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22 01:24: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哲学的故事》是一本由维尔·杜兰特著作,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的故事》精选点评:

  ●初二时接触哲学的入门读物。

  ●一本极简哲学史,看完除了书中几句有哲理的话,什么也没记住

  ●虽然由于写作时间所限,我感兴趣的几个哲学家未能列入,但确实可以算是深入浅出的哲学入门经典之作。从这本书中,又一次感受到了时代背景和成长经历对个人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局限~

  ●应该说是 哲学家的故事

  ●最好的一本版本 故事讲得很出色

  ●强力推荐这本书,进阶级哲学书籍。作者具有真正的学者风范,按时间线索从苏格拉底说起,认真介绍了多位哲学家的思想和主要代表作内容,并依据哲学家的性格及生活遭遇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根源。每章后面都有对该章介绍的哲学家的客观评价,包括优点和历史突破,以及缺点不足,但不会全部否定,而是以包容理解的方式理性评价。语言有条理、逻辑性强,风格严肃活泼,外加一点独特的美式幽默。

  ●哲学家都很孤独

  ●Very Good!

  ●读起来最有共鸣的三个,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

  ●柏拉图,伏尔泰,叔本华印象深刻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一):非哲学的哲学故事

  谈及哲学,如果连哲学家最根本的观念都没有涉及,或者即使涉及了却充斥着荒谬的解释,那真不能算是讲哲学了,不如说是杜撰的故事会。

  举个例子,对第一位被探讨的哲学家柏拉图,连柏拉图对世界的看法即通常所谓的“柏拉图世界”或“柏拉图理念”都没有讲,而大讲一些政治、伦理等观点,令人不可理解。

  所以我觉得本书很差,建议新人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二):挺好

  我是个对哲学充满兴趣 但是很少了解哲学的人。

  只是在学生时代学习过马列哲学。还研究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

  我一直对 泊拉图,培根,康德,你彩,叔本华等人保持好奇。

  哲学的故事,也是讲述了各个哲学家的生平,进而阐述他们的哲学。语调通俗,概括全面而 把握重点。

  这本书很好的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是部很好的通俗读物。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三):抱着看小说的心情来读这本书。

  偶然翻开这本书,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期望,就想在睡前消遣一下。结果却一口气看了下来。不得不说,作者的文字可读性是很强的。

  用一种说故事的手法,将哲学家的身世和学说夹在一起,时不时作者再跳出来发发感叹与评论。如此亲切的态度不仅拉近了哲学与我们的距离,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哲学家们丰富的思想。

  对比作者的《世界文明史》,这本书无疑简单的多,但是因为简单就否定其阅读性,无疑是幼稚的。不要忘了,它只是在说哲学的“故事”,不是在阐释“哲学”。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四):不让人感到乏味的哲学史入门首选

  看得出作者功底深厚,对书中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成就、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等等都非常了解。用结合哲学家生活实际的方式介绍和讨论他们的思想的确不会让初学哲学的人感到乏味,在书中作者也不乏深刻或是幽默的评论。

  纵观全书,让我对西方的哲学史及其发展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惜的是由于作者只是选择了几个影响较大的哲学家作详细分析,而对于整个哲学史的发展缺少足够的描述,所以看完以后,无论我怎么再挖掘,都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西方哲学发展体系,只是有了个相对朦胧的感性认识。

  如果想深入的了解西方哲学史,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还是建议阅读罗素的著作。

  作为一个愿意思考的人,我觉得这本书的最大好处在于,能让人浸溺在伟大哲人的生平和思想之光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把这种内心深处“爱智慧”的呼唤融入自己的已经现实化的灵魂。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五):从容、稳重的光彩!

  这是一部哲学入门书,但却不能等同于是一本通俗读物,里面仍然有大量专业名词,真正读懂并且喜欢这本书的人我想应该是那些在别的学科领域有学习积累并且模糊知道其中一些哲学名词的人。豆瓣给分很高而评论很短的矛盾现象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偶就是这样的人呢!

  这本书吸引我的一个原因是它很人性化:从哲学家的角度理解哲学,哲学便不再是一些让人“高山仰止,越仰越止”的名词了!而是有了血肉,有了冷暖,能进入到我们今天被外界催逼的发贤紧的生活当中!我喜欢克罗齐,他的生活经历消解了我对哲学家非常态生活的印象,不再让我一想到哲学家就只记得那个永远在下午准时出去散步的康德!还有那个永远在枕头下放把手枪的谁谁谁!还有那个发疯的谁谁谁!

  最喜欢的是书中的文笔,就像作者评价柏格森所说的那样:“读柏格森的作品,最先打动人们的是他的风格:流光溢彩,却没有尼采那种乖戾的激情,那是一种从容、稳重的光彩,仿佛作者在继承法国散文明快的优良传统。”作者给我们的印象何尝不是如此!当然肖遥翻译的也很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