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爱之语》是一本由盖瑞·查普曼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12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身爱之语》精选点评:
●从别人的读书笔记中没看出什么高深的见解和道理。
●终于对爱的5种语言有所了解
●作为爱的五种语言的续集,里面我觉得最好的部分就是作者诉说男女交往的意义以及结婚的意义。一段好的爱情,一段好的婚姻,像在家为何会伤人说的,能帮助人们修正童年的错误,通过努力弥补人格上的缺陷。如何说对方的爱之语,而不是只说自己的爱之语,就是用他/她的方式去爱,同时也有同样的回报,这样两人就会幸福。从这个角度说确实爱是需要学习的,会经历试错过程。
●一口气两小时读完。五种爱语很有用。
●五种语言 。。。
●与人相处,倘若能熟知对方的爱之语。那么相处起来会是件愉悦的事情。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身边人的爱之语。绝对值得一看。
●和《爱的五种语言》差不多,不过有更多的案例,适用范围也更广泛。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和训练。体现到各个方面,大概就体现为情商吧。
●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爱之语,这样才能爱到实处!
●“如果我愿意改变,你希望看到我有什么改变?” 与爱五差不多的内容,例子略微极端,似乎我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没有明确的主要爱语。但无论如何,行动先于感觉的改善方式是可以尝试的。
●爱的五种语言系列,更加针对单身群体吧,运用覆盖家庭、工作、人际交往等。帮助人的自我认识,认识他人。最后的自测表还是不错!
《单身爱之语》读后感(一):恋爱沟通辅导
这本书虽然有很多心理学的说法,但是还是很实用的。我个人是比较支持这本书的推广~因为在不懂另一半的爱之语时是非常困难进入良好的沟通!因为当爱情没了激情的时候,就会进入平淡,当你如果明白对方的爱之语时,你会可以按对方的喜欢的爱之语来做,对方的爱就会爱箱常满。当另一半不懂我们的爱之语时,我们会有抱怨,而且对方付好很多了,可我们还是会不满觉得对方不懂我们,好像每天都在听外国语一样的和对方沟通这时是好困难的!
《单身爱之语》读后感(二):《单身爱之语》读后感
封面正面其实《单身爱之语》这本书的名字并不太吸引人,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老生常谈的教人谈恋爱而已。但是当真正去读它的时候,才发现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为什么我没有更早读这本书呢,写的也太好了。
《单身爱之语》不单单是给大家恋爱的建议,更涉及到我们所有人际关系的相处。所以也希望更多的人去读它,并因此能帮助到大家。
众所周知,人是群居的。正如上帝创造亚当的时候,为他造了夏娃,并让他们生儿育女,管理所有的一切,其中也包括用爱管理家庭和所有的关系。所以,我们自出生以来,是生活在家庭的一个环境中,有长辈们的爱、家人的温暖,当我们能自如的接受爱并自然的给予爱的时候,在长大后进入到更多层面的关系中,也会自然而然的处理一切的关系,因为我们已经在家庭中学会了爱的接受和给予。
正如作者盖瑞 . 查普曼博士所认为,爱与被爱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箱,要使我们的爱箱充盈,也要使我们身边人的爱箱充盈。而且作者从诸多的婚姻辅导和单身、恋爱、家庭辅导中总结出了五种爱的实际的表达方式,也就是爱的五种语言:肯定的言语、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爱之语,当我们总向对方说他的爱之语的时候,他的爱箱是满的,也是幸福的。但是当我们表达错了爱之语,也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对方可能会感受不到被爱。
其实总归还是告诉我们要去寻找自己和对方的爱之语,并学会去多表达这些爱之语,然后你会发现一切的关系都会改变,且会越来越好。而且书中列举了很多婚姻、恋爱、家人、朋友、同事等关系的实际案例,能帮助我们分析一切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点,并提供实际的方法,引导我们能改善一切的关系,恢复到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处理好与所有人的人际关系,值得大家用心去读,并应用在生活中。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其实我们长一辈的家庭模式中,最缺乏爱之语。可能因为环境、生活习惯、性格、不善言辞、或者不好意思,就会久而久之,失去了这种爱之语的表达方式。 其实我们从最单纯的孩子身上就不难发现,他们所表现的一切也正是我们一直所需要的,只不过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学会了隐藏。你看小孩子们,他们很喜欢被鼓励(肯定的言语)、喜欢多多的拥抱(身体的接触)、收到礼物的时候也是满脸洋溢着幸福(接受礼物)、希望家人的陪伴(精心的时刻)、以及他人的帮助(服务的行动)。他们能从容的接受,也可以自然的给予。愿我们也能用心发现自己的爱之语,告诉我们身边的人;并发现他们的爱之语,多多表达他们的爱之语。愿我们身边人的关系都能够恢复的越来越好,愿大家的爱箱总是满满的。
其实这本书是朋友借给我的,看了作者的介绍说:盖瑞.查普曼博士,是牧师和著名婚姻辅导专家,现任美国婚姻与家庭生活机构的总裁,他的系列畅销书是《爱的五种语言》,本身是针对婚姻的辅导,但是据作者说,因为太多单身人士看后也很受益,就要求作者写一本针对单身人的,所以就有了《单身爱之语》。因为写的太好了,然后我一心动,就一下在网上把他的两本书都买了。愿以后能读到另一本书,能带给我们生命的改变。
背面《单身爱之语》读后感(三):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来嘛是要找《爱的五种语言》这本书的,没想到图书馆只有《单身爱之语》 ,到了图书馆以后着实无语,发现想看的书竟然在一堆婚姻和女性话题的书从中。想着也是尴尬,毕竟书名还这么明显danshen 爱之语,会不会被管理员阿姨歧视哦,小小年纪净看些什么书哦,没想到她连书都没瞥一眼,暴汗。(回来看书的序言才知道,爱的五种语言主要讲的是夫妻之间的,这本还借对了…)
《单身爱之语》这本书是在爱的五种语言之上补充了些家庭内部和朋友之间的例子仅此而已吧。全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爱的重要性以及爱是需要经营的。
二:爱的五种语言:收赠礼物、精心时刻、赞美肯定、服务行为、身体接触。
三:发现自己和他人的爱之语、亲人朋友和同事之间的例子(全是成功的范例)和一个测试。
首先充分表达的爱能给无助迷茫的人活下去的希望和温暖;由爱情三年之痛,七年止痒的怪相引出爱的语言。
在爱情的初始阶段,因为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等一系列效应,把对方想得很完美,就算优缺点也是可以以后协商解决的,因为“我们”是最特别的。所以,作者认为这一阶段的爱是最容易的,因为双方会把缺点统统忽视掉,尽力地区迎合对方,所以不需要多少付出,就能够表达爱,感受到对方的爱,即使感受到的不是自己最喜欢的。
然后当热情渐渐消退,戴在情人眼中的滤镜摘下,一切都恢复了平常的样子,也许是因为生活的不和谐,也许是因为审美疲劳又或许是双方所期待向往的生活太过于理想化,而真正的生活不仅仅只有爱情更有生活琐事和柴米油盐。由此便可能激起一系列矛盾,这时不再像激情的热恋期那样容易和谐相处了,因为用原先给予和感受爱的方式去能激起的快乐,此刻也许已经荡然无存。所以此时,需要想办法维持或者说弥补空缺的爱,由此引出爱的五种语言。
爱的五种语言,收赠礼物不必多说,精心的时刻(即倾向于共同经历一些活动),肯定赞美,服务行为(倾向于帮助或者被帮助),身体接触;
其实作者发现,其实还有一部分人士很难发现其主要爱的语言,原因可能有:
一:对爱的感受很贫乏、没有充分体验爱的经历,没办法区分程度。
二:对五种爱的语言都感受的很充分,所以几种爱的语言都能表达自如。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办法,第一种情况,要确定的话,我认为应该先丰富爱的体验,然后才能通过上面的办法去确定。第二种情况可以直接通过以下的方式确定。
一:自身的偏好。是否偏爱平时送礼物、偏爱准备策划精心的时刻、赞美他人、服务他人、较多的身体接触等。
二:自身受到以上刺激时的反应。有没有很激动,或者两眼发亮之类的。
三:留意对他人的要求和平时的抱怨,,抱怨的事情就是期望对方完成的。
看到豆瓣之前的评论有说实质就是投其所好,感觉在理,但是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投其所好,就像书中引用利奥·巴力卡力的话“爱是一种经过学习的和反应和情感”,这本书还让我们能有章可循地区学习“爱”,将“好”细分成五类,而且还提供了探究的方法,不仅是观察对方对“好”的反应,还可以通过对方抱怨、和要求找到线索。再者,还提供了一个和自己沟通的方法:了解自己喜恶的根源,纠正人际交往的误区。说这么多,其实是自己思考的不够深,而有些人仅从生活经历就能领悟这些东西,不管怎样,这本书对我来说,作用真的挺大,从今开始用正确的方式打开爱吧!
《单身爱之语》读后感(四):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有一些话从来没说,
以为不说也懂得。
我们都害怕太浮夸,
这世界又过于虚假。
原谅我吗,
你的话若我没太多惊讶。
总以为激情已升华,
并不是热情已蒸发。
还不想当时也把经营规划它,
真的爱不必刻意吧。
其实我一直都想亲口对你说,
你爱我也不容易吧,
但是你并不问代价。
抱歉我原来还没亲口感谢你,
给我力量不惧怕。
好听的话都听腻吧,错觉你不需要它。
时间匆匆就像流沙,
却想着来日方长吗。
原谅我吗,当情话没电影般的火花
总以为激情已升华,
并不是热情已蒸发。
不想把情绪放大,
那太复杂,
因为爱不是表演吧。
其实我一直都想亲口对你说,
你爱我也不容易吧 ,
但是你并不问代价。
抱歉我原来还没亲口感谢你,
给我力量不惧怕 。
我笑意里那些泪水和我的歉意,
到底可不可以稍稍去弥补 ,
种种不如你期望的所处,
如果我惊觉我爱你并不够。
其实我一直都想亲口对你说,
你的爱就是奖励吧,
生命里额外的长假。
抱歉我原来还没亲口感谢你,
你就是我要的回答。”
这是莫文蔚《我一直都想对你说》的歌词,第一次的听的时候就很喜欢,现在想想,可能是它迎合了自己自怜自艾的一种心态。
而自己也一直容易被悲剧美所打动,而不是被成就所激励。
真的要一直沉浸下去嘛,还是只是在为自己的不肯用心,努力在找借口,悲剧中有美的成分,但是更应该去追求的是如何避免悲剧的产生,而依然把美留下。
其实得很多事情还是要用心学习,努力争取的,比如”爱“。
爱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更是一种行动。
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意的行动。
这本书里讲了爱分为五种语言:
”肯定的言语“,”精心的时刻”,”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
每个人都会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爱之语“有偏好,当你表达爱的方式正好迎合了对方的偏好时,对方才会容易产生被爱的感觉。
而如果是自然发生的,本身你表达方式正是你的偏好,而刚好也是对方的偏好,这就是适合吧。
但问题是,在爱最开意乱情迷的阶段,自己都会忽略或是分不清自己的真实的感受,而在那个阶段中,双方又很容易感知和迎合对方的需求。如果这时刚好迎合了你的主要的”爱之语“,你就会有很强烈的爱的感觉,从而也可能忽视另一些层面的问题。
而且,一个人的需求和偏好,在不同的阶段可能也会是不同的。
如何保证你们一直是适合的?
这也许就需要更具体的学习其中的奥秘。
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性格特质的了解,也是对他人需求的一种尊重,更是自己爱的能力的提高。
想要更好的表达,也让对方持续感受到爱意,并不是一种刻意,而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建立在更诚实的面对一段关系的现实层面的基础上的,这过程中你会更加了解两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婚姻观,是否真的契合。
我觉得其实情人之间,比较容易想去了解沟通和表达这样的”爱之语‘’。
更需要的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朋友同事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因为这样的情感更含蓄和更难去表达和沟通。或是说,人不容易像在爱情种那样的敏感和积极。
所以这时找到彼此的主要“爱之语”就尤为重要,可以事半功倍。
于此同时,我觉得一个成熟的人,在一段更健康的关系之中,是该更加懂得平衡对这几种”爱之语“的需求和表达的。
这样才能给予和感受到更多更全面的爱。
最后,还要说一下,书中的例子和在讨论的是一些很实用的方法。要从更本质上来说,要更好的去爱,就是要成为一个有心人,有勇气和责任心去承担,也有信心和智慧去完善,更有积极和开放的态度,有能力让自己的爱变得更有生命力,可以延续和成长。
以下还有一些书中提到的我觉得比较受用的点,和一些自己想到的:
男女交往的目的,是在于认识对方独立的性格和人生观,从而丰富自己,而不只是把对方幻想成自己要占有和利用的对象。
我觉得有时候看一些文艺电影也一样,是为了了解更多不同背景下的人的生活,和价值观。而现在的商业大片,只是给你提供一种感官上的刺激,而这样的电影受到欢迎,说明了在生活的压力下,和速食文化的影响下,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少关注其他人的生活和精神领域,而只被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了。
“如果你从小习惯维持好的形象,好让别人对你留下好的印象,长大后就会变成:即使看到对方的缺点,也不愿直接说出来,为恐他恼羞成怒,离你而去。真正的服务,是要凭爱心说出诚实的话,而不是避免碰触对方的缺点。”
我觉得找到比较好的,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指出其缺点也很难重要,最主要的是不能以指责的态度去说。
爱会激励一个人把交往的对象当做一个完整的人,会想要完善自己的性格的不足,会想要服务对方,也会想鼓励对方发挥他的潜能。
当一个人感觉被爱时,会更愿意敞开心灵真心相待。
所以想要对方向你打开心扉的话,就让他更多的感受到被爱吧。
“服务的行动”,我想是我这代中国家庭里,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爱主要表达方式吧,其他的可能就少很多,尤其是“肯定的言语",可能是这一代孩子最缺失的,他们从小得到更多的是你不能做什么什么的警告和恐吓吧。所以很容易形成没有自信,不善坚持,容易放弃的性格。
所以就很难培养出自己的兴趣,最后只敢随波逐流,不敢坚持自己的路。
别忘了罗素说的,参差多态才是这个世界幸福的本源。
(忽然觉得,如果分别把从小缺乏这五种”爱之语“某一种,长大后容易形成什么样的性格缺陷,深入研究一下,可能会很有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