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塔兰3》是一本由[澳大利亚]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项塔兰3》读后感(一):澳大利亚知名作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项塔兰3》读后感(二):澳大利亚知名作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项塔兰3》读后感(三):一个犯过罪的男人 总有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项塔兰3》读后感(四):讲个好故事,你千万别好奇
毛姆在谈到《什么是好小说》中提到了几个特质:
它的主题应该能引起广泛的兴趣;对普通男女都有感染力;作者讲述的故事应该合情合理而且有条有理,故事应该有开端、中间和结尾,结尾必须是开端的自然结局。情节要具有可能性,不仅仅要有利于主题发展,还应该是由故事自然产生的。小说中的人物要有个性,他们的行为应该与他们的性格相称……大体来说,《项塔兰》应该是属于这类小说的,正如它自己的腰封宣传:喜爱阅读的人,一生都在寻找《项塔兰》这样的伟大小说。作为普通读者的一员,“伟大”不敢冠之以《项塔兰》,但是它却绝对是一个好故事,首先这个主题就是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你可以把故事的主人公林当做一个汪洋大盗、当做一个英雄,当做一个“摇滚黑帮”,甚至当做一个哲学家,这位林,以文字带你游孟买、混黑帮、窥视贫民窟,闯进监狱,甚至带着你上了战场,在炮火轰鸣的沙漠或山地,感受死亡近距离的逡巡……总而言之,在这个故事里,你可以任何你曾经好奇,但是却又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好奇的地方。
有人说,千万不要对监狱好奇。这句话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监狱的系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平行并存的另一个体系,另一个是,恰如平行时空,你若进入一个,你就不再是这个空间的你,以大多数正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衡量,很难在两个时空都混的如鱼得水,并且穿梭无碍。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黑帮,黑帮的生存哲学,我们普通人也就去看看《古惑仔》就行了,如果连阿B哥被活埋的情形你都要做好几个晚上的噩梦,那证明你猎奇的心也就止步于此,更遑论战场了,哪怕就是从影视作品里,我们都见过那些战争归来的人,不管身体有没有受过重创,都再也无法回归正常的人生了。
好吧,这个普通人不可能去、不可能经历,也绝对不想去不想去经历的世界,就是项塔兰的世界,有什么比一本写得这么带感的书更能满足你对这些世界好奇心的?更何况,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太会讲故事了,几乎不用美剧《项塔兰》具象这一切,在字里行间中,就构建了这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因为除了主题能引起广泛兴趣外,人物也熠熠生辉。读完之后,你可能未必爱上谁,但是一定有你极为好奇的人物。除了林以外,所有的人,几乎就是传奇一般的存在。
只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的读者都问了不止一遍这个问题: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以第一人称代入讲故事,很容易让人入戏,当然,更容易让大多数人随着越多愈加深信不疑,这个我们未曾见识的多个平行世界就是这样的。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是这么回答的: 《项塔兰》是小说,而不是自传,所有的人物和对话都是虚构的。它们的真实性不是对我本人的真实,而是对我们所有人,对我们共同的人性的真实……所有的角色都是虚构的,包括那个有我名字的。他们以一种现实的方式与小说联系在一起。
没错,最终我们不得不沮丧地将眼光投向现实的世界,原来都是虚构一场,本来,我合上书的那个瞬间,想到的是俞飞鸿在《十三邀》里说的那句话:感谢上天赐我平庸。
所以,当你决定读这个故事的时候,请一定不要把它看做纪实,而是一部小说。也许真实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吸引得我们跟着项塔兰来到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哪怕你无法克制内心对这里的生理排斥,也不得不在林的引导下接受“在印度,只有认输才能赢”,也就是说,你只有接受这里的站立巴巴——从成为巴巴那天起,就开始站立,站着吃喝拉撒,要给你肉身对抗地球引力——其实也没对抗得了,年头多了,静脉曲张成为固态,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因为在了解这一段时,我是没有忍住好奇心去百度了一下印度的各类巴巴,电脑页面出现的各类印度式修行让你瞠目结舌,如果你觉得常年坐在火盆上烤自己还能接受的话,还有人数十年举着一只胳膊,还有多年不剪发不剪指甲的……我们瞬间明白了,我们普通人和林巴巴之间的区别,理智上明白要尊重不同的文化,但是生理心理双排斥,更不要提在监狱里“坐直升机”,用全是虫子的水洗脸,和肉体身叠身被关在一个逼仄、闷热的空间,踩着排泄物泥上厕所……
我写不下去了……林巴巴成功地恶心到了读者,并且循循善诱地告诉你,这就是这个世界啊,既然你跟着我开始,就要去接受啊,你还只是看看,我可是真实经历过啊。在小说的世界里,虚虚实实,但是有一点要明白,这些不是现实的白描,但是林一定是经历过这样的世界,每一处细节描写,都有着真实的影子。这部小说之所以这么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作者的文字功底,说到底,他曾经经历的真实,是我们普通人无法向往的。大多数的中国人,可能提到印度就避之不及,这里当然有文明冲突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我们所了解的印度,确实让我们恐惧。而林巴巴笔下的的印度,让我们用好奇的心近距离观察了印度,但是于个人安危无损——千万只肥大老鼠飞奔过街道,所到之处,垃圾全被啃食的干干净净;夜晚贫民窟附近的野狗们会集体作战,一个落单的人——哦,不,他在野狗的眼里就是一坨肉;在街上会因为交通事故被揪出来暴打致死——谁让你不好好开车,问题是孟买那交通,你怎么个好好开车法?
……
关于周夫人的皇宫,哈德拜的战场,卡拉的历史……所有突破你认知底线的人间真实,也许,真正的真实更残忍。如果你有勇气,就开始阅读吧,反正,你只是隔着玻璃看了一眼你好奇却恐惧的世界,于现实无恙。
其实最让我感慨的,反而是这个故事里的一件小事。就是哈德拜的历史,这位阿富汗人为何离开家乡,成为孟买的黑老大。你绝对想不到,一件莫名其妙的小事怎么改变了一个人,两个家族,死了多少人,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诅咒,成为怎么样的血海深仇……震惊之余,不得不承认,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为了对的事儿,做了错的行为;为了错的事儿,做了对的行为。人生很复杂,哈德拜的哲学会洗脑,你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这些道理,似乎又不适合他们所在世界之外的普通人。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因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就改变了命运呢?甚至就融入了动荡的大时代中呢?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惊天动地的大改革……这种魔幻的感觉,其实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