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子女们》是一部由Lucy McDowell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子女们》精选点评:
●emmmm只是神经病向的琐事 没讲讲政绩有点遗憾啊
●虎妈Victoria。Albert则是严肃又不失慈祥的父亲,真是完美啊……就是死太早,给孩子阴影太大了……
●
●
●其实这对皇家夫妇的教育这么看并不算多失败,尤其是对女儿们~如果不是亲王死得早,可能儿子们后来也不会这么挣扎~不过维多利亚这种无意识的自我中心+控制狂真是,太眼熟了~见过这样的母女,真的是真心相爱却互相折磨,其实,挺恐怖的~以及不得不感叹,结果她还是变成了她娘~又,颜控真是,够了~
●是想看了很久的纪录片 维多利亚女王在丧偶后对子女们作出的一系列超强控制力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他童年时期母亲的严格 他一直被当作继承人来培养 在和阿尔伯特亲王婚后 他更加表现出一个坠入爱河乐于性事的小女人 因为亲王的英俊聪明让他有了依靠 在亲王死后 他接受不了没有了依靠 更加害怕失去 那样的自私控制力就更强了 不得不说 做她的子女确实不幸
●这样严格要求和控制的父母真可怕,可是他们比起自己的祖先,似乎又进步很多。还是生在越晚的时代,个体越被尊重
●家庭教育的影响果然是深远持久的 努力摆脱母亲控制魔爪的Victoria 终究也步上了后尘/Victoria还真是Albert的痴女啊…/女儿们的反抗推送女性解放运动/相比之下 电视剧真的是完全带粉色滤镜了/片子可以压缩删减
●女王与9个孩子的家庭战争
●连BBC都满口夸赞,可见亲王真的是个没啥黑点的完美人设啊,可惜被女王累死了(诶?)要是亲王不死那么早,孩子们的好日子也会长一点
《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子女们》观后感(一):维多利亚的子女:现已加入父母皆祸害小组
之前对维多利亚的印象无非就是她罗曼蒂克的爱情,和殖民统治大势的日不落女王。
现在这个纪录片补全了维多利亚在我内心的剩余印象—— 一个中年丧偶了无生趣没有xsh的自私事儿13老太。
按照这个纪录片的讲解,就是老公死了之前,她xsh满足(英国人很关注这一点纪录片里频频讲解),很多事情她不需要动脑子,完全是听她老公的,她老公给她做好一切,她只要努努嘴露个面就OK。
她的生活就是夫妻之间恩恩爱爱,她不喜欢小孩。对她来说小孩只是她婚姻生活的副产品,她没事儿瞅都不会瞅的小猫小狗。
很可惜她中年丧偶,又不能再婚(没有xsh),整个人贼郁闷,没人能帮她做大量皇室工作(她也信不过把活儿直接推给某个秘书)。因此她的子女成了她的秘书工人。
这个时候她想起自己的小猫了。她对自己喜欢的猫很严厉,“就像给自己的猫做节育手术”,也不让他们有自由和xsh。让自己钟爱的猫给自己干活。
对于不喜欢的孩子,她对长子的态度就是“你做了什么令人赞许的事我马上就要摧毁你的声誉”。不喜欢女孩子就是给你嫁给一个老丑或者同性恋。
对于长的臭的孩子:她说这不是我的崽儿,太丑了(遗传了她的没下巴)
看的我整个人头冷。
《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子女们》观后感(二):中年寡妇对9个子女的极端养育
1819年,维多利亚女王、阿尔伯特亲王(德国人)出生,只相差三个月,是至亲的表姐弟。
1820年1月,维多利亚的父亲去世。
1836年初相遇,都是17岁。
1837年6月20日,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
1840年结婚,结婚17年共生下9个子女。
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呼吁“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向中国发动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遂始。
1861年阿尔伯特亲王去世。
1876年5月1日维多利亚女王被加冕为印度女皇。
1901年女王去世,享年81岁。
晚年有2个情人。
o.1 维姬,最受父亲喜爱,17岁嫁给德国普鲁士王储,3年后父亲去世。后成为德国腓特烈三世的皇后,长子是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女儿索菲是希腊王后。
o.2 伯蒂,每天被迫学习6小时,多动症,性格叛逆。风流成性,赌博,父亲去看望他时得了流感去世。娶了丹麦公主,结婚当天女王穿着丧服。妻子怀孕期间出轨。后即位成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有多个公开情人。二儿子是后来英王乔治五世,女儿莫德公主是挪威王后。
o.3 爱丽丝,血友病携带者。儿子也有血友病,早逝。
o.4 阿尔弗雷德,娶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唯一的女儿玛丽公主。女儿玛丽是罗马尼亚的王后。
o.5 海伦娜,和大15岁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克里斯蒂安王子结婚,婚后和女王住在一起。
o.6 路易丝,喜欢雕塑,最漂亮的女儿。和no.8的家教有个私生子。和雕塑老师关系暧昧。被女王嫁给英国公爵同性恋。无子女。和No.9关系不好,和No.9的丈夫有染。
o.7 亚瑟,娶了普鲁士公主。女儿玛格丽特公主是瑞典的太子妃。玛格丽特的儿子日后也成为了瑞典国王。
o.8 利奥波德王子,长得像母亲,性格最像父亲,但是最不受宠,血友病。去牛津读大学摆脱女王控制。自主娶了德国公主。有一儿一女。30岁去世。
o.9 比阿特丽斯,最受宠的女儿。因为想和德国王子亨利结婚,女王拒绝与她说话。最终,女王同意其结婚,但是要求和女王住在一起。血友病携带者。成为后来的西班牙王后。
维多利亚女王又被称为"欧洲的祖母"。
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维多利亚的在位时间长达64年。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积极扩张领土,为了扩张土地不择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占领了无数的殖民地。
近似90%的欧洲王室与女王流相同的血,涉及到西班牙、丹麦、挪威、希腊、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
《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子女们》观后感(三):最糟糕的亲子关系
看完《王冠》第四季后,找了一些英国王室的记录片看。其中《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九个孩子》太令人震撼了。如果真的如纪录片中描述的那样,当维多利亚的孩子真是太痛苦。特别是在父亲离世之后,这些孩子过得简直就是地狱一般的生活,不许跑跳,不能玩乐,连咯咯笑也不被允许。
九个孩子之中年长的大女儿在父亲离世前就嫁人了,幸运地逃脱母亲的掌控。二女儿在压抑中兢兢业业帮母亲干活几个月后嫁人,逃脱坟墓一样的家庭。备受母亲憎恨的大儿子一直逍遥地浪在伦敦,到了婚配年龄结婚成家,依然我行我素地游戏人间。剩下的年幼子女不得不跟着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生活,在女王母亲看来,他们得无条件地听从自己的命令,不得离开不得结婚永远陪着自己。然而这些孩子不是木桩子,他们为了追求幸福同母亲抗争。当海伦娜公主和路易丝公主到了婚配年龄时,她居然把自己两个貌美的女儿分别嫁给丑八怪穷王子和同性恋公爵。从纪录片中的照片上看来,公主们非常美丽动人,特别是路易丝公主,这位跟母亲关系最糟糕的公主,简直神颜。最聪明也是最悲催遗传了血友病的小王子给姐姐写信中无时无刻不在控诉母亲带给自己的痛苦。导致他早逝的肯定不仅仅只是他的病痛。父亲离世时才四岁的小公主被洗脑得最听母亲的话,按理说这位最受宠的小女儿应该最幸福了吧。可惜她只是被女王当成丈夫离世后的慰籍,她根本就不在乎女儿的生活或将来,她只要她永远陪着自己。小公主直到28岁才觉醒要求结婚还不被母亲允许,抗争许久之后才让结婚,当然也是有条件的,不得离开母亲,结婚之后还得跟母亲一起居住。
维多利亚有九个孩子,在她的眼中这九个孩子只是她美满婚姻的副产品,她不爱这些孩子。她疯狂地爱恋着丈夫,依赖得甚至有些病态。维多利亚女王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毫无疑问她最爱的是她自己。另外一个纪录片《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件》说她和自己母亲关系非常糟糕。可能她自己童年不幸福,没有经历过美好的母女关系,所以当不好母亲。但这似乎不是借口,据说她的女儿爱丽丝公主就是一位好母亲。
很多时候一个女人,特别是当了母亲之后,她被要求爱着孩子,尤其是自己生的孩子。没有人要求男人这么做。那些抛弃自己孩子的女人往往备受谴责,可现实中抛弃孩子的男人比例更大。纪录片中讲述了维多利亚女王大儿子伯蒂到处寻欢作乐找情妇,可这些女人一旦怀孕或没有钱,就是被伯蒂抛弃的时候了。其中一位叫Susan的寡妇,怀孕之后给伯蒂写信,伯蒂打发她去打胎没打成功就发配她去了穷乡僻野,不久后便死了。
用现在的眼光评价几百年前的人显然不公平,科学的儿童教育观也没有出现多久。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高等生物都是渴求爱和温暖来生存的。在幼小脆弱的童年更是需要关爱,童年影响一生这个观点应该有一定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