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逻辑学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23 02: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逻辑学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

  《逻辑学是什么》是一本由陈波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3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学是什么》精选点评:

  ●看完这本《逻辑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14本完成!人生目前为止两大爱好,美女和书,都是用来看的,唯一的不同就是书可以藏,而且很多;美女也可以藏,但法律只允许藏一个,所以还是光棍一条[泪] #自古书中岁月长#啊!

  ●入门还可以,单从读者的角度来说,里面有一部分引用古文比较心塞。粗略过了一下,了解了逻辑学的大概内容。同时意外地弄清几个问题。

  ●简单明畅

  ●有点意思

  ●不错,可是我的脑子不好使

  ●適合入門。

  ●为了LSAT看的,发现没学到啥,题扫了一遍。或许我逻辑还成?

  ●作为课本很合适,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科普性读物,但是作为想重整体了解逻辑学的人来说,并不适用。

  ●读后感觉有如读了武林秘籍

  ●罗列稽考=逻辑学

  《逻辑学是什么》读后感(一):还是读英文版本类似的书吧

  中文术语解释的颇不清楚,很多时候也没有给出英文的名词做对照,还混杂了大量古文,复杂程度更上一层。这里那里的引用领导人发言,更是看的人一个头两个大。

  幸亏后面关于logic fallacies还有点实在的内容。当然能fallacies 讲明白也已经是不错了。不过各种逻辑的概念和list of fallacies wikipedia上不就有么。书里还没有wikipedia组织的那么条理清晰。

  erhaps it makes a better read for teenager or young adults?

  《逻辑学是什么》读后感(二):适合入门、没有接触过逻辑学的小白

  首先得说,作者陈波的学术功力还是非常深厚的,深入浅出,能够让门外汉读的懂,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帮助理解,学以致用。

  我觉得可能是作者生活年代的原因,书不可避免的有点教科书的味道,不过也不是很严重,就是里面有引用不少“古文”,中国古代逻辑,都是直接引原文,没有相关的翻译,作为90s,古文功底实在有限,有些不能理解,不过也没有很大影响,略过就行。

  我觉得书中介绍的都是最基础的东西,逻辑的基本规律、逻辑的种类,几种基本逻辑: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批判性思维的详细介绍,还有一些逻辑学派的介绍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大概就这些内容。

  如果不搞研究,只是日常生活中让自己的头脑更清楚有条理,提高论证、推理能力,抵抗传销忽悠,提高吵架能力什么的,足够了。

  想要深入了解学习逻辑学的,恐怕还要去寻些其他的书看,这书介绍的只是皮毛。

  《逻辑学是什么》读后感(三):有读必记,用心悟感《逻辑学是什么》

几本逻辑理论书是一起读的,综合一份逻辑的基础概念的笔记,思维导图如下:

思维导图:逻辑的基础概念的笔记

  逻辑的定义:

  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逻辑的本质:寻找事物的真相

  推理:

  定义:从已知的命题得出新命题的思维过程

  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逻辑推理最重要的过程,就是讨论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推理出真实结论的前提:前件或前提为真,且推理形式有效

  命题:

  命题是一个判断语句,明确表示一个具体的含义

  直言命题:断定某对象有某种性质,所以也叫性质命题

  谬误:

  与传统语言不同,逻辑中的谬误特指推理、论证过程的错误,而不是词项中的不真实的定义、概念或事实

  ……

  ……

  ……

  《逻辑学是什么》读后感(四):思想的强大武器

  逻辑能力是思想的强大武器。陈波的《逻辑学是什么》是了解逻辑的佳作,小,却美。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这四条规律被称为“逻辑基本规律”。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和论题的同一,否则就会犯“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的错误。违反同一律的错误中,有一类叫做“稻草人谬误”。

  “不相干”的错误有许多具体表现形式,它们都是以貌似给出理由的方式,行“蛮不讲理”之实。比如1.诉诸个人品质;2.诉诸情感;3.诉诸权威;4.诉诸无知;5.数据与结论不相干。

  常见的逻辑谬误还有:理由虚假、预期理由、推不出来。循环论证就是一种典型的“推不出来”。

  逻辑的分类。

  演绎逻辑、归纳逻辑。

  复合命题与命题逻辑:联言命题、选言命题、条件命题。周延的概念很重要。

  直言命题与词项逻辑: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个体词、谓词和量化逻辑。求同法、求异法、求变法、剩余法。类比推理。

  逻辑谬误。

  形式谬误: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互换条件式、中项不周延、大项周延不当等。

  非形式谬误:概念混淆、构型歧义、合举、分举、诉诸起源、窃取论题、不据前提的推理。

  《逻辑学是什么》读后感(五):书评

  逻辑是西方一以贯之的学问,从希腊、罗马;到中世纪的;再到启蒙时期。逻辑学一直是学问七种之一。西洋之科学的繁茂,与逻辑学不无关系。而中国高中也不学逻辑学(政治课连法律章都是选修),只是在公务员考试才学。天下之学,数学乃理学宗,哲学是人文之本。而逻辑学则是数学和哲学之用。不可不学。

  逻辑学,分归纳与演绎。演绎不确切的分三种,专业的有数理逻辑;一般的有一阶传统逻辑;还有面向一般的批判性思维。我想传统逻辑直言与选言,加上非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加上高中数学学到的归纳与概率。只要有些这些基础,你看什么书,都不会被难倒,亦不会被欺骗。

  ~~~~

  这是一套人文通识中的一本,其实是陈波的《逻辑学导论》中抽出来的通俗易懂的一部分。

  第一章:概述,从悖论说起,激发读者的兴趣。之后引出逻辑学三定律。

  第二章:引出逻辑学基本概念:命题、结论、论证。并介绍,演绎与归纳。演绎中介绍一阶逻辑的三类:命题逻辑、词项逻辑和谓词逻辑。

  第三章:命题逻辑。很有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命题逻辑的几种类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联言)

  或为良师、或为益友。(选言)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异或选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条件)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必要条件)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充要条件)

  非干病洒,不是悲秋。(非)

  之后介绍了模态命题。

  第四章:词项逻辑,又称直言命题。是传统的亚士三段论。

  第五章:谓词逻辑,谓词逻辑较之前面两种逻辑更近于数理逻辑。讲的比较浅,这章可以不用看。一般的文章不用谓词逻辑进行演绎。但不可否认,谓词逻辑是一种更系统的,可符号化的演绎方法。

  第六章:归纳逻辑。归纳逻辑用一章写,是不够。6.1讲样本;6.2讲穆雷五法:求同、求异、求同异、共变、剩余。6.3讲类比推理(类比法,A有a、b、c三种性质,B有a、b两种性质 ,所以B有c的性质。)。6.4讲假说演绎(枚举法)。6.5讲概率与统计(反证法与归缪法)。

  第七章:批判性思维,肯定是篇幅少了。

  第八章:逻辑学的目的因(有什么用)与未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逻辑学是什么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