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照镜子的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23 02:04: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照镜子的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照镜子的人》是一本由海杰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照镜子的人》精选点评:

  ●介绍的都是我最喜欢的一批中国摄影家

  ●写到最后就很无聊了 很多问题并没有什么意义 为了访谈而访谈

  ●有些流于表面……

  ●被 <城墙下的男孩>(P203.)震到了。

  ●今晚买了,留着开学看。

  ●海杰还是不错的

  ●摄影千面

  ●看到有的问题有种看到鲁豫有约中问“哎你小时候数学好吗?”的感觉

  ●那些伤感又温情的照片,有着“哭不出来的浪漫”。

  ●总体而言还是很不错的访谈录,将国内优秀的摄影师多加介绍还是非常好的,只是受限于书本的编排,有些跨页照片实在是惨不忍睹…… 照片需要大幅面可以理解,但是实在没办法忍受照片被书籍劈成两半的违和感……

  《照镜子的人》读后感(一):王庆松太苦了

  王庆松对大多数立志搞艺术的人有启发意义,他是一名石油工人,后来下了很大决心搞美术,考美院多次考不上,看着其他同学混得越来越好,他心里需要承受多少压力?在圆明园画家村时,寒冷的冬天,一桶水用一个礼拜,拿瓶啤酒在三里屯酒吧门口喝,心里就满足。手头有几个钱先考虑多画点画,最后连饭都吃不上,这就是他早期过的生活。面对大家下海发财,我想首先立志搞艺术的决心就让人对他充满敬意。现在和王庆松一起出道的艺术家基本都有过那么一段心酸的记忆,想从事艺术的人要有过人的决心和勇气,要承受凡人不能承受的苦痛,坚持,早晚会有收获。不能做到忍受凡人不能忍受的,就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有些人批判那些成功的艺术家,说他们的作品卖得死贵,说他们牛逼哄哄怎样怎样,我想大家应该扪心自问,如果你搞艺术,你能搞成什么样,起码你连搞艺术的决心都没有。换句话说,咱们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周围人的质疑,咱们有没有王庆松这么强大的心脏?

  最后,我们每个人不能被生活压倒,要做自己想做的,并坚持下去!

  《照镜子的人》读后感(二):摄影人的良知

  坚守摄影,固守良知,去关注那些视野之内和旷野之中跋涉的身影,每一个摄影人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照镜子的人》读后感(三):剥离定语 ——读海杰《照镜子的人》

  剥离定语

  ——读海杰《照镜子的人》

  文/邴哲

  中国人口基数大,这是一个事实。喜欢摄影的、从事摄影的,自然也就多,这同样是个事实。就像吃饭,不管吃出什么花样,厨子手艺如何精湛乃至辉煌璀灿,研究到最后,其功效无非填饱肚子而已。有时候也有人兴冲冲跑来问,摩拳擦掌,要上单反,咨询应该添置何种设备。我一般先劝其坐稳当,喝点茶,通过诸如为什么拍、拍什么和怎么拍之类交谈使其逐渐将心脏皱褶抚平,归于原位,谈话的重点也就很自然地转移到了茶。

  很久以前在某个较有名头的摄影BBS里混过几天。本意是悄悄潜至水中,多听多看多学习,苦练摄影本领。结果时间一长就装不住了。装不住的原因有三:1、花鸟鱼虫忒多,比挂历都精美。2、下去采风聚会很热闹,有酒有肉,从来也不邀请默默潜水如我者。3、也有扛着反光板拍人像行为,基本拍美女。首先发布好看的,然后发布花絮片,无非腋毛露出之类窃窃私语。记得当时我就拍了桌子,拂袖而去,再也不和他们玩。其实在中国,搞摄影评论,大多数时候是在干着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读海杰《照镜子的人》一书,忽然想到这些事,不禁莞尔。

  让摄影回到摄影。桑塔格说:摄影基本上是一种不干预的行为,类似于窥淫癖,缄默地、往往是明白地鼓励正在发生的事情继续下去的方式。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见仁见智。海杰不失时机地提供了一整套操作性较强的类似于工作指南的文本,这是一件有意思、好玩和富有建设性的事情。谁说摄影不是一件极其主观的事情呢?比如在付羽的这篇访谈中,很自然地引出了观看摄影原作体会到的不同于网络、画册的震撼感,画面的光辉……“如果说把于摄影相关的东西都抽掉,那么它仅仅是一个象征,其他的什么都不是。”针对摄影家游莉的访谈文字量最少,但那里头有一种沉默背后的力量,如同剥离了定语之后的文字,只见冷静到悲悯的情怀。游莉说:“我着迷的是从单一的画面叙事中逃脱出的意义,它让更多的‘秩序’失去机会。”细心读去,作者在对当代中国16位摄影艺术家的访谈中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自己的审美取向,尽管海杰自己始终在抑制,尽可能地站在职业标准的层面上来做这些事情。

  与此同时,海杰也在向受众传递着一种更为美好的信息或曰正能量,也就是摄影家颜长江所言,在他不动声色的诱导下,摄影家们,这世界的伤感秃鹰,总会露出把握了某种秘密的幸福笑容。因此,期待着海杰继续把这件工作做下去,等下一本访谈录出版的时候,希望见到不太容易从手里滑落的封面。

  《照镜子的人》读后感(四):海杰《照镜子的人》

  

序言 我们能否照见自己 1.不是你在拍照片,而是照片在拍你 2.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地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强势的提问者,而是用拉家常式的聊天来获得被拜访者的信任,我希望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3.爱情如同一场幻象,谁也猜不透彼此的心思 ㈠张照堂 生活很悲苦,我不想装愉快 1.我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体精神上的一种自由 2.影像的表达够独特、够敏锐 3.A:我看过你的很多照片,发现你喜欢拍人和其他一此动物的背面 B:人物的正面会告诉你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用他们的形体与容貌触动你,此时你是被动的。被摄体的背面不会透露这些讯息,你可以像拍摄者一样去想象、臆测,你变成主动的。我不想拍那么直白、写实的东西不想直接告诉你这就是什么。我喜欢留白,保持一个距离,可以更冷静地观看、主动地想象,有点不解、有点不确定,这样使照片看起来更有趣,也不便给予其大简单、太规范式的评断。或许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也是基于对被摄对象的一种尊重呢?或许是吧,不让被摄对象因正面看到拍摄者与相机而受到干扰,也算对被摄对象的尊重吧 4.A:你是否在乎别人看了你的照片后会产生不愉悦的感觉? B:无所谓,因为每一个人的观感都不一样,你的创作代表你,这又不是一个娱乐的东西,要讨别人喜欢 5.我比较喜欢以前的很多现象和人,因为那个时候的人比较有质感,而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特色:太多物质化的东西,太多的干扰,太多混乱的东西 ㈡阮义忠 我拍的都是人性的善面 1.以前,别人对我来说只是擦身而过的陌生人,可是拿起相机时,在我面前的就是活生生的生命了 2.我们应该用感恩的心来使用万物,而不是把它们当成消耗品 3.每天一大早起来,天未亮还没吃早餐,我就进暗房 4.我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一件正确的事情,那个力量是很大的 5.接触了慈济以后,我发现有一批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帮助别人,他们所有的努力都不是为给自己留下什么东西,而是一直在成就别人,所以这点让我挺感动的 6.有灾难的时候,未必一切都是悲惨的,灾难是对人类的警醒、对人性的试探,许多本来冷漠的人都会被影响,变得愿意无所求地为他人付出 ㈢顾铮 如果要拍阴暗,我来拍 1.他要临时看采访提纲,也没能如愿 2.拍照一直没间断过,一直在拍,手不能闲着…眼睛也在看着 3.我觉得看书最终还是要形成自己的基准、趣味 4.可惜条件好了,认真做事的人反而少了 5.A:你跟他都聊什么? B:什么都聊,有一搭没一搭的,不一定只是跟摄影有关 6.A:也方便一些 B:对,不用特地出去 7.A:对于摄影来说,你说人的身体的重要性在哪里?仅仅是画面上的好看吗? B:人的身体是社会规训出来的嘛。好看的,不好看的,都是某种社会意识与规训的产物。那么,拍摄身体也就是拍摄某种社会意识了 8.没有什么太大的禁忌,想拍就拍了 9.摄影批评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借人家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 10.A:那你做得开心吗? B:无所谓开心不开心,就这么回事。你也写摄影批评,那你开心吗? 11.B:…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摄影家的作品只是我创作的一个素材,一种供思考的材料 A:都是在借力 B:可能是 12.A:要是有人找你的话,你还是会做的? B:找你你不做的话,将来会被抱怨的,人家认真找你,你总是要认真回应的 ㈣任曙林 我有谜的情结,就是解不透 1.就想看看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没有新的可能性和空间 2.我更喜欢拍人,因为有些东西要通过视觉呈现出来,我觉得特有意思、特神秘、奥妙无穷,这种东西说不来,描绘不出来,但是它确实存在 3.A:为什么选171中学? B:离我家近,比较方便长期拍摄 4.人在放松的时候表现出的才是真性情,是人天性的东西 5.搞现代艺术是另一回事,它强调的不是你在现场看见了什么,而是强调你感受到了什么 6.说出属于自己的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是你独特的感悟 ㈤张新民 我关注的是我们自己的命运 1.我们为什么要来纪念沙飞?没有别的原因,纪念沙飞只是发自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愿意。我想,沙飞做的,应该是他自己内心想做的,是出于一种良知 2.我拍摄的其实是自己的故事 3.回不去了,即使回去了,月亮也不是那个月亮了 4.我当时为什么就抓住它不放了呢?因为我知道这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很快就会变,一旦媒体炒出去,“哗”地就变了 5.“他们解雇你不说明是什么原因的”,阿钟伤感地说 6.家乡已经不是过去的家乡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他们都找不到归宿感 ㈥王征 为西海固的回族留影,依然是个谣言 1.多一般风俗的记录往往会遮蔽生活本身,我关心的却是西海固的人们是怎么样实实在在地生活 2.我不敢妄谈什么真实,只能说我拍摄时的态度是真诚的 3.同一个人对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进行口述,多数时候结果是不一样的 4.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5.越想把西海固弄清楚越是不能,往往会陷入不可知论 6.我现在常喜欢都像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它往需要观者去认真体悟,能让人产生超脱于影像内容之外的想象。 也许我们应该尝试着改变,改变我们都正在经历的单向接受信息的尴尬 7.起码是现在比较在意影像的多义性 8.A:照片到最后都要回归自己的内心 B:那是肯定的,一定要回归自己,回归到自我真诚的内心深处 ㈦刘铮 我最看重的就是历史和性 1.感觉摄影是属于你的,那种感觉别人无法感受 2.不管谁在谈摄影,不管有多少人在谈摄影,我有我的摄影,我有我跟它才能说的话,别人都不知道。因为我跟它处到那个份儿上了,起码我身边的很多人没有费那么大的功夫 3.用多少人的布自由,换来少数人、个别人的纵欲,这胖我觉得很受刺激 4.历史很荒谬,历史完全是一个杜撰的东西,但每个人都信 5.其实我们没有权力哀别人的不幸,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不幸 6.我喜欢平静而强烈的东西 ㈧荣荣和映里 每一天能开门就是成功 1.另一方面也是我想分开采访,因为这样或许更能看出两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2.我看她作品的时候就把她的人和作品联系到一块了,所以我开始对眼前这个人另眼相看,就觉得有点儿不太现实似的 3.我房租只有60,有了这些钱我可以干很多活,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 4.最后我们拍完照片时,房子也差不多被拆光了 5.在世界上,中国摄影是什么,中国摄影什么都不是 6.不要以为我们现在非常好,非常热闹,其实我们有很好的东西没有传播出来,就是我们有很好的材料没有被人家承认,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把这个价值展示出来 7.A:来中国后,有没有两个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映里:现在想不起来 8.自己决定了就去做 (十三)马良 我为记忆造梦 1.我不喜欢摄影中所谓的构图,我也不考虑观众的认知和接受心理 2.后来,马良每年都会途经兰州去甘南还愿,这已经是他第9年还愿了 3.A:为什么不去做纪实摄影? B:⑴后来我觉得纪实摄影已经做得很成熟了,几个门类都有很好的摄影师 ⑵并且我改变我的生活去西藏的这个想法也不现实,因为我生活在上海,长得又不是很亲切,光头,所以我拍不了纪实 ⑶从我的体格和相貌来说,我是个会让别人感到压迫感的人,这样的长相一靠近,拍摄对象马上就不“纪实”了,会马上进入另一个状态。很多纪实摄影师打扮得很低调,长得很朴素,容易进入拍摄对象的生活 ⑷我现在的拍摄方式一方面是我的主动选择,另一方面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⑸这也跟我以前的经历有关。我小时候喜欢戏剧,梦想坐戏剧导演。后来就真的成了导演 4.A:你的作品里仪式感很强 B:中国文化里很多都有仪式感。我理解的仪式感是当大家没办法把一件事说得很明白的时候,就用一种形式化的、可以产生严肃效果的东西来表现 5.人生从此不再有那种亡命天涯的嚣张锋芒,无论如何都是有点伤感的 6.A:如果让你回到10年前,你会许一个什么样的愿? B:毫不犹豫,还是和曾经一样的选择 (十四)严明 我想传达一种安慰,给每一个正在流逝的我们 1.你的很多照片都让人感觉比较伤感,却又有些幽默在里面 2.我曾经跟一个记者讲过,我骨子里面有点悲观,真的是这样 3.A:当初制进人的时候比较有成就感,后来发现很多东西还总需要磨出来的? B:对,它不只是做到某种职业化就可以了,个人意识的形成必然需要时间。 4.因为大,所以自由;因为自由,所以安全;因为安全,所以能感到一种安慰 5.其实,世界有多复杂,摄影就有多复杂,你想去给它归类、定义、贴标签,累死也没有用。我们又没搞过理论,生活的教训就是理论了 6.安慰,就是某种共鸣的统称吧 7.海杰,你知道什么样的人需要安慰吗?就是没有办法的人!没有办法的事情是最难的事情 8.摄影能怎么样?摄影又不能救国。搞得好多人看这个视频直笑 (十五)刘一青 我没有洁癖,我有破怪癖 1.她说自己平时学中医,偶尔玩算命,到在她看来“命不如不算” 2.随意也算是一种讲究 3.A:你所说的生活状态不是很清楚。 B:说不清楚,能说清楚就不是那个状态了。你只有亲自经历过了,才可以知道是什么感觉,我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我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说清楚,因为我也不是搞文字的。 4.A:我看你的很多照片都拍得很模糊,这种模糊意味着什么呢? B:不意味着什么,挺好的。因为拍的那个时候它正好就是模糊的 5.A:我感觉你好像已经给出了故事情节 B:我给出的故事情节和我没有关系,那是观者自己的解读,和我没有关系 6. A:我现在的摄作品根相单有改我把你的作品放到微博上, 不少人说你的作品发生了很多变化。 B:其实变化不大,他们不了解我,他们概念里的我是那个样子,其实我并不是那个样子。 他们也就看的时候定个位,过了几年就忘了。主要是他们人都太忙了,谁会一直关注着我呢?除非是我的铁杆粉丝才会这样 A:可能他们习惯给你贴标签。 B:无所谓,这样的人会给所有的人都贴标签。 (十六)游莉 我着迷的是那些从单一的画面叙事逃脱出的意义 1.这几乎是我计划之中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迟早要做的事 2.喀什属于另一个时空,它有让人轻松的魅力,会让人觉得生命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没有罪,也不无辜 3.人总是孤立的,人和人之间真正的交流是不可能的,我只能观看 4.人很难真正看清自己的影子,只是无论如何,我都要面对她 后记 1.这是一份礼物,送给坦诚相向的人们 2.岁月苦寒,愿我们都能从中照见自己

2019.5.31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照镜子的人》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