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哈姆莱特》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18 02:51: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哈姆莱特》经典读后感有感

  《哈姆莱特》是一本由[英]莎士比亚著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元,页数:1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姆莱特》精选点评:

  ●看这本书还是初中时候·····感觉好久远 但是好近·····

  ●看了几遍 还是无感

  ●行文流畅,主题深刻

  ●看的时候哭了

  ●哎哟喂,当年为了那什么看的……

  ●于荒芜不治间,寻找存在的理由。

  ●剧情已经变成经典。各种现世报的集合体。爱情往往是一种惩罚。

  ●情节就不说什么了,语言之丰满实在令人惊为神作

  ●经典戏剧,面对单纯信念的反思

  ●还是读不透的

  《哈姆莱特》读后感(一):薇讀書——《哈姆莱特》

  莎翁四大悲剧的单译本,故事内容不必赘述。一直很佩服对于人物性格细致的刻画和对其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能如此生动,尤其,矛盾的心理应该是最难表现的一种。有人说,一千个人看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对于这样的褒奖,作者是当之无愧的。

  《哈姆莱特》读后感(二):不喜欢这个译名

  古人说:诗无达诂。这句话放到外文专有名词的翻译上,也很合适。

  几个简单的例子:

  哈姆莱特 <--> 哈姆雷特

  安娜 卡列宁娜 <--> 安娜 卡列尼娜

  斗士参孙 <--> 力士参孙

  我喜欢后者,你呢?

  《哈姆莱特》读后感(三):流动的语言

  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感受千差万别。

  哈姆莱特的家族悲剧题材,十几岁时读没啥感觉。一放,二十年过去了,这之间看过改编的电影,自己也见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再次打开,关注点再也不是哈姆莱特身边的悲伤,反而对于配角兴趣更浓,也许主角身上背负太多压力,言语听起来太疯癫。

  翻看这本时,不禁对于语言的发展很好奇,虽然翻译成中文,但看起来颇生分。第一版翻译是七十年代,五十年间 (啊!)语言的不断发展,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叙述方式的不同。再联想到莎士比亚那个年代的英文,和如今英文对比下来,变化应该更多。

  不过看看雷欧提斯父亲对他的嘱托,会觉得不管如何变化,都值得铭记:

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尽你的财力购置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异,必须富丽而不浮艳,因为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债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顺便提一句,名著选择时,译者是很关键的一点,这个版本的朱生豪堪称大师。

  《哈姆莱特》读后感(四):童话与现实的碰撞

  一直觉得丹麦是个美若天堂的地方,这样的印象拜安徒生所赐吧。一个和童话世界深深联系在一起的地方怎么可能不美呢?但是物有两极,再美的东西也必然隐藏着恶的种子。即使在这片幸福的土地上也发生过夺权的悲剧,也充斥着阴谋与罪恶。其实,童话到了哪里都是一样的美满,而现实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残酷。你若不知,只因没有经历过。

  所以才说,成长是痛苦的。必须学会从心中那个理想天地跳脱出来,去接受和面对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哈姆莱特》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过程。

  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他有英明的国王父亲,有美丽的皇后母亲——一个美满的家庭,他可以在贵族学校尽情享受知识的乐趣,他甚至遇上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纯洁而美丽的奥菲利娅。这些足以具备成为一个童话的条件,但可惜的是,他还有一位坏叔叔克劳迪斯。是他,无情的揭下童话故事的帷幕,把冰冷冷的现实摆在了哈姆莱特面前。他像一条潜伏在水中的食人鱼,等待时机冲出水面,咬死了老国王也刺伤了哈姆莱特的眼。被惊动的水面很快便平静了,但哈姆莱特看到的再也不是同一个世界,喷涌而出的血液,浓稠,暗沉,和着血腥味,放眼望去,再美的景象也是一片血淋淋。是的,那水面又再次平静了,和从前一样平静,皇后还是一样“爱着”国王,以波洛涅斯为代表的大臣们还是一样的“忠诚”,噢,不,那不是爱,是情欲;那不是忠诚,是趋炎附势。最可恶的还是水里那条食人鱼,那个用毒药害死父亲的恶魔,杀了他为父亲报仇吧!

  可是啊,善良的哈姆莱特,他的灵魂是多么的纯净。复仇的愤怒火焰和扎根在心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矛盾的交织着,这感觉折磨着哈姆莱特,他痛苦的在自己的心灵上撕开一道裂口,他要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审视这个世界:生存还是毁灭?是勇敢地面对,还是选择逃避?他必须为父亲报仇,但,杀死了克劳迪斯又能怎样呢?这世上不止有一个克劳迪斯,人人都是罪恶的。他也想过自杀,但想到茫茫无知的未来,他又恐惧了。迷茫的哈姆莱特四顾着,他的大脑在剧烈地思考,脚却僵直了,无法迈出一步。于是便被时间无情地推着向前,他交出手中的主动权,便只能任由他人摆布了。所以直到雷欧提斯告诉哈姆莱特他中了毒剑将离开人世时,哈姆莱特才将涂着毒药的利剑刺向国王,可这时已经晚了,母亲死了,雷欧提斯死了,奥菲利娅死了,这世界也没什么值得留恋了吧。不过我觉得哈姆莱特死了反而对他更好,这并不是一个适合他生存的世界。

  童话再美也会有远去的一天,现实再残酷也迟早会到来。当童话与现实碰撞的时候,请不要忘记用勇敢刚毅的姿态去面对,直视它的眼睛,你才不会恐惧,征服它,它才不会折磨你,战胜它,你才能够战胜自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哈姆莱特》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