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是一本由弗朗茨・M・乌克提茨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页数:2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精选点评:
●预设有问题
●{N
●我喜欢作者对于道德的认知,也喜欢那个关于二分法的观点。
●可读性挺强
●达尔文社会主义指导下的伦理学著作。
●精彩
●应该是畅销书吧,生物伦理学的入门级著作。
●先要理解的是人是什么,其次才是人进化出来的意识
●邪恶的人。。。
●恶的诱惑,你敢说你没有恶的冲动么!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读后感(一):恶与伦理学
用戴着光环的法律规则谋杀一个人,远比用自己的手去杀一个人容易;同理打着圣战或执着的宗教信仰去杀人,即使双手沾满无辜的鲜血,却可以逃过内心的谴责, 用极简而不失严谨的语言使我们反思固有的道德观念,引起入门者对伦理和道德的兴趣,值得一读。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读后感(二):且读且评
关于这本书,适当看看即可,但是一些观点不能苟同——在作者眼里,那些举报在城市里乱跑的狗而或者带宠物进入本被禁止但却带进去的人等一类做法,是属于阴谋、居心叵测的“伪君子”;在作者眼力,虽然说为什么恶这么吸引我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作者相信恶而且也愿意去为恶,甚至在为一些恶事辩解,驱逐一些善事——如果人人都按照作者书里的意见去做,这个世界真的就只能崩溃了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读后感(三):弗里德里希·尼采: 所有的一切在本质上 都被善欺骗和扭曲
喜欢这本书,因为每章节前都有一段大家的话,真正是经典。由是,我突然觉得西方的许多学者对于人性的研究是远远超出我们的。
他们对于道德,伦理有着我们社会所没有的理性的认知。正如作者对于同性恋,乱伦,“圣战”······的理解与认知。我们的接受的教育,我们的环境给予我们的,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值得我们重新认真思考。也许我们一直以来都跌入一个叫着“二分法”的思维模式里。
在这个世界中,道德的对立面是不道德,爱国的对立面是叛国,但其实还有另外的许多定义,正如黑对白,黑白之外还有红,黄,绿······
值得一看!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读后感(四):天使与魔鬼和平相处
每个人内心都潜伏着一只沉睡的魔鬼,这是事实。每个人都希望过上舒适的生活,这也是事实。两个事实间却横跨一条看似无法填埋的鸿沟。于是,我们恐慌,害怕,着急用各式道德标准去跨越鸿沟,阻止唤醒魔鬼的一切行为。在善恶间,道德标准糟糕地扮演起了“第三者”角色。
殊不知,恶源于我们心灵的“原始自然力”。善恶不分离,有关善的目标都需要恶的存在。任何“强迫为善”只会把我们拉回恶的身边。可惜,爱幻想、爱美好的我们不忍直视这个现实,不愿接受“作为动物的过去”。人类正被自己的“恶文明”引诱到一种“疯狂的情况”,出现双重道德。
本书作者就是基于以上局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所谓道德标准的建立,都应尊重人类天性,积极看待“利己主义”的同时,尽可能从人类生存角度考虑行为动机。
《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读后感(五):玩僵尸游戏想起这本书
这是一款极具刺激的游戏。对于我这样的游戏盲来说,僵尸引起我恶心的感觉,四溅的鲜血也太血腥了。对于经常在游戏上打打杀杀的高手来说,觉得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了。
《僵尸围城》讲述自由记者弗兰克·韦斯特为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进行各种事件的调查从而获得提前报道,并最终被卷入难以脱身的危险境地。玩家将扮演弗兰克在游戏开始直到救援直升机到来的这72小时内,一边击退僵尸一边揭开事件的真相。
这款8月才在美国上市的XB360的游戏,配以液晶电视会得到视觉、听觉上的完美享受。
看着在电视机前熟练地操纵机器的玩家,我心里突然想起那本还没看完的书《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
沉沦在任何一种肆意的感官之乐中,最后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不过,在日常庸碌的生活中,偶尔冒出这些游戏,也令人惊奇并感到有趣吧?
2006年9月11日伦敦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