螃蟹个个体大膘肥,蟹黄满满,美味又营养。
寒露习俗之一:秋钓边
在南方,寒露时节由于太阳无法将深水区照透,鱼儿会向岸边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动,这样就很容易钓上来。
想想我都觉得有趣,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方净水不容易,去鱼塘钓鱼也深感无趣。
重阳节常在寒露时节到来,这时正是菊花开的最盛的时候,人们喜欢一边赏菊,一边喝菊花酒。
赏菊,这个事上面说了,出去大概率是人头涌动,赏不尽兴的。菊花酒这个,我居然也很少听到,不知道这门手艺有没有失传呢。
还记得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这天,人们会结伴去爬山,登高望远,一边欣赏满山红叶层林尽染,一边表达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
为什么没听说古人长秋膘呢,大概是因为他们喜欢爬山,而且那会没有索道,只能腿着上。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是从唐朝开始流行的,人们采摘新鲜的茱萸戴在头上,或者制作成香囊佩在腰间,据说这样能够驱邪治病。
戴花这事放现在是不流行了,但是佩戴香囊这事还是大有益处的,茱萸作为一味中药具有逐风祛寒的功效。
看完这些介绍,是不是感觉比现代有趣多了?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玩,讲究。
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
《你好!二十四节气》这本书介绍的还不止这些,还有与节气相关的诗词和译文,气候特征,农事生产等等。
作者黄健,是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也是南京戏墨娃新概念儿童国画教育的创始人,书中插图也能让人大饱眼福。画面很美,内容很丰富,自己读或者亲子阅读都是很棒的选择!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你可还记得小时候背的这首二十四节气歌?传承经典,弘扬文化,中国智慧,你值得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