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好物
有人说“童真和傻气是天才的标志。”
但往往在人生中那段渴求急速成长的时期,我们就像和魔鬼做交易的浮士德,“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成长是一个猴子捡芝麻丢西瓜的过程,那些我们曾得到或拥有的能力,正如流沙逝于掌心,不知从何时起,就开始慢慢消失了……
你有没有发现,有一些小时候的天赋长大后消失了?
01
从孩童开始,每个人都是“小小发明家”,长大后我们会经常震惊于小时候超强的动手能力。
@王食欲
小学时候的我,精通电焊和手工小火箭制作。还自己做了个永动自循环喷泉桌面小摆件,获朝阳区小学生科技大赛二等奖。
现在连灯泡都不会换。
还有那些无师自通,攀援上下的运动能力,小时候都觉得自己是“奥运健儿”!
@黎儿
小时候可以随便玩单杠双杠,现在玩不了了?
有多少人小时候一下课就奔向操场“吊”在单杠上,来一套自创的“大旋转”!
所以,老年人爱去公园玩单杠是不是对童年的一个无限趋近的复归?
虽然永远不要说你老了,但活力和精力的衰退是不争的事实。比运动能力退化更快的还有动脑子的能力,越长大脑子越堵塞……
@做好自己
不愿意动脑筋,可能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习惯性从网上找答案……
02
我们失去的还有更为高阶的能力。例如:面对诱惑和纷扰的专注力。
小时候我们能玩泥巴玩一整天,现在每个人都像风口上的猪,悬浮无依。
@超级菜鸡的阿猫
专注。我只记得我小时候很容易,就极度专注于某一件事儿,上到课堂听讲,下到打游戏看小说,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世界消失的地步。
但是慢慢地,我这份能力消失了。到了现在,我几乎不能做到专注,也很少能享受到全情投入的快乐了
还有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共情能力,年少的时候”一花一叶总关情“,长大后,见得越多,日渐顺服、麻木,心如槁木。
@小陈陈
工作这两年半让我切实体会到什么叫做:压力会让人失去同情的能力。
甚至是对自己好一点的能力。
@漂浮的金色拉姆
曾经很擅长放过自己
03
还有一些独特的,冒着点傻气的——年轻人专属的能力,比如:
@李甜甜
我退化的最大能力大概就是机械吃苦的能力吧。
……
年轻时候那些机械性的无意义吃苦,比如对三十个小时的火车,人际关系里的委屈求全,对劣质产品的忍耐性,再也没有了。
年少专属的能力其实也是一种呵护,渐渐地我们长大了,那个让我们永远“有所待”的守护神也消失了。
@日青里予
小时候我有瞬间移动的超能力,在沙发上睡着了,会在床上醒来。可长大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04
甚至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如对生活生出希望的能力和超强的适应能力。
@狮子小白
路边卖姜的小女孩,旁若无人地看书,称上的那本书名叫“我是最棒的”。我还是想起曾经的那句感触: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无论贫穷富贵对生活都是无怨言的,反而很多大人会通过无谓的比较把对生活的希望全部抹杀掉。
@古哼哼的小凳子
大概是自来熟的本领吧,小时候住的家属院里每户人家我都能跑去玩,现在我只想自己在家里躲起来。
越长大,越自闭。
还有好多好多“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超能力——
沾枕头就睡着的能力
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能力
很难对人有心动的感觉
熬夜的能力。
感知世界的能力
多愁善感的能力、
做任何事的勇气……
05
成长是一条无法回淌的河,生活的金科律例告诉我们“有失必有得”,比如,我们失去了纯真,但换得了“拨开现象看本质”的领悟力。
@刷鞋大王
好像已经失去了纯真的能力,现在只要一听到虚伪的话,脑子里就会自动翻译成撕开外壳后最本质的意思
导师:这项工作有助于你理解你的课题
翻译:我不想付你劳务费了
导师:你最好提前把课题做完,剩下的日子就轻松了
翻译:到时你就全职给我干活,而且我不用付你钱了
相亲男:天天点外卖的家不叫家
翻译:点外卖多贵啊,还是让免费保姆做饭省钱
相亲男:经常加班,以后要是每天下班回家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就满足了
翻译:我很忙,所以你每天晚上得给我做饭,而且得保证我吃上热乎的,凉了可不行。
但纵观我们所失去的,太多太多……
或许万物守恒的定律在人类身上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生活从来与我们笃信的不同,成长其实是一个不断退化的过程。
就像有些鱼儿在进化的过程中失去鱼鳍,长出了四肢,离开了海洋之乡。越长大越会感觉有一部分原生的自我正在慢慢消失,而天赋的失去是必然的宿命。
-END-
编辑 | 蕾子
参考来源 | 豆瓣话题
#那些开始退化的能力 #有哪些小时候的天赋长大后消失了
■ 往期精选
觉得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