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然录》是一本由[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页数:3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惶然录》精选点评:
●n2“我以一种人们欣然回家的方式,转向另一个人的房产,转向道拉多雷斯大街上宽敞的办公室。我走近我的写字台,如同它是抗击生活的堡垒。我有一种如此不可阻挡的温柔的感动,面对着我现实中的账本,面对着我给他人记数的账本,面对着我使用过的墨水瓶,还有不远处S弓着背写下的提货单,我的眼里充盈着泪水。我觉得我爱这一切,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可爱,或者,即使世上没有什么东西真的值得任何心灵所爱,而多愁善感的我却必须爱有所及。我可以滥情于区区一个墨水瓶,就像滥情于星空中巨大无边的冷漠。”
●“我总是相信,思想比生存更好,这是我的不幸。”
●他分裂出来的一万种人格其中一个大概是我。
●从珠海到香港,漫长的读,漫长的吸收
●独居生活床头必备书,值得一读再读。
●“我再一次重新回味自己,我在内心失去自己,我在那些遥远的、没有被职责和世界所污染的夜晚,在那些神秘和未来的童贞般的纯净里,忘却了自己。”
●我怀疑佩索阿是墨水瓶的狂热爱好者
●我找到自己之日,就是失落自己之时。如果我相信,我就必然怀疑。我紧紧抓住一些东西的时候,我的手里必定空无一物。我去睡觉就如我正在出去散步。生活毕竟是一次伟大的失眠,我们做过或想过的一切,都处在清澈的半醒状态之中。
●言尽吾之所言,想尽吾之所想,梦尽吾之所梦,苦尽吾之所苦。终,惶然于世。
●卡夫卡在地洞里思考着世界,佩索阿在阁楼里思考着宇宙。共同之处 不可阻挡的温柔。抽象思考。越是看的明白,越是虚无。
《惶然录》读后感(一):my feeling
也许是心静的原因吧,
当时买这本书时,低迷,空虚,
所以,几乎看到书名,就买下了。
可是,拿到书后,那种忧郁的心情也没有了,
怎么去读这本书都没感觉。
《惶然录》读后感(二):文笔清新、哲思深刻
这本书思想很深刻,不是那么好看懂,内容较为严肃;我很欣赏莫索阿在惶然录里体现出的文笔,非常清新。比之用词遣句颇富特色的司汤达的简洁明了,莫索阿文笔的特色是清新,有种大雨后的忧郁情调,深邃、苦涩、洗刷一新、清澈异常。
《惶然录》读后感(三):有所共鸣
《惶然录》的第一篇叫《写下就是永恒》:有时候,我以为我永远不会离开道拉多雷斯大街了。一旦写下这句话,它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永恒的谶言。我觉得很有道理,我曾经写过我再也不买豆沙面包,之后我每次看到豆沙包都觉得我不应该买。
《惶然录》读后感(四):很特别的一本书
最初读这本书,因为是韩少功翻译的。没有想到的是,读着读着,上瘾了。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感悟,别看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很有质地,很独特。
这本书读过后,一直放在书架上。过半年,再拿出来翻一翻。
《惶然录》读后感(五):描述的可能性
人类的感情就像(0,1)上的实数,它有范围,但又不可数。而人类的描述能力只限于有理数。当你在某时刻产生了其中一种感情时,你知道它大约在哪,但又苦于描述不清它的具体位置,于是你匆匆忙忙跌跌撞撞去寻找。有些作家具有这样的能力,他可以准确找到一个你熟悉的有理数,它就是你或者很接近你当下的感情,这时候你就觉得他真牛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