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简精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4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守望的距离》精选点评:
●高中语文老师推荐的,我唯一记住并阅读的书,现在想来,读的太早了?
●买过 似乎没看完
●关于孤独的部分
●当年宁愿花更多的时间看作文选
●思考
●对他无感
●总是能让人忘记现实的烦忧,换个角度看生活
● 周国平的典型风格。 不过还是 《妞妞》写的最打动人拉
●他的这类书,也只适合初高中生读...
●大一读物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一):第一次留言
这是迄今为止我在豆瓣上留下的第一个脚印,看到别人的评论写得那么好,那么有深度,我真的有点自愧不如。不过,最近看了《守望的距离》这本书,发觉里面所写的人生哲学是那么的深入浅出,那么清晰明了,所以还是想在豆瓣这里推荐一下。
其实前不久我还看了周国平的另外一本书叫做人生哲思录,这本书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二):将落未落的秋叶
我是一片将落未落的秋叶,
在寒冷的枝头,
等待属于自己的飘零。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写在扉页上的话。
1997年在北京公主坟地铁站东北角有个书店忘了什么名字,经常在乘地铁时去那书店里转,《守望的距离》是那的收获,并曾经在那一段在北京工作的时间里,陪伴左右,时常读起。
多少年过去了,这一段距离,还在守望,而且越来越长,在我与自我之间。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三):一种心灵的契合
偶然间到手边的一本看似平常的书.它也许只是一本文字,也许只是油墨与纸的层叠堆砌,也许它只是一本书....但它不是,不仅仅是,
它是浓缩了的世界的影像,我说.
一口气读完,没有间断.抬头时,已是深夜.
感觉是思想的契合,很多时候读书,感觉是冰遇到水,虽然慢慢溶化,之前却诸多抵触;读这本书的感觉是水遇到水,接触瞬间的共鸣.
让我感动的,不只是书中的哲理,还有书中映出的作者本身.
真实,感觉是一次促膝长谈,一位长者,为前方的路,点了灯.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四):守望之眼
开始接触周国平,是因为语文老师的极力推荐,他说我们现在的思想过于幼稚,需要一些深刻的东西去填充。
于是,我们就开始看他的书。哲学,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晦涩难懂的,但周国平却用我们看得懂的语言描述那些道理。我不敢说看了几本他的书,就可以使自己的思想上升一个层次,但是,却可以慢慢的学会以理性的触觉去思考问题。
人生需要以一种虔诚的心去守望,尽管理想的距离会很远,但坚持,总会到达!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五):审视我们的人生
昨夜,在看完电影之后,没有太多倦意。于是打开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伴着Kevin Kern的优美旋律,试着让我疲惫而混乱的心灵沉浸...
爱与孤独的并存,没有爱便没有孤独。没有领悟到孤独的人,便不知道如何去爱...
在周国平的字里行间寻找自己的影子,扑捉那已翩然于尘世的灵魂。最真实的我在哪里?你在寻找着什么?你未来的生活在何方?安静了。吸吮着笔者的灵性,陶醉在清幽的音符之间,心渐渐安静了下来。于是,感到此刻的自己是幸福的。
《守望的距离》,今天刚从社里的图书馆拿出来。当时捧在手心便有着轻盈的幸福感。要问我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心灵有了栖息所。
书中的字字句句,关乎生,关乎死,关乎爱,关乎孤独,关乎时间与永恒,穿透了人生的种种真实,人之心灵的存在。
活着,生,在乎过程。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父母的必然所致,感激。未来的路,一切都在万种可能之上。希望,是我们为自己好好活着的动力。
昨晚,在《守望的距离》与kevin kern中睡去。今晨,在kevin kern与《守望的距离》中醒来。
周末的时光,在安静中开始。
今日阳光虽不充裕,但心中早已被希望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