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同志们都想写出让人们久久难忘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写出那样的好文章呢?就有了不少的人开始给别人讲解,想教给别人一点什么,但是真的让教别人的人用自己的方法写出理想的文章,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列位,别以为这是在唱什么反对调,而有一点是个人的经和验。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勤于观察,有时候即使自己不想写,也忍耐不了那个跃动的情思。因为过程依然是美丽的,就是我这样得出的结果。
记得我给学生讲怎样写好文章的时候,经常说有了好的过程,哪怕结果你不去说,别人也会心知肚明的。既然别人早已经知道了,作为文章的作者再去写那些没必要写出来的语言,岂不是有的图财害命了?当然这只是一些叙述类的文章,至于其他的方式的不曾试过,自然不敢妄言。
是甲午年春节的时候,我们兄弟全家驾车到熊猫故乡一聚。当汽车驶过洛阳,再西行时,一切好像都有了天地的变革。城市的繁华突然没了,森立的高楼突然成了田间飘摇的树木,原来需要谨慎驾驶的心情一下子开阔了,高速路上疾驰的车影成了独有的风景,把那静立树木变成了活跃的奔驰的物件。那种跃动的事物会给观测者什么样的情绪呢?
当汽车走在秦川那广袤的大地上时,看着肥沃的田地,才知道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什么与曹魏在这片土地上戮战,谱写了一串串智慧的故事。
当我们驶进秦岭时候,啥时候不是在飞动的山峰间穿行,当前面的汽笛声还在耳边鸣叫的时候,又要走进下一个山洞。那种感受又是什么呢?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魅力恐怕会让深情的中国人自豪吧。
当我们一走进广元地段,好像换了人间,刚才穿在身上的棉衣服一时把主人变成了老土。——因为人家最多是穿了稍厚的秋衣。恐怕没有经历的人是很难感受到那种惊喜和愉悦的。
当黎明的阳光照进车子,我忽而感到一种思绪在跃动:教书不也如此?有了好的过程,还怕没有好的结果?
难说,也不好说。同行们,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