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朝日》是一部由石井裕也执导,妻夫木聪 / 龟梨和也 / 胜地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哥华的朝日》影评(一):温哥华的朝日
此影片的评价个人认为明显过高了。事实上我都觉得浪费了,这么多明星就为了拍一个类似于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当然整体来说拍得是非常不错。但是我已经看过这么多类似的,要是论主旋律感,中国的要强得太多了,也许就用不着看日本拍摄的了。
而且事实上结尾很微妙,二战开始后,日裔被送入隔离营没收财产。影片突出这种“痛苦”反而令我反感,我在想也许这些棒球队员们回日本国的话也会穿上军装去屠杀吧。那么白人们对其进入保护性拘留并没什么不好。想想中国人以及被俘的白人就知道了。
不知道是否我过于敏感了,此片倒是颇为隐晦地反映了日本当前的社会精神状态。
《温哥华的朝日》影评(二):光亮
电影总是无端陷入沉寂,这种时候,我心有所感,想,日本人性格的含蓄,欲语又止,就这么拍出来了。整个叙事长而安静,我本来以为是个热血片,事实上,是个热血片,只是这热血并不笼罩整个人生,不充斥屏幕,转折不惊天动地,像人生一样,是漫长的生活里的节选。我看过印度片阿米尔汗主演的拳击少女之类,还有什么天才片,还有一些美国大片,我总觉得美国不含蓄,就来源于我看的那几部电影,欢呼是一大群人对着什么屏幕,好也是公式化的好,笑容就跟韩剧里的表情一样,有限且重复,老调的激动人心。 这部电影没那么拍,首先没出现天才,很苦的坚持和努力,想办法变通,一点一点的争取处境的好转。我还记得那句台词 “朝日队不错呀!就应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我们要复仇!” “我们打棒球不是为了复仇” 是因为热爱。 像小说一样,棒球作为一条明线贯穿了始终,也映照了在温和华的日本移民所经历的恶劣生态环境及历史变迁下的变化,我怀疑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棒球,而是在温哥华的日本移民史,而棒球在日本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绝望年代的唯一救赎”,我喜欢这个形容,偶然看来的。 我对日本了解不多,可能总是存了一点的轻视,虽然,我知道他们有唯美的俳句,有好的文学,有美好的动画,有和服有樱花,有艺伎,然而出于那么一点民族情结,觉得他们丑陋。 这部电影让我开始真正正视日本这个民族,他们的含蓄隐忍吃苦,老是让我想起我们自己,看见他们在温哥华生活的日本大街,他们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街道,我就忍不住想起唐人街,想起洗衣店,想起我们的民族在从前移民时受到的侮辱伤害,想起我们民族的隐忍含蓄,想起我们的吃苦耐劳。 电影的灯光很静谧,总想是在黄昏,很美,很安静,一切生存的苦难都不说,只是存在。
《温哥华的朝日》影评(三):艰难年代唯一的救赎
这是一部应该静静地坐下来在晚上夜深的时候看的电影。我当然是被卡司吸引进来的,一开始看也不能静下来,所以看了两遍。第二遍就能进入剧情了。
这部电影需要对一些历史事件有一些基本的常识,涉及到了一些敏感的话题。沉重的感觉充斥整部电影,我必须先从人物来说,球队里面的成员都是每天身负重体力活,拖家带口的艰难生活着。对棒球是唯一能够让他们愉快的精神支柱,可是由于人种差距技术设备落后的asahi作为一支球队介于专业和业余之间。reiji也是在前任队长生活不下去需要搬家另寻出路的前提下被草草决定的,这样一只那么随便的球队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reiji是一个看起来弱弱的身体也并没有非常健壮但是队里的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必须提一提roiy孤傲可能是他给人的最大印象,其实就是个外冷内热的小盆友。
朝日军在reiji的带领下开创了接触球,让身体没有白种人强壮的队员们能在没有安打的情况下也能胜利。整个故事就是在描述二战之前和二战开始生活在加拿大的日本裔的生活~本来就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但是电影在细节人物的处理上非常的细腻,也是让热不要忘记曾经存在过的加拿大asahi,日本的电影就是很擅长用小事来打动人。这也是一样,roy和reiji的那些小粉红真的一开始roy被队友抱怨说不知道他在高贵冷艳什么,老实巴交的reiji就宠着,reiji被打了roy也是超级激动冲杀过去打架(按照roy的脾气虽然是谁都会上啦~)之后能去比赛了reiji去找roy两个人的对话…还有最后的送别…哭晕,也许永远都见不到了吧。总觉得reiji有什么话想说…总觉得电影最后的一起打棒球的欢腾画面是他们多少年梦里梦到的。相方 在一片黑暗中,只有棒球能给他们带来一点慰藉。
画外其实最后看日本人被驱赶的时候…我想到了另外一部电影里面犹太人被驱赶的画面,待遇真的确实差太多了。还有他们拿的包,最后贴在门上的金条?那些犹太人上了像货物运输车厢的列车…所有的行李在他们列车开向集中营以后被…同是犹太人的同胞打开收出值钱的金银珠宝和衣物。
哎…战争…
《温哥华的朝日》影评(四):温哥华的朝日:用异乡身书写故乡魂
百年传奇
100年前的1914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一支名为“温哥华朝日”的由第二代日本移民组建的棒球队正式成立。此后的近30年间,在北美的棒球赛场上朝日队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绩,虽然球队在1941年因战争爆发而解散,但一直被人们所铭记,并于2003年入选加拿大棒球殿堂,俨然成为外籍日裔群体心目中的传奇。100年后的2014年,为了纪念这支传奇球队,同时也为了纪念富士电视台开局55周年,由东宝牵头找来当下日本电影界炙手可热的演职人员,试图通过对当时日本移民艰苦历程的描绘,重现近代日本引以为傲的开拓与奋斗精神。
20世纪初在北美落脚的日本移民,生活穷困,境遇严苛,还要受到白人社会的歧视。电影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围绕着球队队长、游击手笠原雷吉(妻夫木聪 饰)展开。雷吉平时在木材加工厂做工,在父亲清二(佐藤浩市 饰)的帮助下闲暇时组织一帮喜爱棒球的朋友进行训练。司职投手的渔民永西罗伊(龟梨和也 饰)家境艰难,不仅要靠打渔维持家计,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队伍里还有担任二垒手的北本矽(胜地凉 饰)、捕手三宅汤姆(上地雄辅 饰)、三垒手野岛弗兰克(池松壮亮 饰),这些已经加入加拿大籍的日本移民后代凭借自己的努力,经历重重困难,不仅在球场上演绎了传奇,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白人社会的认可与尊敬。
事实上这个故事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1994年TBS电视台曾播出过名为《不被人知的加拿大朝日队》的纪录片,详细介绍了朝日队的历史;2008年由朝日队队员的后人创作的《温哥华朝日军》一书及其漫画版也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全新演绎
把国民第一运动棒球作为表现题材,外加日本观众最受用的扬威海外的自豪感,并找来有影响力的偶像演员来出演,是富士台出身的制片人稻叶直人开启这一电影项目的初衷。事实上,这一次选用的几位主要演员如龟梨和也、上地雄辅、池松壮亮等都在学生时代有过打棒球的经验,尤其是日本人气团体KAT-TUN成员龟梨和也小时候还曾作为正式球员参加过“少年软式棒球世界大赛”,有着丰富的棒球经验。但有意思的是唯独影片主演妻夫木聪没有过任何棒球经验,片方只好安排他在拍摄前进行了3个月的棒球训练。等到拍摄的时候,妻夫木聪的表现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他自己也信心满满地表示“要通过棒球表现出那个时代的为了生存而要拼尽全力的人们的真实面貌”。
本片不仅呈现了时代、移民、种族等社会层面的大命题,也融入了友情、亲情、励志等日本电影最擅长表现的小细节,如何在社会与个体、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是考验编导能力的关键所在。曾写出过《第八日的蝉》《夏日大作战》等剧本的编剧奥寺佐渡子为本片执笔,她细腻、严谨的创作风格有助于在生动讲述这个海外日本人奋斗故事的同时,呈现出作品更丰富的内涵。本片导演是执导过《从河底问好》《编舟记》等影片的青年导演石井裕也,他所执导的电影中往往有着超越其年龄的厚重感,可谓深得日本电影传统的真味。
本片也是妻夫木聪与石井裕也一年之内的第二度联手,在刚于5月份上映的影片《我们的家族》中,两人的合作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日本传统的家族电影注入了新意。期间妻夫木聪还和石井裕也的妻子满岛光在电视剧《年轻人们2014》中出演了兄妹。如今意犹未尽的两人马不停蹄再度联手,也在影迷间形成了有趣的话题。
影片除了在温哥华实地取景外,还在枥木县足利市建造了宏大的外景场地,力图重现当年日本人聚居区和棒球场的原貌。上映日期选择在日本最热闹的圣诞与新年前夕,剑指票房与奖项的意图都相当明显,早前曾参加了一系列电影节并在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也为本片接下来的走势开了个好头。
《温哥华的朝日》影评(五):『原创』NO MORE WAR,也许你不会同情他们,但他们一样是受害者
说两个细节:罗伊的父亲为加拿大参战而战亡,但罗伊还是被当成日本人,挣扎在贫穷边缘被白人歧视;在加拿大无法生存被迫放弃棒球梦想的弗兰克满怀希望回到他从未去过的故土,谁想却被派去了战场。
这样的细节在温哥华的朝日里举不枚举,只是一些小人物的生活,只是一些小人物的挣扎,只是一些小人物的梦想。导演用一种最平静的叙述方式去叙述一段黑暗的历史,用一群不在日本本土的日本移民的奋斗与绝望,汗水与泪水,用他们的遭遇与经历,还有结局,对于战争,给出了他的答案。
原本以为在日本经济受到严重挫折的当下,导演只是借一个历史背景来拍一部关于棒球的励志电影,没想到立意与传递出的讯息却出人意料的发人深思。也许鉴于是敏感题材,所以一直以棒球队夺冠为宣传的重点。可是看完整部电影,我分明感觉到弥漫着浓浓的反战情绪,也许还有反思。
在战争面前,加害者中也会有被牵连的受害者——正如这一群在温哥华的日本移民。他们中很多人,包括影片的主角们,他们生在加拿大,长在加拿大,对于日本本土,他们未曾踏入过一步。然后,就因为日本政府当时灭绝人性的战争行为,他们在温哥华的生活是水深火热的。
不被尊重,被歧视,干最重最苦的活,却连维持生计都那么艰难。回国是否就能有所改善?答案也是否定的。回国就代表被送上战场。而留在温哥华,虽然环境越来越恶劣,但他们还有棒球,还能实现梦想。所以礼治会对父亲说:谢谢你来到加拿大,谢谢你让我拥有梦想。
因为那些留在日本本土的人,他们明明是侵略者,但他们应该连梦想也不能拥有了。
这部影片,没有美化侵略者,也没有明确的反思和反战的台词,他只是通过人物的命运让观众自己去得出结论。战争到底给这些人带来了什么?
这原本是一群想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冲破黑暗的年轻人,当棒球队成为日本街上所有人唯一的精神支柱时,他们想要用胜利来改变白人对他们的看法,来拥有一些光明和希望,甚至尊重……然后,他们做到了。
细节,又是细节。当他们遇到黑哨时,有白人站起来要求公正,当对手表现出色时,日本移民中也有人为他们鼓掌叫好。夺冠的那一刹那,最顽固的对手也向他们献上了尊重,最浓重的黑暗也已经被他们冲破了……
他们做到了。他们成为了那一年的人气王,加拿大人给出了他们最多的投票。他们开始憧憬未来的职业生涯,他们的内心希望获得更多……他们一向被穷苦压迫着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然而……做到又如何?
太平洋战争爆发,加拿大也不再是他们逃避战争的避风港。罗伊的渔船被没收,每个人只准带上一个包裹离开他们生活的家园,集体都被送进了集中营……之后的生活影片中没有描述,只是让礼治用平静的口吻说,在战争结束的四年后,他们才被放出来。
被关在集中营的日子,不用描述,我们也能想象,能生存下来就已经是幸运啦。
还记得一个细节,有一个白人孩子问母亲:为什么这些日本人全部都要被送走?母亲看着孩子,什么也没有说。
为什么要被送走?孩子的问题也是导演的问题,他问观众,也许也是在问自己。
必须要给本片的导演好评,给演员好评,给编剧好评。
没有日影日剧里一贯热血的说教,编剧没有煽情,但是每句台词却都情真意切,导演没有渲染,但是却让静默的那些画面都蕴涵深意。明明可以很热血的棒球题材,却拍的内敛又凝重,而影片里的每个演员也都发挥出色,大量的内心戏,需要演员用眼神,肢体来传达,需要演员间的默契配合,需要他们对导演的意图心领神会……要演好小人物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几位主角都是颜值爆表的帅哥和萌妹纸,只要站在那里就都是一幅画的人,原本还真让人有所担心呢。
可是看到成果后就真的觉得担心实在多余,他们对各自诠释的角色,对影片的背景,对导演的要求都有很深的理解。小7的演技这几年愈发炉火纯青,收放自如了,龟梨和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个也许有一点我的私心在),褪去了偶像的光环,将一个有些暴躁有些孤傲,表面冷漠少话,内心充满矛盾,又意志坚定,其实非常温柔的罗伊演的入木三分。
还有那个我至今叫不出全名的希妹纸,小小年纪已经演技爆棚,对父亲发火的那场戏,对棒球队说的那一番生活化却又感人肺腑的话,还有她美好的歌声……每一场都能感觉到她演技的爆发。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背景而有所抵触,虽然我承认开始只是冲着龟梨和也而去的,虽然我不太喜欢这种平淡的叙事方式,我也一直感觉到总是慢半拍的节奏……可是越看越入味,越看越觉得那些沉默的时刻,那些拉长的镜头,都有其不能言说的内涵在里面。好多平淡的对话,好多平静的对视里,都能触动心灵,引来感动。
也许这不是一部很商业的电影,只是展现出了历史的真实,没有美化,也没有过度的渲染,更没有摇旗呐喊,但却让我深深的感到战争的残忍与对人性的摧残。
O MORE WAR,也许也许你不会同情他们,但他们一样是受害者
====================
我还想问一下,以前写影评不是可以添加照片的吗?
怎么现在我找不到在哪里添加了?
汗,太笨了……