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朋友》是一本由居伊·德·莫泊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08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98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漂亮朋友》精选点评:
●十九世纪巴黎芮成钢的前半生。作为同业,不得不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多少熟悉的细节啊。新闻业若不是在这十年被彻底改写了法则,同样的配方还可以再用一百年。这也说明不干预原则的正确:作家只要呈现观察和提问就够了,提出时代问题解决方案,那是时间的功能。
●不错,值得一读。叙述上娓娓到来,冷静客观。人物塑造得很好,尤其是杜洛华,极尽无耻,奸诈。
●初中时的痴迷.
●文章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结局的美好更是凸显了莫泊桑深入骨髓的讽刺。是啊,他的前途还远大着哩。
●很好的一本书 不愧是名著!!我读的是罗进才译著的,出乎意料的顺畅,超过我的期望。不论从结构 语言 心里 种种描写 思想高度绝对是名著级别。如果一生能写出这么一本书真的是很不错啊!
●日益增長的聰明才智和一成不變的生活條件之間終會出現失調的現象...
●现实主义作品?男主角真是惹人讨厌啊……讽刺啊讽刺
●读中学的时候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百看不厌
●还是有点表层吧
●初中时候读,男孩子亦可以将那色相出卖。
《漂亮朋友》读后感(一):漂亮朋友。
原来世事,竟然可以这样钻营。
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操纵与被操纵的历史。
尔虞我诈,蝇营狗苟,在历史的戏台上,永远少不了的段子。
欺骗了你,娱乐了我,自私的本性,在漂亮朋友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你还渴求什么呢,小说是当时社会的凝练。作者细腻的表达,娱乐了你我,在大脑的神经元里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新的电子,这就是效果,而且效果很好。
不过,我还是我。
《漂亮朋友》读后感(二):感
不知道为什么,我读经典名著总是觉得它就好比当时的流行小说,读不出其中的讽刺意味,总是好奇着故事情节,其实我们都不是作者,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大家都是在猜测而已,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算是跟作者的细想有丝丝毫毫的契合,没有必要谁把谁的评价一棒子打死,反正我从漂亮朋友中看到的是,漂亮是可以当饭吃的,so,大家还是好好提升自己的mate value吧,寻找一个好的婆家或者公家还是人生中一个不错的选择,嘿嘿。
《漂亮朋友》读后感(三):读过之后
杜洛瓦那个混蛋,无所不用其极的利用男色往上爬~~虽然鄙视他,但是倒也无可厚非,在当时的场景下,有谁能做到十分之一的正人君子呢!并且,他的所有情妇,也并不是什么好人,不过,还是挺同情那个瓦尔特夫人,书中介绍说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女人,要是没有杜洛瓦的勾引,或许她会一直这么尊贵的活下去吧。可是,最后杜漂亮竟然娶了她的女儿~~~一夜白头。为了自己的利益,越来越大的野心,他更加的抛弃了自己的良知,丢了农民身上质朴的品质。地位越来越高,可是呢,他是喜欢福尔特夫人的吧,最后呢,希望她能和他断绝来往~~~不过,谁知道呢!
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新闻界的黑暗。在他们眼里,只有事件带来的价值大小,没有新闻~~
原来新闻也是朝堂,诸位身在高位的议员们,可以利用新闻来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新闻,并不是新闻了!
思之很恐!
《漂亮朋友》读后感(四):《漂亮朋友》想法
不同的心情写出的书评内容是不一样的,此时此刻内心非常压抑。论文、实习、考证、工作等等让我应接不暇,内心从前段时间的开朗向阳变为现在的阴雨天,希望我的心情可以和杭州的天气一样逐渐晴朗。 所以郁闷的我此时此刻觉得虽然杜洛瓦这等人物,凭借自己的外表和对女人的殷勤,对周围资源的整合利用,还有那有点聪明的头脑,跻身在富豪甚至上流社会,不能不承认这种人是有自己的一套功夫的。 卑鄙的他,在他困难的时候,曾经的朋友拉过他一把,不知感恩,反而反咬一口,娶了朋友之妻,甚至继承他生前所有的一切。狭小的心胸不能抛开朋友留下的痕迹,所以恶意报复。 无耻的他,勾引有夫之妇,并且对情妇动手,情妇也曾经帮助过他,虽然情妇确实头脑不灵光,再多次被打被戏耍之后还要继续跟随,也不是很能理解。
无赖的他,勾引上司妻子,在得手之后便迅速远离,只为了他内心无耻的征服感,后来若不是害怕被揭露罪行,天知道他会多么无耻。
残忍以及无法形容的龌龊的他,勾引完母亲,因为觊觎财产 ,将魔爪伸向情妇的女儿,此人龌龊至极,毫无原则和顾忌。为了和现任妻子离婚,更是毫不顾念旧情,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
不得不佩服他的手段,和内心。能做的出如此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以及不被道德和内心所允许的事情。难怪他后来会拥有财富。很多朋友或许会认为,如果有后续文章,他肯定会跌的很惨。或者他会在一定年纪,回忆往昔,内心无法原谅自己,所以多做慈善,于是,世人只知道大善人和慈善家杜洛瓦。
总之,事事无常,结局如何,我们希望结局如何,一切都不是定数,各有实例。不过我承认男主的才能,如果我有,肯定也如法炮制,可惜本人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虽然不是至善,但也无法作恶。
《漂亮朋友》读后感(五):或许,它也可以是一篇女性励志小说
像杜洛华那样的漂亮男孩是稀有品,如果足够有心机,在大城市可以“大有作为”,而漂亮女孩呢?我们都看到了,更多的,是受到伤害。 杜洛华凭借漂亮的长相得到上流社会夫人们的青睐,而他也非常识趣,总是顺应这些夫人的心意,拍恰到好处的马屁。从马香尔夫人、玛德莱娜和瓦尔特夫人,到上司的女儿苏珊,他几乎都不费太多力气,在追求她们时说些甜言蜜语,便“手到擒来”,征服一个又一个女人。还是因为太多女人都幻想得到爱情,才会那么容易上当。他们当中,马香尔夫人和玛德莱娜还能做到自尊自爱,在遭到冷落或被抛弃时马上离开,并不留恋。而从没有过恋爱经历的瓦尔特夫人却完全无法控制自己,做出了许多令人不耻的事情,不断遭到杜洛华的羞辱。 从马香尔夫人的家庭也可以窥见当时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家庭外包养情妇、情夫,对他们来讲都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而所谓的爱情,对他们来讲并不存在,家庭之间彼此联姻更可能是为了巩固和加强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而并非出于爱情。 马香尔夫人是个毫无个性毫无原则的女人,无论杜洛华做过多少龌龊的事情,她最终都会原谅他、接纳他,善于揣摩人心的杜洛华弄清楚这一点之后,最后对她有恃无恐。 而与马香尔夫人截然相反的,是玛德莱娜,她更像一个生活在错误时代的现代女性,自足自立,高贵又时刻葆有尊严。她帮助杜洛华完成他的第一篇专栏文章——正是这篇文章让杜洛华顺利进入新闻行业,成为一名记者。她是小说中唯一一个不为杜洛华漂亮的外表所吸引,始终保持理性、对未来有规划的女子。她在新闻写作上极有才华,与政界人士打得火热又让她总能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写出震惊整个法国社会的文章。当然,不可否认杜洛华也有一定的能力。他精明、灵活,在与玛德莱娜合作时,他也出了不少主意。在玛德莱娜第一任丈夫福洛蒂埃死后,为了能继续做她热爱的新闻工作,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才答应再嫁杜洛华——至少这是他俩结婚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后,她一如既往帮助杜洛华巩固他在报社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她,就没有杜洛华的功成名就。毕竟,为杜洛华改名让他晋升上流社会的是她,为杜洛华获取各种消息、写评论稿件的也是她,她用她的才华在杜洛华身后默默做着“贡献”。所以,看到最后,当她被杜洛华精心策划的阴谋害得身败名裂时,杜洛华过河拆桥、不择手段的行为令人倒吸一口冷气。但看看玛德莱娜在遭受打击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在杜洛华绞尽脑汁企图瓜分她的一半遗产时,她不为他的咄咄逼人乱了分寸,表现得很淡然;在杜洛华将她与情夫捉奸在床时,她意识到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之后也变得很从容。甚至,在被迫离婚之后,她也并没有报复,而是默默地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重新培养另一位“傀儡”代笔。设想,如果她生活在现代社会,那她必定是像《欲望都市》中米兰达那样的女子,靠着自己出色的工作,获得足够的金钱,自足自立。但很可惜,在那个时代,身为女人很可悲,不能出外工作,因此她才不得不一直替自己找“抢手”,让才华有发挥的一席之地。从玛德莱娜这个人物的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也未尝不能说讲述了一个现代女性的故事。 虽然杜洛华踩着不同女人的肩膀一步一步进入上流社会,但他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而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莫泊桑并没有美化这一点。但无论在哪个时代,还是自己有才华有见识,像玛德莱娜那样,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