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2-03-30 03:0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摘抄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是一本由黄仁宇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1.00元,页数:4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精选点评:

  ●黄仁宇还是比较钦佩蒋的

  ●大历史有时确实让人厌烦,不过,撇开许多缺乏想象力和史识的地方不说,作者还是试图努力抓住这个中国现代史的根本问题。

  ●主动推荐给别人看, 结果这本书再也要不回来了.

  ●啰里啰唆,黄氏太受自身局限 !

  ●月白羊日天蝎的蒋介石火太重

  ●没有新意的一本书

  ●比起《蒋介石传》要好些……

  ●在浦口的图书馆里看的,让我对中国现代史有了新的感观。

  ●蒋介石的日记更让我感兴趣

  ●黄仁宇写得最好的一本书。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一):刚购买了一本 是九州出版社的

  在大山子一小书店购买的  

  老板打了七折   九州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的

  定价38大洋  342页

  30万字

  但书包装很素朴

  这出版社我本是看不上的   没办法 只好将就了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二):转让《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时报版

  呵,呵,刚从香港带回来两本 时报出版社的正版 竖排 新台币330元

  折合人民币约120元左右,打算160元转让(补贴路费而已,不还价)。有意请发邮件shuiyunpoke@sina.com

  先到先得;一周内同时收信,通知竞价,价高者得。截止2007年4月20日有效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三):了解了一个人,坚定了一个想法,想看本书

  这本书还在看,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已经看了一半多了。看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一个人,坚定了一个想法,想看一套书。

  了解了一个我不知道的人,蒋介石。这个人不简单,不那么坏,挺不易的。

  坚定了一个想法,从小就耳濡目染,被灌输的一个想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看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台湾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我想蒋先生去世的时候应该不会得意而是应该心情很复杂,他逃离到台湾,不仅仅是战争上输了,也是逃离了极为棘手的中国从农业向现代社会进发的难题。这在世界上都是巨大的难题。与之能媲美的可能顶多是印度,以及现在依旧混沌的非洲。

  想看套书就是毛泽东选集。

  我还会继续看,但是从管理角度看,从军事才能,组织才能等方面看,蒋及其国民党确实不如毛及其共产党,这是历史的必然,不是所谓的巧合。不是所谓的抗战让共产党占了便宜之论断。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四):综合的价值与假设的局限辅以社会学方法:大历史观

  本书开篇第一段既已彰显作者的卓越:既不是拜倒,也不是简单抨击。粉饰则造神,简单抨击也实则把自己与他人一道当傻子,都不是客观的态度。

  黄仁宇力图秉承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这就是他自己所称的“大历史观”。所谓大历史观,从方法来说即强调综合而非单纯的分析,强调把某段历史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里并以大趋势作为标杆进行分析;从基本观点来看,强调“时势造英雄”,所有人人不过是被社会所驱动,顺应潮流而已。

  黄仁宇所认定的大势,就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社会面临着诸多本质性的变革,一个朝向现代化的变革。其中,蒋介石因缘际会,承担了“为中国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高层组织”;毛泽东所领导的共产党承担重整和重新组织中国底层社会重任。这两个变革都很重要也都很艰巨,甚至实行起来会互相抵触,难以由同一个组织去完成。国民党和共产党正好各自承担和完成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这样才使中国开始走向现代性质的国家。

  黄仁宇“感同身受”,自怍在“大历史观”下,历史人物身处其中,一方面因有限理性而难窥全貌,另一方面其行为是被整个社会的发展所推动,而其自身又成为这种推动力量的一份子。他可能是从自身经历出发,认识到:历史上的当事人在那时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究竟应该,以及将要承担什么“责任”,都只是各自在尽自己的视野寻找着并尽自己的能力实践着解决当时中国表面上所面临困难的办法。只有当这些实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已经渐次展开的时候,回过头去才发现,原来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了如此这般的社会责任。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到所谓的“青春记忆”与激情印痕,从而也不难发现黄所提出的假说的局限:年轻时报国心切,国能终身报国乎?!!

  有评论认为,本书的最大价值,也就在于不是认定蒋介石的失败而试图寻找失败的原因,而是阐发蒋介石积极的历史作用,包括他做到了的和想做而做不到的,并探寻其何以做到,何以做不到。 这里涉及一个基本假定,其果真如此“公而忘私”乎?!综观全文,这一假定似乎尚为粗糙之说。

  然则,本书能将蒋毛邓所作大事以一贯之,其假说也是有意义的。

  另外,通读日记之后的一些思考,也是相当有深度的(略)。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五):黄老师带着有色眼镜如何能看得清

  在拉肚子的过程中,看完了这本书。不过还好没有给秋蕾姐把书弄脏。越读到后来越觉得乏味,远没有万历十五年那样好看,我想关键是黄先生带着墨镜写这本书呢。

  和大部分带着我们类似眼镜的人都会认为蒋介石是个bc,他给我的印象有娘西皮那句骂人话;一部电影里“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以及三毛从军记里很多细节。所以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肃然起敬的,希望以宽容的心态去看蒋介石。

  不得不赞同的一点是,蒋的确是个人物,虽然共产党很多拙劣的宣传工作者在歪曲他形象上花了很多经历,而且如书中所说,蒋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的确也是身不由己,不能像担任国家领袖之前那样敢说敢做,任性了。

  这本书,黄先生就是用他的大历史观来看,告诉我们蒋其实不容易,国民党不容易。可是说句实话,每个执政党,每个政府,每个领导者有谁容易呢?这话等于白说。就像今天中共面临的问题一样啊,都很难,都很不容易。

  比如我们取消出口退税,提高劳动者保障,为得是提高整个国家的实力,提高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这也如同一次改革。仔细想想,真TMD不容易,可是有用吗?特别是还赶上了美国人搞出的特大经济危机,更TMD不容易。可是有用吗?大家只关注最终的结果,是否能够让全国人民既得利益者和未来利益者围绕在政府周边,顺利通过这些艰难阶段才是关键。说难,作为领导者来说有用吗?有人会真的同情你吗?

  黄老先生啊,写这本书我觉得是败笔,因为他的有色眼睛,所以这本书就不客观了,就太多自己的评论,主观臆断,解释,乃至我觉得在凑数,丝毫不替我们这些读者考虑了。所以本篇我降低了评级。

  共产党创立了新中国,未来呢?我希望和平更多于激烈变革,我希望能够平缓的变化。假如有一天有什么变化,我觉得到有人该感谢共产党领导中国的60年,真正把一个封建中国带入到了现代化的社会里,至少大部分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