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均衡》是一本由(美)马歇尔・杰文斯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命的均衡》精选点评:
●还不错 觉得算是三本中比较好的
●07年2月16-17日
●太简单的侦探故事,太简单的经济学
●看完这本书之后有一段时间都不想碰外国文学了 很少看推理小说的我都无法接受这么烂的梗
●武鑫老哥当年推荐过的小说,在我看我东方快车谋杀案后,终于想去把他看完了【捂脸】。我觉得还是很棒吧,读小说吧,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让我去体验我生命中未曾经历过的部分。我这辈子大概永远去不了哈佛,更别提当教授了。但是呢,看小说可以啊,对此有所了解,我也就很高兴了。两天前在临安浙西大峡谷看完的书,全文还是很棒的,经济学和推理结合起来,看来高智商的人真是什么都得懂一点啊。话说我一个经济学专业的人,里面的很多内容竟然只能理解不能反驳,羞愧!这是一本经济学不错的推广小说啦,看来我以后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啊哈哈哈
●与经济学息息相关的推理小说,不算很出色出色的推理,但是很特别。难得能把整个故事都跟经济学糅合在一起,以为是废话的东西居然是伏笔!
●你知道,作为一本推理小说,这很逊。但是作为一本将经济学原理的小说,它真的很可爱~^^
●效用,边际效用。。。推理小说就太没意思了,不过,如果是经济学教授出一本书给学生复习一下概念还是挺用心的
●故事比较弱,但职称评定的过程看得我心有戚戚焉。
●如果有人拿来当推理小说看,怕是会失望的。将经济学和命案结合在一起很少见。翻译很谜,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名词,明明不应该有这样的低级错误啊。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一):侦探
现在有太多的方式来了解经济学,但从杀人命案中学习却还是都一次。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创新精神,其实读两个经济学家写得侦探小说的时候还是有一点不适应的,说是推理,着眼点与之前的侦探小说大不相同,这里关注的更多的是人的不合理行为,而不是犯罪现场的蛛丝马迹,所以看起来会觉得不过瘾,大概一个经济学家一个侦探小说家的组合会更好吧~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二):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这样谦虚,
这是一本好书,看这本书还是需要一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它通过几个其它科系的教授对经济学的学科无涉及道德无涉的强烈批判来反衬出经济学在解释人的行为中的独特优势。
是的,为什么价格被强制限制在市场均衡价格之下,卖面包的人态度就会如此粗俗恶劣?为什么那位父亲在店里对自己客户总是彬彬有礼,而回到家中就对妻子乱发脾气?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三):不是好的侦探小说,但是读读也不错
这本书不是好的侦探小说,如果你热爱侦探小说的话,也许这会是你读到的最坏的一本。
但是如果当作普通的经济学作品,或者你本来就是想了解一些经济学常识的话,倒是值得选择的。
当然,如果有豆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忠实信徒,那么这本书将是对你已往的知识的挑战了。
作为我个人,我更愿意相信边际理论而不是劳动价值论的。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四):自然是没有飞跃的,作为经济学和破案结合体的这本小说也没有飞跃
花了一个多星期上下班在地铁上边角料的时间读完了,感觉还不错。如果以侦探小说的角度来说的话,觉得小说写得还是比较一般的,悬念和情节推进都被臃长甚至牵强的经济言论牵扯稀释,特别是最后真凶浮出水面,几乎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在。但是作为经济学的入门读物,因为上面的一些理论就直接有日常生活中对应的例子,可以对经济学有大体的认识(相当大学一年级水平),还是值得一读的。
《致命的均衡》读后感(五):其实丹尼斯没必要死啊
这本书说实话看的很上瘾
我知道很多人对于书的情节很失望,不过,我想,总的来说这应该是一本经济学科普类的学术著作,而不是来娱乐的。
不过很佩服作者的思维,将一个大案子插入经济学的探讨中,连弗里德曼都对本书赞不绝口。
当然,我觉得书中主要想教给读者的太抽象了,而我倒是从一些细节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购物的技巧和商家的策略。
我始终觉得丹尼斯太可惜了,书本在教人学问的同时给人很多遗憾,比如让那么一个学者成为罪犯,还有书里那些教授们的争斗也是很有趣的,别的地方很少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