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幸福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2-01 00:51: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幸福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幸福生活》是一本由黄燎原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一):那未曾忘的肆意青春

理想很丰满,生活很骨感。当你走遍坎途,最终能真正享受平淡的时候,这种幸福,是我们年轻时候很难理解的。只有走过太多的坎途,才能明白平淡的珍贵。

《我的幸福生活》如一部80年代的青春回忆杀,一个时代的印记,一群热血青年的花样人生让人难忘,我们也曾在这个时代下有过热血,有过迷茫,有过冲动,有过放纵,有过梦想亦有过欲望,这些都是80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那未曾忘的肆意青春在那个时代争相绽放。

作者黄燎原,人称文艺圈的“万金油”,一个身份复杂的人,做过编辑、记者,开过画廊,策划音乐活动、写专栏。有人说他挎着他标志性的黄军包,是唯一一个熟知北京文艺圈各个圈子的人。

他的这部《我的幸福生活》道出的不仅仅是一群80后热血青年的美好时光,更是一个年代的整体缩影。身为80后的时代弄潮儿在青春时期谁不曾做过几件冲动的事儿?谁又没做过几件感动他人更感动自己的糗事呢?

80后这一代人可以说是非常倒霉的一代人,从出生时就赶上我国计划生育只生一胎的政策,众多80后都是独生子女,致使将来的我们在赡养老人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长大后的我们同样承受着来自家庭、工作、社会甚至是优秀的90后带给我们的压力,在重重压力之下,能够历经数年最终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一事无成,平平淡淡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许多的80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就像是每个80后的人生缩影,在坎坷的生活中给予我们强大的内心,在平淡中让我们学会如何坚持理想,淡定从容地面对人生。

因为这是一个极端讲究个性的年代,所以我们从不认输,坚持自我;因为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代,所以我们从不怕艰难困苦;因为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所以我们撸起袖子勇挑大梁;因为这是一个无比浪漫的年代,所以我们拼命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所以我们执着的向前走,永不回头。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途,你也许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你必须去选择要走的路。

回忆如酒,一醉便是一生。那未曾忘的肆意青春,如酒一般醇香绵远,永远难忘。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二):《我的幸福生活》

  《我的幸福生活》作者黄燎原,共13.4万字,2012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书中共17个小故事,先说说《田雷和陈红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有一个反转,田雷应该感谢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乌鸦。当陈红走后,田雷一个人伤心欲绝,只想打架,还好班柯和杨康没有同意和他一起去。而乌鸦在得知这件事后,他告诉了田雷。女孩需要男孩的一点温情,于是田雷写信,说很爱她。 这一封信让相爱的两个人,拥抱在了一起,这一次,陈红知道,这个汉子属于他了。结局还是很感人的。 田雷还是很皮的,田雷和杨康2个人跳火车的板壁上,因为反弹,导致了田雷的受伤,田雷梦想着陈红,坚持了酒精带给伤口的疼痛,爱情的力量很庞大,这个力量是无限的。 在这些故事中,有很多人物,田雷、陈红、乌鸦、老静、班柯、葡萄、老屋等等,当然还有马菲,但很可惜。马菲是第一个离开他们的人。因为开车,掉进了山谷。 三十一岁的她,因为抽大麻,而开车摔死。马菲死后。只有男友面瓜一个人哭。我觉得不是大家无情,而是都是在默默的哭,表面上,大家都很坚强。这个结论在之后,也得到了论证,马菲死后,燎原变了。变得热爱工作了,而且做了经纪人,这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同时,燎原虽然是一个20多年牌龄的人,但是,那一天,他不想打牌,但还是打牌了,当回家的路上,燎原抱着女友玲玲的肩膀,他终于哭了,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打牌有输有赢,赢了自然开心,输了就要欠钱,燎原也不例外,欠钱以后,债主找上了门,在家门砍了49刀,当时奶奶拿着嫁妆,替燎原还了债。 所以说打牌可以,但是欠钱就不对了。也不要去赌博,很多家庭因为赌博支离破碎。我们要远离赌博,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读完全文,你会发现燎原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为了爱情可以豁出去的一个人。小丽是燎原的学妹,后来两个人处对象,有一次发生矛盾,燎原二话不说,去了广州。 作者黄燎原讲自己的经历写了进去,让人读起来很有收获感,增加了阅历。 这一部青春回忆录,是作者和一群朋友在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青春热血、自由放纵,青春的歌,继续唱吧~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三):当没有时间可以挥霍

  

读罢《我的幸福生活》,无力感和耻痛欲涌向心头。生活中的我们,在尔虞我诈中变得心力交瘁。茫茫人海,我们都想摆脱不公正的社会强加于我们的枷锁,可是没有人相信选择足以改变命运。 《我的幸福生活》反复出现的是华丽的词藻和空洞的说教,或许是选择太多的同时也意味着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高得让我们无法承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我们总是在随波逐流中自我感觉良好。不确定性,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如果每个人都是有剧本的角色,那么我们又何必去冲动,去抗争、去叛逆?假使你是以猎奇的心理去欣赏八零后,很抱歉,那只不过是一地鸡毛的混沌。相反,如果你以闲适潇洒的角度去探究,发现认命是容易的,拼争是困难的,聊长说短,只不过是一则又一则故事在慰藉平生的不安与抑郁。

失去了价值判断,我们过得更加惬意,那是因为我们太想成为真正的自我。在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梦想与欲望、亲情与爱情的间隙中,拥有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本是生活的恩赐。当我们意识到不需要在生活中过度地算计时,生活本身就会带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青春的密码如果解不开,那就不要解了;青春的歌如果唱不完,就不要再唱了。有时候,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失为正确的选择。人的意义在于出生与死亡,虽然我们无法决定何时何地出生,也无法判断父母家庭的善恶是非,但我们可以坚信的,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就在于出生与死亡之间。在具体生动且无法回避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如同出生与死亡,是无法选择的,但面对于此,我们还应当有积极的态度、乐观的心境,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哪怕暂时遇到了困难,也要学会独自承受,默默地积蓄力量,期盼咸鱼翻身的那一刻。

久别重逢,同时意味着擦肩而过。成长不就是一次次失去、一次次寻找、一次次收获的循环吗。《我的幸福生活》不是卖弄情怀,更不是诅咒逆境,只是在启动我们似乎远去,但始终存在的回忆。音乐是动听的,美术是眩目的,但终究不能代表我们所有走过的路、流过的泪。哪怕这个世界企图向我们展示很多,但真正说得上属于自我的却少之又少。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四):大学生摆摊卖书被当偷书贼,后来他将此写进书中,坦言是幸福时光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定义。有的人觉得小时候的日子更幸福,他们怀念当时无忧无虑的时光;有的人享受中年的拼搏和奋斗,他们更在意工作中的满满成就感;有的人喜欢的则是老年优哉游哉的生活,他们愿意一杯茶一本书,在温暖的阳光下度过一下午。

而对于作家黄燎原,他眼中的幸福时光就是年少时,和一群朋友在一起度过的热血青春。在他的《我的幸福生活》一书中,就记录了青春的点点滴滴。在那段怀念的日子里,他们曾经有过执着,也曾经有过迷茫,但总归是充满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比如那段学生时期,摆地摊卖书的场景,展现出来的就是一段平常而又不一样的经历,特别是帽子说“卖书不用吆喝”,而葡萄回一句“我看和卖白薯没什么区别”的时候,第一眼看觉得就是普通的对话,再细细品味好像还有点深意。

一群人在地上铺一层塑料布,码好书,自己也坐在上面,就这样开始了卖书的一天。而最开始前来捧场,也是老爸老妈和爸妈的同事。当然,也有一些路过的学生会驻足在书摊前,挑一挑自己喜欢的书。

不过,别看好像很好玩的样子,实际上这段卖书经历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如他们就被当做了偷书贼,再比如天冷的时候,实在是冻得哆嗦。当然,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是好友中的班柯,因此交了个女朋友。

作者黄燎原的语言写得其实直白,情感也克制而冷静,没有什么怀念的过分渲染。但在他的笔下,生活的琐屑却不会让人觉得烦,反而是在点滴之间发现了一丝的趣味,以至于觉得原来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零五和山》这一篇,还写出了少年在大山中行走的微妙心情。比如自山谷腾升出来的寒气,让少年走得身也累,心也累,双脚都成了没有感情的机械,只想找个地方躺着。

而回头望,远山虽苍茫,却又燃起少年心中的豪情壮志,让他觉得充满了动力,甚至愿意如高原狼般扬颈长啸。毕竟,少年来自大山,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喜欢那些绵绵不尽,如迷宫般盘旋的山路的。

说来,《我的幸福生活》怀念的是幸福,但这种幸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中的幸福要细细地体味,才能咂摸出真正的味道。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五):抓住自己能够抓住的——读《我的幸福生活》有感

生活幸不幸福,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自己经历过的才知道,就好像鞋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道鞋合不合适。爱情、生活也是一样,充满期待,充满渴望,不去追求,什么都是白扯。睁开眼,人们总是向往大山,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选择,宁愿选择逃避也不愿面对现实,是的,往山里躲,是征服了大自然,但何尝不是任性地放飞了自我,却丢掉了那一直期待的美好。但在上学的过程中,好像这些事情都是可有可无,可放弃可捡起的事情。

生活的幸福更多的是在争取。期待越多,心态就会变得不正常,没有学会爬就想跑,总是会不断的跌倒。老屋和乌鸦,相互喜欢,却又仿佛什么关系都没有,我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难道爱情的折磨就是这样。我觉得这是两个人自己的原因,因为连傻子都能看出来的事情,他俩会不知道。生活教会我们一切,却没教会我们爱情?不去争取,任他水到渠成,那么人家会认为你的态度有问题,产生对她不负责的想法,会自然地把你当做花花公子。然而生活就是简简单单,时时刻刻充满着幸福,你伸手就能够得着。喜欢老屋的有魏红,人家就是单纯的喜欢,还努力在老屋面前表现,甚至还主动的投怀送抱。书中的幸福的一对一对,比如群和梁子、小颖和王峰、钢镚儿和线线、杨康和小梅等等。

生活圆满最好,不圆满才会有所奋斗。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人生就是这样,即使都在争取,但因为你的努力方向或者努力程度也会决定你成功的关键,更何况还有很多外在的东西在限制你的努力。钢镚儿一场车祸夺去了生命,当然也会夺去爱人的心,线线渐渐走出低潮,很快投入新的爱情。老屋很喜欢乌鸦,但是好多的段落描写老屋跟其他的女人的疚扯,感觉老屋是个不懂得珍惜的人。再比如对N的评价,仿佛都是上学时期的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的事情,我们面对一些优秀的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当你对她产生好感的时机,却发现她真的是相当优秀,虽然你们有一些短暂的交流,但是你的卑微让你止步不前,甚至还出现将其推向边缘,有时候自己还会傻傻的说着她与传说中的人的不可名状的事情,你可能自己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因为你就在她的身边。但当所有的一切落幕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你认为的事实真的是事实,你嘴上说的那些假话都真的是假话。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只能叹息、遗憾,但是不要去后悔,因为这些事情不是谁能说的算的,也许你和她发生了一些事情,但到了今天,你会突然发现,这也仅仅是你回忆里一段美好的事情。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六):故事里的事,真真假假

  

故事里有关主人翁老屋的故事比较多,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带来一段和他相关的青春故事,唯有老屋的人物刻画相对比较饱满和立体,应该是融入了作者早年的一些真实故事。

文字比较松,主题也比较松,所以,读着读着就叫人开启小差来了。倒是书中的一些小诗写的生意盎然,颇有味道。

比如这首《N肖像》

当河流飘满秋天最后的花朵时

我看见你,我没有走过去和你相识

当冬天的风阵阵吹来,大地焦黄

我和我的思想站在大树下,渴望阳光

你穿着你在这个季节里的红色衣裳

超越人群,超越天空,超越北方

在一座你并不知道的城,鸽群飞翔

我赤裸着年轻的身体在没有青草的大道上

用前程的祈祷迎接你的微笑

我像一个流浪的修道士

把贫困像道袍的衣角掖在腰间

我没有像骑士那样向你走去

我只是透过无数只强壮的肩膀向你瞭望

这时候

大地的母体正在缓慢地推出下一个春天

我们已经过了读诗的年纪,但是偶尔读到,扑面迎来青春时躲在被子里认真读诗的样子,写情诗的样子。岁月快得令人发指,悄无声息带走了年轻的岁月。

故事里的事,真真假假

故事里有关主人翁老屋的故事比较多,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带来一段和他相关的青春故事,唯有老屋的人物刻画相对比较饱满和立体,应该是融入了作者早年的一些真实故事。

文字比较松,主题也比较松,所以,读着读着就叫人开启小差来了。倒是书中的一些小诗写的生意盎然,颇有味道。

比如这首《N肖像》

当河流飘满秋天最后的花朵时

我看见你,我没有走过去和你相识

当冬天的风阵阵吹来,大地焦黄

我和我的思想站在大树下,渴望阳光

你穿着你在这个季节里的红色衣裳

超越人群,超越天空,超越北方

在一座你并不知道的城,鸽群飞翔

我赤裸着年轻的身体在没有青草的大道上

用前程的祈祷迎接你的微笑

我像一个流浪的修道士

把贫困像道袍的衣角掖在腰间

我没有像骑士那样向你走去

我只是透过无数只强壮的肩膀向你瞭望

这时候

大地的母体正在缓慢地推出下一个春天

我们已经过了读诗的年纪,但是偶尔读到,扑面迎来青春时躲在被子里认真读诗的样子,写情诗的样子。岁月快得令人发指,悄无声息带走了年轻的岁月。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七):幸福是什么?不同时代的人对幸福的阐释各不相同,共性的是做自己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不同年代的人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是不是也会体现出年代的差异呢?看了这本《我的幸福生活》,我感觉是的,毕竟我从作者文字间呈现出来的,我感觉不到有多幸福,但是这就是作者那个年代认为的幸福生活啊!

就如同困扰我们这一辈人的孩子教育问题上,我们不能用我们那一辈人的学习方式来教导我们的下一代。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接触的教育方式本身就跟我们那一辈人有很大的不同。

我是上了高中才开始接触电脑,那还是在学校很少有的上机操作课,还经常被其他主课占用。那个时候的电脑还是很古老的台式机,我记得我刚开始学习电脑打字还是用的五笔输入法。关键是那个时候个人手机还不普及,学生几乎还没有手机,我是上了大学才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还是比较古老的nokia,非智能机。然后才开始出现智能手机取代非智能机。

然鹅,现在的孩子们,出生就被各种电子设备环绕着,小到天猫精灵、pad、手机、智能电视,大到智能机器人。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知道用手去触碰手机或者pad进行划屏切换,而对于十几年前的我们,还是只知道有鼠标点击,没有触摸屏的概念。再追溯到我们的父辈,那个对电子设备的掌控的差距就更远了。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比较漫长的教家里的老人用智能机的过程,而让小孩子用智能机几乎是不怎么需要手把手教,好像他们天生就会,无师自通,这就是时代的优势,这就是时代的差异。

再回到幸福生活这个问题上,同样作为80后,我认为的能够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然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就是幸福。而同样作为80后的作者黄燎原,他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是怎样的呢?

《我的幸福生活》这本书中记录了一群80年代的年轻人的青春回忆录。书中包含了我们每个人都曾历过的热血、执著、颓废、傻瓜、迷茫、冲动、放纵、梦想、欲望、亲情、爱情等青春符号。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再现80年代的热血岁月。那是一个极端讲究个性的年代,一个积极向上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无比浪漫的年代,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

不过,虽然我也是80后,但是可能我属于那种中规中矩的人,所以缺少了作者经历过的这么多可以写进诗中的印记。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活的肆意妄为,独树一帜。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做好自己,找准自己的方向和位置。多少年以后,我们的下一辈也会有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也许会羡慕我们这个年代生活的单纯淳朴、简单易懂,也许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觉得平淡无奇、嗤之以鼻,但是这就是时代历史的变迁留下的印记。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八):《我的幸福生活》,八十年代文青的热血岁月

  

很多人都会对年代有种特殊的感觉,很多概念是由年代来划分的,比如“愤青”是六十年代,“滚青”是七十年代,“文青”是八十年代。

我是在读完《放风》、《生于一九五九》之后,开始读这本《我的幸福生活》。

《我的幸福生活》是由十七个小故事组成的。这是一部80年代的青春回忆杀:书中包含了每个人都曾历过的热血、执著、颓废、傻瓜、迷茫、冲动、放纵、梦想、欲望、亲情、爱情等青春符号。

作者黄燎原用文字留下一个时代的印记:再现80年代的热血岁月。那是一个极端讲究个性的年代,一个积极向上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无比浪漫的年代,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

黄燎原和一群好友在青年时期的生活及成长经历,人就是这样,越久越怀念,书中总有某个地方会触动你的心弦。

作者黄燎原,做过编辑、记者,开过专栏,办过演唱会,策划过画展。现在开画廊,同时继续策划音乐活动、写专栏。有人说他挎着他标志性的黄军包,是惟一一个和北京文艺圈各个圈子都熟的人。他的爱好有很多,但最长久的是读书,“一般分两个时段,一个是上厕所的时候,一个是晚上睡觉前,一般要看两到四个小时,除了真的喝多了。”

这种小故事集锦的形式,很多畅销书都有类似的感觉,比如《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都是这种故事集合,读起来都会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这些故事构建了众生相,田雷、陈红、乌鸦、老静、班柯、葡萄、老屋等等,当然还有马菲,但很可惜。马菲是第一个离开他们的人。因为开车,掉进了山谷。在最后一章《烂生活前传》,就讲述了一个关于马菲的悲伤故事。

马菲留下的语言,也是那么的诗意:

有一次我飞了,是真正的飞翔。我开着车,挡风玻璃上花儿一样布满了阳光,我感到车两旁的芦苇像金黄的麦穗,唰唰地向后跑,刷刷刷刷的声音像唱机的针头刮擦唱片,十分悦耳,是我听过最美的声音。

于无常处知有情,于有情处知众生。作者黄燎原用朴实的笔法书写这些普普通通的有情众生,这些普通人普通的一生中那些稍微不太普通的思维和行动。

人海中远行,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读着他们的回忆,听着关于他们青春的故事,就算是不同的年代,都有共同的青春共鸣。

  《我的幸福生活》读后感(九):能回忆起来的幸福生活,才叫做青春

  

导语

开心爸爸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2021年的第一天,一个回忆过去畅想未来的日子。

回忆过去呢,相当于复盘人生,能够给我们自己找到更加准确的方向,以及找到更加正确的发展方向,让我们能够改正错误,变得更好;畅想未来呢,则相当于一个计划,所谓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的第一天往往会是我们对未来最好的想象,也代表着我们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期待。

其实,我们更愿意去回忆起来的,往往是青春。

这一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出来,动不动就是我的青春时代,关于青春的日子等等,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一些的人,说起来都是“我那时怎么样怎么样”,几乎在所有人的心中,青春都是那个热血洋溢的,执着颓废但却转眼就能振作的,迷茫冲动却又能找到方向的,肆意梦想却又能落到实处的年代。

可以说,青春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而这本《我的幸福生活》就是一本讲述青春,讲述回忆,讲述幸福的书。

作者用了一种显得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笔触,来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了,关于80年代的那一批人的青春,在那个没有太多物质条件的过去,的那段纯粹的生活。虽然说可能青春的年代和我们很多人不一样,但年轻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对感情对未来的冲动,都是一样的,都是值得回忆的。

关于感情

先说说感情。

感情其实是我们最喜欢去回忆的,也是每次回忆青春都绕不过去的一环。

求而不得那是遗憾,每每想起来总是会拍大腿,然后后知后觉的说“如果当初我怎么样怎么样”,仿佛这样就能够YY出自己成功的那一瞬间,能够想象出自己美好的生活。但有的时候,带点遗憾的生活不就是更容易让我们感动吗?回忆起来会更加生动,更加有生活的气息吗?

求仁得仁呢,则是满足,回想起来也是满满的幸福感。不管最后是什么结局,但当时的我们确实是追求了,享受了,经历了,并且为之努力过了,这个过程其实才是最珍贵的,至于结果,重要吗?

而在作者笔下的感情呢,则是有了另外一种滋味。

比如老屋讲的晴的故事。

一个16岁的小姑娘,独自生活在南方,在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亲情的想念中,她怀孕了。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打胎,但这个时候已经是3个多月了,打胎过后的她像极了影视剧节目中打胎后的女孩一样。

头发凌乱面色苍白疼痛无比,打胎后她和孩子爸爸分手了。但他们一年中还是会有两天在一起。一个是打胎的日子,一个是孩子的生日,他们也许正在用这种近似于执拗的行为,来为自己年轻时的选择在赎罪。

这种关于感情的态度,以及对感情失望后的选择,真的是像极了那时候的我们啊!

关于梦想

当然,还有梦想。

可以说,年轻人是最有朝气,最有梦想的一代人。

他们可以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可以是颓废丧气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特别是上了大学之后。

作者笔下的老屋,对于上大学就非常的“不感兴趣”。

可以是对大学开设课程的额不感兴趣,英语课就像是在水族馆或者鸟市儿,入耳的都是一些自己听不懂也不愿意去听的声音;考试呢,就像是一场艰难的拉锯战,一头是毫不在意的老屋,一头是随遇而安的老师。

当然,年轻的我们还有梦想,还有为梦想实现付出的行动。所谓年轻不怕失败,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无所畏惧不怕失败勇于前进的态度,才是年轻人能够成为祖国栋梁的原因吧!

最后

这就是《我的幸福生活》中的青春,也是我们很多人怀念中的青春。

也许在某年后的某个有着阳光的日子,开心爸爸会看着迷蒙的窗外,口齿不清的说着“我年轻的时候……”,也许这才是人生中幸福的时刻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幸福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