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营洞1985》是一部由郑智泳执导,朴元尚 / 李璟荣 / 李天熙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营洞1985》观后感(一):拍的好
首先说,这电影很好,建议大家看下。评分数不足,真委屈这部电影了。电影够严谨 够写实,即使让中国拍这样的电影 应该也没这个效果,当然中国是拍不了了。最后向男主角致敬 您辛苦了。
《南营洞1985》观后感(二):不反省的历史总在重复
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光辉闪耀的人性,韩国人只是认真还原了丑恶的一段历史,用残酷的刑具和精神奴役讲述了国家机器“屈打成招”的案件,看完我不寒而栗,片中的人物放在天朝历次运动的背景里都可以无缝对接。
不反省的历史总在重复——
摘自最近的新闻“重庆市公安局对前几年被处理的2000多名民警申诉进行复核,目前已处理了1796起申诉,78%的人被撤销原处分决定,9%变更了原来的决定。”在韩国人勇敢揭露历史丑恶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让这个苦难深重国家始终无法步入政治现代化的根源
《南营洞1985》观后感(三):权力是永恒的胜利者
权力是永恒的胜利者。审理者与被审理者之间,是权力的距离,所以一切正义不过是为权力背书,一切反省与忏悔也是对权力的俯首帖耳。
电影结尾李斗焕跪在地上忏悔时还在哼着他的小曲,貌似最终胜利者的金钟泰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恐惧,证明这场战争并没有结束。权力永远不会任人予取予求,它永远在分配,在平衡。所谓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之间,权力是最大的赢家。
看过一系列韩国关于“光州事件”的电影,这部电影并不特别出彩,在表现刑讯手法上也明显有所克制,但不妨碍我们领悟“人性之极恶,权力是人性的代理”的道理。
《南营洞1985》观后感(四):值得尊重
虽然电影本身并不是那么完美,除了主角之外,有几个配角的表演稍微显得夸张了一点,煽情部分有些多,但能够将绝大部分剧情发展都集中在一间小小的审讯室,而且丝毫不让人感觉到闷、单一,这已经是影片不小的成功之处,再加上能够在韩国拍摄如此题材,直面自己的历史,而且是历史中丑恶的一面,不得不说,这样的作品绝对值得大家的尊重。。。
不喜欢这个结局,明显有些过于弘扬人性的中的宽大一面,可事实我相信并非如此,是该以暴制暴还是该无原则宽容,这永远是一个针轮不休的话题。。。
《南营洞1985》观后感(五):历史就是牺牲
这是继《一部塞尔维亚电影》后,又一部让我想中途放弃的影片。《塞》让我根本无法看下去,而这部《南营洞1985》好在坚持的看了下来。
虽然对韩国历史并不熟悉,但历史总是相同的。历史的变革总是伴随着流血与牺牲。
1985年的韩国是如此,四年后的我们也一样。是谁引领着变革,初衷与目的又为何,这些疑问在多年后自然而然的便会显现出真相。
推动历史进程事件的参与者,他们都有着牺牲,同样也带给了他人与自己伤痛。
有些人活着,有些人死了,有些人一辈子失去了故乡与亲人,有些人得到了思想与想要的床。
有时我幻想着自己也摇旗呐喊,走在那动荡的路上,却又没有勇气来接受留下的伤疤。
即便是这样,但我还是希望可以等来那一天,历史被真实的还原,权贵脱下帽子向英雄们致敬!
《南营洞1985》观后感(六):南营洞1985
首先我很敬佩能演这样电影的演员。
其次提醒大家要想看这个电影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和我室友真的是手拉着手坚持着看完的,如果我自己一个人看,我想不到我看完会怎么样。
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刑讯逼供能恶劣到什么地步,他不拍出来我永远也想不到人竟然能凶残到这地步。所以就算看起来不舒服,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我们总不能一边期待着有反映现实的电影,一边又希望着展现出来的电影是经过美化的。
回想起来电影中的事件真的让人不寒而栗。民主运动确实是需要代价,但是这代价真的太大了,这种对人的伤害,是救济不了的。假如有一天,国家需要我们,但我们知道,我们一旦失败,面临的,就是被这样虐待。那我们敢不敢参加?我们太无力了。
所以,当年打天下的共产党人,真的很伟大。他们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南营洞1985》观后感(七):国家机器在个别人身上的暴力体现!
片中的“南营洞”在1976年至1990年绝对是一个恐怖的代名词,这里包括军人独裁时期的安企部、西冰库洞的保安司令部等。很多民运人士都曾被押往此处,接受惨绝人寰的严刑逼供,甚至惨死在那里。2005年10月以后,在警方人权保护中心的倡议下,这里对外开放,目的在于向民众普及人权意识。当然,原先这里的很多设施都已经被拆除,置景组已不可能对照地如法炮制,只能根据金槿泰的手稿以及幸存者的回忆来设计制作道具和置景。从门环、天棚、铁丝网、到淋浴器等,几乎都是严格遵循仅有文献资料设计制成,但对于“李斗焕”独创的、名为“七星板”的刑具,大家着实苦思冥想了很久。七星板原本是入殓时固定遗体用的,后来被李斗焕改造成逼供的刑具。由于没有留下图片资料,剧组也只好凭借想想制作了一个类似桌子样的模型,其功用就是可以固定受刑人,以便进一步拷问,如果拷问致死,可以直接将尸体移走。
国家机器在个别人身上的暴力体现!
《南营洞1985》观后感(八):关于极权暴政中的人们
我们作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应该会体会到影片中时代的感受
同样的事情在20世纪不断的反复上演,极权政府对寻求自由的民众。
比如当下的埃及、土耳其、当年的玻利维亚,极权政府总会用经济腾飞作为自己施政的理由,当然,当他们倒台时,也会发现过度开发、阴阳账本、基础设施泡沫破裂以及之后的长期经济衰退。一出又一出戏,同样的剧本,同样的结局,但是极权政府的领导们就总是不相信自己会是下一个。
以上是题外话
本片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探讨了一个问题,也可以说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人。很多我们中国人民的想法是,某件事是某个人,比如那些贪官污吏,那些保养二奶、开跑车的官二代,城管、拆迁办、警察、武警,都是他们的错,他们的造成了社会的或个别底层群众的不幸,这些人都是脑满肠肥、骄奢淫逸、无恶不作。
而本片的立意是,这些人都只是普通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打着领带、穿着西装、每天坐公交上下班,下班回家面对的是不讨喜的老婆和有各种问题的子女,或者在恋爱问题上找不到方向。只不过,你的工作是负责盯着电脑,他的工作是负责折磨你。
在此我可以举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
各位伟大的中国民众,当你们去银行,没有带身份证,想大额取款的时候。当你的家人得了急病到医院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当你们看着中国移动把你的钱划给骗人的短信的时候。你们对你们面前的那些服务人员是怎么看的?
你们会把大多数的口水和愤怒倾斜在他们身上,你们会把整个社会的不公平和此刻自己的无助和屈辱发泄在他们身上,你们无论用尽何等方法都无法让他们去做那件本来很简单的事。此刻,你认为他们就是针对你,就是玩弄你。如果你的人际关系里有相关人等,你就不用受这样的罪了。这些人他们就是仗着自己的这么一点权力为非作歹。
可实际上呢,他们和你们一样,一样是这个体制的受害者,体制的奴隶。
《南营洞1985》观后感(九):任何时代都要保留有称为一个人的底线
剧情比较简单,就是民主人士被各种刑讯逼供。说是各种,可能在我们中国人记忆里,并不是很陌生。比如灌水、辣椒水、电刑。小时候就听奶奶说鬼子们这样干过,在现在的抗日剧,解放剧里也常见。
但是,看这部片子,你会有深深的代入感,仿佛就是你在受刑;或者,至少,你就站在那个房间里看他受刑。那种痛苦到极限,绝望,恐惧,也许死在当时真的是一种解脱。虐心的氛围,压抑你不能呼吸。
原来韩国人也这么暴虐,原来不止中国人,日本人,柬埔寨人。好像有点东方种族的通性。不知道西方人或者西方文明圈的人怎么样呢。
我就想到了曼德拉,南非的民主斗士,在白人监狱度过了半生的一个黑人。他后来出了本自传,描述了那段经历(我没看过自传,看的别人对他自传的引用)。说他在监狱主要有2次冲突,第一次是,他刚到监狱,狱警让他们在操场跑圈,他带头不跑,因为他认为刚到就说啥是啥,以后监狱方会形成作威作福的习惯。
还有一次,是他老婆到监狱看他,被狱警口头侮辱了,他愤怒的要打那个人,结果狱警害怕的退缩到屋子的角落。
天哪!这是黑监狱吗。对于咱们的革命前辈们遭遇的苦难,真是天堂。都是人类,怎么悲悯心差距这么大呢。
东方那些作恶的人怎么就能那么的突破底线的?他的内心是否还有一颗跳动的心?还是上辈子从其他物种转投人,没有进化完全的兽心呢?
当然,这部电影是1985年的韩国。不知道人家现在怎么样了呢?还有没有当街殴死小贩的城管?或者,撞人在补八刀的司机呢?这些恶和剧里的行刑者一样,突破人类底线的恶。
希望没有,希望整个世界都没有。任何时代,作为一个人,都要保留有称为一个人的底线,天在看,历史永在。
《南营洞1985》观后感(十):关于《南营洞1985》的一点看法
看完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感觉,或许我太冷血了,没有感情。虽大家都很同情主人公,但是我依然觉得这个电影拍得不好。当然,这部电影好或者不好,不是因为他它是不是根据真实的事情改编的,而是因为导演在选择影片方向的时候就没有打动我,导演走向了另外的方向。接下来,我阐述一下原因。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严刑拷打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当然这是根据真实的案件进行改编的电影,也就是说,这个故事真的在韩国的历史上面发生过,我们的主人公很坚强,虽然最终他没有抵抗住最终的拷问,但是他仍然是十分伟大的人。
严刑拷打这样的故事太多,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或许为了祖国的利益,或许为了人民的利益,或许被错怪了,太多了,他们是十分值得赞扬的,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守护了国家的利益,他们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但是,如果仅仅只有严刑拷打,这个故事就没有什么意义。我们称呼一个人为榜样是因为他为了民族独立扛过了严刑拷打,是因为他为了国家利益抗过了严刑拷打,而不是仅仅因为他扛过了严刑拷打,不管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民族独立,都是因为他们所守护的东西很重要,即使是严刑拷打也不会背叛自己的灵魂,在电影中,导演用了很长的时间来讲述主人公是经历了怎么样的严刑拷打,其他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折磨主人公的,我们看到了很用折磨人用的工具,看到了主人公被折磨的样子,观众们感到很痛苦,观众们被主人公的坚强感动了,
可是,换一个逻辑来说,如果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坏人呢?如果一个坏人在被严刑拷打,并且他很坚强,一次又一次的经过了挑战,那观众们是不是也会去同情主人公,是的,这是电影的大众舆论性,电影能把坏人说成好人,也能把好人说成坏人,电影也可以用轻松的方法来感动观众。电影中使用了很多酷刑,但是我知道的酷刑更多,中国在清朝的时候还有十大酷刑呢,都是十分残忍的,这没有意义,电影没有讲清楚主人公背后守护的东西,那是主人公能够经受住酷刑的原因。只有讲清楚这个我们才能明白主人公所做的努力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但是电影只用了很小的篇幅在讲述韩国历史中的民主运动,但是韩国的民主运动才是整部电影的重点,因为主人公为了让韩国更加民主化, 为了让他们的国家更加的民主,所以,主人公参加了民主运动,因为参加了民主运动,主人公被抓了,为了国家民主运动能够成功,为了自己的良心能够过去,所以主人公没有背叛其他人(其实是背叛了),因为国家民主这件事情是正确的,这件事观众认为正确,主人公也认为正确,所以主人公誓死也不背叛其他人,这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可是,导演并没有向我们讲述国家民主的正确性,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是怎么样扛过这些酷刑的,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会很容易记住坏人使用了什么酷刑,却很容易忘记坏人为什么使用酷刑,好人为什么坚强,这是不对的。
看完《勇敢的心》》之后,我觉得特别痛苦,虽然这部电影中酷刑只是很短暂的一部分,但是这一个小小的片段在我心中很难忘记,尤其是当主人公喊下:自由!!的时候,我的眼泪都落下了了,电影用了很长的时间讲述了自由的重要性,用了很小的篇幅来讲述酷刑,但是这段的目的达到了,看完电影后观众们都会觉得生命虽然很重要,但是自由更加的重要。但是看完《南营洞》我只是觉得主人公太疼了,太疼了!
最后,为所有为国家民主而付出努力的人鼓掌,他们是伟大的!
这只是一个读后感,写的比较随便,不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